CN219289099U - 一种新型哺乳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哺乳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9099U
CN219289099U CN202223119678.0U CN202223119678U CN219289099U CN 219289099 U CN219289099 U CN 219289099U CN 202223119678 U CN202223119678 U CN 202223119678U CN 219289099 U CN219289099 U CN 219289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case
nursing pillow
inner ring
cloth
pi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96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丹
伍光增
刘国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yin Maternal And Infant Product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yin Maternal And Infant Product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yin Maternal And Infant Product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yin Maternal And Infant Product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96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9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9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9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哺乳枕,其包括C形主体,所述C形主体包括枕套以及设置于枕套内的填充棉,所述C形主体内圈上侧内的填充棉设置为记忆棉,内圈下侧的填充棉被设置为比记忆棉柔软,且所述枕套至少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外的部分被设置为网状。如此设置,使得C形主体的内圈整体软硬度适中,能很好地支撑起宝宝;而且内圈网状枕套的可以避免积汗。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哺乳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婴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哺乳枕。
背景技术
宝宝出生后,最好的喂养方式是母乳喂养,但是妈妈长时间抱着宝宝维持喂奶姿势,会很累,而且导致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因此市场上开始有了哺乳枕。但是常规哺乳枕中,一个哺乳枕,其枕套内的填充棉一般都是一样的,从而导致整个哺乳枕不是过硬就是过软,而过硬,宝宝躺着会很不舒适,过软,又不能起到很好地支撑宝宝的作用。而且哺乳时,宝宝一般是躺在哺乳枕上靠近妈妈的一侧,而一般的宝宝会比较怕热,且宝宝喝奶时也要费力,而常规哺乳枕枕套很容易积汗,从而导致宝宝躺着也不舒适。此外,传统的哺乳枕只能放在妈妈身上辅助,妈妈哺乳用,从而功能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哺乳枕,其软硬度适中,而且能避免积汗的问题,还具有多种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哺乳枕,其包括C形主体,所述C形主体包括枕套以及设置于枕套内的填充棉,所述C形主体内圈上侧内的填充棉设置为记忆棉,内圈下侧的填充棉被设置为比记忆棉柔软,且所述枕套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外的部分被设置为网状。
所述枕套内设置有被隔开的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所述记忆棉置于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比记忆棉柔软的填充棉置于第二容置腔内。
所述枕套包括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内形成有所述第一容置腔,且所述第一结构至少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的部分设置为网状。
所述第一结构上设置有拉链,且该拉链设置于第一结构朝向第二容置腔的部分上。
所述枕套还包括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被设置为朝向第一结构开口,且第二结构开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的上下两侧,从而所述第一结构位于第二结构开口侧上下两端之间并朝向第二结构开口侧的部分与第二结构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
所述第二结构上设置有拉链,且所述第二结构上的拉链设置于C形主体的外圈。
所述哺乳枕还包括枕套延伸布,所述枕套延伸布一侧的外围连接于所述枕套的内圈,所述枕套延伸布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两第一连接件,或,所述哺乳枕还包括两间隔连接于所述枕套内圈的安装件,两所述安装件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枕套延伸布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两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且枕套延伸布的另一侧可翻折后位于所述枕套连接件的一侧上方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而与枕套延伸布的一侧连接。
所述枕套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外的网状部分至少部分露出于枕套延伸布该一侧外围的上方。
所述第二结构开口侧的下端与枕套延伸布一侧的外围一起与第一结构件车缝连接;或,所述枕套延伸部自第二结构开口侧的下端往外延伸,且所述第二结构与枕套延伸部一体成型。
枕套露在外面的部分,除了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外的部分之外,其他部分被设置为非网状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
1、因为所述C形主体内圈的上侧填充为记忆棉,下侧填充的为比所述记忆棉柔软的填充棉,从而C形主体的内圈整体软硬度适中,再加上记忆棉回弹性好,从而宝宝侧躺于哺乳枕靠近妈妈的位置之后,哺乳枕不会硬邦邦地不变形或者变形量太少而让宝宝不适,也不会塌下去很大幅度而导致起不到支撑宝宝的作用,而是在宝宝被置于哺乳枕上之,哺乳枕的内圈会因为宝宝的重量而在宝宝安置的位置往下凹陷一定的小空间而包容着宝宝,从而使得宝宝处于一很舒适的状态;
2、网状枕套透气性能比较好,从而不容易积汗,即使有汗水,也会经网状布料往下渗透,这会让躺在上面的宝宝感觉更舒服;而且从网状布料往下渗透进记忆棉的汗水还可进一步往下渗透进下侧的填充棉,从而进一步使得网状枕套与宝宝接触的地方不容易积汗,进一步使得躺在上面的宝宝感觉更舒适;
3、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设计,从而本实用新型还可作为防溢奶枕头用,也可以让宝宝躺在哺乳枕上用奶瓶喂奶,还可以用于辅助训练宝宝抬头、爬行、翻身,从而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化;
4、所述枕套延伸布的设置,可以将宝宝束缚在本实用新型上,从而不管是用奶瓶给小孩喂奶,还是单纯的让宝宝躺着防溢奶,都无需妈妈额外用手固定宝宝,从而解放妈妈的双手,而且妈妈也无需一直守着宝宝,即使因为有事暂时离开,宝宝也因为不能随意动而避免翻身、爬行等动作而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哺乳枕第一实施例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哺乳枕第一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图1中A-A方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哺乳枕第二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哺乳枕第二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哺乳枕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哺乳枕。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哺乳枕,其包括C形主体10,所述C形主体10包括枕套1以及设置于枕套1内的填充棉,所述C形主体10内圈上侧内的填充棉设置为记忆棉21,内圈下侧的填充棉22被设置为比记忆棉21柔软,且所述枕套1位于C形主体10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21外的部分被设置为网状(如图1中11所示)。所述比记忆棉21柔软的填充棉可以为中空珍珠棉、再生纤维优乳棉(GRS全球回收标准)、木浆纤维(生物基填充)、杜邦弹丝枕芯、防螨抑菌纤维、竹纤维等。
所述枕套1内设置有被隔开的第一容置腔12与第二容置腔13,所述记忆棉21置于第一容置腔12内,所述比记忆棉21柔软的填充棉22置于第二容置腔13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置腔13内全部填充比记忆棉21柔软的填充棉,且为同一种填充棉。
所述枕套1包括第一结构14,所述第一结构14内形成有所述第一容置腔12,且所述第一结构14至少位于C形主体10内圈上侧的部分设置为网状。即是说,所述第一结构14可以全部为网状,也可以只有位于C形主体10内圈上侧的部分设置为网状。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得制作更方便,所述第一结构14全部设置为网状。
所述枕套1还包括第二结构15,所述第二结构15被设置为朝向第一结构14开口,且第二结构15开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14的上下两侧,从而所述第一结构14位于第二结构15开口侧上下两端之间并朝向第二结构15开口侧的部分16与第二结构15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13。如此,第一结构14有部分会位于第儿结构15外侧,而第一结构14位于第二结构15外侧的部分即为位于C形主体10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21外的部分11。也即是说,正是被第一结构14位于第二结构15开口侧上下两端之间并朝向第二结构15开口侧的部分16将第一容置腔12与第二容置腔13隔开。
制作的时候,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可以先采用网状布料制作出第一结构14,然后采用另一块布料,在将该布料剪裁成设定形状后,再将该布料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结构14的上侧,将布料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结构14的下侧,如此,即可以制作出所述枕套1。所述连接可以是通过车缝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公知可行的方式制作得到上述枕套1。
当本实用新型作为哺乳枕使用时,妈妈可处于坐着的姿势,然后通过C形主体10的开口端而使得C形主体10的内圈贴近妈妈的身体,且哺乳枕的下端置于妈妈的腿上,宝宝侧躺于哺乳枕上并靠近妈妈,妈妈双手可扶着宝宝进行哺乳。因为宝宝侧躺于哺乳枕上并靠近妈妈,故宝宝的大部分重量是被C形主体10的内圈所支撑,而因为所述C形主体10内圈的上侧填充为记忆棉21,下侧填充的为比所述记忆棉21柔软的填充棉22,从而C形主体10的内圈整体软硬度适中,再加上记忆棉21回弹性好,从而宝宝侧躺于哺乳枕靠近妈妈的位置之后,哺乳枕不会硬邦邦地不变形或者变形量太少而让宝宝不适,也不会塌下去很大幅度而导致起不到支撑宝宝的作用,而是在宝宝被置于哺乳枕上之,哺乳枕的内圈会因为宝宝的重量而在宝宝安置的位置往下凹陷一定的小空间而包容着宝宝。如此,可使得宝宝处于一很舒适的状态,妈妈也省去双手抱着宝宝哺乳的辛苦。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记忆棉21设置为95%开孔结构的记忆棉21,从而其密度为28kg/m3,表面硬度为15asker F。这种设置的记忆棉21比起传统的记忆棉21,其相对要更柔软一些,从而在哺乳状态下宝宝躺在哺乳枕上之后,C形主体10的内圈会往下凹陷出与宝宝身体更贴合的包容空间而更好支撑起宝宝。而且95%开孔结构的记忆棉21,其透气性也更好。
此外,记忆棉21的回弹性还能使得其在不使用的时候会回弹至初始状态,从而待到下次再用时能再次很好地支撑宝宝。
枕套1的网状部分透气性能比较好,从而其与宝宝接触的地方不容易积汗,即使有汗水,也会经网状布料往下渗透,这会让躺在上面的宝宝感觉更舒服。而且从网状枕套往下渗透进记忆棉21的汗水还可进一步往下渗透进下侧的填充棉,从而进一步使得网状枕套1部分与宝宝接触的地方不容易积汗,进一步使得躺在上面的宝宝感觉更舒服。
较佳的,枕套1露在外面的部分,除了位于C形主体10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21外的部分11之外,其他部分被设置为非网状,即其他部分就常规的哺乳枕枕套1设计即可。如此设置,兼顾积汗与防尘,因为枕套1大面积还是为非网状,可以避免粉尘过多地钻进哺乳枕里面,从而更利于宝宝的健康。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枕套1露在外面的部分,即包括第二结构15以及位于C形主体10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21外的部分11,第一结构14位于第二结构15开口侧上下两端之间并朝向第二结构15开口侧的部分在枕套1的里面,没有露在外面。具体的说,所述第二结构15设置为非网状。所述第二结构15的面料可采用为芦荟纤维面料、艾草纤维面料、有机棉面料、竹纤维面料、天鹅绒、纯棉贡缎、益生菌防螨面料、蛋白丝纤维等。
所述枕套1可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布料,比如夏天可以用比较凉爽的布料,冬天用比较暖和的布料,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不同区域季节差异大,不同的季节可以交替更换。夏天时,所述第一结构14可设置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外层网状天丝布与内层网状聚酯纤维布料。所述网状天丝布与网状聚酯纤维布料可通过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网状布料本身透气,而且网状天丝布更是有非常好的透气性,可以降低热量,提供内循环,保证使用者接触后而感到舒适凉爽,这更是适合相对宝宝在夏天用,让宝宝感觉更舒服,而且能避免宝宝起痱子;而网状聚酯纤维布料可以吸收热量往下传导,从而进一步增加哺乳枕凉爽的舒适感,也进一步避免哺乳枕与宝宝接触的部位积汗;而且网状天丝布与内层网状聚酯纤维布料的设置,不会阻碍汗水的渗透,从而进一步避免哺乳枕与宝宝接触的部位积汗。
本实用新型哺乳枕除作为上述常规辅助哺乳使用外,还可以充当用于避免哺乳完的宝宝溢奶用。具体的说,因为本实用新型哺乳枕的主体设置为C形,从而其中间自然形成一立体枕窝16,在将本实用新型放在床上或者地毯上,可以让宝宝躺在所述枕窝16里,且头部枕在哺乳枕上,个子矮一点的宝宝,或者宝宝腿弯着,宝宝的身子则可以都在枕窝16内;若腿长一点的宝宝,其小腿与脚可以自所述C形主体10的开口端伸出,即宝宝头枕的位置刚好对着C形主体10的开口处,如此,孩子躺着也舒服。宝宝如此躺着时,头枕着哺乳枕,相对身子,头部处于抬高的状态,从而可以防止刚喝完奶的宝宝溢奶。而且因为C形主体10内圈的上侧填充的为记忆棉21,而记忆棉21下方的填充棉比记忆棉21柔软,同上述用于哺乳时C形主体10内圈对宝宝身体的支撑,在宝宝该姿势躺着时,C形主体10的内圈可以更好地支撑起宝宝的颈椎,进而保护宝宝的脊椎。而且若宝宝未喝奶,这样躺着时,也可以通过奶瓶喂奶。
此外,因为C形主体10中间会自然形成一立体枕窝16,从而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辅助训练宝宝抬头、爬行、翻身。比如用于辅助训练宝宝抬头时,可让宝宝处于趴着的状态,身子位于所述枕窝16内,头与手处于趴在哺乳枕上的状态,如此,可以辅助训练宝宝抬头。而且在此趴着的状态下,宝宝可以沿着哺乳枕的延伸方向移动,当然,身子一直在枕窝16内,如此,起到训练宝宝爬行。翻身则是从趴着的状态翻身成为躺着的状态,或从躺着的状态翻身为趴着的状态。翻身时,宝宝的身体还是在枕窝16内,相当于本实用新型哺乳枕本身以及因为其形状而圈出的枕窝16刚好限定宝宝的活动空间。而宝宝做这些的时候,妈妈可以在一侧与宝宝互动。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一结构14上设置有拉链(图未示),且该拉链设置于第一结构14朝向第二容置腔13的部分上,即第一结构14位于第二结构15开口侧上下两端之间并朝向第二结构15开口侧的部分16上设置有拉链,拉链的设置,使得记忆棉21与第一结构14可拆连接。而且设置拉链的位置如此设置,使得所述C形主体10的内圈没有拉链,从而避免拉链有坚硬感而影响到宝宝。
进一步的地,所述记忆棉21外还包覆有一层内套(图未示),且该内套也被包覆于第一结构14内。内套主要作用起到包裹记忆棉21的作用,当将第一结构14拆下去晾洗时,则记忆棉21还可由该内套包裹。较佳的,所述内套被设置为纯棉汗布。纯棉汗布的透气性好,且柔软,从而使得哺乳枕的使用更舒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时,所述内套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公知可行的布料。
所述第二结构15上设置有拉链(图未示),较佳的,所述第二结构15上的拉链设置于C形主体10的外圈,从而进一步避免内圈有拉链二影响到宝宝。所述比记忆棉21柔软的填充棉外也包覆有一层内套(图未示),且该内套与其内的填充棉一起位于第二容置腔13内。
当要组装本实用新型哺乳枕时,先拉开第一结构14与第二结构15上的拉链,再将包覆着记忆棉21的内套装进第一容置腔12内,然后拉上第一结构14的拉链;再将包覆着记忆棉21的内套装进第一容置腔12内,拉上第一结构14上的拉链;最后将包覆着比记忆棉21更柔软的填充棉的内套置入第二容置腔13内,再拉上第二结构15的拉链。如此,即组装完成。当要对枕套1进行清洗时,反向操作将枕套1拆下来即可。
较佳的,上述拉链设置为隐形拉链,无外露,且拉头无硬物,从而使得哺乳枕使用更舒服。
如图4、5、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哺乳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哺乳枕还包括枕套延伸布20,所述枕套延伸布20一侧的外围连接于所述枕套1的内圈,所述枕套延伸布2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两第一连接件21,或,所述哺乳枕还包括两间隔连接于所述枕套1内圈的安装件22,两所述安装件22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1;所述枕套延伸布20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两可与第一连接件21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图未示);且枕套延伸布20的另一侧可翻折后位于所述枕套1连接件的一侧上方并通过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而与枕套延伸布20的一侧连接。
因为枕套延伸布20是自身的另一侧翻折后与其一侧连接,从而在枕套延伸布20的一侧与另一侧连接后,自然会形成两个供宝宝左右两腿伸出的孔23。要使用时,可让宝宝躺在枕套延伸布20上,头枕着C形主体10,然后将枕套延伸布20的另一侧自宝宝的裆部往上翻折而位于宝宝的身体上,然后连接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如此,宝宝被束缚住而不能相对本实用新型哺乳枕随意动。如此,不管是用奶瓶给小孩喂奶,还是单纯的让宝宝躺着防溢奶,都无需妈妈额外用手固定宝宝,从而解放妈妈的双手,而且妈妈也无需一直守着宝宝,即使因为有事暂时离开,宝宝也因为不能随意动而避免翻身、爬行等动作而受到伤害。
较佳的,所述枕套1位于C形主体10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21外的部分至少部分露出于枕套延伸布20该一侧外围的上方。即是说,所述枕套1位于C形主体10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21外的部分,可以全部露出于枕套延伸布20该一侧外围的上方,也可以是部分露出于枕套延伸布20该一侧外围的上方。如此,宝宝后颈部接触的还是枕套1的网状部分,从而可减少积汗。
所述枕套延伸布20一侧的外围与枕套1内圈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通过车缝的方式固连接,也可以是所述枕套延伸布20与枕套1一体形成。可拆连接,可以是通过拉链、按扣、纽扣等方式(图未示)。当设置为可拆连接时,拆下所述枕套延伸布20并拿开,剩下的就是所述C形本体。如通过车缝的方式固定连接时,可以将所述第二结构15开口侧的下端与枕套延伸布20一侧的外围一起与第一结构14件车缝连接,从而制作更简单快速。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枕套延伸布20自第二结构15开口侧的下端往外延伸,且所述第二结构15与枕套延伸布20一体成型,即所述第二结构15与枕套延伸布20为一块布料,只是在连接第一结构14时,可以先使得该一块布料的上端连接于第一结构14的上侧,然后自该一块布料的其他合适位置车缝到第二结构15的下侧,从而该一块布料即单独位于C形主体10外。若枕套延伸布20与枕套1固定连接,也可以视之为,所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座布与第二实施例中的为两套不同的座布,消费者可以购买两套不同的座布,根据需要而换着使用。
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可以分别设置为纽扣与扣眼、按扣中的公扣与母扣、扣具的公扣与母扣等任意公知可行的配套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以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C形主体,所述C形主体包括枕套以及设置于枕套内的填充棉,所述C形主体内圈上侧内的填充棉设置为记忆棉,内圈下侧的填充棉被设置为比记忆棉柔软,且所述枕套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外的部分被设置为网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内设置有被隔开的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所述记忆棉置于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比记忆棉柔软的填充棉置于第二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包括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内形成有所述第一容置腔,且所述第一结构至少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的部分设置为网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上设置有拉链,且该拉链设置于第一结构朝向第二容置腔的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还包括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被设置为朝向第一结构开口,且第二结构开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的上下两侧,从而所述第一结构位于第二结构开口侧上下两端之间并朝向第二结构开口侧的部分与第二结构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上设置有拉链,且所述第二结构上的拉链设置于C形主体的外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还包括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被设置为朝向第一结构开口,且第二结构开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的上下两侧,从而所述第一结构位于第二结构开口侧上下两端之间并朝向第二结构开口侧的部分与第二结构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上设置有拉链,且所述第二结构上的拉链设置于C形主体的外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枕还包括枕套延伸布,所述枕套延伸布一侧的外围连接于所述枕套的内圈,所述枕套延伸布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两第一连接件,所述枕套延伸布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两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且枕套延伸布的另一侧可翻折后位于所述枕套连接件的一侧上方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而与枕套延伸布的一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外的网状部分至少部分露出于枕套延伸布该一侧外围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枕还包括枕套延伸布,所述枕套延伸布一侧的外围连接于所述枕套的内圈,所述哺乳枕还包括两间隔连接于所述枕套内圈的安装件,两所述安装件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枕套延伸布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两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且枕套延伸布的另一侧可翻折后位于所述枕套连接件的一侧上方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而与枕套延伸布的一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外的网状部分至少部分露出于枕套延伸布该一侧外围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枕还包括枕套延伸布,所述枕套延伸布一侧的外围连接于所述枕套的内圈,所述枕套延伸布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两第一连接件,所述枕套延伸布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两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且枕套延伸布的另一侧可翻折后位于所述枕套连接件的一侧上方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而与枕套延伸布的一侧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外的网状部分至少部分露出于枕套延伸布该一侧外围的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枕还包括枕套延伸布,所述枕套延伸布一侧的外围连接于所述枕套的内圈,所述哺乳枕还包括两间隔连接于所述枕套内圈的安装件,两所述安装件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枕套延伸布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两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且枕套延伸布的另一侧可翻折后位于所述枕套连接件的一侧上方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而与枕套延伸布的一侧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外的网状部分至少部分露出于枕套延伸布该一侧外围的上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开口侧的下端与枕套延伸布一侧的外围一起与第一结构件车缝连接;或,所述枕套延伸部自第二结构开口侧的下端往外延伸,且所述第二结构与枕套延伸部一体成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8、10、12、14、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露在外面的部分,除了位于C形主体内圈上侧并覆盖于记忆棉外的部分之外,其他部分被设置为非网状。
19.根据权利要求5至8、14、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设置为非网状。
CN202223119678.0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新型哺乳枕 Active CN219289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9678.0U CN219289099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新型哺乳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9678.0U CN219289099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新型哺乳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9099U true CN219289099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3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9678.0U Active CN219289099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新型哺乳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9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75886B1 (en) Multifunctional infant bed
US6601252B1 (en) Double pillowcase with attached anchor pad
US8393025B2 (en) Bed covering system
US7584515B2 (en) Snuggle pockets
US20050005362A1 (en) Portable infant cushion
US20130145556A1 (en) Feeding pillow with protective surface
CN112153922A (zh) 一种用于母亲和婴儿的舒适装置
KR101597215B1 (ko) 신생아용 침구
KR200482090Y1 (ko) 다목적 영유아용 쿠션
US2007002838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nuggling a baby
CA2505699A1 (en) Convert-a-pillow
CN219289099U (zh) 一种新型哺乳枕
KR20110006436U (ko) 수유쿠션 및 다용도베개 세트
KR20180002727U (ko) 탈착식 유아용 침구세트
US20140259403A1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the soiling of bedclothing
CN215604479U (zh) 一种可选内芯易拆洗的床垫
US20060272094A1 (en) Safety blanket assembly
KR101635775B1 (ko) 유아 숙면 보조용 기능성 매트
CN218852390U (zh) 一种可拆组合式多功能孕妇枕
CN205696848U (zh) 便携式婴儿睡床
CN207323199U (zh) 一种多功能防踢被
CN205513673U (zh) 一种睡眠魔方婴童床垫
CN213216334U (zh) 一种可切换形态的孕妇枕
WO2000038611A2 (en) Multi-functional cushion
CN209883696U (zh) 一种3d多功能婴幼儿用立体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