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5643U - 便携式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5643U
CN219285643U CN202320132220.4U CN202320132220U CN219285643U CN 219285643 U CN219285643 U CN 219285643U CN 202320132220 U CN202320132220 U CN 202320132220U CN 219285643 U CN219285643 U CN 219285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creen
shell
auxiliary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22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学瀚
戴碧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an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an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an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an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22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5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5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5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主屏,所述主屏的显示面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副壳体,所述副壳体内安装有副屏,所述副屏的显示面显露于所述副壳体外,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收纳所述副壳体;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用于使所述副壳体沿滑轨滑动以滑出所述容纳腔以使所述副屏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所述副壳体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时,所述主屏和所述副屏朝同一方向显示;主机,所述主壳体连接在所述主机上,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主屏与所述副屏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便携式计算机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便携式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的丰富程度和工作的复杂程度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需要更大的显示屏。但是更大的显示屏明显有悖于便携的理念,即需要体积更加小,便于携带;于是各种带有副屏的便携式计算机应运而出。现有的便携式计算机副屏通过折叠的方式,将副屏隐藏;这样在携带时,可以将副屏折叠后收纳起来,而使用时,展开副屏,即可获得更大的显示屏幕。但是折叠式副屏由于折叠时会对主屏造成遮挡,所以使用时必须打开副屏才能正常使用主屏。而实际上,在普通的应用场景中,使用者可能并不需要使用副屏,因此展开副屏后,反而会使计算机的体积不必要地增大,造成使用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旨在提高便携式计算机使用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携式计算机,包括: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主屏,所述主屏的显示面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
副壳体,所述副壳体内安装有副屏,所述副屏的显示面显露于所述副壳体外,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收纳所述副壳体;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用于使所述副壳体沿滑轨滑动以滑出所述容纳腔以使所述副屏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所述副壳体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时,所述主屏和所述副屏朝同一方向显示;
主机,所述主壳体连接在所述主机上,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主屏与所述副屏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滑轨远离所述副壳体的一端上设置有抵接件,当所述副壳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抵接件用于与所述副壳体抵接。
可选地,所述抵接件面向所述副屏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副壳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腔中时,与所述副壳体抵接,且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配置为簧片。
可选地,所述滑轨有两条,在同时垂直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副屏的法线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副屏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所述滑轨。
可选地,所述副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卡扣;当所述副壳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卡扣扣入所述第一卡槽;当所述副壳体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时,所述卡扣扣入所述第二卡槽。
可选地,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卡扣抵接,且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使所述卡扣具有向所述副壳体移动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操作长孔,所述卡扣上固定设置有操作凸部,所述操作凸部通过所述操作长孔探出所述主壳体外,所述操作长孔的长度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副屏的法线方向;所述操作凸部用于沿所述操作长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计算机包括拖链和导线,所述拖链一端连接所述主壳体内侧,另一端连接所述副壳体;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拖链内。
可选地,所述副壳体上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副屏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副屏安装在副壳体上,主壳体中设置有容纳腔,这样当不需要使用副屏时,将副屏连同副壳体一起收纳到容纳腔中;而主屏显露在主壳体外,因此副屏收纳时不会对主屏进行遮挡,使得主屏可以正常使用。而当需要副屏时,使用者拖拽副屏,使副屏沿着滑轨滑出容纳腔并显露在外,则可开始使用副屏。这样使用者可以在不需要副屏时正常使用主屏,且副屏可以处于收纳状态,并不会增大便携式计算机的体积,因此提高了便携式计算机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计算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实施例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主壳体 30 滑轨
11 主屏 31 抵接件
12 操作长孔 32 簧片
20 副壳体 40 主机
21 第一卡槽 50 卡扣
22 第二卡槽 51 操作凸部
23 副屏 60 第二弹性件
24 功能按键 70 拖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6,该便携式计算机包括:
主壳体10,主壳体10内安装有主屏11,主屏11的显示面显露于主壳体10外;
副壳体20,副壳体20内安装有副屏23,副屏23的显示面显露于副壳体20外,主壳体10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收纳副壳体20;容纳腔内设置有滑轨30,滑轨30用于使副壳体20沿滑轨30滑动以滑出容纳腔以使副屏23显露于主壳体10外;副壳体20显露于主壳体10外时,主屏11和副屏23朝同一方向显示;
主机40,主壳体10连接在主机40上,主机40内设置有控制组件,主屏11与副屏23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如图2所示,副壳体20容纳于容纳腔中时,并不会影响主屏11的显示,因此,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副屏23时,可以将副壳体20收纳进容纳腔,而只使用主屏11幕。这避免了便携式计算机的副屏23不需要使用时,也需要展开副屏23,进而避免了便携式计算机的体积无谓地扩大,提高了便携式计算机使用的便利性。
如图1所示,在使用副屏23时,主屏11与副屏23幕朝向同一方向显示,但同一方向并不是指主屏11和副屏23的法线方向完全平行,只是指使用者可以从同一个方向同时观察到主屏11和副屏23的显示内容;即,若实际情况中,主屏11和副屏23的显示方向具有一定夹角,但使用者均可以从同一方向看到主屏11和副屏23的显示内容,则同样属于主屏11和副屏23朝向同一方向显示的情况。
主机40为便携式计算机容纳有处理器、存储器、显卡和内存条等器件的部分。处理器、存储器、显卡和内存条等对计算机起到控制作用,均属于控制组件的一部分。主壳体10连接在主机40上,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主壳体10转动连接在主机40上,也可以是主壳体10和主机40的壳体扣接在一起,即如同平板电脑主机的壳体和屏幕的连接关系,也可以是通过多种其他方式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指的便携式计算机可以包括各类便携式计算机,例如笔记本电脑、一体机、平板电脑、便携式显控终端等。
参考图4,可选地,滑轨30远离副壳体20的一端上设置有抵接件31,当副壳体20容纳于容纳腔内时,抵接件31用于与副壳体20抵接。抵接件31起到对副屏23的限位作用,避免副屏23过度滑入容纳腔深处,从而避免副屏23对主壳体10内其他部件的抵压以及副壳体20由于过度滑入容纳腔中从而难以滑出的情况发生。
参考图4,可选地,抵接件31面向副屏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在副壳体20容纳于容纳腔中时,与副壳体20抵接,且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则会具有将副壳体20向容纳腔外顶出的能力。副壳体20完全容纳在容纳腔内时,如图2所示,可能只有一个侧边显露于外,若不设置握持结构,则使用者很难将副壳体20从容纳腔中脱出;此时第一弹性件则可以辅助推出副壳体20。当然,也可以在副壳体20显露在外的一侧边上设置握持结构,以便于将副壳体20从容纳腔中脱出,例如一端固定在副壳体20上的绳。
参考图4,可选地,第一弹性件配置为簧片32。第一弹性佳也可以配置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更容易具有较长的压缩或扩张的行程,这样可以将副壳体20推送到更远。簧片32具有指向性更好的优点;如图4所示,当簧片32被副壳体20抵压时,簧片32由隆起被抵压到平整,此时簧片32在滑轨30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可压缩到近似只有簧片32的厚度大小,这样可以节约容纳腔内空间,从而有利于缩小便携式计算机的体积。
参考图4,可选地,滑轨30有两条,在同时垂直于滑轨30的长度方向和副屏23的法线方向的方向上,副屏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滑轨30。两条滑轨30可以提高滑轨30对副壳体20滑动方向的控制能力,提高副壳体20滑动的稳定性。
参考图4至图6,可选地,副壳体20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主壳体10上设置有卡扣50;当副壳体20容纳于容纳腔内时,卡扣50扣入第一卡槽21;当副壳体20显露于主壳体10外时,卡扣50扣入第二卡槽22。如图6所示为卡扣50卡入第二卡槽22中的示意图,由于卡扣50设置在主壳体10上,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设置在副壳体20上,所以当卡扣50卡入第一卡槽21或第二卡槽22时,可以固定主壳体10和副壳体20的位置关系,从而保持副壳体20的位置稳定,避免副壳体20在外力作用下自行滑动,避免副壳体20收纳时意外滑出,或打开时意外关闭。
参考图4,可选地,主壳体10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0,第二弹性件60与卡扣50抵接,且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60用于使卡扣50具有向副壳体20移动的趋势。第二弹性件60使卡扣50具有向副壳体20移动的趋势,这样当卡扣50对准第一卡槽21或第二卡槽22时,卡扣50在第二弹性件60的推动作用下,自动卡入第一卡槽21或第二卡槽22,无需人为操作,方便使用者使用。
参考图2至图5,可选地,主壳体10上设置有操作长孔12,卡扣50上固定设置有操作凸部51,操作凸部51通过操作长孔12探出主壳体10外,操作长孔12的长度方向同时垂直于滑轨30的长度方向和副屏23的法线方向;操作凸部51用于沿操作长孔12的长度方向滑动。当卡扣50扣入第一卡槽21或第二卡槽22中时,当使用者需要解除锁定,即让卡扣50脱离第一卡槽21或第二卡槽22中,即可拨动操作凸部51,从而使卡扣50向远离第一卡槽21或第二卡槽22的方向运动,最终脱离第一卡槽21或第二卡槽22,即可解除对副壳体20的锁定。
参考图4,可选地,便携式计算机包括拖链70和导线,拖链70一端连接主壳体10内侧,另一端连接副壳体20;导线穿设于拖链70内。拖链70对导线起到保护作用,当副壳体20和主壳体10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若无拖链70,则导线可能与容纳腔内壁或其它器件相互摩擦,降低导线使用寿命。拖链70可以在上述过程中保护导线,避免导线磨损。另外,拖链70也可以避免导线在运动过程中晃动,导致导线与其它位置的连接意外松脱。拖链70可以选择内侧壁较为光滑,倒角为弧面的拖链70,进一步提高导线的使用寿命。导线可以起到将副屏23和控制组件的电连接等作用。拖链70的全称为电缆保护拖链,其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其结构。
参考图4,可选地,副壳体20上设置有功能按键24,功能按键24用于控制所述副屏23的功能。功能按键24可以设置有多个,可以用于控制调节副屏23的开关,亮度或对比度等功能。当然,功能按键24也可以用于控制便携式计算机的功能,例如开关机或音量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主屏,所述主屏的显示面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
副壳体,所述副壳体内安装有副屏,所述副屏的显示面显露于所述副壳体外,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收纳所述副壳体;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用于使所述副壳体沿滑轨滑动以滑出所述容纳腔以使所述副屏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所述副壳体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时,所述主屏和所述副屏朝同一方向显示;
主机,所述主壳体连接在所述主机上,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主屏与所述副屏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远离所述副壳体的一端上设置有抵接件,当所述副壳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抵接件用于与所述副壳体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面向所述副屏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副壳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腔中时,与所述副壳体抵接,且处于压缩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配置为簧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有两条,在同时垂直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副屏的法线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副屏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所述滑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卡扣;当所述副壳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卡扣扣入所述第一卡槽;当所述副壳体显露于所述主壳体外时,所述卡扣扣入所述第二卡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卡扣抵接,且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使所述卡扣具有向所述副壳体移动的趋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操作长孔,所述卡扣上固定设置有操作凸部,所述操作凸部通过所述操作长孔探出所述主壳体外,所述操作长孔的长度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副屏的法线方向;所述操作凸部用于沿所述操作长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计算机包括拖链和导线,所述拖链一端连接所述主壳体内侧,另一端连接所述副壳体;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拖链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壳体上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副屏的功能。
CN202320132220.4U 2023-01-16 2023-01-16 便携式计算机 Active CN219285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2220.4U CN219285643U (zh) 2023-01-16 2023-01-16 便携式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2220.4U CN219285643U (zh) 2023-01-16 2023-01-16 便携式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5643U true CN219285643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5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2220.4U Active CN219285643U (zh) 2023-01-16 2023-01-16 便携式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5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53709B2 (en) Retractable memory drive
US7172460B2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shell
US7014486B1 (en) Recoverable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cradle having the same
US567901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179669B2 (en) Retractable USB memory stick
US7131852B1 (en) Retractable plug of power supply
US6159027A (en) Card connector with expandable modular card ejection device
CN219285643U (zh) 便携式计算机
US9898043B2 (en) Expansion unit for portable information equipment
US7494351B2 (en) Connector for attachment of a peripheral device to a computer
US9209564B2 (en) Card connector
CN213484008U (zh) 一种多方式便捷解锁的线缆连接器
JP3286786B2 (ja) 嵌合ガイド構造
CN110764577A (zh) 终端设备
CN101931148B (zh) 连接器插座与手持电子装置
US6186801B1 (en) PC card
US20110260972A1 (en) Accommodating device for receiving a connector of a reel-type mouse
US68131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C-card protection structure
US20100269308A1 (en) Elastic structure and shell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US7207813B1 (en) Connector for coupling a data communication socket with a computer's peripheral device
CN218567937U (zh) 一种可插卡的加固型笔记本电脑
CN216561818U (zh) 具有提醒信号灯的扣合式优盘
JP6669843B1 (ja) 可搬型機器のコネクタ構造及び可搬型機器の接続ケーブル取付構造
CN216561819U (zh) 具有柔性连接带的扣合式优盘
CN210622521U (zh) 一种模块化的智能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