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8387U - 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8387U
CN219278387U CN202223248561.2U CN202223248561U CN219278387U CN 219278387 U CN219278387 U CN 219278387U CN 202223248561 U CN202223248561 U CN 202223248561U CN 219278387 U CN219278387 U CN 219278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gear
marine
locking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485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松玲
沈涛
杨竣程
唐凡
吴罡
朱永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0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0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2232485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8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8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8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其包括两组平行布置在船用货筐内底部的自动系留机构,每组自动系留机构中,中部的主传动机构通过底座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内;其具有齿轮;挡板被推动时,能通过穿过对应齿轮轴的连接杆带动齿轮轴旋转,并能拉伸复位机构的弹性部件;通过齿轮带动从传动机构的齿条动作;端部的两组锁紧机构,布设与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以及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锁紧齿轮;锁紧齿轮轴另一端与锁扣固定;锁扣与下层船用货筐的系构件配合,实现当前船用货筐内的锁扣与下层船用货筐系构件的锁紧与脱开。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
背景技术
船用货筐的取放方式一般可分为两种:吊取式和叉取式。吊取式多用于船用集装箱,叉取式多用于船用货笼。
对于船用货笼代表的叉取式货筐,多层堆叠时,相邻上下两层货筐之间的系留工作通常在货筐取放工作完成后,再依靠人工通过专用工具完成。
由于先利用船用叉车或者船用堆垛机完成货筐的取放,而后再利用其它专用工具完成上下两层货筐的系留,如此操作流程不仅繁琐,而且也导致整个操作占用时间长,也更占用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该机构可内置于船用货筐中,无需使用专用的吊具,仅仅依靠常规的船用叉车或者船用堆垛机,在完成叉取工作的同时,即可实现相邻上下两层货筐之间的系留或解锁,因此能够避免现有叉取式货筐系留操作流程必须先完成货筐的取放而后再做系留的繁琐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其中,所述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包括平行布置在船用货筐内底部的两组自动系留机构,每组自动系留机构包括:主传动机构、锁紧机构、复位机构和从传动机构;
主传动机构,位于自动系留机构的中部,其通过底座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内的底板结构件上;传动机构具有齿轮;与齿轮连接的齿轮轴置于作用在底座上的中轴套内并能旋转;
径向穿过齿轮轴的连接杆与挡板连接,挡板被推动时,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齿轮轴旋转;齿轮轴旋转能够将复位机构的弹性部件拉伸;
主传动机构的齿轮能够与从传动机构的中部齿条啮合,并通过传动杆带动端部齿条一起动作;
锁紧机构布置两组,分别位于自动系留结构的端部,通过基座与当前船用货筐固定;锁紧机构上布设与端部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以及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锁紧齿轮;锁紧齿轮通过锁紧齿轮轴能够在基座上的第一轴套内旋转,且锁紧齿轮轴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锁扣固定;
锁扣与下层船用货筐四角位置设置的系构件配合,实现当前船用货筐内的锁扣与下层船用货筐四角位置的系构件的锁紧与脱开。
更优选的,所述锁扣为筒体且筒体两侧面为平切面;筒体的弧状侧面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块,筒体内腔能够容纳当前船用货筐下层的船用货筐四角位置设置的系构件,筒体内侧壁上的凸块与下层船用货筐的系构件上的挂件配合,能够实现锁扣与当前船用货筐下面的船用货筐系构件锁紧。
更优选的,所述的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还包括:限位架;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杆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架(12)为由两立板和横板组成的n型结构,其布置在齿轮轴与挡板(11)之间,用于限制挡板(11)绕销轴转动的角度。
更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侧连接弹簧挂件;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和弹簧挂座;
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挂件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挂座上;所述弹簧挂座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结构本体上的相应结构件上。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于当前船用货筐底部的自动系留机构,当叉车或者船用堆垛机推动挡板时,挡板带动齿轮轴动作,齿轮轴带动复位机构的弹性部件被拉伸,齿轮轴上的齿轮带动中部齿条动作,继而通过传动杆带动端部齿条动作,锁紧机构的传动齿轮通过与端部齿条与锁紧齿轮啮合,带动锁紧齿轮旋转,锁紧齿轮带动固定在锁紧齿轮轴另一端的锁扣旋转,从而实现锁扣与下层船用货筐上的系构件的脱开。叉车或者船用堆垛机退回时,复位机构的弹性部件复位,锁扣与下层船用货筐上的系构件锁紧。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仅仅依靠常规的船用叉车或者船用堆垛机,在完成叉取船用货筐工作的同时,即可实现相邻上下两层货筐之间的系留或解锁。这不仅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而且也无需使用其它专用工具,因此大大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从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机构的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船用货筐的系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锁紧状态下与下层船用货筐的系构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解锁状态下与下层船用货筐的系构件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主传动机构1、锁紧机构2、复位机构3、从传动机构4、系构件9;
挡板11、限位架12、弹簧挂件13、齿轮14、中轴套15、底座16、连接杆17;基座21、第一轴套22、锁扣23、锁紧齿轮24、传动齿轮25、螺母26;凸块231;弹簧31、弹簧挂座32;传动杆41、中部齿条42、端部齿条43;挂件9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为清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其结构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平行布置在船用货筐内底部的两组自动系留机构,每组自动系留机构包括:主传动机构1、锁紧机构2、复位机构3和从传动机构4。
主传动机构1,位于自动系留机构的中部,其通过底座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内的底板结构件上;主传动机构1连接复位机构3的一端,且能够随传动机构1转动拉伸复位机构3的弹性部件;复位机构3的另一端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的相应结构件上;传动机构1具有齿轮;与齿轮连接的齿轮轴置于作用在底座上的中轴套内并能够旋转;
主传动机构1齿轮能够与从传动机构4的中部齿条啮合;从传动机构4带中部齿条的传动杆的两端部设置有端部齿条;
锁紧机构2布置两组,分别位于自动系留结构的端部,通过基座与当前船用货筐内的相应结构件固定在一起;设置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穿过基座且固定;锁紧机构2上布设与端部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以及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锁紧齿轮;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能够在第二轴套内旋转;锁紧齿轮通过锁紧齿轮轴能够在第一轴套内旋转,且锁紧齿轮轴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锁扣23固定;
锁扣23为筒体且筒体侧面为平切面;筒体的弧状侧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块,筒体内腔能够容纳位于当前船用货筐下面的船用货筐四角位置设置的系构件,筒体侧壁上的凸块与位于当前船用货筐下面的船用货筐四角位置设置的系构件上的挂件配合,实现当前船用货筐内的锁扣23与位于当前船用货筐下面的船用货筐四角位置的系构件的锁紧与脱开。
各个部件的详细结构及功能具体如下:
一、主传动机构1
主传动机构1,位于自动系留机构的中部,通过底座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内的底板结构件上,其包括:挡板11、限位架12、弹簧挂件13、齿轮14、中轴套15、底座16、连接杆17。
主传动机构1的底座16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的底板结构件上;齿轮14固定在齿轮轴一端,齿轮轴与中轴套15配合且能够在中轴套15内旋转。中轴套15固定在底座16上;连接杆17径向穿过齿轮轴,且通过紧固件与齿轮轴固结在一起;连接杆17一侧连接弹簧挂件13,另一侧通过销轴连接挡板11;限位架12为由两立板和横板组成的n型结构,其布置在齿轮轴与挡板11之间,用于限制挡板11绕销轴转动的角度。
当挡板11被叉车或码垛机推动时,挡板11绕销轴转动;当挡板11转动触碰限位架12时,带动连接杆17、齿轮14和中轴套15绕底座16旋转。
二、从传动机构4
从传动机构4包括:传动杆41,传动杆41上设置三段齿条,包括位于传动杆41中部的中部齿条42,分别位于传动杆41两端部的端部齿条43;中部齿条42与主传动机构1的齿轮14啮合;端部齿条43与锁紧机构2配合。
通过主传动机构1的齿轮14与从传动机构4的中部齿条42啮合,使得传动杆41随齿轮14旋转而做水平运动,并带动端部齿条43一起做水平运动。
三、锁紧机构2
锁紧机构2布置两组,位于自动系留结构的端部,通过基座与当前船用货筐内的第二结构件固定在一起。具体结构包括:基座21、第一轴套22、锁扣23、锁紧齿轮24、传动齿轮25、螺母26。
基座21上开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安装孔;基座21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孔配合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结构本体的结构件上;设置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穿过基座21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且与基座21固定在一起;
锁紧机构2上布设与端部齿条43相啮合的传动齿轮25以及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锁紧齿轮24;传动齿轮25固定在传动轴上,且传动轴能够在第二轴套内旋转;锁紧齿轮24固定在锁紧齿轮轴上,锁紧齿轮轴能够在第一轴套内旋转;且锁紧齿轮轴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如螺母26)与锁扣23固定;
锁扣23为筒体且筒体两侧面为平切面;筒体的弧状侧面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块231,筒体内腔能够容纳当前船用货筐下层的船用货筐四角位置设置的系构件9,筒体内侧壁上的凸块231与位于当前船用货筐下层的船用货筐四角位置设置的系构件9上的挂件91配合,能够实现锁扣23与当前船用货筐下面的船用货筐系构件锁紧。
由于传动齿轮25与上述从传动机构4的端部齿条43啮合以及与锁紧齿轮24啮合,当端部齿条43水平动作时会带动传动齿轮25在第二轴套内转动,锁紧齿轮24与传动齿轮25啮合并随着转动,带动锁紧齿轮轴在固定在基座21的第一轴套内同步转动,随之,与锁紧齿轮轴固定连接的锁扣23也会随之转动。
四、复位机构3
复位机构3位于自动系留机构的中部,复位机构3的一端固定在主传动机构1的连接杆17上,复位机构3的另一端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内的相应结构件上;复位机构3包括:弹簧31和弹簧挂座32。
弹簧31的一端与主传动机构1的连接杆17上的弹簧挂件13连接,弹簧31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挂座32上。弹簧挂座32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结构本体上的相应结构件上。
当主传动机构1的齿轮14转动时,带动齿轮轴在中轴套15内旋转;由于连接杆17径向穿过齿轮轴且固定,所以会随着齿轮14转动而动作,进而通过连接杆17上的弹簧挂件13拉动弹簧31,使得弹簧31被拉伸。
安装本申请自动系留机构时:
将本申请的自动系留机构,设置两组,平行置于当前船用货筐内的底部;
将位于自动系留机构端部的两组锁紧机构2,分别通过基座与当前船用货筐内的第二结构件固定在一起,且保证与锁紧机构2的锁紧齿轮轴固定的锁扣23的中心对准当前船用货筐下层的船用货筐的角位置的系构件9;
将位于自动系留机构的中部位置的主传动机构1的底座16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结构本体内的底板结构件上;且保证从传动机构4的传动杆端部的端部齿条43与锁紧机构2的传动齿轮25啮合。
将复位机构3的一端固定在径向穿过主传动机构1齿轮轴的连接杆17上,复位机构3的另一端通过弹簧挂座32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的相应结构件上。
本申请自动系留机构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下,弹簧31处于自由状态,自身不产生回复力。此时锁扣23与位于当前船用货筐下层的船用货筐四角位置设置的系构件9处于锁紧位置,即:锁扣23内侧壁上的凸块231卡在下层船用货筐系构件9的挂件91内。如图8所示;
当叉车或码垛机推进时,会挡板11绕销轴转动,此时限位架12和连接杆17均不会动;当被推动的挡板11触及限位架12时,限位架12和连接杆17则随挡板11一起动,连接杆17带动齿轮轴在与底座16固定连接的中轴套15内旋转,固定在齿轮轴上的齿轮14也随齿轮轴转动。中部齿条42通过与齿轮14啮合,带动传动杆41随之做水平运动,通过传动杆41带动端部齿条43一起做水平运动。传动齿轮25通过与端部齿条43啮合,带动传动齿轮轴在基座21的第二轴套内做转动。锁紧齿轮24通过与传动齿轮25啮合,带动锁紧齿轮轴在基座21的第一轴套内做同步转动;因锁扣23通过螺母26与锁紧齿轮轴固定,随锁紧齿轮24做同步转动,当系构件9(指下层船用货筐四角位置的系构件)上的挂件91的侧切面垂直于锁扣23的平切面方向时),如图9所示,达到解锁位置(即:锁扣23内侧壁上的凸块231与下层船用货筐四角位置的系构件9上的挂件91完全脱开)。然后启用吊装设备将当前船用货筐移走即可。
在上述过程中,弹簧31的一端随弹簧挂件13一起转动,另一端随弹簧挂座32固定不动,自身被拉长,会产生回复力。
当叉车或码垛机后退时,在弹簧31的回复力作用下,弹簧挂件13带动传动杆41和齿轮14绕与底座16固结的中轴套回转。中部齿条42通过与齿轮14啮合,随之做水平运动,通过传动杆41带动端部齿条43一起做水平运动。传动齿轮25通过与端部齿条43啮合,绕与基座21固结的第二轴套做回转。锁紧齿轮24通过与传动齿轮25啮合,绕与基座21固结的第一轴套做同步回转,锁扣23通过螺母26与锁紧齿轮轴固定,随锁紧齿轮24做同步回转。当弹簧31恢复至自由状态时,回复力消失,整个机构停至运动,此时,锁扣23再次(与被锁系构件锁钩)处于锁紧位置。
对于本案例,齿轮14、传动齿轮25和锁紧齿轮24的模数比设计为3:2:2。因此,挡板11转动60°,锁扣23随之转动90°,即可完成整个系留锁紧动作。
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包括平行布置在船用货筐内底部的两组自动系留机构,每组自动系留机构包括:主传动机构(1)、锁紧机构(2)、复位机构(3)和从传动机构(4);
主传动机构(1),位于自动系留机构的中部,其通过底座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内的底板结构件上;主传动机构(1)具有齿轮;与齿轮连接的齿轮轴置于作用在底座上的中轴套内并能旋转;
径向穿过齿轮轴的连接杆(17)与挡板(11)连接,挡板(11)被推动时,能够通过连接杆(17)带动齿轮轴旋转;齿轮轴旋转能够将复位机构(3)的弹性部件拉伸;
主传动机构(1)的齿轮能够与从传动机构(4)的齿条啮合;
锁紧机构(2)布置两组,分别位于自动系留结构的端部,通过基座与当前船用货筐固定;锁紧机构(2)上布设与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以及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锁紧齿轮;锁紧齿轮通过锁紧齿轮轴能够在基座上的第一轴套内旋转,且锁紧齿轮轴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锁扣(23)固定;
锁扣(23)与下层船用货筐四角位置设置的系构件配合,实现当前船用货筐内的锁扣(23)与下层船用货筐四角位置的系构件的锁紧与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23)为筒体且筒体两侧面为平切面;筒体的弧状侧面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块(231),筒体内腔能够容纳当前船用货筐下层的船用货筐四角位置设置的系构件(9),筒体内侧壁上的凸块(231)与下层船用货筐的系构件(9)上的挂件(91)配合,能够实现锁扣(23)与当前船用货筐下面的船用货筐系构件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还包括:限位架(12);
所述挡板(11)与所述连接杆(17)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所述限位架(12)为由两立板和横板组成的n型结构,其布置在齿轮轴与挡板(11)之间,用于限制挡板(11)绕销轴转动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17)一侧连接弹簧挂件(13);
所述复位机构(3)包括弹簧(31)和弹簧挂座(32);
弹簧(31)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挂件(13)连接;弹簧(31)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挂座(32)上;所述弹簧挂座(32)固定在当前船用货筐结构本体上的相应结构件上。
CN202223248561.2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 Active CN219278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8561.2U CN219278387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8561.2U CN219278387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8387U true CN219278387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09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48561.2U Active CN219278387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8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6915B (zh) 一种空间机械臂末端操作器的卡盘型快速自主更换装置
EP2669881B1 (en) Latching connection device and led cabinet, led display screen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207228825U (zh) 盒体盒盖扣合锁、抽屉结构及储物柜
CN101434332B (zh) 一种仓库贮运平台的定位、自锁、解锁方法和装置
CN203473980U (zh) 集装箱散料装载翻转机
CN219278387U (zh) 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
CN2916048Y (zh) 一种应急安全门锁装置
CN110789865A (zh) 特殊工况集装箱连接锁
CN204985235U (zh) 一种吊篮的组合连锁机构系统
CN208329916U (zh) 一种电动自控防盗锁体
CN106837022A (zh) 一种车门应急开关解锁装置
CN115872068A (zh) 一种叉取时自动解锁的船用货筐自动系留机构
WO2016004670A1 (zh) 智能全自动集装箱扭锁
CN201705111U (zh) 物流保险箱
CN109649254B (zh) 一种转运车托座
CN103818817A (zh) 无动力自动式集装箱吊具装置
CN20436786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解锁机构
CN212557268U (zh) 一种用于装具的支柱
CN220467276U (zh) 一种自动棘爪转锁装置
CN203698237U (zh) 一种支腿锁止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CN103434720B (zh) 一种隔离定位折叠式物品周转箱
CN111483674B (zh) 一种用于船舶及陆地物流转运链上的装具
CN201086961Y (zh) 折叠式集装箱的角柱锁紧结构
CN206429075U (zh) 锁芯组件及采用该锁芯组件的箱包锁
CN220375410U (zh) 一种能自动锁止的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