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7230U -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7230U
CN219277230U CN202320474315.4U CN202320474315U CN219277230U CN 219277230 U CN219277230 U CN 219277230U CN 202320474315 U CN202320474315 U CN 202320474315U CN 219277230 U CN219277230 U CN 219277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input shaft
gear
shaf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43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博朝
曹高阳
杨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43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7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7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7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入轴,发动机和第一电机均与输入轴可选择性地动力连接,第二电机与输入轴动力连接,发动机、第一电机和/或第二电机适于通过输入轴输出驱动力,且发动机用于驱动第一电机和/或第二电机发电;输出轴,输出轴与输入轴可选择性地动力连接,且输出轴与差速器动力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驱动系统,通过将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进行选择性连接,可实现双电机同时驱动、同时发电、一个驱动一个发电,可实现电机亏电时具备倒挡功能,也可实现电机驱动多挡位,选择性多,提高了动力驱动系统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动变速器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的,车辆的混动变速器,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电机、四组挡位、两个同步器和驻车,由于是单电机设计,且单电机只能处于驱动或发电一种工作模式,电量充足可实现电机和发动机双驱,电池亏电时电机只能用于发电,发动机进行驱动,其动力性弱,且单电机无倒挡结构,只能通过电机反转驱动实现倒挡,但当电池亏电状态无法实现倒挡,以及电机只能驱动两个挡位,可选择性少,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可实现双电机同时驱动、同时发电、一个驱动一个发电,可实现电机亏电时具备倒挡功能,也可实现电机驱动多挡位,选择性多,提高了动力驱动系统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入轴,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一电机均与所述输入轴可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输入轴动力连接,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或所述第二电机适于通过所述输入轴输出驱动力,且所述发动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和/或所述第二电机发电;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可选择性地动力连接,且所述输出轴与差速器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通过将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进行选择性连接,可实现双电机同时驱动、同时发电、一个驱动一个发电,可实现电机亏电时具备倒挡功能,也可实现电机驱动多挡位,选择性多,提高了动力驱动系统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所述输入轴包括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外,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分别与所述输出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发动机均设置为可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或所述第二输入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二输入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设置为可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或所述第二输入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主动轴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主动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主动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所述第一输入轴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固定套设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所述输入轴设有多个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设有多个从动齿轮,多个所述主动齿轮和多个所述从动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传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轴,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主动轴动力连接,所述主动轴与所述输入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电机惰轮轴,所述电机惰轮轴套设有中间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中间齿轮动力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动力驱动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原理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原理图二。
附图标记:
动力驱动系统1,
发动机11,主动轴1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电机轴131,输入轴14,第一输入轴141,第一主动齿轮1411,一挡主动齿轮1412,三挡主动齿轮1413,第二输入轴142,第二主动齿轮1421,二挡主动齿轮1422,四挡主动齿轮1423,主动齿轮143,输出轴15,第一从动齿轮151,一挡从动齿轮1511,三挡从动齿轮1512,第二从动齿轮152,二挡从动齿轮1521,四挡从动齿轮1522,从动齿轮153,第一离合器16,第二离合器17,电机惰轮轴18,中间齿轮181,第一同步器19,差速器20,第二同步器21,第三同步器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1,可实现双电机同时驱动、同时发电、一个驱动一个发电,可实现电机亏电时具备倒挡功能,也可实现电机驱动多挡位,选择性多,提高了动力驱动系统1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1,包括:发动机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输入轴14和输出轴15。
其中,发动机11和第一电机12均与输入轴14可选择性地动力连接,第二电机13与输入轴14动力连接,发动机11、第一电机12和/或第二电机13适于通过输入轴14输出驱动力,也就是说,通过发动机11和第一电机12分别与输入轴14选择性地连接,可将发动机11和/或第一电机12的动力传递给输入轴14,再通过输入轴14输出动力,即可实现发动机11或第一电机12的动力输入,或,可实现发动机11和第一电机12同时进行动力输入,且第二电机13与输入轴14动力连接,可通过第二电机13与输入轴14的连接,将第二电机13的动力传递给输入轴14,再通过输入轴14输出动力,即可实现第二电机13的动力输入,具体的,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可通过上述的连接方式,可实现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和发动机11三者同时驱动,也可实现第二电机13和发动机11两者驱动,且在电池电量充足时,也可通过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由此,可提供多种驱动模式以满足车辆行驶的多种动力需求。
同时,发动机11用于驱动第一电机12和/或第二电机13发电,即发动机11可同时驱动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发电,发动机11也可单独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或第二电机13发电,可实现在电池亏电状态下,发动机11可驱动第一电机12和/或第二电机13,从而实现对电池进行充电,即可实现第一电机12和/或第二电机13发电。需要说明的是,车辆在进行倒车时,当电池电量充足时,第二电机13可反转驱动倒挡,当电池亏电时,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第二电机13可驱动倒挡,可解决电池亏电无法倒挡的问题。
其中,如图1、图2所示,输出轴15与输入轴14可选择性地动力连接,可实现输出轴15与输入轴14的连接,且可实现输出多种挡位,可将驱动力通过输出轴15进行输出,即可将发动机11、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通过输入轴14和输出轴15进行动力输出,且输出轴15与差速器20动力连接,可实现输出轴15与差速器20连接,可实现输出轴15与差速器20的动力传递。
具体的,如图1所示,可设发动机11和第一电机12串联且与输入轴14选择性地动力连接,第二电机13与输入轴14动力连接,且第二电机13与第一电机12并联接入输入轴14,其中,输入轴14与输出轴15平行间隔开设置,且输入轴14与输出轴15动力连接,输出轴15与差速器20连接,可实现动力驱动系统1的连接,可将发动机11、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通过输入轴14、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输出,以实现车辆的电驱动和燃油驱动模式,满足车辆动力性能的需求。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动力驱动系统1的工作模式包括多种,包括:在电池亏电状态下,发动机11可驱动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同时发电,发动机11也可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且在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时,第二电机13可驱动动力输出,也可通过发动机11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动力输出;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即可实现纯电模式,此时,第二电机13可驱动动力输出,也可发动机11单独驱动动力输出,由此,通过上述多种驱动模式,可使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也可通过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同时发电,或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第二电机13驱动,使得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可实现驱动或发电的功能,增加了电机的工作模式,可实现动力驱动系统1的多种动力性能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1,通过将发动机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输入轴14和输出轴15之间进行选择性连接,可实现双电机同时驱动、同时发电、一个驱动一个发电,可实现电机亏电时具备倒挡功能,也可实现电机驱动多挡位,选择性多,提高了动力驱动系统1的使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轴14包括第一输入轴141和第二输入轴142,第二输入轴142空套于第一输入轴141外,第一输入轴141和第二输入轴142分别与输出轴15选择性地动力连接,即第一输入轴141与输出轴15选择性地连接,可使第一输入轴141的驱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5,第二输入轴142与输出轴15选择性地连接,可使第二输入轴142的驱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5,进而可使系统的驱动力通过第一输入轴141和第二输入轴142与输出轴15进行输出,且第二输入轴142空套于第一输入轴141外,可实现第一输入轴141与第二输入轴142的连接,且结构设置紧凑,节省空间。
第一电机12和发动机11均设置为可与第一输入轴141和/或第二输入轴142动力连接,第二电机13与第二输入轴142动力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电机12可与第一输入轴141和/或第二输入轴142连接,可实现第一电机12通过第一输入轴141和/或第二输入轴142输出驱动力,发动机11可与第一输入轴141和/或第二输入轴142连接,可实现发动机11通过第一输入轴141和/或第二输入轴142输出驱动力,且第二电机13与第二输入轴142连接,可实现第二电机13通过第二输入轴142输出驱动力。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二输入轴142空套于第一输入轴141外,第一输入轴141和第二输入轴142均与输出轴15平行间隔开设置,第一输入轴141和第二输入轴142分别与输出轴15动力连接,且第二输入轴142的长度短于第一输入轴141和输出轴15,且第一电机12和发动机11连接于第一输入轴141和/或第二输入轴142的一端,第二电机13连接于第二输入轴142的中部,可分别实现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和发动机11的驱动力输入,再通过输出轴15输出,可实现系统的动力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驱动系统1还包括第一同步器19,第一同步器19用于将第一输入轴141与第二输入轴142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二输入轴142的长度短于第一输入轴141,第一输入轴141与第二输入轴142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器19,第一同步器19位于第二输入轴142的后端,通过设置第一同步器19可实现第一输入轴141与第二输入轴142选择性地连接,具体的,通过第一同步器19的切换作用,可使第二输入轴142与第一输入轴141连接,可将第二输入轴142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41,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第二输入轴142和第一输入轴141进行动力输出,且通过第一同步器19的反向切换,可使第二输入轴142与第一输入轴141断开,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第二输入轴142进行动力输出,同时,第二输入轴142与第二电机13连接,可将第一输入轴141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二输入轴142,可实现发动机11驱动第二电机13发电。由此,通过第一输入轴141和第二输入轴142之间的动力转换,可使第二电机13完成驱动和发电两种工作,提高了第二电机13在动力驱动系统1中的作用,可使动力驱动系统1的驱动模式多种多样,满足了车辆使用的多种动力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11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轴111,主动轴111设置为可与第一输入轴141和/或第二输入轴142动力连接,第一电机12与主动轴111动力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主动轴111的前端连接于发动机11的输出端,主动轴111的后端可与第一输入轴141连接,将发动机11的驱动力通过主动轴111输入第一输入轴141,可使发动机11通过第一输入轴141输出驱动力,也可与第二输入轴142连接,将发动机11的驱动力通过主动轴111输入第二输入轴142,可使发动机11通过第二输入轴142输出驱动力,可实现发动机11的两种驱动力输出模式,第一电机12与主动轴111连接,即第一电机12与发动机11串联于主动轴111上,可分别使第一电机12和/或发动机11通过主动轴111输出驱动力给输入轴14,且可使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由此,可使第一电机12完成驱动和发电两种工作,提高了第一电机12在动力驱动系统1中的作用,可使动力驱动系统1的驱动模式多种多样,满足了车辆使用的多种动力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轴111的轴线、第一输入轴141的轴线、第二输入轴142的轴线重合。
具体的,主动轴111的轴线与第一输入轴141的轴线重合,可使主动轴111与第一输入轴141为同轴安装,可提高主动轴111和第一输入轴141的动力传输效率,且第二输入轴142空套于第一输入轴141外,即第二输入轴142与第一输入轴141为同轴安装,可使主动轴111的轴线与第二输入轴142的轴线重合,可使主动轴111与第二输入轴142为同轴安装,可提高主动轴111和第二输入轴142的动力传输效率,由此,将主动轴111、第一输入轴141和第二输入轴142的轴线重合设置,可提高系统内部的动力传输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驱动系统1还包括第一离合器16和第二离合器17,第一离合器16用于将第一输入轴141与主动轴111选择性地动力连接,第二离合器17用于将第二输入轴142与主动轴111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如图1所示,第一离合器16和第二离合器17连接于主动轴111与第一输入轴141和第二输入轴142之间,具体的,第一离合器16用于连接主动轴111和第一输入轴141,通过第一离合器16可实现主动轴111与第一输入轴141的连接,即可将主动轴111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41,第二离合器17用于连接主动轴111和第二输入轴142,通过第二离合器17可实现主动轴111与第二输入轴142的连接,即可将主动轴111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二输入轴142,由此,通过第一离合器16和第二离合器17可实现两种驱动力输入的途径,可实现多种不同挡位的切换,提高了动力驱动系统1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驱动系统1的离合器也可设为一个,如图2所示,且输入轴14也设为一个,即离合器用于连接主动轴111与输入轴14,可实现主动轴111与输入轴14的连接,可将主动轴111的驱动力传递给输入轴14,也可实现动力驱动系统1的动力性能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入轴141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齿轮1411,第二输入轴142固定套设有第二主动齿轮1421,输出轴15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51和第二从动齿轮152,第一主动齿轮1411与第一从动齿轮151啮合传动,第二主动齿轮1421与第二从动齿轮152啮合传动。
具体的,第一输入轴141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1411,第一主动齿轮1411固定套设于第一输入轴141外,可实现第一主动齿轮1411与第一输入轴141的连接,第二输入轴142设有第二主动齿轮1421,第二主动齿轮1421固定套设于第二输入轴142外,可实现第二主动齿轮1421与第二输入轴142的连接,输出轴15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51和第二从动齿轮152,第一从动齿轮151和第二从动齿轮152套设于输出轴15外,可实现第一从动齿轮151、第二从动齿轮152与输出轴15的连接,通过第一主动齿轮1411和第一从动齿轮151啮合传动,可实现将第一输入轴141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5,且第二主动齿轮1421和第二从动齿轮152啮合传动,可实现将第二输入轴142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5。
进一步的,第一主动齿轮1411可设为多个,第二主动齿轮1421可设为多个,对应的第一从动齿轮151和第二从动齿轮152也设为多个,且多个第一主动齿轮1411与多个第一从动齿轮151和多个第二主动齿轮1421与多个第二从动齿轮152均为一一对应设置,且多个第一主动齿轮1411、多个第二主动齿轮1421、多个第一从动齿轮151和多个第二从动齿轮152的大小和齿数可设为不同,其一一对应设置可实现多组第一主动齿轮1411与第一从动齿轮151啮合传动,可实现将第一输入轴141的动力通过多组途径传递给输出轴15,且实现多组第二主动齿轮1421与第二从动齿轮152啮合传动,可实现将第二输入轴142的动力通过多组途径传递给输出轴15,以提高动力驱动系统1的动力性能。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主动齿轮1411可设为两个,分别可为一挡主动齿轮1412、三挡主动齿轮1413,第二主动齿轮1421可设为两个,分别可为二挡主动齿轮1422、四挡主动齿轮1423,对应的第一从动齿轮151和第二从动齿轮152也设为两个,且分别为一挡从动齿轮1511、三挡从动齿轮1512、二挡从动齿轮1521、四挡从动齿轮1522,且两个第一主动齿轮1411、两个第二主动齿轮1421、两个第一从动齿轮151和两个第二从动齿轮152的大小和齿数均不同,可分别实现四组动力传输途径,则可提供四种不同挡位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驱动系统1的离合器也可设为一个,且输入轴14也设为一个,即可将第一主动齿轮1411设为四个,对应的第一从动齿轮151也设为四个,且四个第一主动齿轮1411和四个第一从动齿轮151一一对应设置,也可分别实现四组动力传输途径,则可提供四种不同挡位切换,也能满足动力驱动系统1的动力性能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驱动系统1还包括:第二同步器21和第三同步器22,第一从动齿轮151和第二从动齿轮152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从动齿轮151通过第二同步器21与输出轴15选择性地动力连接,至少两个第二从动齿轮152通过第三同步器22与输出轴15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具体的,第一从动齿轮151与输出轴15之间设有第二同步器21,可实现第一从动齿轮151、第二同步器21和输出轴15三者的连接,可实现将第一从动齿轮151的动力同步到输出轴15上,其第一从动齿轮15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从动齿轮151之间连接有第二同步器21,可将至少两个第一从动齿轮151中的一个的动力同步到输出轴15上,同时,第二从动齿轮152与输出轴15之间设有第三同步器22,可实现第二从动齿轮152、第三同步器22和输出轴15三者的连接,可实现将第二从动齿轮152的动力同步到输出轴15上,其第二从动齿轮15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从动齿轮152之间连接有第三同步器22,可将至少两个第二从动齿轮152中的一个的动力同步到输出轴15上,由此,通过设置第二同步器21和第三同步器22,可分别将多组第一从动齿轮151的动力同步到输出轴15上和将多组第二从动齿轮152的动力同步到输出轴15上,使得动力驱动系统1的动力输出多样化。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从动齿轮151和第二从动齿轮152可设为两个,且分别为一挡从动齿轮1511、三挡从动齿轮1512、二挡从动齿轮1521、四挡从动齿轮1522,其中,一挡从动齿轮1511和三挡从动齿轮1512通过第二同步器21与输出轴15选择性地连接,通过第二同步器21的切换作用,可分别使一挡从动齿轮1511和三挡从动齿轮1512的动力同步到输出轴15,即可实现两个挡位的切换,且二挡从动齿轮1521和四挡从动齿轮1522通过第三同步器22与输出轴15选择性地连接,通过第三同步器22的切换作用,可分别使二挡从动齿轮1521和四挡从动齿轮1522的动力同步到输出轴15,即可实现两个挡位的切换,由此,通过设置第二同步器21和第三同步器22,可分别实现四组动力传输途径,则可提供四种不同挡位切换,可实现动力驱动系统1的四种动力输出途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轴14设有多个主动齿轮143,输出轴15设有多个从动齿轮153,多个主动齿轮143和多个从动齿轮153一一对应地啮合传动。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多个主动齿轮143固定套设于输入轴14外,且多个主动齿轮143沿输入轴14的轴向间隔开分布,多个从动齿轮153套设于输出轴15外,且多个从动齿轮153沿输出轴15的轴向间隔开分布,且多个主动齿轮143与多个从动齿轮153一一对应设置,可使多个主动齿轮143与多个从动齿轮153一一对应地啮合传动,即可将输入轴14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5,且多个主动齿轮143和多个从动齿轮153的大小和齿数均不同,可使多个主动齿轮143和多个从动齿轮153在啮合传动后形成多组不同的动力输出。
如图1和图2中,主动齿轮143均为四个,对应的从动齿轮153也均为四个,通过四个主动齿轮143和四个从动齿轮153一一对应地啮合传动,可实现四组不同的动力输出途径,即可提供四种不同挡位的切换。其中,图1中所示的输入轴14包括第一输入轴141和第二输入轴142,两个主动齿轮143设于第一输入轴141,另外两个主动齿轮143设于第二输入轴142,而图2中所示的输入轴14为单独的一根轴,四个主动齿轮143在输入轴14的轴向上间隔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11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轴111,第一电机12与主动轴111动力连接,主动轴111与输入轴14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主动轴111的前端连接于发动机11的输出端,第一电机12与主动轴111连接,即第一电机12与发动机11串联于主动轴111上,主动轴111的后端可与输入轴14连接,可分别使第一电机12和/或发动机11通过主动轴111输出驱动力给输入轴14,且可使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由此,可使第一电机12完成驱动和发电两种工作,提高了第一电机12在动力驱动系统1中的作用,可使动力驱动系统1的驱动模式多种多样,满足了车辆使用的多种动力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驱动系统1还包括:电机惰轮轴18,电机惰轮轴18套设有中间齿轮181,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与输入轴14通过中间齿轮181动力连接。
具体的,电机惰轮轴18设有中间齿轮181,中间齿轮181套设于电机惰轮轴18外,可完成中间齿轮181的连接,其中,电机惰轮轴18位于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和输入轴14之间,且与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和输入轴14平行间隔开,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与电机惰轮轴18通过第二电机13齿轮和中间齿轮181啮合传动连接,电机惰轮轴18与输入轴14通过中间齿轮181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即可通过中间齿轮181实现第二电机13和输入轴14的动力连接。具体如图1所示,第二电机13齿轮与中间齿轮181啮合传动,中间齿轮181与第二主动齿轮1421啮合传动,可使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转递给第二输入轴142,通过设置电机惰轮轴18和中间齿轮181,使得第二输入轴142的转向与第一输入轴141的转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1通过将发动机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输入轴14和输出轴15之间进行选择性连接,可实现双电机同时驱动、同时发电、一个驱动一个发电,可实现电机亏电时具备倒挡功能,也可实现电机驱动多挡位,选择性多,提高了动力驱动系统1的使用性能,且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性能。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1的动作模式可多样化,包括电池亏电状态和电池电量充足状态下的多种驱动模式,下面结合图1、图2描述两种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1的不同驱动模式。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中,具有以下多种工作模式:
1、怠速发电模式,此时车辆不需提供动力,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可通过第一电机12发电来为电池充电。
2、大油门发电模式,即为车辆行驶中,发动机11可直驱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离合器17、第二输入轴142、第二主动齿轮1421、电机惰轮轴18和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以驱动第二电机13发电,即可实现发动机11同时驱动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发电。
3、纯电一挡模式,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第二输入轴142、第一同步器19、第一输入轴141、一挡主动齿轮1412、一挡从动齿轮1511、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一挡。
4、纯电二挡模式,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第二输入轴142、二挡主动齿轮1422、二挡从动齿轮1521、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二挡。
5、纯电三挡模式,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第二输入轴142、第一同步器19、第一输入轴141、三挡主动齿轮1413、三挡从动齿轮1512、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三挡。
6、纯电四挡模式,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四挡从动齿轮1522、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四挡。
7、串联一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第二输入轴142、第一同步器19、第一输入轴141、一挡主动齿轮1412、一挡从动齿轮1511、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一挡。
8、串联二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第二输入轴142、二挡主动齿轮1422、二挡从动齿轮1521、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二挡。
9、串联三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第二输入轴142、第一同步器19、第一输入轴141、三挡主动齿轮1413、三挡从动齿轮1512、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三挡。
10、串联四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四挡从动齿轮1522、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四挡。
11、发动机11直驱一挡模式,发动机11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一离合器16、第一输入轴141、一挡主动齿轮1412、一挡从动齿轮1511、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发动机11驱动一挡。
12、发动机11直驱二挡模式,发动机11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离合器17、第二输入轴142、二挡主动齿轮1422、二挡从动齿轮1521、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发动机11驱动二挡。
13、发动机11直驱三挡模式,发动机11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一离合器16、第一输入轴141、三挡主动齿轮1413、三挡从动齿轮1512、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发动机11驱动三挡。
14、发动机11直驱四挡模式,发动机11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离合器17、第二输入轴142、四挡主动齿轮1423、四挡从动齿轮1522、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发动机11驱动四挡。
15、串并联一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发动机11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一挡。
16、串并联二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发动机11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二挡。
17、串并联三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发动机11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三挡。
18、串并联四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发动机11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四挡。
19、串联倒挡模式,当电池电量充足时,第二电机13可反转驱动一挡实现倒挡,当电池亏电时,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第二电机13驱动一挡实现倒挡。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中,第一输入轴141和第二输入轴142可选择性地连接,且在第一输入轴141与第二输入轴142通过第一同步器19进行动力连接之后,第二电机13上的驱动力可传递至第一输入轴141,从而可进一步地丰富动力驱动系统1的工作模式,进而实现更多挡位的驱动。
以及,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中,具有以下多种工作模式:
1、怠速发电模式,此时车辆不需提供动力,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可通过第一电机12发电来为电池充电。
2、大油门发电模式,即为车辆行驶中,发动机11可直驱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一离合器16、输入轴14、主动齿轮143、电机惰轮轴18和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以驱动第二电机13发电,即可实现发动机11同时驱动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发电。
3、纯电一挡模式,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输入轴14、一挡主动齿轮1412、一挡从动齿轮1511、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一挡。
4、纯电二挡模式,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输入轴14、二挡主动齿轮1422、二挡从动齿轮1521、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二挡。
5、纯电三挡模式,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输入轴14、三挡主动齿轮1413、三挡从动齿轮1512、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三挡。
6、纯电四挡模式,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四挡从动齿轮1522、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四挡。
7、串联一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输入轴14、一挡主动齿轮1412、一挡从动齿轮1511、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一挡。
8、串联二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输入轴14、二挡主动齿轮1422、二挡从动齿轮1521、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二挡。
9、串联三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输入轴14、三挡主动齿轮1413、三挡从动齿轮1512、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三挡。
10、串联四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第二电机13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131、电机惰轮轴18、四挡主动齿轮1423、四挡从动齿轮1522、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第二电机13驱动四挡。
11、发动机11直驱一挡模式,发动机11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一离合器16、输入轴14、一挡主动齿轮1412、一挡从动齿轮1511、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发动机11驱动一挡。
12、发动机11直驱二挡模式,发动机11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一离合器16、输入轴14、二挡主动齿轮1422、二挡从动齿轮1521、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发动机11驱动二挡。
13、发动机11直驱三挡模式,发动机11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一离合器16、输入轴14、三挡主动齿轮1413、三挡从动齿轮1512、第二同步器21、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发动机11驱动三挡。
14、发动机11直驱四挡模式,发动机11的驱动力依次经过第一离合器16、输入轴
14、四挡主动齿轮1423、四挡从动齿轮1522、第三同步器22、输出轴15和差速器20,可实现发动机11驱动四挡。
15、串并联一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发动机11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一挡。
16、串并联二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发动机11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二挡。
17、串并联三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发动机11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三挡。
18、串并联四挡模式,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发动机11和第二电机13同时驱动四挡。
19、串联倒挡模式,当电池电量充足时,第二电机13可反转驱动一挡实现倒挡,当电池亏电时,发动机11驱动第一电机12发电,同时第二电机13驱动一挡实现倒挡。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输入轴14为单独的一根轴,即相较于图1中所示的动力驱动系统1实现的模式较少,但结构更加简单,设置成本更低。
由此,通过图1和图2两种设计均可实现19种驱动模式,使得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3可实现驱动或发电的功能,以及在电池亏电状态下,也可驱动车辆进行倒车挡,增加了动力驱动系统1的工作模式,且使得动力驱动系统1满足多种动力性能需求。
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输入轴,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一电机均与所述输入轴可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输入轴动力连接,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或所述第二电机适于通过所述输入轴输出驱动力,且所述发动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和/或所述第二电机发电;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可选择性地动力连接,且所述输出轴与差速器动力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包括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外,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分别与所述输出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发动机均设置为可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或所述第二输入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二输入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设置为可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或所述第二输入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主动轴动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主动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主动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固定套设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设有多个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设有多个从动齿轮,多个所述主动齿轮和多个所述从动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轴,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主动轴动力连接,所述主动轴与所述输入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惰轮轴,所述电机惰轮轴套设有中间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中间齿轮动力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
CN202320474315.4U 2023-03-13 2023-03-13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9277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4315.4U CN219277230U (zh) 2023-03-13 2023-03-13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4315.4U CN219277230U (zh) 2023-03-13 2023-03-13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7230U true CN219277230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4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4315.4U Active CN219277230U (zh) 2023-03-13 2023-03-13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7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42382B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217022174U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113348101B (zh) 混合动力系统
CN112248790A (zh) 一种多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970654U (zh) 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617837U (zh) 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驱动系统
CN219277230U (zh)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CN215284359U (zh) 一种汽车及其机电耦合系统
CN213472775U (zh) 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辆
CN212046856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CN212360677U (zh) 低挠度混合动力四挡变速器
CN112744067B (zh) 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572127B (zh) 混合动力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4165563A (zh) 纵置后驱混动变速器结构
CN220548929U (zh) 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辆
CN108001197B (zh) 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839177U (zh)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220947527U (zh) 纵置双轴混动变速系统及车辆
CN220009442U (zh) 车辆的动力系统以及车辆
CN219988985U (zh) 车辆的动力系统和车辆
CN219406147U (zh) 混动汽车的变速系统、混合动力总成及混动汽车
CN220996109U (zh) 行星排变速混动系统及车辆
CN219988984U (zh) 车辆的动力系统以及车辆
CN217761910U (zh) 纵置后驱混动变速器结构
CN221188119U (zh) 混动变速器、混合动力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