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6683U - 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6683U
CN219276683U CN202222540749.8U CN202222540749U CN219276683U CN 219276683 U CN219276683 U CN 219276683U CN 202222540749 U CN202222540749 U CN 202222540749U CN 219276683 U CN219276683 U CN 219276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ight
heat
heat dissipation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407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宁
胡桂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407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6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6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6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通过导热组件连接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使得散热组件的设置方式不受发光组件的限制,提高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光源,包括:发光组件,发光组件用于发出光线,以固化光敏树脂;至少一个散热组件;导热组件,发光组件与导热组件连接,导热组件与散热组件连接,发光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组件传递到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散热。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为立体成型过程提供背光。

Description

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立体成型设备是一种应用累积制造技术,以快速成形的一种机器。常见的光固化立体成型设备中,树脂盒盛放树脂后放置于打印机的顶板上,光源发出光线投射到树脂盒,树脂盒内的树脂固化成形,通过逐层固化叠加实现立体模型的成型。光源由于在打印过程中持续发光,温度上升,将导致光源的工作收到影响,如明暗度变化、闪烁等,导致固化精度受到影响。
现有的为光源散热的方式主要是在光源上设置散热片等散热组件,如公开号为CN214448506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3D打印光源系统,包括光源装置和散热片,光源装置用于向斜下方投射光线,散热片设置在光源装置的背面用于降低灯珠阵列热量,然而散热片与光源直接连接将导致散热组件的位置和结构受限,导致散热效果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解决散热组件与光源直接连接导致散热效果受限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源,用于固化光敏树脂,包括:
发光组件,发光组件用于发出光线;
至少一个散热组件;
导热组件,导热组件连接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发光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组件传递到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散热。
其中,导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热管,导热管连接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导热管支撑所述散热组件,所述发光组件支撑所述导热管;
和/或,散热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片,多个散热片均与导热组件连接。
其中,发光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发光件,支撑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导热管数量相同,凹槽的内壁与导热管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发光件与支撑座连接,且覆盖于凹槽的开口处;
导热管至少部分的位于凹槽和发光件之间,且导热管与凹槽的内壁以及发光件抵接。
其中,散热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散热组件分别设置于支撑座的不同两侧,凹槽的两端贯通于支撑座,凹槽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组件相对应;
导热管穿接于凹槽与发光件之间,且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散热组件连接。
其中,发光件包括透镜、基板和连接架,基板呈板状结构,基板上设置有灯珠,导热管包括导热平面,基板与支撑座连接,且覆盖于凹槽的开口处,导热平面与基板面连接;
连接架具有中心透镜开口,透镜包括相背的平面和曲面,透镜固定于连接架,且透镜的曲面穿过中心透镜开口,连接架固定于支撑座上,平面与灯珠相对。
其中,光源还包括:风扇,风扇与散热组件对应设置,风扇用于产生风量通过散热组件,以对散热组件进行降温。
其中,光源还包括上底板,上底板上设置有开口,上底板的第一侧用于支撑立体成型设备的树脂盒;
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均设置在上底板相背于第一侧的第二侧,且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位于开口外侧,发光组件用于沿倾斜向下的角度发出光线。
其中,上底板用于连接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电机,上底板上还设置有电机连接口,发光组件上设置有容纳空间以及与容纳空间连通的空间开口,空间开口与电机连接口相对设置,电机连接口用于供电机穿过,容纳空间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电机。
其中,发光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发光件,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间隔一定距离,且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与上底板连接,且分别位于电机连接口的不同侧,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围合成容纳空间;
第一支撑板相较第二支撑板更靠近开口,发光件与第一支撑板连接。
其中,光源还包括:光路转换器,光路转换器与上底板连接,发光组件用于发出光线经过光路转换器反射后,通过开口投射到树脂盒;
发光组件位于开口距离光路转换器最近的一侧边沿的外侧。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的光源,以及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上底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通过导热组件连接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使得散热组件的设置方式不受发光组件的限制,提高散热效率。现有技术中,为光源散热的方式主要是在光源上设置散热片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与光源直接连接将导致散热组件的位置和结构受限,导致散热效果受到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相互独立,并通过导热组件连接,发光组件的热量通过导热组件传递到散热组件,在为发光组件散热的同时,散热组件的数量、设置位置、大小和结构均可以灵活调整,不受发光组件结构和位置的限制,使得散热组件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此外,发光组件支撑导热管,导热管支撑散热组件这种结构,一方面实现了散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散热组件的安装;使得散热组件不必另行通过安装结构来固定在上底板或其他部位上,从而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升降组件及光路转换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升降组件及光路转换器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光源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升降组件及光路转换器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光源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升降组件及光路转换器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升降组件及光路转换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升降组件及光路转换器在第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升降组件及光路转换器在第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座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座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座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源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为方便描述,以下以下投光的立体成型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一方面,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包括:
发光组件100,发光组件100用于发出光线,以固化光敏树脂;
至少一个散热组件200;
导热组件300,导热组件300连接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发光组件100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组件300传递到散热组件200,散热组件200用于散热。
光源在光固化立体成型设备中用于提供背光,以固化光敏树脂,光源通常设置在立体成型设备的底座箱体中,底座箱体包括上底板500和铺设于上底板500的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预设轮廓的图案,显示屏上用于放置树脂盒,发光组件100用于发出如紫外光等用于使光敏树脂固化的光线,以直接投射或者通过反射镜反射投射的方式投射到显示屏,继而形成预设轮廓的光束投射到树脂盒内的光敏树脂中,以使光敏树脂按预设轮廓固化。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5所示,发光组件100包括支撑座110和发光件120,支撑座110用于固定于底座箱体内,如固定于上底板500上,发光件120安装在支撑座110上,发光件120主要包括透镜121、基板122和连接架123,基板122呈近似的板状结构,与立体成型设备的主控器电连接,基板122可导热,基板122上或者基板12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灯珠,用于发光,连接架123具有中心透镜开口,透镜121包括相背的平面和曲面,透镜121由曲面一侧穿过中心透镜开口,并固定于连接架123,连接架123固定于支撑座110上,并使得透镜121的平面一侧与灯珠相对应。灯珠发出的光束经过透镜121均匀化和准直化后直接投射到显示屏或者经过反射镜反射投射的方式投射到显示屏。
基板122或者说基板122上的灯珠在立体成型过程中持续发光发热,温度将不断升高。设置导热组件300与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连接,具体的可以为导热组件300与基板122和支撑座110连接,灯珠的热量通过基板122和支撑座110传递到导热组件300,继而导热组件300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组件200,通过散热组件200与空气的接触将热量散出,实现去热降温。由于散热组件200与发光组件100没有直接连接,使得散热组件200的位置、数量和大小均可以灵活设置,如可增加散热组件200的体积,使得散热组件20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组件200体积的增大不会导致发光组件100位置的变化,且散热组件200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散热组件200可以设置在多个位置,分散的散热组件200散热效率将更高,实现保证发光组件100光线质量的同时,实现散热组件200的灵活调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通过导热组件连接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使得散热组件的设置方式不受发光组件的限制,提高散热效率。现有技术中,为光源散热的方式主要是在光源上设置散热片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与光源直接连接将导致散热组件的位置和结构受限,导致散热效果受到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相互独立,并通过导热组件连接,发光组件的热量通过导热组件传递到散热组件,在为发光组件散热的同时,散热组件的数量、设置位置、大小和结构均可以灵活调整,不受发光组件结构和位置的限制,使得散热组件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9所示,导热组件300包括至少一个导热管310,导热管310连接与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连接。导热管支撑散热组件,发光组件支撑导热管。和/或,散热组件20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片,相邻散热片之间有间隙,多个散热片均与导热组件300连接。
导热组件300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导热件,如导热组件300包括导热板,导热板与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连接,或者导热组件300包括多个导热管310,导热管310为管状结构,采用铜、铁、铝等导热材料制备而成,导热管310可以为固定结构的直管,也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形变,如可随意弯曲,以使得导热管310可以适应多种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的相对位置。散热组件200也可以为多种结构,如为散热筒或者多个并列设置的散热片等,旨在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速度。散热组件200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散热片时,散热片为导热材质制备而成的薄片结构,如铜片或铝片等,散热片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每一个散热片均能有效散热。散热片可以为方形的散热片,散热片并列设置形成为轮廓为方体结构的散热组件200,多个散热片均连接在导热管310上,或者说导热管310依次穿接于每一个散热片,实现散热片的位置的固定和导热管310热量的传递。导热管310的热量分别传递到每一个散热片上,通过每一个散热片散热,增加散热速度。此外,通过导热管支撑散热组件,发光组件支撑导热管的方式固定散热组件,不需要跟上底板直接相连,可减少跟连接件的使用,节省成本。
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100包括支撑座110和发光件120,支撑座110上设置有凹槽130,凹槽130与导热管310数量相同,凹槽130的内壁与导热管310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发光件120与支撑座110连接,且覆盖于凹槽130的开口处。导热管310至少部分的位于凹槽130和发光件120之间,且导热管310与凹槽130的内壁以及发光件120抵接。
凹槽130为长条形凹槽,凹槽130的走势与导热管310在发光组件100处的走势相同,使得导热管310可以嵌入凹槽130内,且发光件120覆盖于凹槽130的开口处,使得发光件120挤压导热管310。如图5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热管310具有一导热平面,导热管310嵌入的凹槽130时,导热平面与发光件120的基板122对应抵接,使得导热管310与基板122和支撑座110的接触面积增加,发光件120产生的热量将通过基板122和支撑座110同时传递给导热管310,增加导热效率,且也保证了导热管310的位置的稳定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3,图6-10所示,散热组件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散热组件200分别设置于支撑座110的不同两侧,凹槽130的两端贯通于支撑座110,凹槽130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组件200相对应。导热管310穿接于凹槽130与发光件120之间,且导热管3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散热组件200连接。
两个散热组件200分别设置于支撑座110有别于连接发光件120一侧的不同侧,两个散热组件200分别在不同侧进行散热,充分利用散热空间,避免散热组件200之间的影响。导热管310可以为一整根导热管310同时连接两端的散热组件200,或者,也可以为每一个散热组件200单独设置一个导热管310。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3、图10所示,光源还包括风扇400,风扇400与散热组件200对应设置,风扇400用于产生风量通过散热组件200,以对散热组件200进行降温。
可以为每一个散热组件200设置一个风扇400,风扇400可与多个散热片之间的间隙相对,风扇400运转产生风量,风量经过多个散热片之间,将高温的空气导出,增加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源还包括上底板500,上底板500上设置有开口510,上底板500的第一侧用于支撑立体成型设备的树脂盒。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均设置于上底板100相背于第一侧的第二侧,且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位于开口510外侧,发光组件100用于沿倾斜向下的角度发出光线。
立体成型设备通常包括底座底壳,底座底壳为具有上方开口的空腔结构,上底板500位于底座底壳的顶端,覆盖于上方开口处,底座底壳和上底板500共同围合成具有空腔的底座箱体。开口510用于铺设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预设轮廓的图案。使用时,底座底壳位于最下方,如置于桌面上,上底板500位于底座底壳上,上底板500相背于底座底壳的顶面用于放置树脂盒。在直接投射的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可以固定于底座底壳的底板,发光组件100的光线向上传播,继而投射到显示屏和树脂盒。或者,在反射后投射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11所示,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位于上底板500相对底座底壳的底面,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位于底座箱体的空腔内,光源还包括光路转换器800和连接柱810,光路转换器800包括弧形主体和设置在弧形主体侧边的连接块,连接块通过连接柱810与上底板500连接,发光组件100用于发出光线经过弧形主体反射后向着开口510传播,通过显示屏投射到树脂盒,以使光敏树脂按预设轮廓固化。本实施例中,弧形主体采用PC材质,连接块采用黑色吸光材质或连接块的外表面设置成黑色。其中,光路转换器除了采用反射原理外,还可以采用折射原理,即具体可以是透镜,通过透镜的折射将光线引导至开口处。
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100位于开口510距离光路转换器800最近的一侧边沿的外侧。
如开口510为长方形开口,包括相对的两条长边和相对的两条短边,光路转换器800位于开口510下方,发光组件100位于开口510任一条长边外侧的上底板500上,使得发光组件100距离光路转换器800更近,避免光线损失,增加光强。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源还包括角码540,角码540可以为多个,用于连接风扇400和上底板500。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11-13所示,上底板500用于连接升降组件700,升降组件700包括电机710,上底板500上还设置有电机连接口520,发光组件100上设置有容纳空间以及与容纳空间连通的空间开口,空间开口与电机连接口520相对设置,电机连接口520用于供电机710穿过,容纳空间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电机710。
升降组件700还包括支撑板720、滑道730、螺杆740、滑块750和固定块760,支撑板720的底端与上底板500连接,支撑板720向上在竖直方向延伸,滑道730设置于支撑板720上,滑道730在竖直方向延伸,滑块750滑动连接于滑道730上,固定块760固定在支撑板720上,且靠近上底板500,电机710与固定块760连接,且位于固定块760下方,通过电机连接口520部分的插入底座箱体内,螺杆740通过联轴器与电机710的转轴同轴连接,滑块750用于连接打印平台组件,打印平台组件与螺杆740螺接,电机710用于驱动螺杆740转动,继而通过螺纹推动打印平台组件沿着滑道730上下移动。发光组件100的空间开口与电机连接口520相对设置,电机710由电机连接口520部分的插入底座箱体内,且由空间开口插入容纳空间中。在开口510为长方形开口的实施方式中,升降组件700通常设置于长边对应的上底板500处,发光组件100包括容纳空间,使得发光组件100与升降组件700在开口510的同侧设置,一方面使得发光组件100距离光路转换器800更近,避免光线损失,另一方面不会影响电机710和开口510的相对位置,使得底座箱体内部件结构紧凑,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4-17所示,发光组件100包括支撑座110和发光件120,支撑座110包括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第一支撑板111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板1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111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板112的第二端间隔一定距离,且第一支撑板111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板112的第二端与上底板500连接,且分别位于电机连接口520的不同侧,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围合成容纳空间。第一支撑板111相较第二支撑板112更靠近开口510,发光件120与第一支撑板111连接。第一支撑板111连接并支撑导热管,导热管连接支撑散热组件,使得散热组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11的侧边。如此设置,散热组件不需通过结构件与上底板500固定,可减少结构件的使用,利于节省成本。
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可以为平面板状结构,也可以为如图15中所示的不规则结构,凹槽130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1上,发光件120的基板121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1,第二支撑板112被设置为支撑第一支撑板111,使得第一支撑板111的角度可以让发光件120的光线投射到光路转换器800上。第一支撑板111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板112的第二端的间隔构成空间开口,电机710由电机连接口520部分的插入底座箱体内,且插入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之间。使得光源的设置并不会影响电机710的位置以及开口510的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4-17所示,第二支撑板112上设置有线缆豁口113,所述线缆豁口113用于穿接电机710的线缆。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的光源,以及升降组件700,升降组件700与上底板500连接。
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底座底壳,底座底壳为具有上方开口的空腔结构,上底板500位于底座底壳的顶端,覆盖于上方开口处,底座底壳和上底板500共同围合成具有空腔的底座箱体。如图11-13所示,上底板500上通常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柱540,支撑柱540用于连接底座底壳,如支撑柱540两端分别连接上底板500和底座底壳的底板,以稳定上底板500的位置,避免上底板500受到压力颤动,支撑柱540可以连接在上底板500的边角,或者,连接在光源处和升降组件700处,以支撑光源和升降组件700的重量。立体成型设备还包括树脂盒,上底板500的开口510上铺设显示屏,树脂盒用于放置于显示屏上方。升降组件700还连接有打印平台组件,打印平台组件用于在升降组件700的作用下在靠近或远离上底板500的方向上移动,以与树脂盒的离型膜配合进行立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用于固化光敏树脂,包括:
发光组件100,发光组件100用于发出光线;
至少一个散热组件200;
导热组件300,导热组件300连接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发光组件100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组件300传递到散热组件200,散热组件200用于散热。
其中,导热组件300包括至少一个导热管310,导热管310连接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
和/或,散热组件20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片,多个散热片均与导热组件300连接。
其中,发光组件100包括支撑座110和发光件120,支撑座110上设置有凹槽130,凹槽130与导热管310数量相同,凹槽130的内壁与导热管310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发光件120与支撑座110连接,且覆盖于凹槽130的开口处;
导热管310至少部分的位于凹槽130和发光件120之间,且导热管310与凹槽130的内壁以及发光件120抵接。
其中,散热组件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散热组件200分别设置于支撑座110的不同两侧,凹槽130的两端贯通于支撑座110,凹槽130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组件200相对应;
导热管310穿接于凹槽130与发光件120之间,且导热管3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散热组件200连接。
其中,发光件120包括透镜121、基板122和连接架123,基板122呈板状结构,基板122上设置有灯珠,导热管310包括导热平面,基板122与支撑座110连接,且覆盖于凹槽130的开口处,导热平面与基板122面连接;
连接架123具有中心透镜开口,透镜121包括相背的平面和曲面,透镜121固定于连接架123,且透镜121的曲面穿过中心透镜开口,连接架123固定于支撑座110上,平面与灯珠相对。
其中,光源还包括:风扇400,风扇400与散热组件200对应设置,风扇400用于产生风量通过散热组件200,以对散热组件200进行降温。
其中,光源还包括上底板500,上底板500上设置有开口510,上底板500的第一侧用于支撑立体成型设备的树脂盒;
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均设置在上底板100相背于第一侧的第二侧,且发光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位于开口510外侧,发光组件100用于沿倾斜向下的角度发出光线。
其中,上底板500用于连接升降组件700,升降组件700包括电机710,上底板500上还设置有电机连接口520,发光组件100上设置有容纳空间以及与容纳空间连通的空间开口,空间开口与电机连接口520相对设置,电机连接口520用于供电机710穿过,容纳空间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电机710。
其中,发光组件100包括支撑座110和发光件120,支撑座110包括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第一支撑板111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板1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111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板112的第二端间隔一定距离,且第一支撑板111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板112的第二端与上底板500连接,且分别位于电机连接口520的不同侧,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围合成容纳空间;
第一支撑板111相较第二支撑板112更靠近开口510,发光件120与第一支撑板111连接。
其中,光源还包括:光路转换器800,光路转换器800与上底板500连接,发光组件100用于发出光线经过光路转换器800反射后,通过开口510投射到树脂盒;
发光组件100位于开口510距离光路转换器800最近的一侧边沿的外侧。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的光源,以及升降组件700,升降组件700与上底板500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用于发出光线,以固化光敏树脂;
至少一个散热组件;
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连接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所述发光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组件传递到所述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导热管支撑所述散热组件,所述发光组件支撑所述导热管;
和/或,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片,相邻所述散热片之间有间隙,多个所述散热片均与所述导热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发光件,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导热管数量相同,所述凹槽的内壁与所述导热管外壁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发光件与所述支撑座连接,且覆盖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
所述导热管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凹槽和所述发光件之间,且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以及所述发光件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散热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不同两侧,所述凹槽的两端贯通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凹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应;
所述导热管穿接于所述凹槽与所述发光件之间,且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散热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件包括透镜、基板和连接架,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灯珠,所述导热管包括导热平面,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撑座连接,且覆盖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所述导热平面与所述基板面连接;
所述连接架具有中心透镜开口,所述透镜包括相背的平面和曲面,所述透镜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且所述透镜的曲面穿过所述中心透镜开口,所述连接架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平面与所述灯珠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
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组件对应设置,所述风扇用于产生风量通过所述散热组件,以对所述散热组件进行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
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上底板的第一侧用于支撑立体成型设备的树脂盒;
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上底板相背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且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开口外侧,所述发光组件用于沿倾斜向下的角度发出光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底板用于连接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所述上底板上还设置有电机连接口,所述发光组件上设置有容纳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空间开口,所述空间开口与所述电机连接口相对设置,所述电机连接口用于供所述电机穿过,所述容纳空间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发光件,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间隔一定距离,且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底板连接,且分别位于电机连接口的不同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围合成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较所述第二支撑板更靠近所述开口,所述发光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
光路转换器,所述光路转换器与所述上底板连接,所述发光组件用于发出光线经过所述光路转换器反射后,通过所述开口投射到所述树脂盒;
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开口距离所述光路转换器最近的一侧边沿的外侧。
11.一种立体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
CN202222540749.8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 Active CN219276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0749.8U CN219276683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0749.8U CN219276683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6683U true CN219276683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4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40749.8U Active CN219276683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6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23974B1 (en) Vehicle lamp
US20090262550A1 (en) Vehicle lamp
JP6062180B2 (ja) 照明装置
JP7187537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搭載部材の製造方法
JP5931199B2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583774B2 (ja) 照明装置
KR101793969B1 (ko) 광 조사 장치
CN219276683U (zh) 一种光源及立体成型设备
CN214820895U (zh) 一种光固化3d打印装置
KR101193503B1 (ko) 광학부재 가이드가 적용된 엘이디 면 발광 조명 장치
WO2014021456A1 (ja) 照明装置
KR200485060Y1 (ko) 램프 환기 시스템
JP2024511655A (ja) 3次元印刷のための高強度光キュアリング
KR102624468B1 (ko) 자외선 광 조사 장치
CN219276684U (zh) 遮光罩、光源组件及立体成型设备
CN221136934U (zh) 一种光源组件及立体成型设备
CN219706090U (zh) 可移动光源结构及光固化3d打印机
CN209937732U (zh) 3d打印机平行光源及3d打印机
CN213767199U (zh) 光固化3d打印机及其光源系统
CN218701325U (zh) 立体成型设备和反射件
CN210336924U (zh) 一种模块化的3d打印机光源系统
CN101498434A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WO2016148177A1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18985766U (zh) 光源装置及光固化3d打印设备
TW201802393A (zh) 用於窄寬度輻射的放射和經由窄寬度輻射的固化的方法和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