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0823U - 拖把 - Google Patents

拖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0823U
CN219270823U CN202222890270.7U CN202222890270U CN219270823U CN 219270823 U CN219270823 U CN 219270823U CN 202222890270 U CN202222890270 U CN 202222890270U CN 219270823 U CN219270823 U CN 219270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p
plate
mop plate
guid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902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902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0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0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0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把,该拖把包括拖把杆,拖把板和挤水架;该挤水架上设置有贯通的捋口,该捋口用于在该拖把板插入时对该拖把板上设置的擦拭物进行清理;该拖把板在插入该捋口时产生形变,且在该捋口中通过该形变向该擦拭物施加远离该拖把杆的作用力。通过在拖把杆上设置挤水架,使得在挤水架沿拖把杆向转动至与拖把杆大致平行的拖把板移动时,挤水架上的捋口侧壁挤压拖把板,使得该拖把板产生形变,形变后的拖把板易于插入该捋口,且在该形变产生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拖把板会向擦拭物施加远离该拖把杆的作用力,即使得该擦拭物紧贴捋口侧壁,实现了采用非手工方式清洗可形变的拖把板上的擦拭物的目的,用户体验较佳。

Description

拖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把。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平板拖把由于清洁面积大、清洁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前后移动平板拖把来清洁地面。但是现有的家庭布局中桌椅板凳等家具较多,用户在清洁地面时难免会出现硬质拖把无法清洁到的死角。为了解决死角清洁的问题,柔性拖把板4应运而生,该柔性拖把板4可以在遇到障碍物时进行变形,使得擦拭物能过够深入到地面最靠近障碍物的缝隙中进行清理,减少了卫生死角的存在。
但是柔性拖把板4的擦拭物清洗较为困难,通常需要将擦拭物取下来进行手洗。然而,用户在手洗拖把时,手上会沾附拖把上的脏物,很不卫生,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柔性拖把板的擦拭物需要用户手洗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拖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拖把,该拖把包括拖把杆,铰接在所述拖把杆一端的拖把板和挤水架;
所述挤水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拖把杆上,且所述挤水架上设置有贯通的捋口,所述捋口用于在所述拖把板插入时对所述拖把板上设置的擦拭物进行清理;
所述拖把板在插入所述捋口时产生形变,且在所述捋口中通过所述形变向所述擦拭物施加远离所述拖把杆的作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拖把板包括固定部和折叠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拖把杆铰接,所述折叠部铰接在所述固定部侧边,且可相对所述固定部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拖把杆的方向翻转。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折叠部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在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固定部进行翻转时蓄力,并在卸力时带动所述折叠部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拖把板采用柔性可形变的材质制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捋口具有与形变后的所述拖把板相适配的形状。
可选的,所述捋口为与所述形变后的拖把板相适配的“L”形或者“U”形。
可选的,所述“L”形捋口包括一个“L”形内壁;所述“L”形内壁设置有刮洗件;或者,所述“U”形捋口包括一个“U”形内壁;所述“U”形内壁设置有刮洗件。
可选的,所述刮洗件为刮板、滚轮、梳齿或者毛刷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拖把板两个相邻侧边的交接区域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在受到所述捋口内壁挤压时引导所述拖把板产生所述形变。
可选的,所述引导部为连接所述两个相邻侧边的圆弧形边沿。
可选的,所述引导部为连接所述两个相邻侧边的直线形边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拖把板的顶面与所述拖把杆铰接,所述拖把板的底面设置有所述擦拭物;所述拖把还包括滑动组件;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面以及适于沿所述第一支撑面滑动的导向件;所述第一支撑面设置在所述拖把板的顶面或所述捋口中与所述拖把板的顶面对应的侧壁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拖把板的顶面或所述侧壁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一支撑面沿所述拖把杆轴向延伸的两侧与所述拖把板顶面的距离不同,且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导向件配合用于引导所述拖把板在所述捋口中的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面设置在所述拖把板的顶面上,并沿所述拖把板在所述捋口的插入方向延伸,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捋口的所述侧壁上中。
可选的,所述拖把板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侧壁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滑槽,所述导向件与所述第一滑槽配合且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
可选的,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拖把板的中线上。
可选的,所述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弧部,所述弧部上成型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
可选的,所述拖把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横梁的中心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支撑柱和轮状体;
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拖把板的顶面或所述捋口的所述侧壁,所述轮状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端部,且在所述拖把板插入所述捋口时所述轮状体的外周面沿所述第一支撑面滑动。
可选的,所述轮状体为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端部,且在所述拖把板插入所述捋口时所述导向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带动下绕所述支撑柱的轴线转动。
可选的,所述导向件为第一端与所述拖把板的顶面或所述捋口的所述侧壁连接的板体,所述板体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拖把杆(1)的方向弯曲;所述拖把板插入所述捋口时所述板体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支撑面滑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拖把,该拖把包括拖把杆,铰接在该拖把杆一端的拖把板和挤水架;该挤水架滑动设置在该拖把杆上,且该挤水架上设置有贯通的捋口,该捋口用于在该拖把板插入时对该拖把板上设置的擦拭物进行清理;该拖把板在插入该捋口时产生形变,且在该捋口中通过该形变向该擦拭物施加远离该拖把杆的作用力。通过在拖把杆上设置挤水架,使得在挤水架沿拖把杆向转动至与拖把杆大致平行的拖把板移动时,挤水架上的捋口侧壁挤压拖把板,使得该拖把板产生形变,形变后的拖把板易于插入该捋口,且在该形变产生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拖把板会向擦拭物施加远离该拖把杆的作用力,即使得该擦拭物紧贴捋口侧壁,这样在拖把板在捋口中移动时,捋口侧壁即可对擦拭物进行刮洗和清理,实现了采用非手工方式清洗可形变的拖把板上的擦拭物的目的,用户体验较佳。
2.在拖把板相邻两个侧边的交界区域设置引导部,这样在拖把板受到捋口内壁挤压时,在引导部的引导作用下使得拖把板按照预设的方式产生形变,避免拖把板向相反的方向形变导致的无法插入捋口的情况,提高了采用非手工方式清洗可形变的拖把板上的擦拭物的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3.在拖把板的顶面与捋口侧壁之间设置滑动组件,以引导拖把板在捋口中的移动,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拉动拖把杆带动拖把板在捋口中进行滑动,在滑动组件的导向作用下,拖把板在滑动时,可以使得拖把板与捋口侧壁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拖把板在捋口中翻转或者倾斜的问题,进而使得挤水架对拖把板上的擦拭物能够产生均匀的挤压力,保证了清洁效果,也增加了拖把板移动时的顺滑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工人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拖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拖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挤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捋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捋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拖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拖把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拖把杆;101、容纳腔;
2、套杆;201、缩口;
3、挤水架;30、捋口;31、导向件;32、轮状体;33、支撑柱;34、刮洗件;
4、拖把板;401、固定部;402、折叠部;403、引导部;
5、横梁;51、第一滑槽;52、弧部;53、第二滑槽;54、凸块;
6、卡环;7、转动部;8、拖把桶;81、桶体;9、拖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工人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工人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相关技术中,由于柔性拖把板的可形变的特性,使得该柔性拖把板无法受力进行清洗,即普通的平板拖把的挤水架无法通过向柔性拖把板的擦拭物施加挤压力来清洗擦拭物,因此柔性拖把板的擦拭物通常需要用户手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拖把,拖把包括拖把杆,铰接在该拖把杆一端的拖把板和挤水架;该挤水架滑动设置在该拖把杆上,且该挤水架上设置有贯通的捋口,该捋口用于在该拖把板插入时对该拖把板上设置的擦拭物进行清理;该拖把板在插入该捋口时产生形变,且在该捋口中通过该形变向擦拭物施加远离该拖把杆的作用力。通过在拖把杆上设置挤水架,使得在挤水架沿拖把杆向转动至与拖把杆大致平行的拖把板移动时,挤水架上的捋口侧壁挤压拖把板,使得该拖把板产生形变,形变后的拖把板易于插入该捋口,且在该形变产生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拖把板会向擦拭物施加远离该拖把杆的作用力,即使得该擦拭物紧贴捋口侧壁,这样在拖把板在捋口中移动时,捋口侧壁即可对擦拭物进行刮洗和清理,实现了采用非手工方式清洗可形变的拖把板上的擦拭物的目的,用户体验较佳。
具体方案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拖把,该拖把包括拖把杆1,铰接在该拖把杆1一端的拖把板4和挤水架3。该挤水架3滑动设置在拖把杆1上,且挤水架3上设置有贯通的捋口30,该捋口30用于在拖把板4插入时对该拖把板4上设置的擦拭物进行清理。
该拖把板4在插入该捋口30时可以产生形变,且在该捋口30中通过所产生的形变向该擦拭物施加远离该拖把杆1的作用力,使得该擦拭物可以紧贴捋口30的侧壁。
示例的,拖把板4包括清洁状态(图2所示)和使用状态(图1所示),当拖把板4处于使用状态时,拖把板4与拖把杆1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例如,可以大致呈90度;当拖把板4处于清洁状态时,拖把板4与拖把杆1之间大致平行,便于拖把板4插入捋口30。当拖把板4处于清洁状态时,该捋口30沿该拖把杆1的参考径向的宽度小于拖把板4沿该参考径向的宽度,该参考径向为拖把杆1的与处于清洁状态的拖把板4平行的径向。由于捋口30的宽度较小,因此拖把板4在进入捋口30时会产生形变,在进入捋口30之后,该形变的恢复力使得拖把板4向设置在该拖把板4的擦拭物施加远离该拖把杆1的作用力,使擦拭物与捋口30的侧壁紧密抵接。当拖把板4在捋口30中移动时,捋口30的侧壁即可对该擦拭物进行刮擦和挤压,实现对该擦拭物的清洁,用户体验较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拖把板4包括固定部401和折叠部402,该折叠部402铰接在固定部401的侧边。如图3所示,该拖把板4可以包括一个固定部401和两个折叠部402,该固定部401与该拖把杆1铰接,两个该折叠部402分别铰接在该固定部401两侧,且可相对该固定部401向靠近或远离该拖把杆1的方向翻转。
示例的,折叠部402可相对固定部401向远离拖把杆1的方向翻转,该两个折叠部402可以翻转至与该固定部401大致垂直的位置。可选的,当两个折叠部402向远离拖把杆1的方向翻转时,可以套接拖布,待两个折叠部402复位至于该固定部402大致处于同一平面的位置时,拖布即可展开固定。
可选的,如图4所示,折叠部402可相对固定部401向靠近拖把杆1的方向翻转,该两个折叠部402均可以翻转至与该固定部401大致垂直的位置。当该其中一个折叠部402翻转至与该固定部401大致垂直的位置时,该折叠部401可以清洁墙面踢脚线,该拖把板4的其余部分可以清洁靠近踢脚线的地面。当两个折叠部402均翻转至与该固定部401大致垂直的位置时,该拖把板4可以较为容易的进入两侧均存在障碍物的区域进行清洁,例如沙发与墙面之间的区域,或者床头与墙面之间的区域。
可选的,该固定部401与该折叠部402之间设置有复位件(附图未示出),该复位件用于在该折叠部402相对该固定部401进行翻转时蓄力,并在卸力时带动该折叠部402复位。
也就是说,若折叠部402受力可相对固定部401向远离拖把杆201的方向翻转,那么在翻转时复位件蓄力,待折叠部402受力消失时,复位件卸力,并向折叠部402施加反方向的恢复力,使得折叠部402向靠近拖把杆201的方向翻转,直至折叠部402转动至与固定部401大致处于同一平面的位置。同样的,若折叠部402受力可相对固定部401向靠近拖把杆201的方向翻转,那么在翻转时复位件蓄力,待折叠部402受力消失时,复位件卸力,并向折叠部402施加反方向的恢复力,使得折叠部402向远离拖把杆201的方向翻转,直至折叠部402转动至与固定部401大致处于同一平面的位置。
示例的,若固定部401与折叠部402通过连接轴铰接,那么该复位件可以为套设在连接轴上的扭簧,该扭簧的第一端与固定部抵接,另一端与折叠部抵接,以便于在折叠部402受力并相对固定部401进行翻转时进行扭转蓄力,然后在折叠部402受力消失时卸力,并在卸力时带动折叠部402复位。
当该拖把板4插入捋口30并产生形变之后,该复位件即可产生使得形变消失,拖把板4回复正常的恢复力,即折叠部402在该恢复力的作用下向擦拭物施加向拖把杆1远离的作用力,使得擦拭物与捋口30的侧壁紧密抵接,以便于捋口30的侧壁对擦拭物的刮洗清洁。
示例的,该捋口30可以具有与形变后的该拖把板4相适配的形状。若拖把板4包括一个固定部401和一个折叠部402,那么该拖把板4产生形变时可以形成“L”形的板体,此时捋口30也可以为“L”形,以适配该拖把板4。具体的,该“L”形捋口30包括一个“L”形内壁,该“L”形内壁与拖把板1不连接,可以在该“L”形内壁设置上刮洗件34,当拖把板4插入该“L”形捋口30之后,其擦拭物即可与捋口30该“L”形内壁紧密抵接,以便于其上设置的刮洗件34对擦拭物进行刮擦清洁。
若拖把板4包括一个固定部401和两个折叠部402,那么该拖把板4产生形变时可以形成“U”形的板体,此时如图5所示,捋口30也可以为“U”形,以适配该拖把板4。具体的,如图5所示,该“U”形捋口30包括一个“U”形内壁,该“U”形内壁与拖把杆1不连接,如图6所示,可以在该“U”形内壁上设置刮洗件34,当拖把板4插入该“U”形捋口30之后,其擦拭物即可与捋口30中该“U”形内壁紧密抵接,以便于其上设置的刮洗件34对擦拭物进行刮擦清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拖把板4还可以采用柔性可形变的材质制作,例如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质进行制作,通过柔性可形变的材质制作成的拖把板4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形变。
同样的,对于柔性可形变的材质制作的拖把板4,该拖把的捋口30仍然具有与形变后的该拖把板4相适配的形状。即该捋口30可以为与该形变后的拖把板4相适配的“L”形或者“U”形,该“L”形或者“U”形的捋口30的内壁设置有刮洗件34。
可选的,如图7所示,为了彻底清洁该拖把板4上设置的擦拭物,可以将该捋口30设置为“U”形,该U”形捋口30包括一个“U”形内壁,该“U”形内壁与拖把杆1不连接;该“U”形内壁设置有刮洗件34。当该拖把板4插入捋口30之后,位于拖把杆1两侧的部分在捋口30的挤压下向靠近拖把板1的方向弯折,变形成“U”形板体。此时,其擦拭物与“U”形捋口30中该“U”形内壁上设置的刮洗件34紧密抵接以便于其上设置的刮洗件34对擦拭物进行刮擦清洁。
可选的,该刮洗件34可以为刮板、滚轮、梳齿或者毛刷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拖把板4两个相邻侧边的交接区域设置有引导部403,该引导部403用于在受到该捋口30内壁挤压时引导该拖把板4产生该形变。
可选的,如图8所示,该引导部403可以为连接该两个相邻侧边的圆弧形边沿。当拖把板4采用柔性可形变的材质制作时,该拖把板4的四个侧边中任意两个相邻侧边的交接区域均设置有圆弧形边沿,该圆弧形边沿在受到捋口30的内壁挤压时,沿该内壁向靠近拖把杆1的方向移动,引导该拖把板4的位于拖把杆1两侧的部分在捋口30的挤压下向靠近拖把板1的方向弯折,变形成“U”形板体。
或者,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该引导部403还可以为连接该两个相邻侧边的直线形边沿。当拖把板4包括一个固定部401和两个折叠部402时,该拖把板4的四个侧边中任意两个相邻侧边的交接区域均设置有直线型边沿,该直线型边沿在受到捋口30的内壁挤压时,沿该内壁向靠近拖把杆1的方向移动,引导该拖把板4的位于固定部401两侧的折叠部402向靠近拖把板1的方向弯折,变形成“U”形板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拖把的拖把板4的顶面与拖把杆1铰接,拖把板4的底面设置有擦拭物;该拖把还包括滑动组件;该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面以及适于沿该第一支撑面滑动的导向件31(图5和图7所示),该第一支撑面的沿该拖把杆轴向延伸的两侧与该拖把板顶面的距离不同,且该第一支撑面与该导向件31配合用于引导该拖把板4在该捋口30中的移动。
具体地,可以将该第一支撑面设置在该拖把板4的顶面上,并沿该拖把板4在该捋口30的插入方向延伸,此时导向件31可设置在捋口30中侧壁上,该侧壁与该拖把板4的顶面相对应,即该第一支撑面可以与该拖把板4的顶面垂直设置,或者呈预设角度设置,导向件31可以凸出于该侧壁设置,以便于能够抵接在该第一支撑面上并沿该第一支撑面滑动。实际应用中,该导向件31与第一支撑面抵接配合时,可以向第一支撑面施加作用力,以便于该抵接配合更稳定。
这样的话,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手握拖把杆1和挤水架3,通过抽拉拖把杆1,带动拖把板4在捋口30中进行抽拉。并且,拖把板4在捋口30中进行抽拉的过程中,由于导向件31存在一定的导向作用,拖把板4可以通过第一支撑面在捋口30中进行滑动,使得拖把板4与挤水架3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拖把板4在捋口30中翻转或者倾斜的问题,进而使得挤水架3对拖把板4上的擦拭物能够产生均匀的挤压力,如此挤水架3可以对拖把杆1进行挤压,从而可以完成挤水和清洁过程,保证了一定的清洁效果。同时,由于第一支撑面与导向件31之间为滑动状态,增加了拖把板4移动时的顺滑度,所以拖把板4在捋口30中进行抽拉的过程中,可以大幅减小第一支撑面与导向件3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第一支撑面与导向件31的磨损,眼上了拖把板4和挤水架3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具体地,可以将导向件31设置在该拖把板4的顶面上,并且可以对应将该第一支撑面设置在捋口30中侧壁上,且沿该拖把杆1的轴向延伸,即该第一支撑面可以与该捋口30中侧壁垂直设置,或者呈预设角度设置,导向件31可以凸出于该拖把板4的顶面设置,以便于能够抵接在该第一支撑面上并沿该第一支撑面滑动。实际应用中,该导向件31与第一支撑面抵接配合时,可以向第一支撑面施加作用力,以便于该抵接配合更稳定。
如此设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拉动拖把杆1带动拖把板4在该挤水架3中进行滑动,在滑动组件的导向作用下,拖把板4在该挤水架3中滑动时,可以使得拖把板4与挤水架3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拖把板4在捋口30中翻转或者倾斜的问题,进而使得挤水架3对拖把板4上的擦拭物能够产生均匀的挤压力,保证了清洁效果,也增加了拖把板4移动时的顺滑度。
本公开实施例以导向件31设置在捋口30的侧壁上,第一支撑面设置在拖把板4的顶面为例进行说明,另一种设置方式参考以下实施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拖把板4上设置有横梁5,该横梁5的侧壁可以形成该第一支撑面(该第一支撑面为附图中第一滑槽51所在的平面)。可选的,该横梁5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第一支撑面,此时捋口30的内壁上可以设置一对分别于该两个第一支撑面抵接配合的导向件31。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导向件31与拖把板4的顶面之间配合的稳定性,该第一支撑面可以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滑槽51。该导向件31可以与第一滑槽51配合且沿第一滑槽51滑动。例如,该横梁5可以设置在该拖把板4的中线上。
如此设置,拖把板4在捋口30中进行抽拉的过程中,导向件31和挤水架3的侧壁可以共同限位拖把板4,同时将横梁5设置在该拖把板4的中线,并且横梁5上形成有第一滑槽51,可以使导向件31与挤水架3作用于拖把板4的压力均衡,相较于设置在其他位置更能使拖把板4与挤水架3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更不会出现拖把板4在捋口30中翻转或者倾斜的问题,进而使得挤水架3对拖把板4上的擦拭物能够产生均匀的挤压力,如此挤水架3可以对拖把杆1进行挤压,从而可以完成挤水和清洁过程,保证了一定的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横梁5的两端设置有弧部52,该弧部52上成型有第二支撑面(该第二支撑面即为附图中第二滑槽53所在的弧面),该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连接。
同样的,该第二支撑面可以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滑槽53,该第二滑槽53与该第一滑槽51连通。
如果将弧部52设置为传统的方形结构,由于方形结构具有棱角,一旦弧部52前方的两个棱角并没有对准两侧的导向件31中间,那么就会出现一侧的导向件31进入第一滑槽51,另一侧的导向件31进入第二滑槽53,棱角的存在,会使第一滑槽51与第二滑槽53不会顺滑的连通,从而阻碍了用户的使用,浪费了用户的时间。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该横梁5的两端设置有弧部52,该弧部52上成型有第二滑槽53,该第二滑槽53与该第一滑槽51连通,当拖把板4插入捋口30时,无需将导向件31对准第二凹槽,弧部52可以直接插入两侧的导向件31中间,进而可以顺利进入第一滑槽51,节省了拖把板4的对准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拖把杆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部7,该转动部7的一端与该横梁5的中心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拖把杆1转动连接。
这样的话,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先将拖把板4转动到与捋口30的通入方向平齐,然后用户可以手握拖把杆1和挤水架3,通过抽拉拖把杆1,带动拖把板4在捋口30中进行抽拉,如此,挤水架3可以对拖把杆1进行挤压,从而可以完成挤水和清洁过程。
当然,还可以在转动部7上设置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转动部7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拖把板4连接。当用户完全将拖把板4上的擦拭物挤压干净时,可以将拖把板4抽出,此时,由于拖把板4脱离了挤水架3上捋口30的束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拖把板4可以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至与拖把杆1垂直的状态,用户可以直接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参考图7所示,该导向件31包括支撑柱33和轮状体32。具体地,当导向件31设置在该拖把板4的顶面上时,该支撑柱33设置在该拖把板4的顶面。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导向件31设置在捋口30中侧壁上时,该支撑柱33设置在该捋口30的该侧壁。而该轮状体32设置在该支撑柱33靠近第一滑槽51的顶端。在该拖把板4插入该捋口30时,该轮状体32的外周面可以沿该第一滑槽51滑动。
可选地,该轮状体32可以为导向轮,该导向轮转动设置在该支撑柱33的顶端,且在该拖把板4插入该捋口30时该导向轮在该第一滑槽51的带动下绕该支撑柱33的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导向件31设置为支撑柱33和轮状体32的结合体,在为拖把板4提供导向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轮状体32改变导向件31与捋口30之间的接触状态,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幅减小了捋口30与拖把板4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二者之间的滑动能力,便于用户省力使用,同时还减小了二者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可选的,为了提高拖把板4在捋口30中移动的稳定性,可以在捋口30的内壁上设置多个支撑柱33和轮状体32,该多个支撑柱33和轮状体32可以沿拖把杆1对称分布,以便与拖把板4上的横梁5两侧的第一滑槽51抵接配合。
当然,本实施例仅仅是对导向件31的具体设置形式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导向件31的具体设置形式进行改变,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例如,导向件31可以为第一端与拖把板4的顶面或捋口30的侧壁连接的板体,该板体的第二端向靠近拖把杆1的方向弯曲,这样拖把板4插入捋口30时板体的第二端,即板体的弯曲端沿第一支撑面滑动。
如图5所示,导向件31还可以为两个板体,该两个板体设置在捋口30的内壁,且向捋口30的中心延伸,该两个板体远离捋口30内壁的第二端向拖把杆1的方向弯曲,即该两个板体的第二端互相靠拢,拖把杆1可以设置在该两个板体之间。当拖把板4插入捋口30时,该两个板体的第二端与横梁5两侧设置的第一滑槽51抵接,且能够沿第一滑槽51滑动。同样的,该导向件31也可以设置在拖把板4的顶面,此时横梁5可以设置与捋口30的内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横梁5在该转动部的两侧设置有凸块54,该拖把杆1在靠近该转动部7的一端开设有适于该凸块54嵌入的容纳腔101。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将拖把板4转动到与捋口30的通入方向平齐之后,凸块54会直接嵌入该容纳腔101中,然后用户可以手握拖把杆1和挤水架3,通过抽拉拖把杆1,带动拖把板4在捋口30中进行抽拉,如此,挤水架3可以对拖把板4上的擦拭物进行挤压,从而可以完成挤水和清洁过程。由于沿所述拖把板4的插入方向,所述拖把杆1与所述拖把板4适于整体从所述穿口中通过,所以在清洁完成后,可以将拖把板4反向转动,使得凸块54和容纳腔101脱离,让拖把板4从所述穿口中脱离,变回正常使用状态。
当然,在转动部7设置复位弹簧时,可以直接将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凸块54连接,另一端可以与容纳腔101的内壁连接。当用户完全将拖把板4上的擦拭物挤压干净时,可以将拖把板4抽出,此时,由于拖把板4脱离了挤水架3上捋口30的束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拖把板4自动复位至与拖把杆1垂直的状态,用户可以直接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挤水架3上连接有套杆2,套杆2内部呈中空状态,该套杆2的内部与该捋口30连通,该拖把杆1适于在该套杆2中滑动。
这样的话,用户在抽拉拖把杆1的过程中,套杆2可以为拖把杆1的抽拉起到一个导向作用,防止用户在抽拉拖把杆1的过程中,因力道变化向其他方向进行抽拉,导致拖把板4的受力不均衡。如此,可以使拖把杆1的抽拉方向与拖把板4的运动方向相同,保证拖把板4的受力均衡,让挤水架3可以对拖把杆1进行均力挤压,从而可以完成挤水和清洁过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套杆2的末端设置有缩口201,该拖把杆1上设置有卡环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缩口201和卡环6,可以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将拖把杆1抽离套杆2,同时还能防止将拖把板4抽离挤水架3的捋口30,便于用户整体使用。这样的话,即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力度过大,也不会将拖把板4抽离挤水架3,也不用重新对挤水架3和拖把杆1进行安装。
实际应用中,拖把板4也可以在进入捋口30时不产生形变,而是在捋口30中设置多个的支撑导向部,该多个支撑导向部可以均匀设置在捋口30的内壁,以抵接在伸入捋口30的拖把板4的顶面,且向该顶面施加均匀的挤压力,使得捋口30中设置的刮洗件可以向擦拭物施加足够的挤压力,以对其进行清洁。或者该多个支撑导向部可以均匀设置在捋口30中与拖把板4的可形变部分对应的内壁上,以抵接在伸入捋口30的拖把板4的可形变部分的顶面,且向该部分施加均匀的挤压力,使得捋口30中设置的刮洗件可以向擦拭物施加足够的挤压力,以对其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拖把,该拖把包括拖把杆,铰接在该拖把杆一端的拖把板和挤水架;该挤水架滑动设置在该拖把杆上,且该挤水架上设置有贯通的捋口,该捋口用于在该拖把板插入时对该拖把板上设置的擦拭物进行清理;该拖把板在插入该捋口时产生形变,且在该捋口中通过该形变向该擦拭物施加远离该拖把杆的作用力。通过在拖把杆上设置挤水架,使得在挤水架沿拖把杆向转动至与拖把杆大致平行的拖把板移动时,挤水架上的捋口侧壁挤压拖把板,使得该拖把板产生形变,形变后的拖把板易于插入该捋口,且在该形变产生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拖把板会向擦拭物施加远离该拖把杆的作用力,即使得该擦拭物紧贴捋口侧壁,这样在拖把板在捋口中移动时,捋口侧壁即可对擦拭物进行刮洗和清理,实现了采用非手工方式清洗可形变的拖把板上的擦拭物的目的,用户体验较佳。
在拖把板相邻两个侧边的交界区域设置引导部,这样在拖把板受到捋口内壁挤压时,在引导部的引导作用下使得拖把板按照预设的方式产生形变,避免拖把板向相反的方向形变导致的无法插入捋口的情况,提高了采用非手工方式清洗可形变的拖把板上的擦拭物的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在拖把板的顶面与捋口侧壁之间设置滑动组件,以引导拖把板在捋口中的移动,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拉动拖把杆带动拖把板在捋口中进行滑动,在滑动组件的导向作用下,拖把板在滑动时,可以使得拖把板与捋口侧壁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拖把板在捋口中翻转或者倾斜的问题,进而使得挤水架对拖把板上的擦拭物能够产生均匀的挤压力,保证了清洁效果,也增加了拖把板移动时的顺滑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拖把清洁组件,如图10所示,包括拖把桶8和拖把9。如图11所示,该拖把桶8包括桶体81和盖设在所述桶体81开口处的挤水架3,此时该挤水架3可以形成在与桶体81适配的桶盖上。如图12所示,拖把9包括拖把杆1和拖把板4;挤水架3上设置有设有贯通的捋口30,捋口30用于在拖把板4插入时对拖把板4上设置的擦拭物进行清理;拖把板4在插入捋口30时产生形变,且在捋口30中通过形变向擦拭物施加远离拖把杆1的作用力。
该拖把清洁组件中的捋口30的结构与上述拖把的捋口30的结构相同,该拖把清洁组件中的拖把板4与上述拖把的拖把板4结构相同。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工人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2)

1.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把杆(1),铰接在所述拖把杆(1)一端的拖把板(4)和挤水架(3);
所述挤水架(3)滑动设置在所述拖把杆(1)上,且所述挤水架(3)上设置有贯通的捋口(30),所述捋口(30)用于在所述拖把板(4)插入时对所述拖把板(4)上设置的擦拭物进行清理;
所述拖把板(4)在插入所述捋口(30)时产生形变,且在所述捋口(30)中通过所述形变向所述擦拭物施加远离所述拖把杆(1)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板(4)包括固定部(401)和折叠部(402),所述固定部(401)与所述拖把杆(1)铰接,所述折叠部(402)铰接在所述固定部(401)侧边,且可相对所述固定部(401)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拖把杆(1)的方向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01)与所述折叠部(402)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在所述折叠部(402)相对所述固定部(401)进行翻转时蓄力,并在卸力时带动所述折叠部(402)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板(4)采用柔性可形变的材质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捋口(30)具有与形变后的所述拖把板(4)相适配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捋口(30)为与所述形变后的拖把板(4)相适配的“L”形或者“U”形,所述“L”形或者“U”形的捋口(30)的内壁设置有刮洗件(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捋口(30)包括一个“L”形内壁;所述“L”形内壁设置有刮洗件(34);
或者,所述“U”形捋口(30)包括一个“U”形内壁;所述“U”形内壁设置有刮洗件(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洗件(34)为刮板、滚轮、梳齿或者毛刷中的一个或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6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板(4)两个相邻侧边的交接区域设置有引导部(403),所述引导部(403)用于在受到所述捋口(30)内壁挤压时引导所述拖把板(4)产生所述形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403)为连接所述两个相邻侧边的圆弧形边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403)为连接所述两个相邻侧边的直线形边沿。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6至8、以及10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板(4)的顶面与所述拖把杆(1)铰接,所述拖把板(4)的底面设置有所述擦拭物;所述拖把还包括滑动组件;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面以及适于沿所述第一支撑面滑动的导向件(31);所述第一支撑面设置在所述拖把板(4)的顶面或所述捋口(30)中与所述拖把板(4)的顶面对应的侧壁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导向件(31)设置在所述拖把板(4)的顶面或所述侧壁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一支撑面沿所述拖把杆(1)轴向延伸的两侧与所述拖把板(4)顶面的距离不同,且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导向件(31)配合用于引导所述拖把板(4)在所述捋口(30)中的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设置在所述拖把板(4)的顶面上,并沿所述拖把板(4)在所述捋口(30)的插入方向延伸,所述导向件(31)设置在所述捋口(30)的所述侧壁上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板(4)上设置有横梁(5),所述横梁(5)的侧壁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滑槽(51),所述导向件(31)与所述第一滑槽(51)配合且沿所述第一滑槽(51)滑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5)设置在所述拖把板(4)的中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5)的两端设置有弧部(52),所述弧部(52)上成型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滑槽(53),所述第二滑槽(53)与所述第一滑槽(51)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部(55),所述转动部(55)与所述横梁(5)的中心转动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1)包括支撑柱(33)和轮状体(32);
所述支撑柱(33)设置在所述拖把板(4)的顶面或所述捋口(30)的所述侧壁,所述轮状体(32)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3)的端部,且在所述拖把板(4)插入所述捋口(30)时所述轮状体(32)的外周面沿所述第一支撑面滑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权利要求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状体(32)为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3)的端部,且在所述拖把板(4)插入所述捋口(30)时所述导向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带动下绕所述支撑柱(33)的轴线转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1)为第一端与所述拖把板(4)的顶面或所述捋口(30)的所述侧壁连接的板体,所述板体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拖把杆(1)的方向弯曲;所述拖把板(4)插入所述捋口(30)时所述板体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支撑面滑动。
CN202222890270.7U 2022-10-31 2022-10-31 拖把 Active CN219270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0270.7U CN219270823U (zh) 2022-10-31 2022-10-31 拖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0270.7U CN219270823U (zh) 2022-10-31 2022-10-31 拖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0823U true CN219270823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3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90270.7U Active CN219270823U (zh) 2022-10-31 2022-10-31 拖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0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55587A (en) Floor mopping machine
CN108634890B (zh) 脚踏拖把桶
CN212015516U (zh) 一种挤压平板拖把的清洁装置
CN219270823U (zh) 拖把
CN108523788B (zh) 胶棉清洁工具
CN117942001A (zh) 拖把
CN206381140U (zh) 一种拖把挤水装置
CN212415653U (zh) 单面免手洗平板拖把
CN212307746U (zh) 一种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
CN113729541A (zh) 一种家用可调节玻璃擦洗设备
US5881424A (en) Mop
CN213405929U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110051295A (zh) 新型桶体结构的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CN220369959U (zh) 一种平板拖把清洗座及拖把桶
KR102197592B1 (ko) 밀대 청소기
KR102197584B1 (ko) 밀대 청소기
CN219557187U (zh)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19578831U (zh) 一种便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把板
CN218684222U (zh) 自挤水发泡棉拖把
CN212140346U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211460076U (zh) 一种自挤干拖把
CN213850525U (zh) 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
CN219940533U (zh) 拖把清洁模组、拖把桶、拖把
CN213189394U (zh) 一种胶棉拖把及其配套的拖把桶
CN215874527U (zh) 一种拖把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