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7449U - 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7449U
CN219267449U CN202222204377.1U CN202222204377U CN219267449U CN 219267449 U CN219267449 U CN 219267449U CN 202222204377 U CN202222204377 U CN 202222204377U CN 219267449 U CN219267449 U CN 219267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lamping
pressing
contact pi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043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刁广明
翟爱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aiy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aiy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aiy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aiy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043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7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7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7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包括电感器的本体、防护套和触针,所述防护套套设于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防护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矩形螺纹状的凹槽,所述触针的接触端嵌设于所述凹槽内并适于在所述凹槽内移动;所述凹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孔,各所述卡接孔分别贯穿所述防护套的侧壁;所述防护套内侧设置有多个触点,各所述触点分别与各所述卡接孔相对应;所述触针的接触端适于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并贯穿所述卡接孔与对应的所述触点连接,各所述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本体的绕组连接;所述触针的接线端适于外接电路;本实用新型能够调整电感器的接线位置,从而提高电感器接线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是通过将其绕组的两端引出分别接入电路,当有电流流经绕组时在绕组周围会产生磁场,从而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现阶段电感器的绕组的两端在引出后通常位于固定位置,不能调整,当遇到安装位置受限导致电感器放置位置无法挪动或者电感器的摆放方式不便调整时,将会出现电感器的接线位置被遮挡或处于狭小空间的情况,从而导致接线困难,降低接线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电感器接线位置被遮挡或处于狭小空间时便于对电感器进行接线,提高接线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包括电感器的本体、防护套和触针,所述防护套套设于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防护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矩形螺纹状的凹槽,所述触针的接触端嵌设于所述凹槽内并适于在所述凹槽内移动;所述凹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孔,各所述卡接孔分别贯穿所述防护套的侧壁;所述防护套内侧设置有多个触点,各所述触点分别与各所述卡接孔相对应;所述触针的接触端适于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并贯穿所述卡接孔与对应的所述触点连接,各所述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本体的绕组连接;所述触针的接线端适于外接电路。
可选地,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套、凸台和卡接滑孔,所述调节套套设于所述防护套的外侧;所述凸台为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矩形螺纹状结构,并且设置于所述调节套的内侧壁上;所述凸台嵌设于所述凹槽内并适于在所述凹槽内滑动;所述卡接滑孔开设于所述凸台上;所述触针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接滑孔内,并且其接线端延伸至所述调节套外。
可选地,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还包括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杆和按压连杆,所述按压杆嵌设于所述调节套上的按压滑孔内并适于在所述按压滑孔内滑动;所述按压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杆和所述触针活动连接,中间与所述调节套内的固定轴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卡接弹簧,所述卡接弹簧套设于所述触针的外侧,所述卡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针和所述卡接滑孔连接,所述卡接弹簧用于对所述触针施加朝向所述凹槽方向的弹力。
可选地,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按压弹簧,所述按压弹簧嵌设于所述按压滑孔内,并且所述按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滑孔的底面和所述按压杆连接,用于对所述按压杆施加远离所述按压滑孔底面的弹力。
可选地,所述触针的数量为一个;各所述卡接孔沿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螺旋线均匀分布;各所述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的另一端引出后固定于所述防护套上。
可选地,所述触针的数量为一个;各所述卡接孔从上到下沿直线等间隔分布;各所述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绕组的各匝线圈连接,所述绕组的其中一端引出后固定于所述防护套上。
可选地,所述触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套的外侧的两端,两个触针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调节组件的卡接滑孔内。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相对开设于所述防护套外侧壁的两端,所述凹槽上的各所述卡接孔沿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螺旋线均匀分布;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凸台分别对应适于在两个所述凹槽内滑动;两个所述凹槽上的各卡接孔对应的各触点分别对应与所述绕组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一个;各所述卡接孔从上到下沿直线等间隔分布;各所述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绕组的各匝线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套的外侧壁上开设矩形螺纹状的凹槽,触针的接触端嵌设于凹槽内并适于在凹槽内移动,从而改变触针在凹槽内的位置,以使触针移动至方便接线的位置;凹槽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接孔,各卡接孔分别贯穿防护套的侧壁,并且各卡接孔分别与设置于述凹槽内侧的各触点相对应,触针在凹槽内移动至方便接线的位置时能够卡接进位于该处的卡接孔内并贯穿该卡接孔,由该卡接孔对触针进行固定,同时触针与该卡接孔相对应的触点接触;各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本体的绕组连接,从而使触针与触点接触后能够与绕组连通,触针的接线端适于外接电路,从而通过触针实现绕组与电路的连接;由于触针的位置可调节,当遇到安装位置受限导致电感器接线位置被遮挡或处于狭小空间的情况下,可通过将触针调整至方便接线的位置,然后通过触针连接绕组和外接电路,实现电感器的方便接线,提高接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2-防护套;21-凹槽;22-卡接孔;23-触点;3-触针;4-调节组件;41-调节套;42-凸台;43-卡接滑孔;5-按压组件;51-按压杆;52-按压连杆;53-卡接弹簧;54-按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包括电感器的本体1、防护套2和触针3,所述防护套2套设于所述本体1的外部,所述防护套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矩形螺纹状的凹槽21,所述触针3的接触端嵌设于所述凹槽21内并适于在所述凹槽21内移动;所述凹槽21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孔22,各所述卡接孔22分别贯穿所述防护套2的侧壁;所述防护套2内侧设置有多个触点23,各所述触点23分别与各所述卡接孔22相对应;所述触针3的接触端适于卡接于所述卡接孔22内,并贯穿所述卡接孔22与对应的所述触点23连接,各所述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本体1的绕组连接;所述触针3的接线端适于外接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电感器的本体1包括磁芯、骨架和绕组,圆筒状的骨架套设于圆筒状的磁芯外,螺旋状结构的绕组套设于所述骨架上;圆筒状的防护套2套设于本体1的外部,并通过卡扣或螺栓与骨架连接,对本体1形成防护;在防护套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矩形螺纹状的凹槽21,触针3的接触端嵌设于凹槽21内并适于在凹槽21内移动,从而使触针3沿螺旋状的轨迹移动,从而使触针3能够移动到距离防护套2底面不同的高度,以调整触针3在防护套2上位置,其中,触针3的接触端是指触针3靠近凹槽21的一端,该接触端用于与触点23接触;凹槽21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孔22,各卡接孔22分别贯穿防护套2的侧壁,触针3在凹槽21内移动的过程中会经过各卡接孔22,卡接孔22用于对触针3进行卡接固定,通过触针3卡接于不同的卡接孔22内从而将触针3固定于不同的位置;防护套2内侧设置有多个触点23,各触点23分别与各卡接孔22相对应,当触针3卡接于某一卡接孔22内后会贯穿该卡接孔22,并与该卡接孔22相对应的触点23接触;各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本体1的绕组连接,从而使触针3通过触点23与绕组连接,触针3的接线端适于外接电路,触针3的接线端是指触针3与接触端相对的一端,从而通过触针3使绕组与外接电路连接,由于触针3的位置可调,从而使电感器的接线位置可调;当遇到安装位置受限导致电感器接线位置被遮挡或处于狭小空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触针3在凹槽21内的位置,使触针3卡接于处于方便接线的位置的卡接孔22内并通过与该卡接孔22对应的触点23接触,以使触针3与绕组接通,从而使触针3处于方便接线的位置,以便于对电感器进行接线,提高接线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还包括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调节套41、凸台42和卡接滑孔43,所述调节套41套设于所述防护套2的外侧;所述凸台42为与所述凹槽21相匹配的矩形螺纹状结构,并且设置于所述调节套41的内侧壁上;所述凸台42嵌设于所述凹槽21内并适于在所述凹槽21内滑动;所述卡接滑孔43开设于所述凸台42上;所述触针3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接滑孔43内,并且其接线端延伸至所述调节套41外。
需要说明的是,圆筒状的调节套41套设于防护套2的外侧,并相对于防护套2能够转动;凸台42设置于调节套41的内侧壁上,凸台42嵌设于凹槽21内并相对于凹槽21能够滑动;当转动调节套41时能够带动凸台42在凹槽21内滑动,凸台42和凹槽21为相匹配矩形螺纹状结构,因此凸台42在凹槽21内的移动轨迹为螺旋线状的轨迹,即凸台42在凹槽21内的移动方式类似于螺母在螺杆上的移动方式,从而能使凸台42移动至凹槽21内的不同位置;在凸台42上开设卡接滑孔43,卡接滑孔43贯穿调节套41的侧壁,触针3的中间部位嵌设卡接滑孔43内,凸台42的移动会带动卡接滑孔43同步移动,从而带动触针3同步移动;通过调节凸台42在凹槽21内的位置,能够调整触针3的位置,从而能够将触针3调整至方便接线的位置;触针3滑动连接于卡接滑孔43内,通过触针3在卡接滑孔43内向凹槽21方向滑动能够使触针3的接触端卡接进该处的卡接孔22内,从而便于对触针3进行固定,以及便于触针3贯穿该处的卡接孔22与该卡接孔22对应的触点23连接;触针3的接线端延伸至卡接滑孔43外,从而便于触针3的接线端与其他元件通过导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还包括按压组件5,所述按压组件5包括按压杆51和按压连杆52,所述按压杆51嵌设于所述调节套41上的按压滑孔内并适于在所述按压滑孔内滑动;所述按压连杆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杆51和所述触针3活动连接,中间与所述调节套41内的固定轴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套41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按压滑孔,按压滑孔与卡接滑孔43之间的调节套41上开设有连接槽,按压连杆52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内;按压连杆52的中间与连接槽内的固定轴转动连接,两端分别设置有滑槽;按压杆51和触针3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滑块,两个滑块分别适于在两个滑槽内滑动;按压杆51滑动连接于按压滑孔内;当触针3卡接于某一卡接孔22内并与该卡接孔22对应的触点23连接时,若需要调整触针3的位置,可通过向靠近绕组的方向按动按压杆51,使按压杆51在按压滑孔内向靠近绕组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按压连杆52与按压杆51连接的一端向靠近绕组的方向移动,同时按压连杆52的中间绕固定轴转动,从而带动按压连杆52与触针3连接的一端向远离绕组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触针3向远离绕组的方向在卡接滑孔43内滑动,使触针3的接触端与触点23分离并离开卡接孔22,然后通过转动调节套41以带动凸台42和触针3在凹槽21内移动,对触针3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按压组件5还包括卡接弹簧53,所述卡接弹簧53套设于所述触针3的外侧,所述卡接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针3和所述卡接滑孔43连接,所述卡接弹簧53用于对所述触针3施加朝向所述凹槽21方向的弹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卡接滑孔43内设置卡接弹簧53,卡接弹簧53套设于触针3外侧;卡接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触针3和卡接滑孔43连接,并对所述触针3施加朝向所述凹槽21方向的弹力;触针3与触点23未接触时,触针3的接触端与凹槽21的底部接触,通过卡接弹簧53对触针3施加的朝向凹槽21方向的弹力会使触针的接触端与凹槽21的底部紧紧贴合,当凸台42带动触针3在凹槽21内移动,使触针3移动至便于接线位置的卡接孔22时,在卡接弹簧53的弹力作用下会推动触针3卡接进该卡接孔22内并与该卡接孔22相对应的触点23接触,并由于卡接弹簧53的弹力作用,能够使触针3的接触端与触点23紧密贴合,避免接触不良;在调整触针3位置的过程中,触针3可能会经过多个卡接孔22,可通过向靠近绕组的方向按动按压杆51,使按压杆51通过按压连杆52对触针3施加远离绕组方向的力,避免触针3在卡接弹簧53的作用下频繁的卡接进其经过的卡接孔22内,而影响对触针3位置的调整效率;当触针3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按压杆51,触针3在卡接弹簧53的作用下会自动卡接进该位置的卡接孔2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按压组件5还包括按压弹簧54,所述按压弹簧54嵌设于所述按压滑孔内,并且所述按压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滑孔的底面和所述按压杆51连接,用于对所述按压杆51施加远离所述按压滑孔底面的弹力。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按压滑孔内设置按压弹簧54;按压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按压滑孔的底面和按压杆51连接,对按压杆51施加远离按压滑孔底面的弹力;当触针3移动至方便接线的位置的卡接孔22处时,在按压弹簧54的弹力作用下会推动按压杆51在按压滑孔内向远离绕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按压连杆52与按压杆51连接的一端向远离绕组的方向移动,同时按压连杆52的中间绕固定轴转动,从而带动按压连杆52与触针3连接的一端向靠近绕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触针3向靠近绕组方向移动,使触针3的接触端进入位于该处的卡接孔22内并贯穿该卡接孔22与该卡接孔22相对应的触针3连接,从而便于触针3快速的卡接进卡接孔22内;同时,由于按压弹簧54的作用能够使触针3的接触端与触点23紧密贴合,避免接触不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针3的数量为一个;各所述卡接孔22沿与所述凹槽21相匹配的螺旋线均匀分布;各所述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的另一端引出后固定于所述防护套2上。
需要说明的是,触针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相应的,凹槽21和调节组件4的数量也为一个;为了在电感器的接线位置受限时便于使电感器与其他元件连接,可以将绕组的一端引出后固定于防护套2上,并将该端命名为固定端,电感器在安装和放置时可以将固定端放置在便于接线的位置,以便于固定端与其他元件连接;将绕组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各触点23连接,并将该端命名为活动端,通过调节组件4带动触针3在凹槽21内移动使触针3移动到便于接线的位置,通过按压组件5控制触针3的接触端卡接进该处的卡接孔22内并与该卡接孔22相对应的触点23接触,从而通过触针3实现活动端与其他元件连接;在接线位置受限时可以通过调整触针3的位置来实现方便活动端与其他元件连接;各卡接孔22沿与凹槽21相匹配的螺旋线均匀分布,从而能够使触针3的可固定位置多且均匀,以满足在多种不便于接线的情况下对触针3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针3的数量为一个;各所述卡接孔22从上到下沿直线等间隔分布;各所述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绕组的各匝线圈连接,所述绕组的其中一端引出后固定于所述防护套2上。
需要说明的是,触针3、凹槽21和调节组件4的数量各为一个;将电感器的绕组的一端引出后固定于防护套2上,并将该端命名为固定端,将电感器的绕组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各触点23连接,并将该端命名为活动端;为了能够调整电感器的绕组接入的线圈数量,可以使各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对应与绕组的各匝线圈连接,即一匝线圈对应连接一个触点23,并且使各触点23的数量与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各卡接孔22分别与各触点23相对应;通过调节组件4带动触针3移动至不同的卡接孔22处,并通过按压组件5控制触针3卡接进不同的卡接孔22内并与不同的触点23连接;由于一个触点23对应连接一匝线圈,从而使触针3能够分别连接在绕组中的各匝线圈处,从而能够改变固定端与活动端之间接入的线圈匝数,以改变电感器的电感量;各卡接孔22和各触点23分别沿直线等间隔设置,可以使触针3与各触点23连接时,接入的线圈匝数为整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针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调节组件4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4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套2的外侧的两端,两个触针3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调节组件4的卡接滑孔43内。
需要说明的是,触针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相应的调节组件4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调节组件4分别设置于防护套2的外侧的两端,并且两个触针3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调节组件4的卡接滑孔43内,通过两个调节组件4分别带动两个触针3在凹槽21内移动,以调整两个触针3的位置,从而能够将两个触针3分别调整至便于接线的位置,从而在安装位置受限时进一步的方便电感器的接线,提高接线的灵活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21相对开设于所述防护套2外侧壁的两端,所述凹槽21上的各所述卡接孔22沿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螺旋线均匀分布;两个所述调节组件4的凸台42分别对应适于在两个所述凹槽21内滑动;两个所述凹槽21上的各卡接孔22对应的各触点23分别对应与所述绕组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防护套2的外侧壁的上下两端相对开设两个凹槽21,将这两个凹槽21分别命名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各调节组件4的凸台42分别对应嵌设于第一凹槽内和第二凹槽内,内并分别对应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滑动;由于各触针3分别设置于各调节组件4的卡接滑孔43内,并且各卡接滑孔43分别对应开设于各凸台42上,通过各凸台分别对应带动各卡接滑孔43移动,从而带动各触针3分别对应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移动,从而使各触针3分别对应适于卡接于第一凹槽上开设的各卡接孔22内和第二凹槽上开设的各卡接孔22内,从而调整各触针3分别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的位置;第一凹槽上的各卡接孔22对应的各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绕组的上端连接,在第一凹槽上移动的触针3通过该部分触点23与绕组的上端连通,从而通过对在第一凹槽上移动的触针3的位置的调整以及和相应位置的触点23连接,实现绕组的上端的接线位置的可调节;第二凹槽上的各卡接孔22对应的各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绕组的下端连接,在第二凹槽上移动的触针3通过该部分触点23与绕组的下端连通,从而通过对在第二凹槽上移动的触针3的位置的调整以及和相应位置的触点23连接,实现绕组的下端的接线位置的可调节;从而通过调整两个触针3的位置,能够调整绕组上端和下端的接线位置,从而方便电感器的接线,提高接线的灵活性;各卡接孔22沿与凹槽21相匹配的螺旋线均匀分布,从而能够使触针3的可固定位置多且均匀,以满足在多种不便于接线的情况下对触针3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卡接孔22从上到下沿直线等间隔分布;各所述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绕组的各匝线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调整电感器的绕组接入的线圈数量,同时能够调整绕组两端的接线位置,设置两个触针3和一个凹槽21,两个触针3分别适于在凹槽21内移动;各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对应与绕组的各匝线圈连接,即一匝线圈对应连接一个触点23,并且使各触点23的数量与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相应的,调节组件4的数量也为两个,各卡接孔22分别与各触点23相对应;通过两个调节组件4分别带动两个触针3在凹槽21内移动至两个卡接孔22处,并使两个触针3分别与该两个卡接孔22对应的两个触点23连接;由于一个触点23对应连接一匝线圈,从而使两个触针3能够分别连接在绕组中的两匝不同的线圈处,从而能够改变两个触针3之间接入的线圈匝数,以改变电感器的电感量;同时在保证两个触针3之间接入线圈匝数的情况下,两个触针3可以分别处于多个位置,从而还可以调整两个触针3处于便于接线的位置,以便于电感器的接线;各卡接孔22和各触点23分别沿直线等间隔设置,可以使触针3与各触点23连接时,接入的线圈匝数为整数。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器的本体(1)、防护套(2)和触针(3),所述防护套(2)套设于所述本体(1)的外部,所述防护套(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矩形螺纹状的凹槽(21),所述触针(3)的接触端嵌设于所述凹槽(21)内并适于在所述凹槽(21)内移动;所述凹槽(21)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孔(22),各所述卡接孔(22)分别贯穿所述防护套(2)的侧壁;所述防护套(2)内侧设置有多个触点(23),各所述触点(23)分别与各所述卡接孔(22)相对应;所述触针(3)的接触端适于卡接于所述卡接孔(22)内,并贯穿所述卡接孔(22)与对应的所述触点(23)连接,各所述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本体(1)的绕组连接;所述触针(3)的接线端适于外接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调节套(41)、凸台(42)和卡接滑孔(43),所述调节套(41)套设于所述防护套(2)的外侧;所述凸台(42)为与所述凹槽(21)相匹配的矩形螺纹状结构,并且设置于所述调节套(41)的内侧壁上;所述凸台(42)嵌设于所述凹槽(21)内并适于在所述凹槽(21)内滑动;所述卡接滑孔(43)开设于所述凸台(42)上;所述触针(3)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接滑孔(43)内,并且其接线端延伸至所述调节套(41)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压组件(5),所述按压组件(5)包括按压杆(51)和按压连杆(52),所述按压杆(51)嵌设于所述调节套(41)上的按压滑孔内并适于在所述按压滑孔内滑动;所述按压连杆(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杆(51)和所述触针(3)活动连接,中间与所述调节套(41)内的固定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5)还包括卡接弹簧(53),所述卡接弹簧(53)套设于所述触针(3)的外侧,所述卡接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针(3)和所述卡接滑孔(43)连接,所述卡接弹簧(53)用于对所述触针(3)施加朝向所述凹槽(21)方向的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5)还包括按压弹簧(54),所述按压弹簧(54)嵌设于所述按压滑孔内,并且所述按压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滑孔的底面和所述按压杆(51)连接,用于对所述按压杆(51)施加远离所述按压滑孔底面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针(3)的数量为一个;各所述卡接孔(22)沿与所述凹槽(21)相匹配的螺旋线均匀分布;各所述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的另一端引出后固定于所述防护套(2)上。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针(3)的数量为一个;各所述卡接孔(22)从上到下沿直线等间隔分布;各所述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绕组的各匝线圈连接,所述绕组的其中一端引出后固定于所述防护套(2)上。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针(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调节组件(4)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4)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套(2)的外侧的两端,两个触针(3)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调节组件(4)的卡接滑孔(4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21)相对开设于所述防护套(2)外侧壁的两端,所述凹槽(21)上的各所述卡接孔(22)沿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螺旋线均匀分布;两个所述调节组件(4)的凸台(42)分别对应适于在两个所述凹槽(21)内滑动;两个所述凹槽(21)上的各卡接孔(22)对应的各触点(23)分别对应与所述绕组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的数量为一个;各所述卡接孔(22)从上到下沿直线等间隔分布;各所述触点(23)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绕组的各匝线圈连接。
CN202222204377.1U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 Active CN219267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4377.1U CN21926744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4377.1U CN21926744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7449U true CN219267449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5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04377.1U Active CN21926744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7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37078C (en) Grounding switch
EP1668656B1 (de) Anordnung zur berührungslosen induktiven bertragung elektrischer leistung
CN219267449U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可调节电感器
CN112071628A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
CN205376283U (zh) 一种带有电压调节装置的变压器
CN215451078U (zh) 一种阻值可调节的线圈式电感器
JP6542484B2 (ja) 負荷時タップ切換装置および負荷時タップ切換システム
JP2011129704A (ja) 巻線方法及び巻線装置並びにアンテナ
CN109524236B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辅助装置
KR101154177B1 (ko) 노이즈 필터 자동 권선기
US2361384A (en) Transformer
CN203277191U (zh) 三位钮子开关
CN220086822U (zh) 一种手动排线器
CN218918582U (zh) 一种可调节变压器
CN214848159U (zh) 一种电感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20381897U (zh) 一种可调节电感强度的电感器
CN111223638A (zh) 一种排线整齐且便于调整位置的小型家用变压器
CN213988565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感器
CN219916889U (zh) 一种便于调节强度的电感器
CN212542097U (zh) 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磁性元件
KR200244135Y1 (ko) 인덕턴스 가변 리액타 장치
CN21798304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变压器骨架
CN219105920U (zh) 一种环形电感绕线设备
CN216528481U (zh) 一种安装灵活的变压器分接开关及应用其的变压器
CN213277759U (zh) 一种一体化抗干扰电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