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5657U - 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5657U
CN219265657U CN202320736800.4U CN202320736800U CN219265657U CN 219265657 U CN219265657 U CN 219265657U CN 202320736800 U CN202320736800 U CN 202320736800U CN 219265657 U CN219265657 U CN 219265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detection
mirror
detection mechanism
contain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68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ay O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ay 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ay O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ay 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68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5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5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5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包括检测机构和收纳箱,检测机构一侧的表面镶嵌式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倾斜设置,检测机构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定位套管,定位套管的内部加工有走线槽口,收纳箱正面的两侧均铰接式连接有箱门,收纳箱的顶部加工有活动切槽,检测机构的底端装配式连接有多个万向滚轮,收纳箱的顶端加工有多个定位凹槽;其技术要点为:通过将内窥镜的检测探头从收纳箱的内部取出并位于收纳箱的顶部,方便通过拉动内窥镜的连接线控制定位套管在收纳箱的内部转动,从而控制检测机构在收纳箱的顶部转动,便于控制检测机构带动显示屏面向操作者,方便进行检测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窥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
背景技术
内窥镜作为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和机械装置等的仪器,其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内窥镜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中。光纤镜和电子镜作为类似于内窥镜的一种检测仪器,其可以根据内窥镜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配件的选择。内窥镜设备主要包括主机和具有镜头的内窥镜探头,主机上设有显示屏,内窥镜探头与主机连接,内窥镜探头拍摄图像,并将信号传递给主机,由主机处理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图像。
现有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CN215738805U的一种内窥镜主机以及内窥镜设备通过将支架铰接于主体上,支架可以相对主体转动,主体上设置有收纳位,支架转动至相对于收纳位呈收纳状态时,支架可以收纳于收纳位中,支架转动至相对于收纳位呈支撑状态时,支架可以用于支撑主体,避免主体倾倒,支架转动至相对于收纳位呈提拉状态时,通过抓握支架可以提起主体并对主体进行移动。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支架与主体之间相对转动即可实现支架提拉主体,便于主机的携带和移动,也可以通过支架支撑主体,将主体调整至合适操作的角度,同时支架可以收纳于主体的收纳位,减小主机的体积。
但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内窥镜主机在配置多种规格内窥镜进行检测工作时,不能使内窥镜主机上的显示屏朝向被检测物件的位置,不方便检测人员在显示屏上观察官腔内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通过将内窥镜的检测探头从收纳箱的内部取出并位于收纳箱的顶部,方便通过拉动内窥镜的连接线控制定位套管在收纳箱的内部转动,从而控制检测机构在收纳箱的顶部转动,便于在目标位置进行内窥镜进行检测工作时,控制检测机构带动显示屏面向操作者,解决了现有内窥镜主机在配置多种规格内窥镜进行检测工作时,不能使内窥镜主机上的显示屏朝向被检测物件的位置,不方便检测人员在显示屏上观察官腔内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包括与内窥镜探头线连接的检测机构和用于收纳内窥镜探头的收纳箱,所述检测机构一侧的表面镶嵌式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倾斜设置,所述检测机构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定位套管,所述定位套管的内部加工有走线槽口;
所述收纳箱正面的两侧均铰接式连接有箱门,所述收纳箱的顶部加工有活动切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走线槽口的上半部分位于收纳箱的顶端,所述走线槽口的下半部分位于收纳箱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切槽位于箱门的一侧,所述显示屏在常规状态下与箱门位于同一侧,所述走线槽口的内部与活动切槽的内部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机构的底端装配式连接有多个万向滚轮,所述万向滚轮的底端与收纳箱的顶端接触式连接,多个所述万向滚轮等间距环绕在定位套管的四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纳箱的顶端加工有多个定位凹槽,多个所述定位凹槽等间距环绕在定位套管的四周,所述万向滚轮活动式连接在定位凹槽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套管的外壁加工有环槽,所述环槽的内部卡接式连接有卡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环位于收纳箱的内部,所述卡环的两端分别位于走线槽口的两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一是,本方案中,通过将内窥镜的检测探头从收纳箱的内部取出并位于收纳箱的顶部,方便通过拉动内窥镜的连接线控制定位套管在收纳箱的内部转动,从而控制检测机构在收纳箱的顶部转动,便于在目标位置进行内窥镜进行检测工作时,控制检测机构带动显示屏面向操作者;
二是,本方案中,通过利用的多个万向滚轮支撑检测机构在收纳箱的顶部转动,可以保证显示屏稳定在检测机构的顶部转动,当陷入收纳箱顶端的定位凹槽的内部后,可以阻碍检测机构在收纳箱的顶部转动,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显示屏上显示的画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在拆分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撑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检测机构;2、显示屏;3、箱门;4、收纳箱;5、万向滚轮;6、定位凹槽;7、活动切槽;8、环槽;9、走线槽口;10、卡环;11、定位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的具体结构,具体参照图1-图4所示,包括检测机构1和用收纳箱4,检测机构1一侧的表面镶嵌式连接有显示屏2,显示屏2倾斜设置,检测机构1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定位套管11,定位套管11的内部加工有走线槽口9;
其中,走线槽口9的上半部分位于收纳箱4的顶端,走线槽口9的下半部分位于收纳箱4的内部,带有连接线的内窥镜探头经定位套管11的内侧从走线槽口9的内部穿出,可以通过活动切槽7送入收纳箱4的内部;
收纳箱4正面的两侧均铰接式连接有箱门3,收纳箱4的顶部加工有活动切槽7;
其中,在将箱门3从收纳箱4的正面展开,为了方便将内窥镜的检测探头从收纳箱4的内部取出并位于收纳箱4的顶部,使活动切槽7位于箱门3的一侧,显示屏2在常规状态下与箱门3位于同一侧,走线槽口9的内部与活动切槽7的内部相连通,可以通过拉动内窥镜的连接线控制定位套管11在收纳箱4的内部转动,从而控制检测机构1在收纳箱4的顶部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计通过将带有连接线的内窥镜探头经定位套管11的内侧从走线槽口9的内部穿出,并通过活动切槽7送入收纳箱4的内部,在将箱门3从收纳箱4的正面展开,可以将内窥镜的检测探头从收纳箱4的内部取出并位于收纳箱4的顶部,方便通过拉动内窥镜的连接线控制定位套管11在收纳箱4的内部转动,从而控制检测机构1在收纳箱4的顶部转动,便于在目标位置进行内窥镜进行检测工作时,控制检测机构1带动显示屏2面向操作者。
实施例2:
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介绍了检测机构1的具体结构,检测机构1的底端装配式连接有多个万向滚轮5;
其中,多个万向滚轮5等间距环绕在定位套管11的四周,在通过定位套管11控制检测机构1在收纳箱4的顶部转动时,万向滚轮5的底端与收纳箱4的顶端接触式连接,可以保证检测机构1稳定在收纳箱4的顶部转动;
其次,为了使检测机构1转动之后,可以为检测机构1定位,在收纳箱4的顶端加工多个定位凹槽6,使多个定位凹槽6等间距环绕在定位套管11的四周,并使万向滚轮5活动式连接在定位凹槽6的内部,当万向滚轮5陷入定位凹槽6的内部后,可以借助定位凹槽6为万向滚轮5定位,从而为检测机构1定位,防止检测机构1在收纳箱4的顶部转动;
再而,为了防止定位套管11从收纳箱4的内部脱离,在定位套管11的外壁加工有环槽8,使卡环10卡接在环槽8的内部,并使卡环10位于收纳箱4的内部;
同时,通过使卡环10的两端分别位于走线槽口9的两侧,可以避免卡环10对内窥镜探头的连接线造成阻挡。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S1、将内窥镜的检测探头从收纳箱4的内部取出并位于收纳箱4的顶部,拉动内窥镜的连接线控制定位套管11在收纳箱4的内部转动;
S2、检测机构1在多个万向滚轮5的支撑下,使检测机构1在收纳箱4的顶部转动,切换检测机构1的角度;
S3、使万向滚轮5的底部陷入定位凹槽6的内部,限制显示屏2在收纳箱4的顶部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计通过利用装配式连接在检测机构1底部的多个万向滚轮5支撑检测机构1在收纳箱4的顶部转动,可以保证显示屏2稳定在检测机构1的顶部转动,在55陷入收纳箱4顶端的定位凹槽6的内部后,可以阻碍检测机构1在收纳箱4的顶部转动,同时,通过利用扣接在环槽8内部的卡环10,使卡环10位于收纳箱4的内部,可以防止定位套管11从收纳箱4的内部脱离。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内窥镜探头线连接的检测机构(1),所述检测机构(1)一侧的表面镶嵌式连接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倾斜设置,所述检测机构(1)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定位套管(11),所述定位套管(11)的内部加工有走线槽口(9);
用于收纳内窥镜探头的收纳箱(4),所述收纳箱(4)正面的两侧均铰接式连接有箱门(3),所述收纳箱(4)的顶部加工有活动切槽(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口(9)的上半部分位于收纳箱(4)的顶端,所述走线槽口(9)的下半部分位于收纳箱(4)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切槽(7)位于箱门(3)的一侧,所述显示屏(2)在常规状态下与箱门(3)位于同一侧,所述走线槽口(9)的内部与活动切槽(7)的内部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的底端装配式连接有多个万向滚轮(5),所述万向滚轮(5)的底端与收纳箱(4)的顶端接触式连接,多个所述万向滚轮(5)等间距环绕在定位套管(11)的四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4)的顶端加工有多个定位凹槽(6),多个所述定位凹槽(6)等间距环绕在定位套管(11)的四周,所述万向滚轮(5)活动式连接在定位凹槽(6)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管(11)的外壁加工有环槽(8),所述环槽(8)的内部卡接式连接有卡环(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10)位于收纳箱(4)的内部,所述卡环(10)的两端分别位于走线槽口(9)的两侧。
CN202320736800.4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 Active CN219265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6800.4U CN219265657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6800.4U CN219265657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5657U true CN219265657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7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6800.4U Active CN219265657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5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36094B1 (en) Endoscope device
CN100515319C (zh) 内窥镜
EP3753473B1 (en) Video endoscope and handle, including driven rotation limitation, for video endoscope
US9033871B2 (en) Gravity referenced endoscopic image orientation
US20160256101A1 (en) Device and System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aging Veins
US20240122447A1 (en) Intubation System
CN219265657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的光纤镜及电子镜于一体的检测主机
CN115919475B (zh) 一种分体式软式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GB2342462A (en) Endoscope with proximal end integral with distal end in tube
CN203841666U (zh) 可变视角可旋转硬性内窥镜
JP2011067256A (ja) 内視鏡装置
CN206355022U (zh) 一种视角可调的新型关节镜
US20180177384A1 (en) Optical adapter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apparatus
CN208141045U (zh) 一种内窥镜爬行器
JP2008080115A5 (zh)
TWI609668B (zh) 超極細攝像單元、視頻內視鏡
JP2000227559A (ja) 内視鏡用撮像装置
EP1381338B1 (en) Lacrimal duct endoscopy unit
CN211409442U (zh) 方便调节的消化内镜支架
CN219699879U (zh) 一种连接防脱结构的内窥镜
JP2003290119A (ja) 内視鏡撮像装置
CN111657837A (zh) 一种胃肠肿瘤用组装式内窥镜
CN207150715U (zh) 工业探测镜头
CN207492744U (zh) 一种内窥镜摄像脚踏控制装置
JP5567766B2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