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4959U - 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4959U
CN219264959U CN202320238774.2U CN202320238774U CN219264959U CN 219264959 U CN219264959 U CN 219264959U CN 202320238774 U CN202320238774 U CN 202320238774U CN 219264959 U CN219264959 U CN 219264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repair
fixedly arranged
repair welding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87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鸿妹
曹红飞
李燕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Maile Refr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Maile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Maile Refr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Maile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87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4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4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4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耐火墙体焊补修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保温衬体设置在所述炉壳的内壁上,硅砖设置在保温衬体的内侧;焊补试样砖放置在硅砖内侧底部靠近所述炉口的位置;加热元件设置在保温衬体的内侧中间位置;抽风管固定设置在电磁蝶阀的上部位置,抽风管与炉壳的内部连通;冷却风管固定设置在抽风管的后侧位置;热电偶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壳的上部四角位置;稳定支撑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口的底部侧面位置。该实用新实有益效果: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实现了将陶瓷焊补料熔融喷涂在焊补试样砖表面的补修复实验,检验了陶瓷焊补料与焊补试样砖结合的牢固性和修复表面的平整度。

Description

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耐火墙体焊补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背景技术
焦炉主要将煤转化为焦炭的设备,焦炉由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斜道区、炉顶、基础、烟道等组成。炭化室中煤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变成焦炭。焦炉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炭化室的耐火炉墙受煤灰分、熔渣、水分和酸性气体的侵蚀,会出现直径较小的侵蚀洞、局部较大的侵蚀洞或大面积的侵蚀区域。焦炭在焦炉的炭化室形成后,需用将焦炭通过推焦设备将其推出,因此要求焦炉炭化室的耐火炉墙表面具有较好的平整度,才能保证焦炭顺利推出炭化室。
对于焦炉耐火墙体被侵蚀的地方,如果是直径较小的侵蚀洞或局部较大的侵蚀洞需要将陶瓷焊补料高温熔融通过焊补枪焊补在被侵蚀的洞中,起到对焦炉耐火墙体硅耐火砖修复的目的。从而起到提高焦炉耐火墙体表面平整度的作用,延长了焦炉耐火墙体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为了检验陶瓷焊补料对焦炉耐火墙体耐火砖修复的牢固性和耐用性以及修复部位的抗侵蚀性,需要模拟焦炉炭化室的温度和焊补操作环境,将焊补试样砖放置在模拟实验路中,利用焊补枪将陶瓷焊补料喷涂到被侵蚀的位置,进行焊补模拟实验。然而现有技术中,焊补料的模拟实验通常是在客户焦炉中进行实地的现场模拟实验。对于客户来说只有焦炉耐火墙体侵蚀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才停止生产的焦炉让其焊补修复,通常情况下焦炉是处于正常的生产状态,没有多余的焦炉提供给焊补模拟实验用。对于焊补修复焦炉耐火墙体的生产企业来说,需要携带大量的焊补实验设备和陶瓷焊补料,其整个模拟实验过程不方便,同时焊补模拟实验的成本高。发明人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研发了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其结构简单、科学合理,能够模拟焦炉的环境,实现对焦炉耐火墙体被侵蚀部位的焊补修复。本实用新型模拟焦炉炭化室的温度和操作空间,将焊补试样砖放置在实验炉中,喷枪放置在炉口的稳定支撑筒上,操作人员对准被侵蚀的焊补试样砖,实现将陶瓷焊补料熔融喷涂在焊补试样砖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包括支撑座1、炉壳2和炉门3,支撑座1固定设置在炉壳2的底部四角位置,炉壳2为中空的长方体,所述炉门3固定设置在炉口4的外侧;所述炉口4开设在所述炉壳2左侧中间位置;保温衬体5设置在所述炉壳2的内壁上,硅砖6设置在保温衬体5的内侧,所述保温衬体5与硅砖6之间预留有间隙;焊补试样砖7放置在硅砖6内侧底部靠近所述炉口4的位置,所述焊补试样砖7呈左右对称放置;陶瓷焊补料8利用喷枪熔融喷涂在焊补试样砖7被侵蚀表面;加热元件9设置在保温衬体5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加热元件9呈上下均匀排列设置;抽风管10固定设置在电磁蝶阀14的上部位置,抽风管10与炉壳2的内部连通;冷却风管11固定设置在抽风管10的后侧位置,冷却风管11与抽风管10连通;热电偶12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壳2的上部四角位置,所述热电偶12插入到所述炉壳2的内部;稳定支撑筒13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口4的底部侧面位置,稳定支撑筒13用于支撑喷涂陶瓷焊补料8的喷枪,实现其喷枪来回抽动动作;电磁蝶阀14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壳2上部靠近右侧中间位置,电磁蝶阀14与所述炉壳2的上部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炉门3包括炉门本体31,炉门本体31为上部呈倾斜面的长方体,把手32固定设置在炉门本体31的前侧靠近下部位置,把手32为折弯的U型;轴式合页33固定设置在炉壳2左侧靠近后侧边缘位置,轴式合页33上下呈线性对称设置有两个,炉门本体31的右侧后边缘与上下呈线性对称设置轴式合页33另一端固定连接;扣紧体34固定设置在炉门本体31的前侧面中间靠近左侧位置,锁紧底板35固定设置在炉口4的前侧位置,轴旋转座36呈上下对称设置在锁紧底板35的表面,旋转轴37铆固在上下对称的轴旋转座36中,丝杆38固定设置在旋转轴37的前侧中间位置,锁紧圆盘39的中心设置有内孔,锁紧圆盘39的丝孔与丝杆38的前端配合安装在丝杆38上;配合槽310固定设置在炉门本体31的右侧面底部中间位置。
所述扣紧体34包括扣紧体本体341,扣紧体本体341为长方体状,U型槽342固定在扣紧体本体341的表面中间位置。
所述配合槽310大于稳定支撑筒13的长度和宽度,配合槽310与稳定支撑筒13贴合包裹。
所述抽风管10另一端与烟气处理装置固定连接,利用烟气处理装置将焊补修复实验所产生的烟气收集净化处理。
所述冷却风管11的另一端与鼓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利用鼓风机向抽风管10中送入冷却风。
所述热电偶12通过连接导线与温度显示模块固定连接,温度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中的实时温度。
所述稳定支撑筒13包括固定块131,固定块131对称设置在炉口4底部前后两侧位置,支撑轴132穿过前后对称设置的固定块131,支撑轴132的前后端通过端盖133与固定块131固定;滚筒134为中空的圆筒状,轴承135固定设置在滚筒134的两端位置,滚筒134和轴承135的内圈安装在支撑轴132上。
所述电磁蝶阀14通过连接导线与控制模块固定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蝶阀14的启闭。
这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的焊补修复过程:首先将焊补试样砖7对称放置在硅砖6内侧底部靠近炉口4的位置,同时启动加热元件9,并将炉门3关闭至炉门本体31与炉口4贴紧,并使配合槽310与稳定支撑筒13配合贴合包裹;然后推动锁紧圆盘39,此时丝杆38和锁紧圆盘39以旋转轴37为中心旋转,将丝杆38扣在扣紧体34的U型槽342中,随后旋转锁紧圆盘39,在锁紧圆盘39内丝孔与丝杆38的配合啮合作用下,利用锁紧圆盘39将U型槽342压紧,起到锁紧的作用。先将电磁蝶阀14关闭,然后利用加热元件9所产生的热量提高炉壳2中的温度,加热元件9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硅砖6的热传导作用,提高了焊补试样砖7周围的温度,通过热电偶12检测到焊补试样砖7周围温度达到600°~800°时(焦炉炭化室冷却温度),开启炉门3(开启炉门3的动作按照关闭炉门3相反的动作即可);此时操作人员手握焊补枪,并将焊补枪放置在稳定支撑筒13上,将焊补枪对准焊补试样砖7被侵蚀的地方,与此同时开启鼓风机、烟气处理装置的抽风机以及电磁蝶阀14,焊补枪将熔融的陶瓷焊补料8喷涂在焊补试样砖7被侵蚀部位,在焊补修复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通过抽风管10抽走,同时冷却风管11通过鼓风机所输送的冷却风在抽风管10中混合,降低了烟气的温度,从而防止了烟气处理装置电机因烟气温度过高造成的电机温度过高。
所述炉门3包括炉门本体31,炉门本体31为上部呈倾斜面的长方体,把手32固定设置在炉门本体31的前侧靠近下部位置,把手32为折弯的U型;轴式合页33固定设置在炉壳2左侧靠近后侧边缘位置,轴式合页33上下呈线性对称设置有两个,炉门本体31的右侧后边缘与上下呈线性对称设置轴式合页33另一端固定连接;扣紧体34固定设置在炉门本体31的前侧面中间靠近左侧位置,锁紧底板35固定设置在炉口4的前侧位置,轴旋转座36呈上下对称设置在锁紧底板35的表面,旋转轴37铆固在上下对称的轴旋转座36中,丝杆38固定设置在旋转轴37的前侧中间位置,锁紧圆盘39的中心设置有内孔,锁紧圆盘39的丝孔与丝杆38的前端配合安装在丝杆38上。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通过扣紧体34、锁紧底板35、旋转轴座36、旋转轴37、丝杆38和锁紧圆盘39的设置,可以将炉门本体31与炉口4贴合锁紧,起到提高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升温速度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配合槽310与稳定支撑筒13贴合包裹,起到保护稳定支撑筒13的作用;因为稳定支撑筒13在过高的温度条件下容易损坏,当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处于升温状态时,通过配合槽310保护了稳定支撑筒13,防止了稳定支撑筒13温度太高而损坏。
所述保温衬体5设置在所述炉壳2的内壁上,硅砖6设置在保温衬体5的内侧,所述保温衬体5与硅砖6之间预留有间隙;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通过保温衬体5的设置,起到防止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中热量散失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硅砖6的设置,以硅砖6为热量传导介质,将加热元件9所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焊补试样砖7,从而使焊补试样砖7的温度达到600°~800°的焦炉炭化室模拟温度。
所述抽风管10固定设置在电磁蝶阀14的上部位置,抽风管10与炉壳2的内部连通;冷却风管11固定设置在抽风管10的后侧位置,冷却风管11与抽风管10连通;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利用抽风管10将焊补修复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抽到烟气处理装置中,利用烟气处理装置将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另一方面,利用冷却风管11向抽风管中输送冷却风,因为焊补修复所产生的烟气达到400°~500°,如此高温的烟气直接抽入到烟气处理装置中,必然会使抽风机的电机温度升高,导致抽风机电机出现故障的频次增加,降低了抽风机电机的使用寿命;起到降低抽风管10中烟气温度的作用。
所述稳定支撑筒13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口4的底部侧面位置,稳定支撑筒13用于支撑喷涂陶瓷焊补料8的喷枪,实现其喷枪来回抽动动作;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滚筒134和轴承135在支撑轴132的滚动作用,一方面,起到稳定支撑焊补枪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焊补试样砖7侵蚀部位与陶瓷焊补料8结合的平整度。
所述电磁蝶阀14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壳2上部靠近右侧中间位置,电磁蝶阀14与所述炉壳2的上部壳体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电磁蝶阀14的设置在利用加热元件9加热时,切断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与抽风管10的连通,一方面提高了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的升温速度;另一方面,防止高温空气进入到抽风管10中,进而防止了高温空气进入到烟气处理装置中,保护了烟气处理装置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实现了将陶瓷焊补料熔融喷涂在焊补试样砖表面的补修复实验,检验了陶瓷焊补料与焊补试样砖结合的牢固性和修复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焊补修复实验的便捷性,降低了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撑座,2、炉壳,3、炉门,31、炉门本体,32、把手,33、轴式合页,34、扣紧体,341、扣紧体本体,342、U型槽,35、锁紧底板,36、轴旋转座,37、旋转轴,38、丝杆,39、锁紧圆盘,310、配合槽,4、炉口,5、保温衬体,6、硅砖,7、焊补试样砖,8、陶瓷焊补料,9、加热元件,10、抽风管,11、冷却风管,12、热电偶,13、稳定支撑筒,131、固定块,132、支撑轴,133、端盖,134、滚筒,135、轴承,14、电磁蝶阀。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如图1和图2所示,炉门3包括炉门本体31,炉门本体31为上部呈倾斜面的长方体,把手32固定设置在炉门本体31的前侧靠近下部位置,把手32为折弯的U型;轴式合页33固定设置在炉壳2左侧靠近后侧边缘位置,轴式合页33上下呈线性对称设置有两个,炉门本体31的右侧后边缘与上下呈线性对称设置轴式合页33另一端固定连接;扣紧体34固定设置在炉门本体31的前侧面中间靠近左侧位置,锁紧底板35固定设置在炉口4的前侧位置,轴旋转座36呈上下对称设置在锁紧底板35的表面,旋转轴37铆固在上下对称的轴旋转座36中,丝杆38固定设置在旋转轴37的前侧中间位置,锁紧圆盘39的中心设置有内孔,锁紧圆盘39的丝孔与丝杆38的前端配合安装在丝杆38上。上述炉门3的设置,以轴式合页33为旋转中心,实现炉门本体31的关闭和开合动作。上述当炉门本体31与炉口4贴合时,利用扣紧体34与丝杆38、锁紧圆盘39的配合,丝杆38扣在扣紧体34的U型槽中,在旋转锁紧圆盘39条件下,利用锁紧圆盘39中心内丝孔与丝杆外螺纹的啮合作用,用锁紧圆盘39将扣紧体34压紧,起到锁紧作用。
如图3所示,保温衬体5设置在所述炉壳2的内壁上,硅砖6设置在保温衬体5的内侧,所述保温衬体5与硅砖6之间预留有间隙。上述通过保温衬体5的设置可以保证炉壳内部的热量不会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上述通过硅砖6的设置以及在保温衬体5与硅砖6之间预留有间隙;将加热元件9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硅砖6传递给焊补试样砖7,从而提高焊补试样砖7的温度,使达到焦炉炭化室冷却工艺条件下600°~800°的模拟温度。
如图3所示,焊补试样砖7放置在硅砖6内侧底部靠近所述炉口4的位置,所述焊补试样砖7呈左右对称放置;上部对称设置两块焊补试样砖7,可以提高对焊补试样砖7焊补修复实验的效率,同时增加了操作人员焊补修复焊补试样砖的便捷性。
如图1示,抽风管10另一端与烟气处理装置固定连接,利用烟气处理装置将焊补修复实验所产生的烟气收集净化处理。上述烟气处理装置的抽风机将炉壳2中焊补修复所形成的烟气抽走,并利用烟气处理装置将烟气净化处理,排放到空气中。
如图1所示,冷却风管11的另一端与鼓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利用鼓风机向抽风管10中送入冷却风。上述利用鼓风机将冷却风送入到抽风管10中,同时与风管10中烟气混合,降低了抽风管10中烟气的温度。因为焊补修复实验是在温度为600°~800°的工艺条件下,同样焊补修复所产生的烟气达到400°~500°,如此高温的烟气直接抽入到烟气处理装置中,必然会使抽风机的电机温度升高,导致抽风机电机出现故障的频次增加,降低了抽风机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通过冷却风管11送入冷却风与抽风管10中的烟气混合冷却,降低了烟气的温度。
如图1和图4所示,稳定支撑筒13包括固定块131,固定块131对称设置在炉口4底部前后两侧位置,支撑轴132穿过前后对称设置的固定块131,支撑轴132的前后端通过端盖133与固定块131固定;滚筒134为中空的圆筒状,轴承135固定设置在滚筒134的两端位置,滚筒134和轴承135的内圈安装在支撑轴132上。上述通过稳定支撑筒13的设置,为焊补枪的来回抽动提供了稳定支撑作用,提高焊补试样砖表面陶瓷焊补料焊补修复的均匀性。
如图1至5所示,这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的焊补修复过程:首先将焊补试样砖7对称放置在硅砖6内侧底部靠近炉口4的位置,同时启动加热元件9,并将炉门3关闭至炉门本体31与炉口4贴紧,并使配合槽310与稳定支撑筒13配合贴合包裹;然后推动锁紧圆盘39,此时丝杆38和锁紧圆盘39以旋转轴37为中心旋转,将丝杆38扣在扣紧体34的U型槽342中,随后旋转锁紧圆盘39,在锁紧圆盘39内丝孔与丝杆38的配合啮合作用下,利用锁紧圆盘39将U型槽342压紧,起到锁紧的作用。先将电磁蝶阀14关闭,然后利用加热元件9所产生的热量提高炉壳2中的温度,加热元件9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硅砖6的热传导作用,提高了焊补试样砖7周围的温度,通过热电偶12检测到焊补试样砖7周围温度达到600°~800°时(焦炉炭化室冷却温度),开启炉门3(开启炉门3的动作按照关闭炉门3相反的动作即可);此时操作人员手握焊补枪,并将焊补枪放置在稳定支撑筒13上,将焊补枪对准焊补试样砖7被侵蚀的地方,与此同时开启鼓风机、烟气处理装置的抽风机以及电磁蝶阀14,焊补枪将熔融的陶瓷焊补料8喷涂在焊补试样砖7被侵蚀部位,在焊补修复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通过抽风管10抽走,同时冷却风管11通过鼓风机所输送的冷却风在抽风管10中混合,降低了烟气的温度,从而防止了烟气处理装置电机因烟气温度过高造成的电机温度过高。
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包括支撑座、炉壳和炉门,支撑座固定设置在炉壳的底部四角位置,炉壳为中空的长方体,所述炉门固定设置在炉口的外侧;所述炉口开设在所述炉壳左侧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保温衬体设置在所述炉壳的内壁上,硅砖设置在保温衬体的内侧,所述保温衬体与硅砖之间预留有间隙;焊补试样砖放置在硅砖内侧底部靠近所述炉口的位置,所述焊补试样砖呈左右对称放置;陶瓷焊补料利用喷枪熔融喷涂在焊补试样砖被侵蚀表面;加热元件设置在保温衬体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加热元件呈上下均匀排列设置;抽风管固定设置在电磁蝶阀的上部位置,抽风管与炉壳的内部连通;冷却风管固定设置在抽风管的后侧位置,冷却风管与抽风管连通;热电偶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壳的上部四角位置,所述热电偶插入到所述炉壳的内部;稳定支撑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口的底部侧面位置,稳定支撑筒用于支撑喷涂陶瓷焊补料的喷枪,实现其喷枪来回抽动动作;电磁蝶阀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壳上部靠近右侧中间位置,电磁蝶阀与所述炉壳的上部壳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包括炉门本体,炉门本体为上部呈倾斜面的长方体,把手固定设置在炉门本体的前侧靠近下部位置,把手为折弯的U型;轴式合页固定设置在炉壳左侧靠近后侧边缘位置,轴式合页上下呈线性对称设置有两个,炉门本体的右侧后边缘与上下呈线性对称设置轴式合页另一端固定连接;扣紧体固定设置在炉门本体的前侧面中间靠近左侧位置,锁紧底板固定设置在炉口的前侧位置,轴旋转座呈上下对称设置在锁紧底板的表面,旋转轴铆固在上下对称的轴旋转座中,丝杆固定设置在旋转轴的前侧中间位置,锁紧圆盘的中心设置有内孔,锁紧圆盘的丝孔与丝杆的前端配合安装在丝杆上;配合槽固定设置在炉门本体的右侧面底部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紧体包括扣紧体本体,扣紧体本体为长方体状,U型槽固定在扣紧体本体的表面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大于稳定支撑筒的长度和宽度,配合槽与稳定支撑筒贴合包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另一端与烟气处理装置固定连接,利用烟气处理装置将焊补修复实验所产生的烟气收集净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管的另一端与鼓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利用鼓风机向抽风管中送入冷却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支撑筒包括固定块,固定块对称设置在炉口底部前后两侧位置,支撑轴穿过前后对称设置的固定块,支撑轴的前后端通过端盖与固定块固定;滚筒为中空的圆筒状,轴承固定设置在滚筒的两端位置,滚筒和轴承的内圈安装在支撑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蝶阀通过连接导线与控制模块固定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蝶阀的启闭。
CN202320238774.2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Active CN219264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8774.2U CN219264959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8774.2U CN219264959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4959U true CN219264959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8774.2U Active CN219264959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4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8059B (zh) 焦炉炭化室修补保护装置、其制造方法及炭化室修补方法
US4077614A (en) Steelmaking apparatus
CN219264959U (zh) 一种焊补修复模拟实验炉
CN104294016B (zh) 节能退火炉
KR101175504B1 (ko) 코크스 제조용 시험 장치
CN2581976Y (zh) 蜂窝体热震性测试装置
CN105627774A (zh) 窥视镜
CN105466212A (zh) 一种垂直换热式合金烘烤炉系统
CN205933923U (zh) 一种紧固件的热处理设备
US4168968A (en) Steelmaking process
CN105066681A (zh) 一种旋转式反射炉
CN209178313U (zh) 一种有机固废物裂解炉的加热炉体
CN109425226B (zh) 一种离线烘烤设备
CN219315017U (zh) 高温电阻热处理炉
KR100447892B1 (ko) 교환이 가능하고 냉각기능을 갖춘 열풍로 연락관
CN201522185U (zh) 燃气冲天炉
CN206269581U (zh) 一种高温贫氧多室储热熔铸炉系统
CN105063276A (zh) 转炉卧式烘烤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686788U (zh)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生物质颗粒燃烧炉
CN215090532U (zh) 电气混合蓄热焙烧炉
CN204902557U (zh) 一种旋转式反射炉
JP2000104107A (ja) 熱風炉燃焼室のバーナ部の煉瓦積替え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9713988U (zh) 一种可持续保温的熔炼炉体
JP2802447B2 (ja) 熱風炉の保温方法
CN203509015U (zh) 一种电阻烘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