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2391U - 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2391U
CN219262391U CN202320066801.2U CN202320066801U CN219262391U CN 219262391 U CN219262391 U CN 219262391U CN 202320066801 U CN202320066801 U CN 202320066801U CN 219262391 U CN219262391 U CN 219262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nnecting rod
plate
net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68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占东
赵铁林
赵海兵
童荣
段云
双凯
王琨
贾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neng Holding Coal Industry Group Tongxin Coal Mine Shanxi Co ltd
CCTEG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inneng Holding Coal Industry Group Tongxin Coal Mine Shanxi Co ltd
CCTEG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neng Holding Coal Industry Group Tongxin Coal Mine Shanxi Co ltd, CCTEG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nneng Holding Coal Industry Group Tongxin Coal Mine Shan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68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2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2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2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护装置,所述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护架、支护网和弹性组件,第一支护架用于设在巷道内以支护巷道,支护网设在第一支护架的外周侧,支护网的内周面与第一支护架的外周面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弹性组件设在第一支护架和支护网之间且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护架和支护网相连,以便弹性组件支撑支护网,弹性组件具有驱动支护网远离第一支护架的弹性力。本实用新型的支护装置具有防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落石的巷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工作人员在对巷道进行施工时,通常会在巷道中修建支护结构,防止巷道边缘发生塌陷,出现落石对工作人员造成损伤。
相关技术中,支护结构外侧通常采用网状结构,在落石发生撞击时容易出现变形,导致支护效果差,且支护结构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的支护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护架,所述第一支护架用于设在巷道内以支护所述巷道;支护网,所述支护网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外周侧,所述支护网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外周面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之间且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相连,以便所述弹性组件支撑所述支护网,所述弹性组件具有驱动所述支护网远离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弹性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护装置,设置第一支护架、支护网和弹性组件,从而可通过弹性组件对支护网进行支撑,进而在支护网受到撞击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支护网的凹陷程度,提高其防护效果,延长了支护网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护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护架,所述第二支护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护架沿内外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支护网设在所述第二支护架上,所述弹性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第二支护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护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护板,所述第一支护板沿所述巷道的周向延伸且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护架包括多个第二支护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支护板沿所述巷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巷道的宽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护板设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第一支护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护板的一端均设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第一支护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护板的另一端均设在所述第二板上,所述支护网包括多个子段,所述子段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护板上,多个所述第一支护架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护架沿内外方向一一间隔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护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另一者与所述支护网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的弹性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第一壳,所述第一壳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之间,所述第一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的其中一者相连,所述第一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的其中另一者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壳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壳内且相对于第一壳的长度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沿内外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抵,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至少部分与伸出所述第一壳外,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第一支护板和所述支护的其中另一者相抵,所述第一连接杆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安装孔;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在所述第一壳内且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组件形成多排,多排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第一支护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排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底部,以便通过所述转动轮驱动所述支护装置在所述巷道内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设在所述支护网的外周面且邻近所述巷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设在所述巷道内且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杆设在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且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穿设在通孔内,所述连接件可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壳,所述第二壳与所述安装板相连;第三板,所述第三板设在所述第二壳上,且所述第三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板的螺纹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四连接杆和第五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相配合的螺纹且穿设在所述螺纹通孔内,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上端部设有第三凸沿,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三凸沿相抵,所述第五连接杆的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通孔内;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三凸沿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驱动所述第三凸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弹性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板相连,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下端设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上,所述第三凸沿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穿设在所述第五连接杆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正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侧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支护装置100;
第一支护架1;第一支护板11;
支护网2;子段21;
弹性组件3;第一连接杆31;第一凸沿311;第二凸沿312;第一弹性件32;第一壳33;第二连接杆34;
第二支护架4;第二支护板41;第一板42;第二板43;
转动轮5;第三连接杆6;通孔61;安装板7;第二壳8;连接件9;第四连接杆91;第三凸沿911;第五连接杆92;
第三板10;第二弹性件101;第六连接杆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护装置。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护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护架1、支护网2和弹性组件3。
第一支护架1用于设在巷道内以支护巷道,支护网2设在第一支护架1的外周侧,支护网2的内周面与第一支护架1的外周面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如图1-2所示,支护网2设在第一支护架1的外周面上,且支护网2与第一支护架1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由此,通过支护网2对巷道起到支护作用,当巷道边缘发生塌陷出现落石,支护网2防止落石砸伤工作人员。
弹性组件3设在第一支护架1和支护网2之间且弹性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护架1和支护网2相连,以便弹性组件3支撑支护网2,弹性组件3具有驱动支护网2远离第一支护架1的弹性力。由此,通过弹性组件3不仅将支护网2安装在第一支护架1上,当落石撞击支护网2时,弹性组件3可对支护网2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支护网2的凹陷程度,提高支护网2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护装置100,设置第一支护架1、支护网2和弹性组件3,从而可通过弹性组件3对支护网2进行支撑,进而在支护网2受到撞击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支护网2的凹陷程度,使得可以提高其防护效果,延长了支护网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护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支护架4,第二支护架4设在第一支护架1内且与第一支护架1沿内外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支护网2设在第二支护架4上,弹性组件3设在第一支护架1和第二支护架4之间。具体地,如图1-3所示,第二支护架4设在第一支护架1的外周面且支护网2设在第二支护架4上,从而通过第二支护架4对支护网2提供安装基础,提高了支护网2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弹性组件3的一端与第一支护架1相连,弹性组件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护架4相连,由此,通过弹性组件3对第一支护架1和第二支护架4的支撑,使得弹性组件3无需与支护网2直接接触,使得支护网2无需受到弹性组件3的弹性力,提高了弹性组件3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护架1包括多个第一支护板11,第一支护板11沿巷道的周向延伸且沿巷道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支护架4包括多个第二支护板41、第一板42和第二板43,第二支护板41沿巷道的周向延伸,第一板42和第二板43沿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巷道的宽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相对设置,第二支护板41设在第一板42和第二板43上,第一支护板11的一端和第二支护板41的一端均设在第一板42上,第一支护板1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护板41的另一端均设在第二板43上,支护网2包括多个子段21,子段21设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护板41上,多个第一支护架1和多个第二支护架4沿内外方向一一间隔相对设置。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支护板11和第二支护板41均为倒U形的弧形板,多个第一支护板11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支护板41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一个第一支护板11套设在一个第二支护板41的外周侧,一个第一支护板11与一个第二支护板41沿内外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支护网2可以为多个子段21,每个子段21设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护板41之间,由此,通过多个第二支护板41提高了支护网2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第一板42和第二板43均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支护架1的前端和第二支护架4的前端均固定在第一板42的上端面上,第一支护架1的后端和第二支护架4的后端均固定在第二板43的上端面上,由此,通过第一板42和第二板43使得第一支护架1、第二支护架4和支护网2形成统一的整体,有助于提高支护装置100的稳定性和运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杆31和第一弹性件32,第一连接杆31和第一弹性件32的其中一者与第一支护架1相连,第一连接杆31和第一弹性件32的其中另一者与支护网2相连,第一弹性件32具有驱动第一连接杆31远离第一弹性件32的一侧的弹性力。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件32为压簧,第一连接杆31和第一弹性件32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连接杆31和第一弹性件32与第一支护架1和支护网2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第一弹性件32的一端与第一支护架1的第一支护板11相连,第一弹性件32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相连,第一连接杆31的另一端与支护网2上的第二支护架4的第二支护板41相抵,或第一弹性件32的一端与支护网2上的第二支护架4的第二支护板41相连,第一弹性件32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相连,第一连接杆31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护架1的第一支护板11相抵,由此,通过第一弹性件32使得第一支护架1和第二支护架4之间具有缓冲功能,保证了支护网2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连接杆31保证了第一支护架1和第二支护架4之间的间距,防止支护网2受到的冲击过大,使得第一支护架1和第二支护架4之间发生碰磨,保证了第一支护架1和第二支护架4的使用寿命。
通过第一支护架1和第一壳33的设计,使得可以对第二支护架4起到支撑作用使其更加的稳固,同时由于第一弹性件32为压缩状态,因此会对第一凸沿311施加一个弹力,从而可以带动第一凸沿311沿第二连接杆34的外表面进行移动,使得可以带动第二凸沿312对支护网2进行支撑,进而在支护网2受到撞击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支护网2的凹陷程度,使得可以提高其防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还包括第一壳33和第二连接杆34。
第一壳33设在第一支护架1和支护网2之间,第一壳33的一端与第一支护架1和支护网2的其中一者相连,第一壳3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护架1和支护网2的其中另一者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弹性件32穿设在第一壳33内,第一连接杆31穿设在第一壳33内且相对于第一壳33的长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前后方向)可移动,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设有第一凸沿311,第一凸沿311与第一弹性件32相抵,第一连接杆31的至少部分与伸出第一壳33外,第一连接杆3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凸沿312,第二凸沿312与第一支护板11和支护的其中另一者相抵,第一连接杆31沿其轴向(如图3所示的前后方向)方向设有贯穿第一连接杆31的安装孔(图中未示意出)。
具体地,第一壳33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第一壳33可固定在第一支护板11上,或第一壳33固定在第二支护板41上,下面以第一壳33固定在第一支护板11上为例,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组件3,如图3所示,第一壳33的后端固定在第一支护板11的外周面上,第一壳33的前端与第二支护板41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弹性件32穿设在第一壳33内且位于第一壳33的后端部,第一弹性件32的后端与第一壳33的后端面相抵,第一连接杆31的前端设有第一凸沿311,第一连接杆31的后端设有第二凸沿312,第一凸沿311穿设在第一壳33内且与第一弹性件32的后端相抵,第二凸沿312与第二支护板41相抵,由此,通过第一壳33的设置为第一弹性件32和第一连接杆31提供安装基础。
第二连接杆34设在第一壳内且至少部分穿设在安装孔内,第一弹性件32穿设在第二连接杆34上。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杆31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一连接杆31的安装孔,第二连接杆34的前端部可穿设在第一连接杆31的安装孔内,第一弹性件32穿设在第二连接杆34的外周面上,由此,通过第二连接杆34防止第一弹性件32在压缩过程中扭曲保证了第一弹性件3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为多个,多个弹性组件3形成多排,多排弹性组件3沿第一支护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排弹性组件3沿第一支护架1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如图1-3所示,多个弹性组件3形成5排(如图1所示的5排),每排弹性组件3均设在第一支护板11和第二支护板41之间,每排弹性组件3包括10个弹性组件3,且弹性组件3沿第一支护板1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由此,使得弹性组件3均布在第一支护架1和第二支护架4之间,保证了支护网2受到的缓冲力,提高了支护网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护装置100还包括转动轮5,转动轮5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支护架1的底部,以便通过转动轮5驱动支护装置100在巷道内移动。具体地,如图1-2所示,转动轮5多个,一部分转动轮5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板42的下方,另一部分转动轮5可转动地设在第二板43的下方,由此,可通过转动轮5驱动支护装置100在巷道内移动,从而可根据巷道内的实际需要推动支护装置100至合适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护装置100还包括第三连接杆6、安装板7和连接件9。
第三连接杆6设在支护网2的外周面且邻近巷道的底部设置,第三连接杆6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三连接杆6的通孔61,多个通孔61沿第三连接杆6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三连接杆6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三连接杆6固定在支护网2的底部的外周面上,第三连接杆6上设有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通孔61。
安装板7用于设在巷道内且沿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连接杆6设在安装板7的上方。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板7上设有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孔,安装板7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通过紧固件通过安装板7上的孔固定在巷道底部,第三连接杆6位于安装板7的上方。
连接件9设在安装板7的上端且连接件9的至少部分穿设在通孔61内,连接件9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连接件9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可穿过通孔61与安装板7可拆卸地相连。从而通过连接件9将安装板7和第三连接杆6固定起来,进而使得支护装置100固定在预设位置以对预设位置的巷道进行支护,防止支护装置100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左右方向移动,保证了支护装置100的支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护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壳8、第三板10和第二弹性件101。
第二壳8与安装板7相连,第三板10设在第二壳8上,且第三板10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三板10的螺纹通孔(图中未示意出),连接件9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四连接杆91和第五连接杆92,第四连接杆91的外周面设有与螺纹通孔相配合的螺纹且穿设在螺纹通孔内,第五连接杆92的上端部设有第三凸沿911,第四连接杆91的下端面与第三凸沿911相抵,第五连接杆92的至少部分穿设在通孔61内。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第二壳8固定在安装板7上,第三板10固定在第二壳8的顶部且第三板10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三板10的螺纹通孔,第四连接杆91和第五连接杆92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第四连接杆91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从而通过第四连接杆91的外螺纹与螺纹通孔配合,使得第四连接杆91固定在第三板10上,第五连接杆92的上端设有第三凸沿911,第四连接杆91的下端与第三凸沿911相抵,第五连接杆92的下端部穿设在第三连接杆6的通孔61内,从而使得连接件9可拆卸地与第三连接杆6相连。
第二弹性件101设在第三凸沿911和第三连接杆6之间,第二弹性件101具有驱动第三凸沿911远离第三连接杆6的弹性力。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弹性件101为压簧,且第二弹性件101的顶部与第三凸沿911相抵,第二弹性件101的底部与第三连接杆6的外周面相抵,由此,当第四连接杆91从第三板10取出时,第二弹性件101通过弹性力使得第五连接件9从第三连接杆6的通孔61内抽出,无需手动将第五连接杆92抽出,提高了连接件9的工作效率,另外,第四连接杆91和第五连接杆92的设置,可方便连接件9的拆卸,使得连接件9的设置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护装置100还包括第六连接杆102,第六连接杆102的上端与第三板10相连,第六连接杆102的下端设在第三连接杆6上,第三凸沿911和第二弹性件101均穿设在第五连接杆92上。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六连接杆102可以为两个(如图5所示的两个),两个第六连接杆10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连接件9位于两个第六连接杆102之间,第三凸沿911上设有两个均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三凸沿911的孔,两个第六连接杆102穿设分别对应穿设在第三凸沿911的孔内,第二弹性件101也为两个(如图5所示的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101分别穿设在第六连接杆102上,由此,通过第六杆的设置,防止第二弹性件101在压缩的过程中产生扭曲,保证了第二弹性件101的使用寿命,且两个第二弹性件101的设置,使得第三凸沿911的左右两侧均受到弹性力,保证了第三凸沿911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护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如下:
首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安装板7与第三连接杆6之间的配合,使得可以带动第三连接杆6沿安装板7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可以调整第二支护架4的位置,同时通过第四连接杆91与第三板10之间的配合,使得第四连接杆91可以沿第三板10的内部进行转动并上下移动,从而可以通过第四连接杆91与第三凸沿911之间的配合,带动第三凸沿911沿第六连接杆102的外表面向下移动,进而便于调整第二支护架4安装的位置。
之后,通过第一支护架1和第一壳33可以对第二支护架4起到支撑作用使其更加的稳固,同时由于第一弹性件32为压缩状态,因此会对第一凸沿311施加一个弹力,从而可以带动第一凸沿311沿第二连接杆34的外表面进行移动,使得可以带动第二凸沿312对支护网2进行支撑,进而在支护网2受到撞击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可以提高其防护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护架,所述第一支护架用于设在巷道内以支护所述巷道;支护网,所述支护网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外周侧,所述支护网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外周面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之间且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相连,以便所述弹性组件支撑所述支护网,所述弹性组件具有驱动所述支护网远离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弹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护架,所述第二支护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护架沿内外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支护网设在所述第二支护架上,所述弹性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第二支护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护板,所述第一支护板沿所述巷道的周向延伸且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支护架包括多个第二支护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支护板沿所述巷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巷道的宽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护板设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第一支护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护板的一端均设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第一支护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护板的另一端均设在所述第二板上,所述支护网包括多个子段,所述子段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护板上,多个所述第一支护架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护架沿内外方向一一间隔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护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另一者与所述支护网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的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
第一壳,所述第一壳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之间,所述第一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的其中一者相连,所述第一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的其中另一者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壳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壳内且相对于第一壳的长度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沿内外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抵,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至少部分与伸出所述第一壳外,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第一支护板和所述支护的其中另一者相抵,所述第一连接杆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安装孔;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在所述第一壳内且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组件形成多排,多排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第一支护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排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周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底部,以便通过所述转动轮驱动所述支护装置在所述巷道内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设在所述支护网的外周面且邻近所述巷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设在所述巷道内且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杆设在所述安装板的上方;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且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穿设在通孔内,所述连接件可沿上下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壳,所述第二壳与所述安装板相连;
第三板,所述第三板设在所述第二壳上,且所述第三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板的螺纹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四连接杆和第五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相配合的螺纹且穿设在所述螺纹通孔内,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上端部设有第三凸沿,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三凸沿相抵,所述第五连接杆的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三凸沿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驱动所述第三凸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弹性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板相连,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下端设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上,所述第三凸沿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穿设在所述第五连接杆上。
CN202320066801.2U 2023-01-09 2023-01-09 支护装置 Active CN219262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6801.2U CN219262391U (zh) 2023-01-09 2023-01-09 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6801.2U CN219262391U (zh) 2023-01-09 2023-01-09 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2391U true CN219262391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3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6801.2U Active CN219262391U (zh) 2023-01-09 2023-01-09 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2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1023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用防震固定装置
CN219262391U (zh) 支护装置
CN21292713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稳定性强的钢结构支撑装置
CN211494459U (zh) 一种用于室内巡航无人机
CN210567421U (zh) 一种网络型光栅信号采集器的安装组件
CN211756787U (zh) 一种型砂制备用筛分装置
CN213685588U (zh) 一种管桩输送管的支撑装置
CN210799518U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风机
CN112065917B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减震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0160234U (zh) 一种热水器壁挂炉底板冲孔加工用模具
CN211129040U (zh) 一种应用于秸秆粉碎还田机的悬挂架
CN209743338U (zh) 家具快速拆装结构
CN213046221U (zh) 一种用于排骨床的电动床的可拆卸床架以及电动床
CN216861818U (zh) 一种具有减震前机轮的便携式农业测绘无人机
CN220433765U (zh) 组合式多用途铲刀及推土机
CN216775429U (zh) 一种微型农用机械
CN218151625U (zh) 一种一体式离心风机叶轮
CN21530081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通信接入设备
CN21626854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橡胶弹簧
CN22008705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伺服电机
CN218827773U (zh) 一种固定全向天线的固定装置
CN110731182B (zh) 一种应用于秸秆粉碎还田机的悬挂架
CN221249384U (zh) 一种安全性能好的玻璃打孔设备
CN220888958U (zh) 一种安全式钢结构节点构件
CN212155103U (zh) 空调压缩机固定件及地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