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5592U - 机器人控制箱及机器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控制箱及机器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5592U
CN219255592U CN202223602564.1U CN202223602564U CN219255592U CN 219255592 U CN219255592 U CN 219255592U CN 202223602564 U CN202223602564 U CN 202223602564U CN 219255592 U CN219255592 U CN 219255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control
box
box body
robot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25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逸森
王重彬
罗文喜
姜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25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5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5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5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器人控制箱及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控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接口;防护罩,与所述箱体连接且罩设于多个所述接口,所述防护罩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口、以及用于使所述过线口与所述线缆之间形成密封的密封件。本实用新型机器人控制箱在防护罩的防护下,箱体的外设接口与外部环境隔绝,不易堆积灰尘甚至是进水,并且通过密封件使过线口与线缆之间形成密封,灰尘和水不会从过线口处进入防护罩内,进一步提高对接口的防尘防水效果,从而保证机器人控制箱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机器人控制箱及机器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控制箱及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教育等众多领域。并且,随着机器人产品的更新迭代,机器人系统通过配置控制箱与机器人通信连接,以实现对机器人的运行控制。
然而,目前机器人控制箱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外部接口容易出现灰尘堆积甚至是进水等情况,如果情况严重,可能造成接口漏电、短路以及接触不良,从而导致无法控制机器人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机器人控制箱,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器人控制箱,该机器人控制箱包括:
箱体,箱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接口;
防护罩,与箱体连接且罩设于多个接口,防护罩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口、以及用于使过线口与线缆之间形成密封的密封件。
其中,密封件包括穿墙板,穿墙板安装于过线口处且与防护罩可拆卸连接,穿墙板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孔。
其中,穿墙板朝向防护罩的一面与防护罩之间夹装有密封垫。
其中,防护罩上还设有沿其罩体边缘布置的密封条,防护罩可拆卸连接于箱体且将密封条压接于箱体的外壁。
其中,箱体包括:
主箱体,构造有至少一侧面开口;
侧箱板,每一侧面开口通过一侧箱板封盖且侧箱板与主箱体可拆卸连接。
其中,主箱体还构造有沿侧面开口的边缘设置的凸起部,凸起部朝向侧箱板延伸。
其中,主箱体上设有密封部,密封部围绕凸起部外围设置,且弹性抵接于侧箱板。
其中,主箱体和/或至少一侧箱板上设有通气口,通气口处安装有过滤网及百叶窗;
其中,沿箱体的高度方向上,百叶窗的窗口方向倾斜朝下。
其中,主箱体的侧面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孔用于供穿设防护罩及侧箱板的紧固件插装。
其中,主箱体上设有提手,提手的两端与主箱体之间夹设有密封垫且通过紧固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和如前述的机器人控制箱,机器人控制箱与机器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控制箱用于与机器人通信连接,实现对机器人的运行控制,机器人控制箱的箱体上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罩设于箱体外的接口,线缆穿过防护罩上的过线口以与箱体外的接口连接。本机器人控制箱在防护罩的防护下,箱体的外设接口与外部环境隔绝,不易堆积灰尘甚至是进水,并且通过密封件使过线口与线缆之间形成密封,灰尘和水不会从过线口处进入防护罩内,进一步提高对接口的防尘防水效果,从而保证机器人控制箱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的爆炸图一;
图3为图1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的爆炸图二;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的爆炸图三;
图7为图1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的爆炸图一:
机器人控制箱,也可称为机器人控制柜、机器人控制盒等,用于与机器人通信连接,以实现对机器人的运行控制。其中,机器人的类型不作限制,比如,机器人为机械臂。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器人控制箱,该机器人控制箱包括:
箱体100,箱体100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接口101;
防护罩200,与箱体100连接且罩设于多个接口101,防护罩200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口201、以及用于使过线口201与线缆之间形成密封的密封件10。
本实施例的机器人控制箱主要包括箱体100和防护罩200的结构组成,其中,箱体100的作用主要在于放置和固定各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可以包括电池组、电路板、滤波器等。可选地,机器人控制箱的外形形状可与电脑机箱相似,如图1所示,箱体100为长方体。箱体100外壁所设的多个接口101向内与电子器件电性连接,向外则通过插接线缆与外部的设备电性连接。其中,接口101可包括电源接口101、与机器人电性连接的通信接口101等,接口101的类型和数量不作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防护罩200安装在箱体100上,并罩设于箱体100外的接口101。防护罩200上设有过线口201,线缆穿过防护罩200上的过线口201以与箱体100外的接口101连接。防护罩200可挡尘挡水,其作用在于罩设接口101以防止接口101积尘进水,防护罩200的外形构造及罩设面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防护罩200可与箱体100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包括螺丝连接、卡扣连接等。可选地,防护罩200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如此,用户可从外界查看防护罩200内接口101与线缆的连接情况,了解线缆与接口101是否发生脱落。进一步地,过线口20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过线口201处设有密封件10,密封件10用于使过线口201与线缆之间形成密封。密封件10的类型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可选地,密封件10为密封圈,密封圈与线缆相适配且安装于过线口201,线缆可从密封圈及过线口201中穿过。
本机器人控制箱在防护罩200的防护下,箱体100的外设接口101与外部环境隔绝,不易堆积灰尘甚至是进水,并且通过密封件10使过线口201与线缆之间形成密封,灰尘和水不会从过线口201处进入防护罩200内,进一步提高对接口101的防尘防水效果,从而保证机器人控制箱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10包括穿墙板10,穿墙板10安装于过线口201处且与防护罩200可拆卸连接,穿墙板10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孔。
如图1和图2所示,穿墙板10安装于防护罩200的过线口201处,线缆从穿墙板10上的过线孔穿过,以与与箱体100外的接口101连接。可选地,穿墙板10通过紧固件(如螺钉)与防护罩200连接。其中,穿墙板10上的过线孔数量不作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密封件10采用穿墙板10,穿墙板10密封性能好,且具有固线作用,线缆从穿墙板10穿过设置不易松动,与接口101连接稳定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穿墙板10朝向防护罩200的一面与防护罩200之间夹装有密封垫(图中未示出)。
其中,密封垫的外形根据穿墙板10的结构外形设置,比如,密封垫为方形密封垫。在穿墙板10紧固安装于防护罩200上时,密封垫夹装于穿墙板10与防护罩200之间。在密封垫的密封作用下,可防止外界的灰尘和水从穿墙板10与防护罩200的装配间隙处再经过线口201进入防护罩200内,可进一步提高接口101防尘防水性能。
参照图3,图3为图1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罩200上还设有沿其罩体边缘布置的密封条20,防护罩200可拆卸连接于箱体100且将密封条20压接于箱体100的外壁。
在密封条20的密封作用下,可防止外界的灰尘和水从防护罩200与箱体100的连接间隙处进入防护罩200内,进一步提高接口101防尘防水性能。可选地,防护罩200通过紧固件(如螺钉)与箱体100连接。
参照图4,图4为图1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的爆炸图二: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0包括:
主箱体110,构造有至少一侧面开口111;
侧箱板120,每一侧面开口111通过一侧箱板120封盖且侧箱板120与主箱体110可拆卸连接。
箱体100包括主箱体110和侧箱板120的结构组成,侧箱板120封盖于主箱体110的侧面开口111且与主箱体110可拆卸连接。可选地,侧箱板120通过紧固件(如螺钉)与主箱体110连接。其中,用户可从主箱体110上拆下侧箱板120,以对箱体100内电子器件进行检修和日常维护。作为可选实施方案,主箱体110上构造有两相对设置的侧面开口111,并对应设置两侧箱板120。
参照图4和图5,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箱体110还构造有沿侧面开口111的边缘设置的凸起部112,凸起部112朝向侧箱板120延伸。
当机器人控制箱受到水源迸溅,若水从侧箱板120与主箱体110的连接间隙处流入至侧面开口111处,凸起部112可对水流进行阻挡并将水流导至主箱体110底部,而防止水从侧面开口111进入箱体100内,以对箱体100内电子器件进行防水保护。作为可选实施方案,凸起部112对应围绕侧面开口111一圈设置。进一步地,凸起部112与主箱体110一体成型,并自侧面开口111的边缘折弯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箱体110上设有密封部113,密封部113围绕凸起部112外围设置,且弹性抵接于侧箱板120。
在密封部113的密封作用下,可阻止外界的水进入侧箱板120与主箱体110的凸起部112的对接间隙,进而防止水从侧面开口111进入箱体100内,进一步加强对箱体100内电子器件的防水保护。可选地,密封部113可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参照图6,图6为图1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的爆炸图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箱体110和/或至少一侧箱板120上设有通气口1,通气口1处安装有过滤网(图中未示出)及百叶窗30;
其中,沿箱体100的高度方向上,百叶窗30的窗口方向倾斜朝下。
通气口1用于实现箱体100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互通,外界空气可经通气口流入箱体100内,且箱体100内的空气也可从通气口流出,进而实现散热。作为可选实施方案,一侧箱板120上设有进气口1a,主箱体110上设有出气口1b,且出气口1b处设有排气扇40。其中,排气扇40工作可加速箱体100内空气流动,外界空气经进气口1a进入箱体100内,并在吸收热量后快速从出气口1b排出。
进一步地,通气口1处安装有百叶窗30,沿箱体100的高度方向上,百叶窗30的窗口方向倾斜朝下,进而可在水源迸溅时,可有效阻挡从通气口处进入箱体100内,实现对箱体100内电子器件的防水保护。并且,在外界空气从通气口1进入箱体100时,通过滤尘网过滤空气中夹杂的灰尘杂质,可减少箱体100内电子器件上的灰尘堆积。如此,可使得机器人控制箱达到较高防护等级(如IP54防护等级)。
参照图1、图4和图7,图7为图1实施例中机器人控制箱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箱体110的侧面设有多个连接孔114,连接孔114用于供穿设防护罩200及侧箱板120的紧固件插装。
可选地,连接孔114为螺纹孔,紧固件(如螺钉)依次穿过防护罩200、侧箱板120并旋紧紧固于连接孔114中。即连接孔114作为复用孔,同时用于安装固定防护罩200及侧箱板120,如此,可减少主箱体110上连接孔114的设置数量,缩短组装或拆卸操作时长,进而提高效率。进一步,连接孔114可为盲孔,如此,可防止外界水源经连接孔114进入箱体内,进一步加强防水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箱体110上设有提手40,提手40的两端与主箱体110之间夹设有密封垫(图中未示出)且通过紧固件连接。
如图1所示,主箱体110上安装有提手40,用户可通过手握提手40以提起机器人控制箱移动,使用及携带方便。提手40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如螺钉)与主箱体110连接,具体地,提手40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孔,主箱体110上对应设有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设于相对接的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中,进而将提手40紧固于主箱体110上。
进一步地,提手40的两端与主箱体110之间夹设有密封垫,在该密封垫的密封作用下,可防止水从提手40与主箱体110的装配间隙中进入箱体100内,以对箱体100内电子器件进行防水保护。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和如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机器人控制箱,机器人控制箱与机器人电性连接。该机器人控制箱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机器人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所有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机器人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接口;
防护罩,与所述箱体连接且罩设于多个所述接口,所述防护罩上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口、以及用于使所述过线口与所述线缆之间形成密封的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包括穿墙板,所述穿墙板安装于所述过线口处且与所述防护罩可拆卸连接,所述穿墙板上设有供所述线缆穿过的过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墙板朝向所述防护罩的一面与所述防护罩之间夹装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罩上还设有沿其罩体边缘布置的密封条,所述防护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箱体且将所述密封条压接于所述箱体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
主箱体,构造有至少一侧面开口;
侧箱板,每一所述侧面开口通过一所述侧箱板封盖且所述侧箱板与所述主箱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箱体还构造有沿所述侧面开口的边缘设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侧箱板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箱体上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围绕所述凸起部外围设置,且弹性抵接于所述侧箱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箱体和/或至少一所述侧箱板上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处安装有过滤网及百叶窗;
其中,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百叶窗的窗口方向倾斜朝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箱体的侧面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供穿设所述防护罩及所述侧箱板的紧固件插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箱体上设有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与所述主箱体之间夹设有密封垫且通过紧固件连接。
11.一种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控制箱,所述机器人控制箱与所述机器人电性连接。
CN202223602564.1U 2022-12-27 2022-12-27 机器人控制箱及机器人系统 Active CN219255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2564.1U CN219255592U (zh) 2022-12-27 2022-12-27 机器人控制箱及机器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2564.1U CN219255592U (zh) 2022-12-27 2022-12-27 机器人控制箱及机器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5592U true CN219255592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2564.1U Active CN219255592U (zh) 2022-12-27 2022-12-27 机器人控制箱及机器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5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33193A (en) Computer enclosure
CN111988944A (zh) 一种防水控制器
CN219255592U (zh) 机器人控制箱及机器人系统
CN203378162U (zh) 一种功能模块的壳体结构
CN211297479U (zh) 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
CN210693197U (zh) 一种应用于配电箱的防水透气机构
US5870902A (en) Rain shield for outdoor appliances
CN218549422U (zh) 一种接线盒
CN217933533U (zh) 按钮开关
CN209857190U (zh) 一种新风系统的进风装置及新风系统
CN220342736U (zh) 一种液压控制组合用屏蔽机箱
CN217715195U (zh) 一种电控盒及室外机
CN220191218U (zh) 域控制器及车辆
CN217741075U (zh) 一种防护箱的通风装置
CN218915307U (zh) 显示调试装置、电器盒组件及多联机空调
CN211741429U (zh)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电力检测表
CN220253851U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安装组件及其户外柜
CN217654117U (zh) 显示器组件及热水器
CN218722118U (zh) 一种带等离子功能的空气处理设备
CN216391880U (zh) 防护结构和电气设备
CN220915581U (zh) 防护组件
CN218886774U (zh) Led控制盒组件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CN217235769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6249060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CN217643717U (zh) 一种便携式应急强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