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7479U - 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97479U CN211297479U CN201922202306.6U CN201922202306U CN211297479U CN 211297479 U CN211297479 U CN 211297479U CN 201922202306 U CN201922202306 U CN 201922202306U CN 211297479 U CN211297479 U CN 2112974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nitoring device
- plate
- dustproof
- rear cover
- proo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属于监测设备技术领域。该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后罩组件和监测装置前板组件。所述监测装置后罩组件包括后罩壳、防尘复合板、散热扇、隔板和弹性件,所述后罩壳内部背面开有进风口,所述防尘复合板嵌接安在所述进风口内部,所述后罩壳两侧均开有安装口。本实用新型散热扇停止运行时,弹性件的弹力使得隔板盖住安装口,排风口与安装口的连通处被闭合,外界灰尘不会进入到监测装置内部,有效解决了传统散热孔易于进入灰尘导致监测装置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对检测装置内部进行有效快速散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外部跟随有监测装置。由于监测装置暴露在外界,检测装置的外壳附带有散热小孔给监测装置进行散热,散风热小孔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同样的外界灰尘易从散热小孔进入到监测装置内部,使得监测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受到灰尘侵袭,而且部分灰尘从电子元件的缝隙中进入到电子元件内部,影响电子元件后期正常运行,最终导致监测装置无法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旨在改善传统监测装置外部地散热小孔易于进入灰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后罩组件和监测装置前板组件。
所述监测装置后罩组件包括后罩壳、防尘复合板、散热扇、隔板和弹性件,所述后罩壳内部背面开有进风口,所述防尘复合板嵌接安在所述进风口内部,所述后罩壳两侧均开有安装口,所述散热扇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部,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外侧,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后罩壳内部侧壁,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一侧,所述安装口外部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隔板外围,所述监测装置前板组件包括前盖板和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固定嵌接在所述前盖板内部,所述前盖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后罩壳正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限位杆、端盖和弹簧,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所述限位杆另一端固定贯穿于所述后罩壳侧壁,所述端盖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杆另一端,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限位杆外部,且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后罩壳侧壁与所述端盖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后罩壳内部侧壁开有凹槽,所述弹簧和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限位杆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部,所述端盖直径小于所述凹槽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后罩壳靠近所述隔板一侧开有通孔,所述限位杆活动贯穿于所述通孔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复合板包括过滤网板和海绵板,所述海绵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网板一侧,所述过滤网板和所述海绵板均嵌接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板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外侧,所述海绵板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安装口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隔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所述排风口的长度和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外部固定安装有散热件,所述隔板为导热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后罩壳两侧的所述弹性件不少于两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前盖板背面外沿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固定嵌接有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散热扇将后罩壳内部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从向外部吹出,散热扇运行时产的风压使得隔板向外侧移动,排风口与安装口的连通处被打开,此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后罩壳内部的热气从安装口进入到排风口排出至外界,使得监测装置内部快速降温,散热扇停止运行时,弹性件的弹力使得隔板盖住安装口,排风口与安装口的连通处被闭合,外界灰尘不会进入到监测装置内部,有效解决了传统散热孔易于进入灰尘导致监测装置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对检测装置内部进行有效快速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监测装置后罩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尘复合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前盖板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监测装置后罩组件;110-后罩壳;111-凹槽;112-通孔;120-进风口;130-防尘复合板;131-过滤网板;132-海绵板;140-安装口;150-散热扇;160-排风口;170-隔板;180-弹性件;181-限位杆;182-端盖;183-弹簧;190-散热件;20-监测装置前板组件;210-前盖板;220-操作面板;230-卡槽;240-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后罩组件10和监测装置前板组件20。
其中监测装置后罩组件10和监测装置前板组件20通过螺钉固定扣合,监测装置后罩组件10用于防尘防水保护,以及散热,而监测装置前板组件20用于密封安装,保证监测装置内部不易于进入灰尘和水。
请参阅图2,监测装置后罩组件10包括后罩壳110、防尘复合板130、散热扇150、隔板170和弹性件180,后罩壳110内部背面开有进风口120,防尘复合板130嵌接安在进风口120内部,后罩壳110两侧均开有安装口140,散热扇150固定安装于安装口140内部,散热扇150和安装口14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隔板170设置于安装口140外侧,且隔板170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安装口140的长度和宽度,弹性件180安装于后罩壳110内部侧壁,后罩壳110两侧的弹性件180不少于两组,弹性件180一端固定连接于隔板170一侧,弹性件180和隔板170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固定,安装口140外部开设有排风口160,排风口160分别设置于隔板170外围,且隔板170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排风口160的长度和宽度,隔板170外部固定安装有散热件190,散热件190可以采用散热翅片,隔板170为导热板,其中,隔板170可以采用易于导热的金属板。
请参阅图3,弹性件180包括限位杆181、端盖182和弹簧183,限位杆181一端固定连接于隔板170,限位杆181另一端固定贯穿于后罩壳110侧壁,端盖182固定连接于限位杆181另一端,端盖182和限位杆18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弹簧183套接在限位杆181外部,且弹簧183设置于后罩壳110侧壁与端盖182之间。后罩壳110内部侧壁开有凹槽111,弹簧183和端盖182设置于凹槽111内部,限位杆181一端延伸至凹槽111内部,端盖182直径小于凹槽111内径,后罩壳110靠近隔板170一侧开有通孔112,限位杆181活动贯穿于通孔112内部。
请参阅图4,防尘复合板130包括过滤网板131和海绵板132,海绵板132固定连接于过滤网板131一侧,海绵板132和过滤网板13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过滤网板131和海绵板132均嵌接安装在进风口120内部,过滤网板131设置在进风口120外侧,海绵板132设置在进风口120内侧,过滤网板131和海绵板132用于阻隔外界空气中的灰尘,防止外界空气中的灰尘从进风口120进入至监测装置内部。
请参阅图1和5,监测装置前板组件20包括前盖板210和操作面板220,操作面板220固定嵌接在前盖板210内部,操作面板220和前盖板21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前盖板210固定安装于后罩壳110正面,前盖板210背面外沿开有卡槽230,卡槽230内部固定嵌接有密封垫圈240,密封垫圈240使得前盖板210与后罩壳110之间处于密封状态,外界灰尘不易进入监测装置内部。
该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散热扇150将后罩壳110内部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从向外部吹出,散热扇150运行时产的风压使得隔板170向外侧移动,排风口160与安装口140的连通处被打开,此时弹性件180中的弹簧183被压缩,后罩壳110内部的热气从安装口140进入到排风口160排出至外界,使得监测装置内部快速降温。散热扇150停止运行时,弹簧183弹力使得隔板170盖住安装口140,排风口160与安装口140的连通处被闭合,外界灰尘不会进入到监测装置内部,此时的隔板170和散热件190也可以将监测装置内部的热量用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外界。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扇15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散热扇15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装置后罩组件(10),所述监测装置后罩组件(10)包括后罩壳(110)、防尘复合板(130)、散热扇(150)、隔板(170)和弹性件(180),所述后罩壳(110)内部背面开有进风口(120),所述防尘复合板(130)嵌接安在所述进风口(120)内部,所述后罩壳(110)两侧均开有安装口(140),所述散热扇(15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口(140)内部,所述隔板(170)设置于所述安装口(140)外侧,所述弹性件(180)安装于所述后罩壳(110)内部侧壁,所述弹性件(18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170)一侧,所述安装口(140)外部开设有排风口(160),所述排风口(160)分别设置于所述隔板(170)外围;
监测装置前板组件(20),所述监测装置前板组件(20)包括前盖板(210)和操作面板(220),所述操作面板(220)固定嵌接在所述前盖板(210)内部,所述前盖板(210)固定安装于所述后罩壳(110)正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80)包括限位杆(181)、端盖(182)和弹簧(183),所述限位杆(181)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170),所述限位杆(181)另一端固定贯穿于所述后罩壳(110)侧壁,所述端盖(182)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杆(181)另一端,所述弹簧(183)套接在所述限位杆(181)外部,且所述弹簧(183)设置于所述后罩壳(110)侧壁与所述端盖(18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壳(110)内部侧壁开有凹槽(111),所述弹簧(183)和所述端盖(182)设置于所述凹槽(111)内部,所述限位杆(181)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111)内部,所述端盖(182)直径小于所述凹槽(111)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壳(110)靠近所述隔板(170)一侧开有通孔(112),所述限位杆(181)活动贯穿于所述通孔(11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复合板(130)包括过滤网板(131)和海绵板(132),所述海绵板(132)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网板(131)一侧,所述过滤网板(131)和所述海绵板(132)均嵌接安装在所述进风口(120)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131)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20)外侧,所述海绵板(132)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20)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70)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安装口(140)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隔板(170)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所述排风口(160)的长度和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70)外部固定安装有散热件(190),所述隔板(170)为导热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壳(110)两侧的所述弹性件(180)不少于两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210)背面外沿开有卡槽(230),所述卡槽(230)内部固定嵌接有密封垫圈(24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02306.6U CN211297479U (zh) | 2019-12-04 | 2019-12-04 | 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02306.6U CN211297479U (zh) | 2019-12-04 | 2019-12-04 | 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97479U true CN211297479U (zh) | 2020-08-18 |
Family
ID=72022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02306.6U Active CN211297479U (zh) | 2019-12-04 | 2019-12-04 | 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974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7703A (zh) * | 2021-07-29 | 2021-12-03 | 吴胜利 | 一种通信用5g基站 |
-
2019
- 2019-12-04 CN CN201922202306.6U patent/CN2112974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7703A (zh) * | 2021-07-29 | 2021-12-03 | 吴胜利 | 一种通信用5g基站 |
CN113747703B (zh) * | 2021-07-29 | 2023-05-02 | 成都贝尔通讯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用5g基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897502U (zh) | 密闭机柜背包式全空气换热装置 | |
CN211297479U (zh) | 一种防尘防水的冷却循环水除垢设备的监测装置 | |
CN209895297U (zh) | 一种计算机用方便散热的机箱结构 | |
CN214098337U (zh) | 一种防尘机箱 | |
CN210624740U (zh) | 电器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1019105U (zh) | 一种具有散热防尘功能的交换机 | |
CN210377341U (zh) | 一种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 | |
CN212302405U (zh)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大数据储存装置 | |
CN212391964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显示屏外壳 | |
CN210641230U (zh) | 一种电子通讯设备用散热装置 | |
CN210168394U (zh) | 一种制冷机机箱 | |
CN221381584U (zh) | 一种快速散热的中控机 | |
CN220771326U (zh) | 一种散热出风口安装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及其空调器 | |
CN218006803U (zh) |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一体化变压解码板 | |
CN211352963U (zh) |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服务器机架 | |
CN218273065U (zh) | 一种具有多重散热结构的投影机 | |
CN212843141U (zh) | 用于闭式冷却塔的电控系统 | |
CN213210872U (zh) | 一种嵌入式工业用平板电脑 | |
CN215298123U (zh) | 一种便于加工的散热机箱 | |
CN220359626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机柜 | |
CN211210197U (zh) | 一种减少占用空间的电气柜 | |
CN220441060U (zh) | 一种信息通信服务器用机柜 | |
CN221178246U (zh) | 一种散热器式电源板卡 | |
CN219612408U (zh) | 一种带散热风口防护的户外服务器机柜 | |
CN210804284U (zh) | 一种等离子电浆清洗机用控制主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