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2178U - 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2178U
CN219252178U CN202223612979.7U CN202223612979U CN219252178U CN 219252178 U CN219252178 U CN 219252178U CN 202223612979 U CN202223612979 U CN 202223612979U CN 219252178 U CN219252178 U CN 219252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lue gas
fixedly connected
tower body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29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懿翔
蒋锡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ya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ya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ya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ya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29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2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2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2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及烟气脱硫的技术领域,包括塔体,塔体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塔体内固定连接有喷淋系统,进气管道固定连接有入水管道,入水管道的出口位于塔体的底部,塔体连接有储浆池,塔体与储浆池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储浆池与喷淋系统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连通管道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本申请中,未反应的脱硫剂流入到塔体的底部,入水管道内的一部分烟气能够与塔体底部的烟气进行反应,另一部分上升与喷淋系统内的脱硫剂反应,从而提高烟气与脱硫剂的脱硫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烟气脱硫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厂仍以煤作为主要燃料进行发电,燃煤锅炉是大气污染物SO2的主要排放来源,因此,加大火电厂SO2的控制力度尤为紧迫和必要。烟气脱硫是当前控制燃煤锅炉SO2排放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约占全世界在建和已建脱硫装置采用量的90%,在现有烟气脱硫技术中占主导地位。
白泥,是造纸工业对制浆黑液进行碱回收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另外还含有一部分氧化钙和硅、金属盐等类型的杂质。常用的无害化处理造纸白泥的方式主要包括:煅烧成石灰在碱回收工段循环使用、提取精制碳酸钙用作造纸填料以及用于生产水泥、涂料等建筑材料;另外,造纸白泥还有一种更为简便、实用的处理方式,就是将白泥用作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硫剂。
目前的脱硫塔一般采用喷淋的方式进行脱硫处理,即采用脱硫剂与烟气接触的方式脱硫,脱硫剂与烟气接触的充分性将决定烟气的脱硫效率。因此,需从如何提增大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面积着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为了提高烟气的脱硫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塔体内固定连接有喷淋系统,所述进气管道固定连接有入水管道,所述入水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塔体的底部,所述塔体连接有储浆池,所述塔体与所述储浆池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所述储浆池与所述喷淋系统通过连通管道连接,所述连通管道固定连接有循环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从进气管道的进口进入进气管道内,绝大部分的烟气沿着进气管道的长度方向朝靠近塔体的方向移动并从进气管道的出口进入到塔体内,另一部分的烟气从进气管道进入到入水管道内并沿着入水管道进入到塔体内。储浆池内的脱硫剂通过循环泵进入到喷淋系统内,喷淋系统对脱硫剂进行喷淋,使得烟气与脱硫剂反应更加充分,从而提高脱硫的效果。未反应的脱硫剂流入到塔体的底部,入水管道内的一部分烟气能够与塔体底部的烟气进行反应,另一部分上升与喷淋系统内的脱硫剂反应,从而提高烟气与脱硫剂的脱硫效率。
可选的,所述入水管道内固定连接有出气板,所述出气板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水管道内的烟气沿着出气孔流出,烟气进入脱硫剂的液层分散而变成气泡,增加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烟气与脱硫剂的反应效果。
可选的,所述入水管道内转动连接有出风叶片,所述出风叶片位于所述出气板与所述进气管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经过出风叶片带动出风叶片转动,叶片转动对烟气起推动的作用,加快入水管道内的烟气到塔体的速度,从而提高烟气与脱硫剂整体的反应效率。
可选的,所述出气孔的尺寸朝远离所述出风叶片的方向逐级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沿着出气孔的长度方向朝靠近塔体的方向移动,出气孔对烟气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烟气进入液层分散成更小的气泡,增加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烟气与脱硫剂的反应效果。
可选的,所述入水管道的出口方向与所述连接管道的进口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硫剂流向储浆池的方向与烟气流向塔体的方向相反,即烟气与脱硫剂逆流接触,使得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烟气与脱硫剂的反应效果。
可选的,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连通管道的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内固定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设置有雾化孔,所述载板转动连接有出水叶片,所述载板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出水叶片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出水叶片位于载板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出水叶片转动,连通管道内的脱硫剂经过雾化孔流出,脱硫剂被打散成小水珠,使得脱硫剂雾化,从而提高脱硫剂与烟气的反应效果。
可选的,所述喷淋管道与所述连通管道通过分流器连接,所述分流器设置有固定管道、主管道和若干个分流管道,所述固定管道与所述连通管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分流管道与一个所述喷淋管道固定连接,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固定管道和所述分流管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管道内的脱硫剂依次进入到固定管道和主管道,脱硫剂分散的流入各个分流管道,脱硫剂经过雾化孔分散在塔体内的不同位置,增大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脱硫剂与烟气的反应效果。
可选的,所述喷淋管道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分流管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硫剂内含有一部分的金属盐等类型的杂质,通过过滤网对杂质进行过滤,减小杂质对脱硫剂与烟气反应的影响,使得脱硫剂与烟气反应更加充分。
可选的,所述喷淋管道内固定连接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位于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载板之间,所述导向环的内周面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硫剂通过导向面流向雾化孔,导向面对脱硫剂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便于脱硫剂流入到塔体内。
可选的,所述储浆池与所述塔体之间连接有连接池,所述储浆池与所述连接池通过导通管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道的出口置于所述储浆池内,所述连接管道远离所述塔体的一端低于所述导通管道靠近所述连接池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塔体内的脱硫剂通过连接管道流入到连接池内,连接管道的出口置于脱硫剂内,脱硫剂对连接管道进行液封,减少塔体内未反应的烟气通过连接管道排放到其他地方,使得烟气始终在塔体内进行反应。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未反应的脱硫剂流入到塔体的底部,入水管道内的一部分烟气能够与塔体底部的烟气进行反应,另一部分上升与喷淋系统内的脱硫剂反应,从而提高烟气与脱硫剂的脱硫效率;
2、入水管道内的烟气沿着出气孔流出,烟气进入脱硫剂的液层分散而变成气泡,增加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烟气与脱硫剂的反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塔体;11、进气管道;12、出气管道;13、连接管道;2、连接池;3、储浆池;31、导通管道;32、连通管道;33、循环泵;4、入水管道;41、出气板;411、出气孔;42、支撑板;43、出风叶片;5、喷淋系统;51、分流器;511、固定管道;512、主管道;513、分流管道;52、喷淋管道;521、载板;5211、雾化孔;522、出水叶片;523、驱动件;524、过滤网;525、导向环;5251、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塔体1,塔体1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11和出气管道12,出气管道12位于塔体1的顶部,进气管道11位于塔体1的底部,塔体1连接有连接池2,塔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13,进气管道11位于出气管道12和连接管道13之间,连接管道13远离塔体1的一端置于连接池2内,连接池2固定连接有储浆池3,连接池2与储浆池3通过导通管道31固定连接,导通管道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池2靠近储浆池3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储浆池3靠近连接池2的一侧,导通管道31靠近连接池2的一端高于连接管置于连接池2内的一端。储浆池3内固定连接有压滤机(附图未显示)等设备,储浆池3通过连通管道32与塔体1固定连接,连通管道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储浆池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塔体1上,连通管道32固定连接有循环泵33。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进气管道11固定连接有入水管道4,入水管道4位于进气管道11与连接管道13之间,入水管道4的出口方向与连接管道13的进口方向相同,入水管道4内固定连接有出气板41和支撑板42,支撑板42转动连接有出风叶片43,出风叶片43位于出气板41和进气管道11之间,出气板41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411(出气孔41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出气孔411的尺寸朝远离出风叶片43的方向逐级减小。连通管道32靠近塔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淋系统5,喷淋系统5包括分流器51,分流器51开设有固定管道511、主管道512和若干个分流管道513(分流管道513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主管道512既与固定管道511和分流管道513连通,又与固定管道511和分流管道513垂直,固定管道511远离主管道512的一端与连通管道32靠近塔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每个分流管道513远离主管道5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喷淋管道52,喷淋管道52内固定连接有载板521,载板521开设有若干个雾化孔5211(雾化孔521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雾化孔5211的尺寸朝远离分流管道513的方向逐级减小,载板521远离分流管道5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出水叶片522,载板521靠近分流管道5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件523,驱动件523是电机,驱动件523外接有控制器(附图未显示),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件52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驱动件523的输出端穿设于载板521,出水叶片522靠近载板52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驱动件523的输出端。喷淋管道52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24和导向环525,过滤网524位于驱动件523和主管道512之间,导向环525位于载板521与过滤网524之间,导向环525的内周面开设有导向面5251,导向面5251朝向过滤网524。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的实施原理为:
进气管道11内的一部分烟气从进气管道11的开口进入到塔体1内,另一部分烟气从进气管道11进入到入水管道4,并沿着入水管道4的长度方向朝靠近塔体1的方向移动,烟气带动出风叶片43转动,出风叶片43的转动对烟气的移动起推动的作用。烟气沿着出气孔411的长度方向朝靠近塔体1的方向移动,烟气穿过出气孔411进入脱硫剂的液层分散而变成小气泡,提高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从而大部分的烟气与脱硫剂产生反应,另一部分未反应的烟气跟着从进气管道11的开口进入到塔体1内的烟气一起朝喷淋系统5的方向移动。循环泵33带动储浆池3里面的脱硫剂沿着连通管道32的长度方向朝靠近喷淋系统5的方向移动,脱硫剂依次进入固定管道511和主管道512,并分散在各个分流管道513内,脱硫剂先经过过滤网524,过滤网524筛除较大颗粒的杂质,脱硫剂顺着导向面5251朝雾化孔5211的方向移动,脱硫剂沿着雾化孔5211的长度方向朝靠近出水叶片522的方向脱离雾化孔5211,控制器控制驱动件523,驱动件523驱动出水叶片522主动,将脱硫剂被打散成小水珠,使得脱硫剂处于雾化的状态,提高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面。烟气与脱硫剂充分反应后,脱硫后的烟气沿着出气管道12朝下一个工序移动,反应后的脱硫剂落入塔体1的底部,脱硫剂经过连接池2重新回到储浆池3内,脱硫剂通过压滤机脱水再次被循环泵33抽取并运输到喷淋管道52内,对脱硫剂进行循环利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11)和出气管道(12),所述塔体(1)内固定连接有喷淋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1)固定连接有入水管道(4),所述入水管道(4)的出口位于所述塔体(1)的底部,所述塔体(1)连接有储浆池(3),所述塔体(1)与所述储浆池(3)通过连接管道(13)连接,所述储浆池(3)与所述喷淋系统(5)通过连通管道(32)连接,所述连通管道(32)固定连接有循环泵(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道(4)内固定连接有出气板(41),所述出气板(41)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道(4)内转动连接有出风叶片(43),所述出风叶片(43)位于所述出气板(41)与所述进气管道(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411)的尺寸朝远离所述出风叶片(43)的方向逐级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道(4)的出口方向与所述连接管道(13)的进口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系统(5)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连通管道(32)的喷淋管道(52),所述喷淋管道(52)内固定连接有载板(521),所述载板(521)设置有雾化孔(5211),所述载板(521)转动连接有出水叶片(522),所述载板(521)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出水叶片(522)转动的驱动件(523),所述出水叶片(522)位于载板(521)远离所述驱动件(52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道(52)与所述连通管道(32)通过分流器(51)连接,所述分流器(51)设置有固定管道(511)、主管道(512)和若干个分流管道(513),所述固定管道(511)与所述连通管道(3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分流管道(513)与一个所述喷淋管道(52)固定连接,所述主管道(512)与所述固定管道(511)和所述分流管道(51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道(52)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24),所述过滤网(524)位于所述驱动件(523)与所述分流管道(5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道(52)内固定连接有导向环(525),所述导向环(525)位于所述过滤网(524)与所述载板(521)之间,所述导向环(525)的内周面设置有导向面(5251),所述导向面(5251)朝向所述过滤网(52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泥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浆池(3)与所述塔体(1)之间连接有连接池(2),所述储浆池(3)与所述连接池(2)通过导通管道(3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道(13)的出口置于所述储浆池(3)内,所述连接管道(13)远离所述塔体(1)的一端低于所述导通管道(31)靠近所述连接池(2)的一端。
CN202223612979.7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 Active CN219252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2979.7U CN21925217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2979.7U CN21925217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2178U true CN219252178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2979.7U Active CN21925217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2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322822B2 (en) Wet flue-gas desulfur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et flue-gas desulfurization
EP2762221B1 (en) Dual-chamber multi-absorption wet flue desulfurization device
CN208694682U (zh) 一种节能减排废气脱硫塔
CN217490366U (zh) 一种高效烟气脱硫塔
CN201510842U (zh) 双回路空塔喷淋、塔体除雾烟道一体化装置
CN101564641B (zh) 喷淋优化的液柱塔
CN219252178U (zh) 一种白泥法烟气脱硫塔
CN208583122U (zh) 一种除尘脱硫塔
CN206494730U (zh) 一种亚硫酸镁氧化为硫酸镁工艺系统
CN201930713U (zh) 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CN209530492U (zh) 一种脱硫除尘烟气净化装置
CN201260936Y (zh) 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浆液池
CN208287797U (zh) 一种高效氧化湿法脱硫系统
CN214437886U (zh) 高效旋流脱硫塔
CN206762611U (zh)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
CN219539928U (zh) 一种双循环脱硫除尘装置
CN213668691U (zh) 一种用于工业烟气的高效脱硫吸收塔
CN207734826U (zh) 一种可实现单塔双循环的脱硫塔
CN203208885U (zh) 一种以电石渣为脱硫剂的双塔脱硫装置
CN219559239U (zh) 一种双物料高效脱硫除尘超低排放系统
CN212369885U (zh) 无喷淋高效脱硫装置及系统
CN220824658U (zh) 一种焚烧线湿法脱酸塔
CN216358925U (zh) 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吸收塔
CN220071247U (zh) 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用喷淋装置
CN201603516U (zh) 一种适用于湿法脱硫的浆液池复合式氧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