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0552U - 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0552U
CN219250552U CN202223500206.XU CN202223500206U CN219250552U CN 219250552 U CN219250552 U CN 219250552U CN 202223500206 U CN202223500206 U CN 202223500206U CN 219250552 U CN219250552 U CN 219250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haped
wire body
pull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02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国
樊鸿浩
谢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a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a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a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a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002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0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0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0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包括线体,所述线体的纵切面为若干“Z”型结构,所述的若干“Z”型结构将所述线体按预设间隔分成若干区间,每个所述区间的间隔为b,b为1‑6mm;所述“Z”型结构与线体夹角为a,a为10度‑170度;所述“Z”型结构顶端与线体之间的高度为c,c为0.01‑2mm。本实用新型提拉线的提拉及固定效果较好,能应用于微创美容手术或外科整形手术。通过上述的“Z”型结构,可以协助美容提拉线在肌体内锚定,有效防止提拉线在肌体中横向滑移,造成肌肤愈合缓慢、肌体提拉失效,可以保证提拉线在肌肉组织自行固定,提高保持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
背景技术
在美容行业的微创美容手术中,提拉线运用广泛,在微创缝合、肌体提拉等方面效果良好,可刺激皮肤胶原蛋白的生成,紧致肌肤改善质感,提拉线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无需拆线过程,可在肌肤中自然降解,深得使用者欢迎。
目前微创美容手术或外科整形手术中常用的面部整形线有锯齿线和硅胶弹力线,但是术后提升效果一直不理想,面部整形锯齿线齿小且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提拉皮肤力度不够,术后容易滑脱。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提拉及固定效果较好,能应用于微创美容手术或外科整形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中,包括线体,所述线体的纵切面为若干“Z”型结构,所述的若干“Z”型结构将所述线体按预设间隔分成若干区间,每个所述区间的间隔为b,b为1-6mm;
所述“Z”型结构与线体夹角为a,a为10度-170度;
所述“Z”型结构顶端与线体之间的高度为c,c为0.01-2mm。
本实用新型中,该提拉线的提拉及固定效果较好,能应用于微创美容手术或外科整形手术。通过上述的“Z”型结构,可以协助美容提拉线在肌体内锚定,有效防止提拉线在肌体中横向滑移,造成肌肤愈合缓慢、肌体提拉失效,可以保证提拉线在肌肉组织自行固定,提高保持强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Z”型结构为对称设于线体轴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的“Z”型结构包括直线部,直线部与线体垂直,直线部上还连接对称设于线体轴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的“Z”型结构包括倾斜部,倾斜部倾斜连接于线体上,倾斜部上还连接对称设于线体轴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的“Z”型结构沿线体圆周方向数量为2排,2排“Z”型结构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可选地,所述的“Z”型结构沿线体圆周方向数量为3排,3排“Z”型结构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可选地,所述的“Z”型结构沿线体圆周方向数量为4排,4排“Z”型结构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优选地,提拉线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乙醇酸或胶原蛋白中的一种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Z”型结构成型工艺为注塑、冲压、机械切割或激光切割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拉线的提拉及固定效果较好,能应用于微创美容手术或外科整形手术。通过上述的“Z”型结构,可以协助美容提拉线在肌体内锚定,有效防止提拉线在肌体中横向滑移,造成肌肤愈合缓慢、肌体提拉失效,可以保证提拉线在肌肉组织自行固定,提高保持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使用过程中无需全身麻醉,微创切口植入人体子皮层,不留疤痕,提升效果自然持久,尤其适用于拒绝手术或无法接受手术需要美容的人士。手术感染几率低,在发挥美容提升效果的过程中,能被人体吸收逐渐降解代谢掉,无残留物质,对人体安全有保障,无后顾之忧。手术过程用时短,操作简单,恢复快,无不良副作用及并发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整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整体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整体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4整体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5整体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6整体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7整体示意图。
图9是线体圆周方向第一示意图。
图10是线体圆周方向第二示意图。
图11是线体圆周方向第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9-11所示,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中,包括线体1,线体1的纵切面为若干“Z”型结构2,若干“Z”型结构2将线体1按预设间隔分成若干区间,每个所述区间的间隔为b,b为1-6mm;
“Z”型结构2与线体1夹角为a,a为10度-170度;
“Z”型结构2顶端与线体1之间的高度为c,c为0.01-2mm。
本实施例中,该提拉线的提拉及固定效果较好,能应用于微创美容手术或外科整形手术。通过上述的“Z”型结构,可以协助美容提拉线在肌体内锚定,有效防止提拉线在肌体中横向滑移,造成肌肤愈合缓慢、肌体提拉失效,可以保证提拉线在肌肉组织自行固定,提高保持强度。
具体的,“Z”型结构2为对称设于线体1轴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本实施例中,该“Z”型结构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且对称设于线体1轴线两侧。该平行四边形结构的“Z”型结构的尖端类似倒刺的结构,可以有效抓紧周边肌体,防止提拉线回拉使得拉紧效果失效。
具体的,“Z”型结构除了沿线体1的纵切面分布外,在线体1的圆周方向也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图9-11所示:
“Z”型结构2沿线体1圆周方向数量为2排,2排“Z”型结构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或者,“Z”型结构2沿线体1圆周方向数量为3排,3排“Z”型结构2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或者,“Z”型结构2沿线体1圆周方向数量为4排,4排“Z”型结构2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可以理解为,“Z”型结构2可以沿线体1圆周方向分布,如上述的2排、3排、4排等,只要能起到提拉效果即可。
另外,“Z”型结构2也可以沿线体1圆周方向呈环绕的螺旋状分布,螺旋状分布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提拉线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乙醇酸或胶原蛋白中的一种组成。“Z”型结构2成型工艺为注塑、冲压、机械切割或激光切割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材料制成的提拉线容易被肌体吸收,上述的工艺方法简单且容易制作。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Z”型结构2包括直线部21,直线部21与线体1垂直,直线部21上还连接对称设于线体1轴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直线部21再连接平行四边形结构的结构,同样能起到提拉的作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原理与实施例1雷同,在此不再叙述。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Z”型结构2包括倾斜部22,倾斜部22倾斜连接于线体1上,倾斜部22上还连接对称设于线体1轴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倾斜部22,使得“Z”型结构2更加类似一倒刺状结构,同样能起到提拉的作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原理与实施例1雷同,在此不再叙述。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该结构为“Z”型结构的衍生,符合通用结构,同样能起到提拉的作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原理与实施例1雷同,在此不再叙述。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该结构为“Z”型结构的衍生,符合通用结构,且线体1呈略微的倾斜状,同样能起到提拉的作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原理与实施例1雷同,在此不再叙述。
实施例6
如图7所示,该结构为“Z”型结构的衍生,符合通用结构,且线体1呈略微的倾斜状,同样能起到提拉的作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原理与实施例1雷同,在此不再叙述。
实施例7
如图8所示,该结构为“Z”型结构的衍生,符合通用结构,“Z”型结构2为对称设于线体1轴线两侧的梯形结构,同样能起到提拉的作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原理与实施例1雷同,在此不再叙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拉线的提拉及固定效果较好,能应用于微创美容手术或外科整形手术。通过上述的“Z”型结构,可以协助美容提拉线在肌体内锚定,有效防止提拉线在肌体中横向滑移,造成肌肤愈合缓慢、肌体提拉失效,可以保证提拉线在肌肉组织自行固定,提高保持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使用过程中无需全身麻醉,微创切口植入人体子皮层,不留疤痕,提升效果自然持久,尤其适用于拒绝手术或无法接受手术需要美容的人士。手术感染几率低,在发挥美容提升效果的过程中,能被人体吸收逐渐降解代谢掉,无残留物质,对人体安全有保障,无后顾之忧。手术过程用时短,操作简单,恢复快,无不良副作用及并发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体(1),所述线体(1)的纵切面为若干“Z”型结构(2),所述的若干“Z”型结构(2)将所述线体(1)按预设间隔分成若干区间,每个所述区间的间隔为b,b为1-6mm;
所述“Z”型结构(2)与线体(1)夹角为a,a为10度-170度;
所述“Z”型结构(2)顶端与线体(1)之间的高度为c,c为0.01-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型结构(2)为对称设于线体(1)轴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型结构(2)包括直线部(21),直线部(21)与线体(1)垂直,直线部(21)上还连接对称设于线体(1)轴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型结构(2)包括倾斜部(22),倾斜部(22)倾斜连接于线体(1)上,倾斜部(22)上还连接对称设于线体(1)轴线两侧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型结构(2)沿线体(1)圆周方向数量为2排,2排“Z”型结构(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型结构(2)沿线体(1)圆周方向数量为3排,3排“Z”型结构(2)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型结构(2)沿线体(1)圆周方向数量为4排,4排“Z”型结构(2)之间的夹角为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提拉线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乙醇酸或胶原蛋白中的一种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型结构(2)成型工艺为注塑、冲压、机械切割或激光切割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223500206.X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 Active CN219250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0206.XU CN219250552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0206.XU CN219250552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0552U true CN219250552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6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0206.XU Active CN219250552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05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6402A (zh) * 2023-09-27 2023-11-03 无锡雅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线材的制备设备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6402A (zh) * 2023-09-27 2023-11-03 无锡雅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线材的制备设备及制备方法
CN116986402B (zh) * 2023-09-27 2023-12-08 无锡雅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线材的制备设备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2974B (zh) 具有由热接触介导的保持器的自留缝线
US20070219587A1 (en) Surgical Thread for Plastic, Dermatolog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and for Surgical Sutures
KR102114925B1 (ko) 성형 시술용 실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술도구
JP2001526929A (ja) 生体吸収性の縫合糸固定具
CN219250552U (zh) 一种z型倒刺整形美容提拉线
CN200960182Y (zh) 医用硅胶美容整形弹力提升线
JP7284949B2 (ja) 縫合糸、縫合デバイス及びその応用
CN108778352A (zh) 皮肤增强手术缝合线
US20040267315A1 (en) Braided gold suture and method of use
CN110787319A (zh) 用于面部美容提拉的植入物及其应用
US8585774B2 (en) Temporal brow lifting and fixation device
CN107468291A (zh) 一种美容用倒刺线
WO2020211527A1 (zh) 一种缝合线、缝合装置及其应用
KR20160137102A (ko) 리프팅용 생체 삽입용 실
CN112315623B (zh) 一种自固定的整形美容提拉线
KR102411627B1 (ko) 코 성형용 리프팅 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0843624U (zh) 一种美容整形多维锯齿提升线
CN210204982U (zh) 一种缝合线以及缝合装置
CN210582750U (zh) 一种缝合线以及缝合装置
WO2019169901A1 (zh) 一种用于加强肌腱吻合口的肌腱防粘连膜
RU2694474C1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аногенитальной области у женщин
RU2584079C1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ая нить (варианты)
Suzuki, Kayoko Shin-ya, Soon Chan Um, Yoshihiko Nishimura Reconstruction of orbicularis oris and levator labii superioris muscles in secondary repair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Hong et al. Revolutionizing thread lifting: Evolution and techniques in facial rejuvenation
Hersh XLVII The Manage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Nasal Bony Vaul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