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8378U - 安装框架及级联型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安装框架及级联型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8378U
CN219248378U CN202223408400.5U CN202223408400U CN219248378U CN 219248378 U CN219248378 U CN 219248378U CN 202223408400 U CN202223408400 U CN 202223408400U CN 219248378 U CN219248378 U CN 219248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frame
frequency converter
power uni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84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费龙
孙泽成
武宗祥
牛永刚
杨士伟
谢仁强
徐鲤庭
袁建国
李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84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8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8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8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安装框架及级联型变频器,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安装框架包括框体和至少一个绝缘板,所述框体设有容纳腔;所述绝缘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绝缘板的端部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级联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绝缘板能够阻挡在级联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之间,加大电气间隙及爬电;因此,安装在安装腔内的功率单元之间能够减小相互之间的间隙,整体排布更紧凑,有利于降低整机体积。

Description

安装框架及级联型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框架及级联型变频器。
背景技术
级联型变频器将多个相线相互独立的功率单元进行输出串联,以进行高压输出。其中,变压器将电网电压进行降压,再通过变压器的二次侧甩线端、连接线来提供给功率单元。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于输出转动需求及转动到何种程度等变频指令。
对于上述将多个功率单元进行输出串联,级联型变频器在壳体内搭设较多的梁来对多个功率单元进行支撑;出于设备安全的考虑,功率单元之间留有较大间隙。由于功率单元数量较多,如在10KV的变频器中,需要串联8个功率单元,导致级联型变频器的整机体积较大(宽度较大或长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安装框架,以有利于降低整机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安装框架包括框体和至少一个绝缘板,所述框体设有容纳腔;所述绝缘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绝缘板的端部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级联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
可选地,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安装环板,所述安装环板沿所述框体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环板的板平面与所述绝缘板的板平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安装环板用于与级联型变频器的机柜框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环板设有第一贯穿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结构用于供级联型变频器的变压器与所述功率单元之间的连接线穿过。
可选地,所述安装环板上设有第二贯穿结构,所述第二贯穿结构用于供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机柜框架固定连接;和/或,所述框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至所述安装环板;和/或,所述框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框体与所述绝缘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级联型变频器,所述级联型变频器包括机柜框架和上述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机柜框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级联型变频器,所述级联型变频器包括机柜框架和上述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机柜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控制组件、变压组件和功率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输出变频指令,所述变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变压器,所述功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功率单元,所述功率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变压组件与所述功率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功率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可选地,所述级联型变频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框架和多个所述功率单元,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安装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安装框架沿第三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安装环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贯穿结构;所述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连接线,所述功率单元背离所述变压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接线部;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贯穿结构,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甩线端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功率单元沿所述安装腔的排列方向的一侧还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框体的侧壁之间,或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绝缘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机柜壳体,所述机柜壳体固定在所述机柜框架上,所述机柜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安装框架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变压组件;所述散热器具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沿所述第一开口到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设置在所述变压组件的端部上,所述第一挡风板设有供所述变压组件进行散热的第三贯穿结构;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风板的另一侧边与所述机柜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功率单元之间设有第一预设间隔,所述第一预设间隔的一端连通所述变压组件与所述功率组件的排列间隔,所述第一预设间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功率单元沿所述安装腔的排列方向的一侧还设有电容器,所述电容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框体的侧壁之间,或所述电容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绝缘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容器与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的同一侧;所述散热器背离所述功率单元的一侧与所述框体的侧壁或所述绝缘板之间设有第二预设间隔,和/或所述电容器背离所述功率单元的一侧与所述框体的侧壁或所述绝缘板之间设有第三预设间隔,和/或所述电容器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设有第四预设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安装框架设置为包括框体和至少一个绝缘板,框体设有容纳腔;绝缘板设置在容纳腔内;绝缘板的端部与框体固定连接,绝缘板将容纳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安装级联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此时,绝缘板能够阻挡在级联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之间,加大电气间隙及爬电;因此,安装在安装腔内的功率单元之间能够减小相互之间的间隙,整体排布更紧凑,有利于降低整机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架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架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级联型变频器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功率单元与散热器、电容器连接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压组件与机柜壳体安装的立体(隐藏部分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压组件与机柜壳体安装的主视图(隐藏部分结构)。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安装框架 110 框体
120 绝缘板 121 安装腔
130 安装环板 131 第一贯穿结构
132 第二贯穿结构 140 加强筋
150 安装柱 151 安装孔
210 机柜框架 220 机柜壳体
230 绝缘梁 240 布线架
251 第一挡风板 252 第二挡风板
253 第一预设间隔 254 第三贯穿结构
310 控制组件 320 变压组件
321 变压器 330 功率组件
331 功率单元 332 接线部
340 散热器 341 散热通道
350 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装框架100,该安装框架可用于级联型变频器。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安装框架100包括框体110和至少一个绝缘板120,框体110设有容纳腔;该框体110可设置为由四块侧板依次连接而成,从而这四块侧板围设出上述容纳腔。绝缘板120可由塑胶材料制成。绝缘板120设置在容纳腔内,绝缘板120的端部与框体110固定连接,可采用一体成型、粘接、卡扣连接等方式,绝缘板120将容纳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安装腔121,安装腔121用于安装级联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331(功率单元331参照图5)。在图1中,安装框架100的容纳腔内设有三个间隔设置的绝缘板120,从而将容纳腔分隔成四个并排设置的安装腔121。
此时,绝缘板120能够阻挡在级联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331之间,加大电气间隙及爬电;因此,安装在安装腔121内的功率单元331之间能够减小相互之间的间隙,整体排布更紧凑,有利于降低整机体积。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安装框架100还包括安装环板130,安装环板130沿框体110的周向延伸设置。安装环板130可设置为整体呈方环状或矩形环状,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安装环板130的板平面与绝缘板120的板平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预设夹角可设置为90度(即安装环板130的板平面与绝缘板120的板平面相垂直)或60度或其他角度,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安装环板130用于与级联型变频器的机柜框架210(机柜框架210参照图3、图4)固定连接。此时,安装环板130能够较好地适应机柜框架210的框架结构,能够快速地安装到机柜框架210上,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安装环板130设有第一贯穿结构131,第一贯穿结构131可设置为通孔或者缺口,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第一贯穿结构131用于供级联型变频器的变压器321(变压器321参照图6)与功率单元331之间的连接线穿过,从而能够将变压器321、功率单元331分别安装在安装框架100的两侧而通过连接线进行连接,提高了级联型变频器的布局灵活性。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安装环板130上设有第二贯穿结构132,第二贯穿结构132可设置为通孔或者缺口,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第二贯穿结构132用于供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紧固件用于将安装框架100与机柜框架210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安装框架100的安装效率。框体110的外侧壁上设有加强筋140,加强筋140延伸至安装环板130,即加强筋140连接框体110的外侧壁和安装环板130,而有利于提高安装框架100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安装框架100对功率单元331的承重能力。框体110的外侧壁上安装柱150,安装柱150上设有安装孔151,安装孔151用于与第二紧固件连接,第二紧固件用于将功率单元331与安装框架100固定连接,此时功率单元331可设置与安装孔151对应的缺口或通孔。安装柱150上设有安装孔151,既能够通过安装柱150提高安装框架100的结构强度,又能够通过安装孔151提高功率单元331的安装效率。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可设置为螺栓、螺钉、螺柱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框体110与绝缘板120一体成型,如采用塑胶进行一体压铸,以有利于提高安装框架100的制造效率。一体成型的结构相对于在机柜内搭梁的形式,结构更简单,有利于降低整体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级联型变频器,参照图3、图4,级联型变频器包括机柜框架210和上述安装框架100,安装框架100与机柜框架210固定连接,如上述采用第一紧固件将安装框架100与机柜框架210固定连接的方式或卡扣连接等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控制组件310、变压组件320和功率组件330,控制组件310用于输出变频指令,变压组件320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变压器321,功率组件330包括至少两个功率单元331,功率单元331设置在安装框架100的安装腔121内;变压组件320与功率组件330沿第一方向(如图3中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功率组件330与控制组件310第二方向(如图3中的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具体可设置为相垂直。
此时,级联型变频器能够利用安装框架100来减少安装功率单元331整体占用的体积,通过变压组件320与功率组件3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功率组件330与控制组件310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形式,提高级联型变频器的紧凑程度。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级联型变频器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框架100和多个功率单元331,功率单元331与安装腔121一一对应连接;安装框架100沿第三方向(如图3中的上下方向)排列设置;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具体可设置为相垂直。此时,第三方向可以设置为与第二方向(功率组件330与控制组件310的排布方向)相垂直,第三方向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二方向相平行,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安装环板130沿第三方向的相对两侧(图3、图4所示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贯穿结构131;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连接线,功率单元331背离变压组件320的一侧(如图中朝向阅读者的一侧)设置有接线部332;连接线穿过第一贯穿结构131,连接线的一端与变压器321的二次侧甩线端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接线部332连接。在安装较多的功率单元331,连接线较多;安装环板130沿第三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贯穿结构131,有利于合理排布连接线的穿出位置,提高连接线分布的稀疏程度。此外,由于设有能够穿过连接线的第一贯穿结构131,功率单元331的接线部332能够设置在背离变压组件320的一侧(可将该侧对应柜门),在提升级联型变频器的紧凑性的同时,便于对功率单元331进行线缆拆装、检查或维修。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6,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绝缘梁230,图6中包括四个并排设置的绝缘梁230。绝缘梁230的排列方向与变压器321的排列方向平行设置,如均沿图6中的左右方向。绝缘梁230设置在变压组件320与功率组件330之间;变压器321的二次侧甩线端设置在绝缘梁230上,或连接线固定在绝缘梁230上,从而有效利用了变压组件320与功率组件330之间的间隔,进一步提高了级联型变频器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沿安装框架100的排列方向(如图3的上下方向),变压器321的二次侧甩线端与安装框架100的排列末端具有预设间距;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布线架240,布线架240设置在预设间距内,布线架240用于固定连接线。当功率单元331较多时,通常需要较多的安装框架100,因此导致安装框架100排布后的整体高度或整体宽度较大,甚至大于变压器321的高度。此时布线架240能够通过固定连接线,有效承载连接线的重量,降低连接线与功率单元331的连接处发生脱落的风险。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功率单元331沿安装腔121的排列方向的一侧还设有散热器340,散热器340设置在功率单元331与框体110的侧壁之间,或散热器340设置在功率单元331与绝缘板120之间。此时散热器340能够利用框体110的侧壁或绝缘板120作为风道墙壁,减少了材料损耗。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机柜壳体220,机柜壳体220固定在机柜框架210上,机柜壳体220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安装框架100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如沿图3的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第一开口朝向进风口,第二开口朝向变压组件320;散热器340具有散热通道341,散热通道341沿第一开口到第二开口的方向延伸设置,从而利用进风口的进风而提高散热效率。散热器340可设置为翅片散热器,此时翅片之间的间隙形成上述散热通道341。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第一挡风板251和第二挡风板252,第一挡风板251设置在变压组件320的端部上,第一挡风板251设有供变压组件320进行散热的第三贯穿结构254,该第三贯穿结构254可设置为通孔或者缺口,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第二挡风板252的一侧边与第一挡风板251的侧边固定连接(如通过折弯工艺或焊接工艺或注塑工艺实现固定连接),第二挡风板252的另一侧边与机柜壳体220固定连接;第二挡风板252与功率单元331之间设有第一预设间隔253,第一预设间隔253的一端连通变压组件320与功率组件330的排列间隔,第一预设间隔253的另一端连通出风口,优化了级联型变频器内的散热风道,提高了级联型变频器的整体散热效率。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功率单元331沿安装腔121的排列方向的一侧还设有电容器350,电容器350设置在功率单元331与框体110的侧壁之间,或电容器350设置在功率单元331与绝缘板120之间。此时电容器350能够利用框体110的侧壁或绝缘板120作为风道墙壁,减少了材料损耗。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8,电容器350与散热器340设置在功率单元331的同一侧,进一步提升级联型变频器的结构紧凑程度。此外,散热器340背离功率单元331的一侧(如图中的左侧)与框体110的侧壁(当散热器340安装至朝向框体110的侧壁时)或绝缘板120(当散热器340安装至朝向绝缘板120时)之间设有第二预设间隔,该第二预设间隔参照图8中的尺寸L2所示。电容器350背离功率单元331的一侧(如图中的左侧)与框体110的侧壁(当电容器350安装至朝向框体110的侧壁时)或绝缘板120(当电容器350安装至朝向绝缘板120时)之间设有第三预设间隔,该第三预设间隔参照图8中的尺寸L3所示。电容器350与散热器340之间设有第四预设间隔,该第四预设间隔参照图8中的尺寸L4所示;在需要的时候,参照图8,可也可以在第四预设间隔的后方(图8中图面朝里的一侧)设置一挡板,以增大从散热通道341、第二预设间隔、第三预设间隔的进风流量。第二预设间隔、第三预设间隔、第四预设间隔均能够进一步增大进风流量,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当级联型变频器进行散热时,参照图3、图8,进风先穿过机柜壳体220的进风口、安装框架100的第一开口,分别到达控制组件310、功率组件330处(参照图3中的白色箭头);其中,机柜壳体220也可以做成控制组件310与功率组件330连通,从而到达控制组件310的进风能够流动到功率组件330处。进风再穿过散热器340的散热通道341、第二预设间隔(若设置有,对应尺寸L2)、第三预设间隔(若设置有,对应尺寸L3)、第四预设间隔(若设置有,对应尺寸L4),达到第一挡风板251、第二挡风板252处。在第一挡风板251、第二挡风板252的作用下,进风下沉(参照图3中的阴影箭头)。下沉的进风再穿过变压组件320用于进行散热的通道、第一挡风板251上的第三贯穿结构254,最终流向机柜壳体220的出风口(参照图3中的黑色箭头)。
参照图1、图6、图7,在将功率单元331对应的安装框架100安装到机柜框架210上时,此时部分或全部机柜框架210也已吊装在机柜壳体220的底座部分上。可以看到,此时通过安装框架100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正面可伸手穿过安装框架100的安装腔121,对功率单元331的连接线进行操作,将连接线从安装环板130上的第一贯穿结构131引入功率柜内。
当机柜框架210吊装安装后,可以在级联型变频器正面透过安装框架100看到及操作变压器321的二次侧甩线端。
此外,该安装框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级联型变频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设有容纳腔;
至少一个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绝缘板的端部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级联型变频器的功率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安装环板,所述安装环板沿所述框体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环板的板平面与所述绝缘板的板平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安装环板用于与级联型变频器的机柜框架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板设有第一贯穿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结构用于供级联型变频器的变压器与所述功率单元之间的连接线穿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板上设有第二贯穿结构,所述第二贯穿结构用于供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机柜框架固定连接;和/或,所述框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至所述安装环板;和/或,所述框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与所述绝缘板一体成型。
6.一种级联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型变频器包括机柜框架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机柜框架固定连接。
7.一种级联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型变频器包括机柜框架和如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机柜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控制组件、变压组件和功率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输出变频指令,所述变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变压器,所述功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功率单元,所述功率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变压组件与所述功率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功率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级联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型变频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框架和多个所述功率单元,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安装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安装框架沿第三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安装环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贯穿结构;所述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连接线,所述功率单元背离所述变压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接线部;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贯穿结构,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甩线端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部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级联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沿所述安装腔的排列方向的一侧还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框体的侧壁之间,或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绝缘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级联型变频器,所述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机柜壳体,所述机柜壳体固定在所述机柜框架上,所述机柜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安装框架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变压组件;所述散热器具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沿所述第一开口到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延伸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级联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型变频器还包括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设置在所述变压组件的端部上,所述第一挡风板设有供所述变压组件进行散热的第三贯穿结构;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风板的另一侧边与所述机柜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功率单元之间设有第一预设间隔,所述第一预设间隔的一端连通所述变压组件与所述功率组件的排列间隔,所述第一预设间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风口。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级联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沿所述安装腔的排列方向的一侧还设有电容器,所述电容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框体的侧壁之间,或所述电容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与所述绝缘板之间;
所述电容器与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的同一侧;所述散热器背离所述功率单元的一侧与所述框体的侧壁或所述绝缘板之间设有第二预设间隔,和/或所述电容器背离所述功率单元的一侧与所述框体的侧壁或所述绝缘板之间设有第三预设间隔,和/或所述电容器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设有第四预设间隔。
CN202223408400.5U 2022-12-16 2022-12-16 安装框架及级联型变频器 Active CN219248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8400.5U CN219248378U (zh) 2022-12-16 2022-12-16 安装框架及级联型变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8400.5U CN219248378U (zh) 2022-12-16 2022-12-16 安装框架及级联型变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8378U true CN219248378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5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8400.5U Active CN219248378U (zh) 2022-12-16 2022-12-16 安装框架及级联型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8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41459A1 (en) Battery module
CN106207045A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1981300U (zh) 一种便于端子板散热的开关柜
CN213768242U (zh) 车辆的电池包和车辆
CN219248378U (zh) 安装框架及级联型变频器
CN112701933B (zh) 一种逆变装置
CN216357975U (zh) 光伏逆变器
CN217240571U (zh) 变频器功率单元
CN215188051U (zh) 散热模组、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CN215073490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
CN214155198U (zh) 开关电源的散热结构
CN219389925U (zh)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20830119U (zh) 一种一体式铜排和储能变流器
CN217241201U (zh) 储能电源
CN214307367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20022335U (zh) 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有源滤波装置
CN220628059U (zh) 一种支架结构及电池包
CN219515182U (zh) 一种安装壳、射频发生装置、射频解冻装置以及冰箱
CN219938661U (zh) 一种安装壳、射频发生装置、射频解冻装置以及冰箱
CN215773978U (zh) 一种功率机柜
CN215579958U (zh) 一种全方位散热配电柜
CN215934710U (zh) 变频器
CN219904083U (zh) 散热充电桩
CN214412570U (zh) 一种新型低压变频器整流机芯结构
CN213304393U (zh) 电连接器后盖及电池端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