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3490U - 一种光伏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3490U
CN215073490U CN202120826085.4U CN202120826085U CN215073490U CN 215073490 U CN215073490 U CN 215073490U CN 202120826085 U CN202120826085 U CN 202120826085U CN 215073490 U CN215073490 U CN 215073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ssembly
air duct
duct assembly
photovoltaic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60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成中
吴华圣
胡克荣
宋彦明
周泽平
陈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wa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w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wa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w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260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3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3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3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具有前面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呈上下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设置于第一隔板上的离心风机、固定于第二隔板上的第一功率模块组件、固定于底板的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设置于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右侧的第一电抗器,第一隔板的设置离心风机处设置有第一通风口,第二隔板均匀设置有第一条形通孔,左侧板和右侧板的设置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左侧板和右侧板的设置离心风机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体积小、成本低;且箱体内各元器件排布排列紧凑、简洁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防护等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光伏逆变器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与电网的接口设备。光伏逆变器在保证电路设计和实现方面的同时,还需保证光伏逆变器内的各元器件的布局和散热等。
现有技术的光伏逆变器因其结构达不到防护等级,多设置在室内逆变房内;若需要设置在室外,需将光伏逆变器安装在现有的集装箱内。现有技术的光伏逆变器安装在集装箱内,产品整体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结构不紧凑,且散热效果也差。
因而,急需开发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防护等级高的光伏逆变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防护等级高的光伏逆变器。
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具有前面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呈上下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离心风机、固定于所述第二隔板上的第一功率模块组件、固定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右侧的第一电抗器,所述第一隔板的设置所述离心风机处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隔板均匀设置有第一条形通孔,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设置所述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设置所述离心风机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优选地,上述前面板的设置所述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二进风口。
优选地,上述第一功率模块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左半部分,所述第二隔板的右半部分还设置有第二功率模块组件;所述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和所述第一电抗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左半部分,所述底板的右半部分还设置有第二交直流开关组件,所述第一电抗器和所述第二交直流开关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抗器。
优选地,上述第一隔板设置有罩于所述离心风机外的第一风道组件,所述第一风道组件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一风道组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口对应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风道组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上述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中部。
优选地,上述第二隔板设置有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一电抗器的上方设置有上下开孔且与所述第三通风口连通的第二风道组件,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的下端悬空;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二电抗器的上方设置有上下开孔且与所述第四通风口连通的第三风道组件,所述第三风道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三风道组件的下端悬空。
优选地,上述第二隔板设置有上下开孔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和所述第四通风口连通的第四风道组件,所述第四风道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四风道组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四风道组件设置有具有第二条形通孔的左板和具有第三条形孔的右板。
优选地,上述前面板设置为上部面板、下部具有两扇对开第一门板结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设置为上部侧板、下部具有两扇对开第二门板结构,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板上,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板上,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上部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的元器件均设置于箱体内,第一功率模块组件固定于第二隔板上,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和第一电抗器固定于底板上,离心风机设置于第一隔板上,箱体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可以放在室外,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专门建立逆变房,也不需要增加集装箱,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体积小、成本低;且箱体内各元器件排布排列紧凑、简洁。
离心风机开启时,向上抽风,外面的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箱体,一部分冷空气直接通过第二隔板的第一条形通孔进入第二隔板的上方空间,对第一功率模块组件进行散热;另一部分冷空气经过位于底板上的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和第一电抗器、对其进行散热后再通过第一条形通孔进入第二隔板的上方空间。由于离心风机的吸力作用,位于第二隔板上方空间的热风汇入第一通风口,再经过离心风机通过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第一出风口排出箱体外。即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的结构能对箱体内的元器件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散热效果好。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防护等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光伏逆变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具有前面板11、顶板12、底板13、左侧板(图中未标示)和右侧板14的箱体10、设置于箱体10内的呈上下设置的第一隔板20和第二隔板25、设置于第一隔板20上的离心风机30、固定于第二隔板25上的第一功率模块组件40、固定于底板13的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41、设置于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41右侧的第一电抗器42,第一隔板20的设置离心风机30处设置有第一通风口22,第二隔板25均匀设置有第一条形通孔26,左侧板(图中未标示)和右侧板14的设置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41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6,左侧板(图中未标示)和右侧板14的设置离心风机30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7。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的元器件均设置于箱体10内,第一功率模块组件40固定于第二隔板25上,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41和第一电抗器42固定于底板13上,离心风机30设置于第一隔板20上,箱体10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可以放在室外,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专门建立逆变房,也不需要增加集装箱,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体积小、成本低;且箱体10内各元器件排布排列紧凑、简洁。
离心风机30开启时,向上抽风,外面的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6进入箱体10,一部分冷空气直接通过第二隔板25的第一条形通孔26进入第二隔板25的上方空间,对第一功率模块组件40进行散热;另一部分冷空气经过位于底板13上的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41和第一电抗器42、对其进行散热后再通过第一条形通孔26进入第二隔板25的上方空间。由于离心风机30的吸力作用,位于第二隔板25上方空间的热风汇入第一通风口22,再经过离心风机30通过左侧板(图中未标示)和右侧板14的第一出风口17排出箱体10外。即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的结构能对箱体10内的元器件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散热效果好。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防护等级高的优点。
较佳地,如图1所示,前面板11的设置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41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8。在前面板11设置第二进风口18,即在离心风机30开启时,可以使外部更多的冷空气进入箱体10,有利于箱体10内的元器件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使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在结构牢固、紧凑的前提下,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较佳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功率模块组件40设置于第二隔板25的左半部分,第二隔板25的右半部分还设置有第二功率模块组件43;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41和第一电抗器42设置于底板13的左半部分,底板13的右半部分还设置有第二交直流开关组件44,第一电抗器42和第二交直流开关组件44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抗器45。即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的合理的内部布局,在一个箱体10内设置两组功率模块组件、交直流开关组件和电抗器,在相同体积空间的箱体10内,提高了光伏逆变器的电源转换效率;在需要获得相同电源转换效率的光伏逆变器中,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大大节省了设备的空间,节省了箱体10材料成本。两组功率模块组件、交直流开关组件和电抗器分左右两边设置,方便接线安装,且有利于散热。
同样地,离心风机30开启时,向上抽风,外面的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6和第二进风口18进入箱体10,一部分冷空气直接通过第二隔板25的第一条形通孔26进入第二隔板25的上方空间,对第一功率模块组件40和第二功率模块组件43进行散热;另一部分冷空气分别经过位于底板13上的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41和第一电抗器42、以及第二交直流开关组件44和第二电抗器45,并对其进行散热后再通过第一条形通孔26进入第二隔板25的上方空间。由于离心风机30的吸力作用,位于第二隔板25上方空间的热风汇入第一通风口22,再经过离心风机30通过左侧板(图中未标示)和右侧板14的第一出风口17排出箱体10外。
较佳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隔板20设置有罩于离心风机30外的第一风道组件50,第一风道组件50的上端与顶板12连接、下端与第一隔板20连接,第一风道组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通风口22对应的第二通风口51,第一风道组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出风口52。即所有的热空气通过第一隔板20的第一通风口22抽入至第一风道组件50内,然后再从第一风道组件50的第二通风口51、左侧板(图中未标示)和右侧板14的第一出风口17排出箱体10外。在离心风机30外设置第一风道组件50,离心风机30运行时,将离心风机30的吸力限制在第一风道组件50内,不受其他外部空间气流的影响,有利于离心风机30向上吸取热量,有利于箱体10内气流的循环。
较佳地,如图2和图3所示,离心风机30设置于第一隔板20的中部。离心风机30设置于第一隔板20的中部,有利于均匀地吸收两组功率模块组件、交直流开关组件和电抗器的热量,不容易使一侧的元器件升温过快,散热更均匀。
较佳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隔板25设置有第三通风口(图中未标示),第一电抗器42的上方设置有上下开孔且与第三通风口(图中未标示)连通的第二风道组件60,第二风道组件60的上端与第二隔板25连接,第二风道组件60的下端悬空;第二隔板25设置有第四通风口(图中未标示),第二电抗器45的上方设置有上下开孔且与第四通风口(图中未标示)连通的第三风道组件65,第三风道组件65的上端与第二隔板25连接,第三风道组件65的下端悬空。
第二风道组件60和第三风道组件65的上端与第二隔板25连接、下端悬空,即离心风机30开启时,向上抽风,外面的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6和第二进风口18进入箱体10,一部分冷空气直接通过第二隔板25的第一条形通孔26进入第二隔板25的上方空间,对第一功率模块组件40和第二功率模块组件43进行散热;另一部分冷空气经过位于底板13上的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41和第二交直流开关组件44后分别吸入第二风道组件60和第三风道组件65,给第一电抗器42和第二电抗器45散热后分别通过第三通风口(图中未标示)和第四通风口(图中未标示)进入第二隔板25的上方空间。第二风道组件60和第三风道组件65有利于离心风机30向上吸收热量,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的散热效率。
较佳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隔板25设置有上下开孔且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风口22、第三通风口(图中未标示)和第四通风口(图中未标示)连通的第四风道组件70,第四风道组件70的上端与第一隔板20连接,第四风道组件70的下端与第二隔板25连接,第四风道组件70设置有具有第二条形通孔(图中未标示)的左板(图中未标示)和具有第三条形孔72的右板71。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的散热循环流向参见图2所示的虚线箭头方向,即由第一风道组件50、第二风道组件60、第三风道组件65和第四风道组件70组成连通的散热风道,离心风机30运行时,将离心风机30的吸力限制在第一风道组件50、第二风道组件60、第三风道组件65和第四风道组件70内,不受其他外部空间气流的影响,有利于离心风机30向上吸取热量,有利于箱体10内气流的循环。离心风机30开启时,向上抽风,外面的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6和第二进风口18进入箱体10,一部分冷空气直接通过第二隔板25的第一条形通孔26进入第二隔板25的上方空间,对第一功率模块组件40和第二功率模块组件43进行散热;然后分别通过第四风道组件70左板(图中未标示)的第二条形通孔(图中未标示)和右板71的第三条形孔72进入第四风道组件70。另一部分冷空气经过位于底板13上的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41和第二交直流开关组件44后分别从底部吸入第二风道组件60和第三风道组件65,给第一电抗器42和第二电抗器45散热后分别通过第三通风口(图中未标示)和第四通风口(图中未标示)进入第四风道组件70。由于第四风道组件70与第一通风口22连通,第四风道组件70的热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口22抽入第一风道组件50内,然后通过左侧板(图中未标示)和右侧板14的第一出风口17排出箱体10外。本实用新型的光伏逆变器形成较好的散热风道,散热效果好,散热效率高。
较佳地,如图1所示,前面板11设置为上部面板80、下部具有两扇对开第一门板81结构,左侧板(图中未标示)和右侧板14均设置为上部侧板82、下部具有两扇对开第二门板83结构,第二进风口18设置于第一门板81上,第一进风口16设置于第二门板83上,第一出风口17设置于上部侧板82上。两扇对开第一门板81和两扇对开的第二门板83可以打开或关闭,安装维护时打开第一门板81和第二门板83,不需要维护时关闭第一门板81和第二门板83,还可以根据需要安装锁头,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前面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呈上下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离心风机、固定于所述第二隔板上的第一功率模块组件、固定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右侧的第一电抗器,所述第一隔板的设置所述离心风机处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隔板均匀设置有第一条形通孔,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设置所述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设置所述离心风机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的设置所述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二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模块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左半部分,所述第二隔板的右半部分还设置有第二功率模块组件;所述第一交直流开关组件和所述第一电抗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左半部分,所述底板的右半部分还设置有第二交直流开关组件,所述第一电抗器和所述第二交直流开关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抗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设置有罩于所述离心风机外的第一风道组件,所述第一风道组件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一风道组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口对应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风道组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一电抗器的上方设置有上下开孔且与所述第三通风口连通的第二风道组件,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的下端悬空;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二电抗器的上方设置有上下开孔且与所述第四通风口连通的第三风道组件,所述第三风道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三风道组件的下端悬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上下开孔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和所述第四通风口连通的第四风道组件,所述第四风道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四风道组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四风道组件设置有具有第二条形通孔的左板和具有第三条形孔的右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设置为上部面板、下部具有两扇对开第一门板结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设置为上部侧板、下部具有两扇对开第二门板结构,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板上,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板上,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上部侧板上。
CN202120826085.4U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光伏逆变器 Active CN215073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6085.4U CN215073490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光伏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6085.4U CN215073490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光伏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3490U true CN215073490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1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6085.4U Active CN215073490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光伏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34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7079A (zh) * 2023-05-18 2023-09-29 浙江恩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7079A (zh) * 2023-05-18 2023-09-29 浙江恩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CN116827079B (zh) * 2023-05-18 2024-04-02 恩沃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3311U (zh) 一种风冷散热结构的兆瓦级风电变流器装置
CN215073490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
CN214100517U (zh) 一种高容量无功补偿电气柜
CN214479625U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结构
CN112996327B (zh) 一种功率柜
CN212785146U (zh) 变频柜
CN214013570U (zh) 一种高效散热太阳能光伏发电反孤岛控制箱
CN212875645U (zh) 储能变流器和储能系统
CN210327044U (zh) 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
CN203761249U (zh) 一种紧凑型电源柜
CN207834908U (zh) 一种智能开关柜
CN202798481U (zh) 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功率装置
CN217692225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静止无功发生器
CN210274918U (zh) 一种共享柜组的控制柜
CN217135200U (zh) 一种离网逆变器堆叠一体化储能装置
CN219181940U (zh) 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CN219329944U (zh) 冷媒冷却ip54防护等级变频柜壳体及变频柜
CN21854976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伏逆变柜
CN210016319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机柜
CN204304765U (zh) 中压变频柜功率单元
CN215378734U (zh) 风冷功率柜及风电变流器
CN210669094U (zh) 一种可自动降温的配电柜
CN219459597U (zh) 一种独立风道的大功率储能逆变器整机
CN216123357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交换机用机柜
CN221264290U (zh) 一种pcs模块及储能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