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0458U - 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0458U
CN219240458U CN202223359952.1U CN202223359952U CN219240458U CN 219240458 U CN219240458 U CN 219240458U CN 202223359952 U CN202223359952 U CN 202223359952U CN 219240458 U CN219240458 U CN 219240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support frame
pile
combined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99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永刚
胡保安
王天祥
张云冬
李韬
张向明
赵海涛
殷瑞林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Tianj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ianj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ianj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Tianj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99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0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0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0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港航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包括:转动护舷支撑架和/或D型护舷支撑架;所述转动护舷支撑架的支撑架外侧分布有转动护舷结构,所述转动护舷结构包括橡胶轮和橡胶轮支撑架,所述橡胶轮的橡胶轮轴承内插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固定在橡胶轮支撑架上;所述D型护舷支撑架的支撑架外侧分布有D型护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快速安装、拆卸而且适配性强的水上单桩临时护舷装置,同时满足施工船靠泊、航道行驶船舶防碰吸能功能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港航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
码头是海边、江河边专供轮船或渡船停泊,让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为了保证船舶停靠码头时可以减轻码头对船舶产生较大冲击力,通常在码头上设有固定的护舷装置,以对船舶起到缓冲减震作用。码头桩基防撞护舷是用来保护桩基免受船舶撞击的装置,安装于码头桩基之上,用于在船舶和桩基之间发生碰撞时,起到吸收能量、减轻缓冲的作用,进而能够尽量避免桩基结构受到损伤。
但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一般常用的单桩护舷均为永久性护舷,需要在桩身上打孔、焊接,影响桩身完整性,占用桩身表面积,不适用于已完成沉桩作业但尚未焊接桩帽、浇筑桩承台的桩体,无法进行快速拆卸。而且护舷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种功能性护舷需求,即无法同时满足施工船靠泊、航道行驶船舶防碰的功能。
在港航工程领域,当码头桩基刚刚完成沉桩施工后,需要进行施工船舶靠泊进行桩帽焊接、箱梁浇筑等施工作业,存在施工船舶与桩基础碰撞的风险。施工中的桩体表面无明显标志物,存在航道往来行驶船舶的碰桩风险,但桩基础尚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安装护舷。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快速安装、拆卸而且适配性强的水上单桩临时护舷装置,同时满足施工船靠泊、航道行驶船舶防碰吸能功能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快速安装、拆卸而且适配性强的水上单桩临时护舷装置,同时满足施工船靠泊、航道行驶船舶防碰吸能功能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包括:转动护舷支撑架和/或D型护舷支撑架;
所述转动护舷支撑架的支撑架外侧分布有转动护舷结构,所述转动护舷结构包括橡胶轮和橡胶轮支撑架,所述橡胶轮的橡胶轮轴承内插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固定在橡胶轮支撑架上;
所述D型护舷支撑架的支撑架外侧分布有D型护舷;
所述转动护舷支撑架和D型护舷支撑架均为一端设有连接装置A,另一端设有连接装置B,所述连接装置A和连接装置B可相互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上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接装置A为固定销插孔A,连接装置B为固定销插孔B,所述固定销插孔A和固定销插孔B交错设置,当固定销插孔A和固定销插孔B对齐时,固定销可插入固定销插孔A和固定销插孔B的中部通孔中。
在上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护舷支撑架在转动护舷结构的两侧设有D型护舷。
在上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内侧设有升降滚轮,所述升降滚轮内插有升降滚轮轴,且可沿升降滚轮轴中心转动,所述升降滚轮轴两端通过吸能弹簧固定在支撑架内侧。
在上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还包括浮体托架,所述浮体托架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之间通过固定箍连接固定。
在上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浮体113上表面分布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对支撑架进行限位。
在上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包括一个转动护舷支撑架与一个D型护舷支撑架首位相接,并放置在浮体托架上用限位器限位。
在上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包括两个转动护舷支撑架首尾相接,并放置在浮体托架上用限位器限位。
在上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包括两个D型护舷支撑架首尾相接,并放置在浮体托架上用限位器限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多方位防碰吸能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多种自由组合方式,满足施工船舶靠泊位置、减弱往来船舶碰撞影响的多种功能性需求。
3、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直桩,同样适用于倾斜角度小于10°桩间距小于3m的斜桩。
4、本实用新型可以随水位上下浮动,可以提供水位变动区单桩护舷功能。
5、本实用新型安装简易,而且可以在完全不影响桩身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快速安装、拆卸。
6、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在码头桩基暂时不具备安装永久性固定护舷条件的问题,可以快速安装、拆卸而且适配性强。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申请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转动护舷支撑架;
图2是D型护舷支撑架;
图3是浮体托架;
图4是护舷组合方式一不带浮体;
图5是护舷组合方式一带浮体;
图6是护舷组合方式二不带浮体;
图7是护舷组合方式二带浮体;
图8是护舷组合方式三不带浮体;
图9是护舷组合方式三带浮体;
图10是工程实例。
图中:1、支撑架,2、橡胶轮,3、橡胶轮支撑架,4、橡胶轮轴承,5、D型护舷,6、升降滚轮轴,7、升降滚轮,8、吸能弹簧,9、固定销插孔A,10、固定销插孔B,11、固定销,111、限位器,112、固定箍,113、浮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码头桩基刚刚完成沉桩施工,需要施工船舶进行靠泊作业,存在施工船舶与往来船舶碰撞风险,而且暂时不具备安装永久性固定护舷的条件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可以快速安装、拆卸而且适配性强,同时满足施工船靠泊、航道行驶船舶防碰吸能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三种组合方式,分别是:两个转动护舷支撑架与浮体托架组合;两个D型护舷支撑架与浮体托架组合;一个转动护舷支撑架、一个D型护舷支撑架与浮体托架组合,可依据实际护舷需求选择组合方式。这样可以使这两个护舷支撑架提供更为贴近实际需求的护舷方式。且组合后的护舷支撑架通过固定销进行连接,这样可以使两个护舷支撑架紧密连接,将桩体围绕在中心,在波浪中稳固并提供全方位防护。
护舷支撑架通过两两组合可以根据防碰需求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八边形支撑架,这个八边形支撑架底部通过搭接的方式连接浮体托架。组合后可依照功能需求,为刚完成沉桩施工的单桩桩体提供施工船舶靠泊、减弱船舶碰撞能量等功能。
由于两个护舷支撑架组合后,下部再通过两组浮体托架进行安装,为两个护舷支撑架提供浮力支撑,可以使得两个护舷支撑架随水位上下变动而随之浮动,提供变动水位区的桩体护舷功能。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所示转动护舷支撑架包括支撑架1,其外侧设置三个转动护舷结构,并通过焊接与支撑架1相连接,所述转动护舷结构包括橡胶轮2、橡胶轮支撑3和橡胶轮轴承架4。橡胶轮轴承架4上下平面均与支撑架1上下平面平齐。
这样设置的效果是:转动护舷相对于固定式护舷,对于航行中的船舶提供更好的碰撞吸能效果,尤其针对船舶斜向碰撞及剐蹭等,三个转动护舷可以提供多个方向的船舶碰撞吸能功能。
图1所示转动护舷支撑架,支撑架1两侧设置有两个D型护舷5,D型护舷通过四个角点的螺丝孔与支撑架1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小型施工浮体靠泊功能。
支撑架1中部设置有开孔,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减轻配重,保障组合后的护舷装置浮于水面上并整体保持平衡。具体原因是由于转动护舷重量大于D型护舷,转动护舷后部设置矩形开孔可减轻支撑架重量,可以使得转动护舷支撑架与D型护舷支撑架重量相等,组合后在水中漂浮时可以保持平衡。
支撑架1内侧设置两组升降滚轮轴6、升降滚轮7和吸能弹簧8。升降滚轮7为橡胶材质,轴心为通孔,中间穿过升降滚轮轴6,可以使升降滚轮7沿轴向自由转动。
升降滚轮7与升降滚轮轴6设置的目是当支撑架1随波浪或水位变动影响时,升降滚轮7在支撑架与桩体之间提供滚动摩擦,使得支撑架1可沿桩体轻易上下移动。
升降滚轮轴6两端设置两个吸能弹簧8,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施工船舶靠泊或对外侧的转动护舷与船舶发生碰撞时,在支撑架1与升降滚轮7之间提供碰撞效能作用,在发生桩体碰撞时进一步保护桩体。
固定销插孔A9为上下两个空心圆柱,固定销插孔B10为中间一个空心圆柱,当护舷支撑架两两组合时,固定销插孔A9与固定销插孔B10正好可以组合成一根空心圆柱。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两个护舷支撑架相互组合时,固定销插孔A9与固定销插孔B10可分别与对侧固定销插孔B10与固定销插孔A9组合为两个空心圆柱,空心圆柱中部穿入固定销,可以使两个护舷支撑架相互紧密固定。
实施例二
图2所示的D型护舷支撑架,外侧长边上设置2个D型护舷5,外侧短边上设置1个D型护舷5,共设置8个D型护舷5,D型护舷5通过螺丝固定于支撑架1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可以为大型施工船舶提供较大靠泊平面。
大型施工船舶船体大、吃水深,靠泊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侧舷压力,D型护舷支撑架上设置有多D型护舷,可以减弱靠泊期间对支撑架的压强,保护桩体的同时也可以提供更长的靠泊面,方便技术人员施工。
图2所示的D型护舷支撑架,升降滚轮轴6、升降滚轮7、吸能弹簧8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
图2所示的D型护舷支撑架,固定销插孔A9与固定销插孔B10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三
图3所示的浮体托架,由八个限位器111、两个固定箍112与两个浮体113组成。两个浮体113外部为PVC塑料,内填充物为硬泡沫,这样设置的优势是,即为上部支撑架提供了浮力,又保证了整体强度。
图3所示的浮体托架,两个浮体113分别放置于两个固定箍112环形开孔内,使两个浮体113紧密固定。
图3所示的浮体托架,每个浮体113上设置四个限位器11,限位器11呈短柱状,当浮体将护舷支撑架托起时,无论是转动护舷支撑架还是D型护舷支撑架,均可正好卡在支撑架内外两侧,限定支撑架位置,使其在波浪条件下难以相互错动。
组合后的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含有两组浮体托架,这样设置可以为组合后的护舷提供浮力,将其在水面上整体托起,在波浪及水位变动情况下上下浮动。
实施例四
两种护舷支撑架分别为转动护舷支撑架与D型护舷支撑架,这两种护舷支撑架通过两两组合,根据防碰需求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八边形支撑架,这个八边形支撑架底部通过搭接的方式连接浮体托架。
具体地,存在三种组合方式,分别是:两个转动护舷支撑架与浮体托架组合;两个D型护舷支撑架与浮体托架组合;一个转动护舷支撑架、一个D型护舷支撑架与浮体托架组合。
无论采用何种组合方式,均需要对齐固定孔后,插入固定销进行组合固定。无论采用何种组合方式,均需使用两组浮体托架在支撑架底部提供浮力。
实施例五
组合方式具有以下三种:
护舷组合方式一:当桩体在水域中心、四周皆有防碰需求时,可以采用两个转动护舷支撑架进行组合的方式。这种组合布置方式的特点是组合后,桩体周围有六个转动护舷和四个D型护舷,可以从各方向最大程度减弱行驶船舶碰撞能量,保护桩体,同时可以提供小型浮体靠泊需求。缺点是由于转动护舷半径较大,施工船靠泊在转动护舷一侧时距离桩体较远,对焊接桩帽等施工带来一定难度。当遭到船舶碰撞或靠泊时,转动护舷、D型护舷5、升降滚轮7、吸能弹簧8均可吸收冲击能量,保障桩体安全性。
护舷组合方式二:当桩体仅有靠泊需求,碰撞概率小、防碰需求低时,可以采用两个D型护舷支撑架组合的方式。这种组合布置方式的特点是桩体周围布置了十六个D型护舷,由于D型护舷半径小且每边上两个D型护舷均可形成靠泊平面,可以在多个方向提供较大施工船靠泊平面,而且施工船靠泊后距离桩体较近,方便施工;缺点是碰撞吸能能力不如转动护舷,尤其是大吨位船舶正面碰撞、刮蹭时,对桩体的保护能力不如组合方式一。
护舷组合方式三:桩体位于航道与陆域之间,航道一侧为防碰需求,陆域一侧为靠泊需求,可以采用一个转动护舷与一个D型护舷支撑架组合的方式。这种组合方式的特点是吸能防碰一侧采用转动护舷支撑架,靠泊一侧采用D型护舷支撑架,这种组合布置方式特点是组合后,在桩体周围十个D型护舷和三个转动护舷,兼具防碰吸能与靠泊能力。
实施例六
湖北鄂州某杂件码头续建工程,位于长江主航道边,距离长江主航道较近,该航道极为繁忙,往来形式的各类船舶数量较多。该码头续建工程需要对码头进行拓宽加长,需要在码头靠航道一次打两排斜桩,由于距离航道较近,存在来往船只干扰的问题。由于设计桩顶标高较低,导致桩顶距离水面较近,航道中行驶船舶不易观察桩体露出水面部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在码头建设施工过程中,在完成沉桩作业但还未浇筑桩梁的时段内,需要将施工船靠泊在桩旁,使用人工方式焊接桩帽并浇筑箱梁,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施工船舶还是过往行驶船只,均存在发生船体碰撞桩体的隐患。
针对此种情况,选取护舷组合方式三对码头前沿最靠近航道的一排斜桩进行防护,保护桩体及往来行驶船舶,待桩顶梁箱浇筑完成后,再拆除该护舷组合装置。
依据实际需求,选取护舷组合方式三进行安装,转动护舷支撑架朝向江心航道方向,以防过往船只对桩体发生碰撞或剐蹭,最大限度保护桩体与过往船只;D型护舷支撑架朝向码头陆域方向,方便施工船靠泊,以进行人工桩帽焊接、箱梁浇筑等工作。
具体实施步骤为:先将两组浮体托架投入水中,然后将转动护舷支撑架与D型护舷支撑架投入水中,并放置与两组浮体托架之上,围住需要防护的桩体后,在固定销插孔A9与固定销插孔B10插入两个固定销11进行固定。在工程完工需要拆除时,先将两个固定销11拔出,然后将转动护舷支撑架与D型护舷支撑架取下,最后将两组浮体托架从水中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而且实现保护桩体与靠泊、过往船只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包括:转动护舷支撑架和/或D型护舷支撑架;
所述转动护舷支撑架的支撑架外侧分布有转动护舷结构,所述转动护舷结构包括橡胶轮和橡胶轮支撑架,所述橡胶轮的橡胶轮轴承内插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固定在橡胶轮支撑架上;
所述D型护舷支撑架的支撑架外侧分布有D型护舷;
所述转动护舷支撑架和D型护舷支撑架均为一端设有连接装置A,另一端设有连接装置B,所述连接装置A和连接装置B可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装置A为固定销插孔A,连接装置B为固定销插孔B,所述固定销插孔A和固定销插孔B交错设置,当固定销插孔A和固定销插孔B对齐时,固定销可插入固定销插孔A和固定销插孔B的中部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护舷支撑架在转动护舷结构的两侧设有D型护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内侧设有升降滚轮,所述升降滚轮内插有升降滚轮轴,且可沿升降滚轮轴中心转动,所述升降滚轮轴两端通过吸能弹簧固定在支撑架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还包括浮体托架,所述浮体托架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之间通过固定箍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上表面分布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对支撑架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包括一个转动护舷支撑架与一个D型护舷支撑架首位相接,并放置在浮体托架上用限位器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包括两个转动护舷支撑架首尾相接,并放置在浮体托架上用限位器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包括两个D型护舷支撑架首尾相接,并放置在浮体托架上用限位器限位。
CN202223359952.1U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Active CN219240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9952.1U CN219240458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9952.1U CN219240458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0458U true CN219240458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9952.1U Active CN219240458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0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6362B1 (en) Movement inhibiting apparatus for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 and floating base used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
CN111962382B (zh) 跨海桥梁桥墩防撞缓冲装置
CN201924272U (zh) 隔离式桥墩防撞装置
CN203403351U (zh) 水上船撞的防护装置
CN103321140A (zh) 桥梁的水上防撞装置及其系统
CN106005308A (zh) 一种组合浮式护舷装置
CN103953005A (zh)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CN219240458U (zh) 一种组合式水上单桩护舷装置
CN103911971B (zh) 一种桥墩防撞缓冲圈
CN204185822U (zh) 加强型复合材料缓冲圈
CN109159853B (zh) 近岸浅水区的自适应式系泊装置
CN212294531U (zh) 一种快速充水型浮式防波堤
CN2414000Y (zh) 用于水上助航标志设置中的浮鼓
CN103850178A (zh) 水上船撞的防护装置
CN113386918B (zh) 一种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下浮体及其与组块的合龙方法
CN102080362A (zh) 隔离式桥墩防撞装置
KR20200009047A (ko) 대형 수상부유식 구조 및 초대형 해상부유식 구조물의 기본모듈
CN111634369B (zh) 一种fpso锚链检测系统舷外护管结构
CN212580085U (zh) 自稳式深水航标
CN212896121U (zh) 分离式高桩矿石码头结构
CN110616675B (zh) 桥梁桩基组合型溃缩抗扭防撞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0086174U (zh) 一种用于桥梁防撞的钢浮箱
CN210086172U (zh) 一种多级缓冲耗能型桥梁防撞装置
CN203795381U (zh) 一种四肢薄壁桥墩防船撞设施
CN111794263B (zh) 一种防撞型海上单桩基础及海上养殖牧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