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9382U - 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39382U CN219239382U CN202320059363.7U CN202320059363U CN219239382U CN 219239382 U CN219239382 U CN 219239382U CN 202320059363 U CN202320059363 U CN 202320059363U CN 219239382 U CN219239382 U CN 2192393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bio
- cavity
- catalytic
- enhanc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第一布水管的一端用于进待处理水,第一布水管的布水部设置在催化腔体的底部,过水口设置在催化腔体的顶部;催化剂颗粒层设置在催化腔体内;布水槽设置在生物强化腔体的顶部,催化腔体通过过水口与布水槽连通设置,第二布水管的一端与布水槽的底部连通设置,第二布水管的布水部设置在生物强化腔体的底部;生物膜填料设置在生物强化腔体内;出水管设置在生物强化腔体的顶部;出水管用于排放处理达标的水。本实用新型实现臭氧出水的强化去除,解决现状臭氧后端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效果不稳定、运维复杂、生物膜易脱落等问题,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对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的监管日益规范严格。对于污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来说,由于可降解有机物以被生化段基本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深度处理则成为了影响污水处理设施达标达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COD、色度等主要污染物的达标。臭氧氧化技术是目前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主流的方法之一,其利用臭氧的强化性,可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CO2、H2O和无机盐等,具备不产生副产物、绿色环保等特点,同时也存在高成本、高能耗等缺点。
目前,部分污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臭氧氧化法与生物法联用形成复合型技术,后端生物环节可去除臭氧氧化法出水中小分子可降解有机物,从而提升处理效果,缩短臭氧氧化过程,降低运行成本。但现阶段后端生物环节常用的生物滤池等工艺,存在运行效果不佳、滤池填料堵塞、前端出水残留臭氧导致生物膜脱落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急需一种高效、运行维护简单、抗前端出水不良影响的生物处理装置及技术,作为臭氧后端工艺,强化难降解有机物深度处理效果。
公开号为CN11468490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臭氧后端生化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敞口,所述箱体通过竖隔板分成三室,每一室的底部均安装布气管,所述的布气管在箱体外连接曝气装置,在每一室均上、下间隔固装两篦子,两篦子均横向设置,在每一篦子上均竖向悬挂多个弹性填料袋,多个弹性填料袋均匀间隔排布。但是该专利文献虽然优化了填料布置,以改善反应器的混合、接触效果,但本质仍是对单纯生化系统的升级与创新,未解决如前端出水残留臭氧导致生物膜脱落等臭氧+生化复合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包括:催化结构和生物强化结构;
所述催化结构包括催化腔体、第一布水管、催化剂颗粒层以及过水口;所述生物强化结构包括生物强化腔体、布水槽、第二布水管、生物膜填料以及出水管;
所述第一布水管的一端用于进待处理水,所述第一布水管的布水部设置在所述催化腔体的底部,所述过水口设置在所述催化腔体的顶部;所述催化剂颗粒层设置在所述催化腔体内;
所述布水槽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腔体的顶部,所述催化腔体通过所述过水口与所述布水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布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布水槽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布水管的布水部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腔体的底部;所述生物膜填料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腔体内;
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腔体的顶部;所述出水管用于排放处理达标的水。
优选的,所述催化结构还包括曝气管;
所述曝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曝气管的曝气部设置在所述催化腔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催化结构还包括催化剂承托组件;
所述催化剂承托组件用于承托催化剂颗粒层及拆装。
优选的,所述生物强化结构还包括布气管;
所布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布气管的布气部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腔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布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进待处理水。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用于排放处理达标的水。
优选的,所述生物强化腔体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布水管的上部设置有楔形或圆形布水孔;所述第二布水管的上部设置有楔形或圆形布水孔;所述出水管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筛孔。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的曝气部设置有圆形布气孔;所述布气管的布气部设置有圆形布气孔。
优选的,所述生物强化结构还包括排空管;
所述排空管与所述生物强化腔体连通设置,所述排空管用于排空所述生物强化腔体内的水。
优选的,待处理水通过所述第一布水管的布水部进入所述催化腔体,所述催化腔体内上升的待处理水通过所述催化剂颗粒层,当所述催化腔体的水位超过所述过水口时,所述催化腔体内超过所述过水口的水进入所述布水槽内;
所述布水槽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二布水管进入所述生物强化腔体内,所述生物强化腔体内上升的水通过所述生物膜填料,当所述生物强化腔体内的水达到所述出水管时,所述生物强化腔体内到达所述出水管的水通过所述出水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臭氧催化剂、生物膜填料,依托新型处理装置,实现臭氧出水的强化去除,解决现状臭氧后端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效果不稳定、运维复杂、生物膜易脱落等问题,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
2、本实用新型处理装置在处理臭氧工艺出水时,具备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维护简单、可有效解决前端臭氧残留导致不良影响等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的左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催化结构的剖面图。
图中示出:
催化结构1 生物强化腔体201
催化腔体101 布水槽202
第一布水管102 第二布水管203
催化剂颗粒层103 生物膜填料204
过水口104 出水管205
曝气管105 布气管206
第一进气口106 第二进气口207
进水口107 出水口208
催化剂承托组件108 溢流口209
生物强化结构2 排水管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包括:催化结构1和生物强化结构2,催化结构1包括催化腔体101、第一布水管102、催化剂颗粒层103以及过水口104,生物强化结构2包括生物强化腔体201、布水槽202、第二布水管203、生物膜填料204以及出水管205,第一布水管102的一端用于进待处理水,第一布水管102的布水部设置在催化腔体101的底部,过水口104设置在催化腔体101的顶部,催化剂颗粒层103设置在催化腔体101内,布水槽202设置在生物强化腔体201的顶部,催化腔体101通过过水口104与布水槽202连通设置,第二布水管203的一端与布水槽202的底部连通设置,第二布水管203的布水部设置在生物强化腔体201的底部,生物膜填料204设置在生物强化腔体201内,出水管205设置在生物强化腔体201的顶部,出水管205用于排放处理达标的水。
待处理水通过第一布水管102的布水部进入催化腔体101,催化腔体101内上升的待处理水通过催化剂颗粒层103,当催化腔体101的水位超过过水口104时,催化腔体101内超过过水口104的水进入布水槽202内,布水槽202内的水通过第二布水管203进入生物强化腔体201内,生物强化腔体201内上升的水通过生物膜填料204,当生物强化腔体201内的水达到出水管205时,生物强化腔体201内到达出水管205的水通过出水管205排出。
第一布水管10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07,进水口107用于进待处理水。出水管205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08,出水口208用于排放处理达标的水。生物强化腔体201上设置有溢流口209,溢流口209位于出水口208的上方。
催化结构1还包括曝气管105,曝气管10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06,曝气管105的曝气部设置在催化腔体101的底部。催化结构1还包括催化剂承托组件108,承托催化剂颗粒层103及拆装,催化剂承托组件108为可拆卸的承托架。生物强化结构2还包括布气管206,所布气管20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207,布气管206的布气部设置在生物强化腔体201的底部。生物强化结构2还包括排空管210,排空管210与生物强化腔体201连通设置,排空管210用于排空生物强化腔体201内的水。
第一布水管102的上部设置有楔形或圆形布水孔,第二布水管203的上部设置有楔形或圆形布水孔,出水管205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筛孔。曝气管105的曝气部设置有圆形布气孔,布气管206的布气部设置有圆形布气孔。
实施例2: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实施例1的更为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包括催化区域、生物强化区域。
所述催化区域包括进水口、进气口、布气管、曝气管、浸没催化组件、催化剂颗粒层、催化区域过水口。
所述生物强化区域包括布水槽、布水管、布气管、生物膜填料、出水管、出水口、溢流口。
所述工艺系统特征在于:臭氧氧化出水由进水口进入催化区域、经催化区域布水管在装置下部布水,水流由下至上经过催化剂颗粒层,催化剂颗粒层中的催化剂与水中残留的臭氧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同时彻底消化水中残留臭氧。随后,污水经催化区域过水口,进入布水槽,经布水管在装置下部布水,同时通过布气管向装置供气,生物膜填料上驯化附着好氧生物膜进一步去除臭氧氧化法出水中小分子可降解有机物,强化处理效果。出水经出水管,由出水口达标排放。
实施例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实施例1的更为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以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装置贵州区域某酱香型白酒废水臭氧出水为例:
该酱香型白酒废水臭氧出水污染物浓度为:COD浓度为32mg/L、BOD浓度为12mg/L、氨氮浓度为2mg/L。
表1各阶段出水指标
臭氧氧化出水由进水口进入催化区域、经催化区域布水管在装置下部布水,水流由下至上经过催化剂颗粒层,催化剂颗粒层中的催化剂与水中残留的臭氧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同时彻底消化水中残留臭氧。随后,污水经催化区域过水口,进入布水槽,经布水管在装置下部布水,同时通过布水管向装置供气,生物膜填料上驯化附着好氧生物膜进一步去除臭氧氧化法出水中小分子可降解有机物,强化处理效果。出水经出水管,由出水口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实现臭氧出水的强化去除,解决现状臭氧后端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效果不稳定、运维复杂、生物膜易脱落等问题,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1)
1.一种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结构(1)和生物强化结构(2);
所述催化结构(1)包括催化腔体(101)、第一布水管(102)、催化剂颗粒层(103)以及过水口(104);所述生物强化结构(2)包括生物强化腔体(201)、布水槽(202)、第二布水管(203)、生物膜填料(204)以及出水管(205);
所述第一布水管(102)的一端用于进待处理水,所述第一布水管(102)的布水部设置在所述催化腔体(101)的底部,所述过水口(104)设置在所述催化腔体(101)的顶部;所述催化剂颗粒层(103)设置在所述催化腔体(101)内;
所述布水槽(202)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的顶部,所述催化腔体(101)通过所述过水口(104)与所述布水槽(202)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布水管(203)的一端与所述布水槽(202)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布水管(203)的布水部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的底部;所述生物膜填料(204)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内;
所述出水管(205)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的顶部;所述出水管(205)用于排放处理达标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结构(1)还包括曝气管(105);
所述曝气管(10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06),所述曝气管(105)的曝气部设置在所述催化腔体(10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结构(1)还包括催化剂承托组件(108);
所述催化剂承托组件(108)用于承托催化剂颗粒层(103)及拆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强化结构(2)还包括布气管(206);
所布气管(20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207),所述布气管(206)的布气部设置在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水管(10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07),所述进水口(107)用于进待处理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05)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08),所述出水口(208)用于排放处理达标的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上设置有溢流口(209),所述溢流口(209)位于所述出水口(208)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水管(102)的上部设置有楔形或圆形布水孔;所述第二布水管(203)的上部设置有楔形或圆形布水孔;所述出水管(205)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筛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105)的曝气部设置有圆形布气孔;所述布气管(206)的布气部设置有圆形布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强化结构(2)还包括排空管(210);
所述排空管(210)与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连通设置,所述排空管(210)用于排空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内的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待处理水通过所述第一布水管(102)的布水部进入所述催化腔体(101),所述催化腔体(101)内上升的待处理水通过所述催化剂颗粒层(103),当所述催化腔体(101)的水位超过所述过水口(104)时,所述催化腔体(101)内超过所述过水口(104)的水进入所述布水槽(202)内;
所述布水槽(202)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二布水管(203)进入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内,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内上升的水通过所述生物膜填料(204),当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内的水达到所述出水管(205)时,所述生物强化腔体(201)内到达所述出水管(205)的水通过所述出水管(205)排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59363.7U CN219239382U (zh) | 2023-01-09 | 2023-01-09 | 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59363.7U CN219239382U (zh) | 2023-01-09 | 2023-01-09 | 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39382U true CN219239382U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680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59363.7U Active CN219239382U (zh) | 2023-01-09 | 2023-01-09 | 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39382U (zh) |
-
2023
- 2023-01-09 CN CN202320059363.7U patent/CN2192393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79339B2 (en) | Refuse landfill leachate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technology | |
US7691268B2 (en) | Waste gas/waste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treating waste gas/wastewater | |
CN109205789B (zh) | 一种曝气生物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7531527B (zh) |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 | |
CN111138024B (zh) | 一种用于污水脱氮除磷的一体化竖向循环反应器 | |
CN107857362B (zh) | 户用型乡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 |
CN115353205B (zh) | 生化反应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 |
CN208022860U (zh) | 深度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6430835A (zh) | 一种嵌入式臭氧mbr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211367138U (zh) | 陶瓷膜传氧生物膜反应器 | |
KR101634292B1 (ko) | 변형 a2o공법에 기반한 유동상여재 활용 수처리시스템 | |
CN219239382U (zh) | 臭氧后端催化耦合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 |
CN111348746A (zh) | 一种微型仿生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 |
CN217628009U (zh) | 一种节能高效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110950489A (zh) |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智能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工艺 | |
CN214457464U (zh) | 一种新型村庄污水处理一体机 | |
KR100992321B1 (ko) | 분리막 모듈을 이용한 오수처리장치 | |
CN204661495U (zh) | A/o污水处理流程设备 | |
CN210394072U (zh) |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智能一体化处理设备 | |
CN113998784A (zh)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 |
WO2021093214A1 (zh) | 一种氧化沟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5773632U (zh) | 一种小型污水改良型 mbr 一体化处理设备 | |
CN219860845U (zh) | 一种a2o-mbr一体化低浓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4625427U (zh) | A/o污水处理的水流程系统 | |
CN110015807A (zh) | 一种用于深度脱氮的强化脱氮反应器及其深度脱氮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