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7162U - 线控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控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7162U
CN219237162U CN202223411326.2U CN202223411326U CN219237162U CN 219237162 U CN219237162 U CN 219237162U CN 202223411326 U CN202223411326 U CN 202223411326U CN 219237162 U CN219237162 U CN 219237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stopper
groove
wire
limi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13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ibao Auto Steering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ibao Auto Steer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ibao Auto Steering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ibao Auto Steer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13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7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7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7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线控转向装置,涉及转向技术领域,包括壳体、驱动组件以及转向杆,所述转向杆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转向杆轴向运动,所述转向杆包括螺杆段和限位段,所述螺杆段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对称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段一侧与第一限位块滑动抵靠,限位段另一侧与第二限位块滑动抵靠。限位段的两侧可以为左右两侧或者上下两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限制在转向杆的运动方向,使转向杆仅能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做轴向运动,对比传统转向器,取消了小齿轮轴、支撑轭等零件,简化部件的形状和组装工艺,从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线控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线控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其逐渐向智能化发展,同时,转向系统结构也逐渐丰富多样。其中,转向器结构更是千差万别,但最终目的均是通过横拉杆拉动或推动转向节,使车轮发生偏转从而实现转向。近年,线控转向技术兴起,线控转向型转向装置是一种电动转向装置,是指在方向盘和前轮转向装置之间没有转向柱、万向节等机械连接而使用电动力使车辆转向的装置。传统的线控转向型转向装置为了防止齿条杆发生旋转,设置有与齿条杆接合的小齿轮轴等,然而,仅仅为了上述目的而设置小齿轮轴等由于所需的部件数量多、组装工艺复杂,例如,需要通过在齿条杆上加工齿条来进一步设置支撑轭等,因此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线控转向装置,它使转向杆仅能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做轴向运动,取消了小齿轮轴、支撑轭等零件,简化部件的形状和组装工艺,从而降低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控转向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组件以及转向杆,所述转向杆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转向杆轴向运动,所述转向杆包括螺杆段和限位段,所述螺杆段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对称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段一侧与第一限位块滑动抵靠,限位段另一侧与第二限位块滑动抵靠。
可选的,所述限位段一侧具有第一限位条,限位段另一端具有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与第一限位条滑动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具有与第二限位条配合的第二凹槽。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同步带和转向螺母,所述同步带分别绕设在电机输出轴外周和转向螺母外周。
可选的,所述螺杆段沿周向环设有螺沟,所述螺沟和转向螺母之间设有滚珠。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条的直径由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向着靠近第一凹槽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限位条的直径由远离第二凹槽的一端向着靠近第二凹槽的一端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或/和第二限位块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弹簧。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压块塞,壳体对称设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压块塞和第一限位块安装在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二限位块安装在第二容腔内,所述弹簧设置在压块塞和第一限位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容腔具有开口端,所述压块塞与开口端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位置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转向杆轴向移动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外周壁和第二限位块外周壁均套设有O型圈。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线控转向装置,限位段的两侧可以为左右两侧或者上下两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限制在转向杆的运动方向,使转向杆仅能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做轴向运动,对比传统转向器,取消了小齿轮轴、支撑轭等零件,简化部件的形状和组装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均为锥形,约束转向杆沿着轴线运动,相比于其他形状,锥形可减小第一限位条与第一凹槽的接触面积,第二限位条与第二凹槽的接触面积,进行减小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线控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线控转向装置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爆炸图。
各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2、驱动组件;21、电机;22、同步带;23、转向螺母;3、转向杆;31、螺杆段;32、限位段;321、第一限位条;322、第二限位条;4、第一限位块;5、第二限位块;6、弹簧;7、压块塞;8、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线控转向装置,包括壳体1、驱动组件2以及转向杆3,所述转向杆3安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驱动组件2驱动转向杆3轴向运动,所述转向杆3包括螺杆段31和限位段32,所述螺杆段31与驱动组件2连接,所述壳体1内部对称设有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所述限位段32一侧与第一限位块4滑动抵靠,限位段32另一侧与第二限位块5滑动抵靠。限位段32的两侧可以为左右两侧或者上下两侧,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限制在转向杆3的运动方向,使转向杆3仅能在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之间做轴向运动,对比传统转向器,取消了小齿轮轴、支撑轭等零件,简化部件的形状和组装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的位置并不唯一,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的轴线连线可以绕转向杆3轴线任意位置。
实施例2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线控转向装置,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限位段32一侧具有第一限位条321,限位段32另一端具有第二限位条322,所述第一限位块4具有与第一限位条321滑动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5具有与第二限位条322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一限位条321和第一凹槽配合,第二限位条322和第二凹槽配合,起到限位作用。
实施例3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线控转向装置,与实施例1或2的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电机21、同步带22和转向螺母23,所述同步带22分别绕设在电机21输出轴外周和转向螺母23外周。电机21输出轴可设有转轮,通过同步带22带动转向螺母23转动,再通过转向螺母23带动转向杆3轴向移动。
实施例4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线控转向装置,与实施例1-3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螺杆段31沿周向环设有螺沟,所述螺沟和转向螺母23之间设有滚珠。滚珠将转向螺母23的周向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此为转向领域常用技术手段。
实施例5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线控转向装置,与实施例1-4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一限位条321的直径由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向着靠近第一凹槽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限位条322的直径由远离第二凹槽的一端向着靠近第二凹槽的一端逐渐减小。第一限位条321和第二限位条322均为锥形,可减小第一限位条321与第一凹槽的接触面积,第二限位条322与第二凹槽的接触面积,进行减小摩擦力。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的形状可为矩形或者圆柱形。
实施例6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线控转向装置,与实施例1-5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一限位块4与壳体1内侧壁之间设有弹簧6,或/和第二限位块5与壳体1内壁之间设有弹簧6。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4与壳体1内壁之间设有弹簧6,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块5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6,或者第一限位块4与壳体1内壁之间、第二限位块5与壳体1内壁之间均设有弹簧6。弹簧6可推动第一限位块4贴合第一限位条321,推动第二限位块5贴合第二限位条322。
实施例7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线控转向装置,与实施例1-6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压块塞7,壳体1对称设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压块塞7和第一限位块4安装在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二限位块5安装在第二容腔内,所述弹簧6设置在压块塞7和第一限位块4之间。
实施例8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线控转向装置,与实施例1-7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一容腔具有开口端,所述压块塞7与开口端可拆卸连接,压块塞7外周壁设有外螺纹,开口端内周壁设有内螺纹,压块塞7和开口端可通过螺纹连接,可通过开口端依次取出压块塞7、弹簧6、第一限位块4。第二容腔也可设有开口端和压块塞。
实施例9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线控转向装置,与实施例1-8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位置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机21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转向杆3轴向移动的位置。控制器与电机21集成设置,壳体1内可设置双冗余位置传感器,控制器同时接收整车信号,控制器根据整车指令和位置传感器检测转向杆3的位置信号驱动电机21,电机21在同步带22减速增扭作用下驱动转向螺母23旋转,从而推动转向杆3移动直至目的位置,完成整车指令。
实施例10
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线控转向装置,与实施例1-9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一限位块4外周壁和第二限位块5外周壁均套设有O型圈8。由于限位块与壳体容腔间有间隙,O型圈8可以起缓冲作用,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有助于降低工作时噪音,压块塞7外周壁也可套设有O型圈8。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控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组件以及转向杆,所述转向杆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转向杆轴向运动,所述转向杆包括螺杆段和限位段,所述螺杆段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对称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段一侧与第一限位块滑动抵靠,限位段另一侧与第二限位块滑动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段一侧具有第一限位条,限位段另一端具有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与第一限位条滑动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具有与第二限位条配合的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同步带和转向螺母,所述同步带分别绕设在电机输出轴外周和转向螺母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段沿周向环设有螺沟,所述螺沟和转向螺母之间设有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条的直径由远离第一凹槽的一侧向着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限位条的直径由远离第二凹槽的一侧向着靠近第二凹槽的一侧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或/和第二限位块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控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压块塞,壳体对称设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压块塞和第一限位块安装在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二限位块安装在第二容腔内,所述弹簧设置在压块塞和第一限位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控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具有开口端,所述压块塞与开口端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位置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转向杆轴向移动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外周壁和第二限位块外周壁均套设有O型圈。
CN202223411326.2U 2022-12-19 2022-12-19 线控转向装置 Active CN219237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1326.2U CN219237162U (zh) 2022-12-19 2022-12-19 线控转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1326.2U CN219237162U (zh) 2022-12-19 2022-12-19 线控转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7162U true CN219237162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8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1326.2U Active CN219237162U (zh) 2022-12-19 2022-12-19 线控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7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90732A (en) Electrically assisted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EP0930214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unit
JP290432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070235248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JP2007195344A (ja) モータ
WO2005055398A1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それの製造方法
US20230053581A1 (en) Steer-by-wire steering apparatus
US20080283331A1 (en) Vehicle steering apparatus
JP2001206233A (ja) 直線的に駆動される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シャフトを有する自動車用操舵システム
JP6199762B2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9237162U (zh) 线控转向装置
CN105329313A (zh) 一种转向管柱式电动助力装置
CN105667581A (zh) 一种紧凑型转向管柱式汽车电动助力装置
CN105281471B (zh) 机动轮和通过干涉将电马达的定子外壳固定至支架的方法
JP5090992B2 (ja) 伸縮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5691446A (zh) 一种转向管柱式电动助力装置
JP2007290550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4423668B (zh) 线控转向式转向装置
JP2008006867A (ja) 車両用操舵装置
CN215553524U (zh) 电动助力转向器
CN219077293U (zh) 汽车转向机构
JPH08207797A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1219856A (ja) 直線的に駆動される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シャフトを有する自動車用操舵システム
CN219833935U (zh) 一种双编码器布置的关节电机执行器结构
CN221114049U (zh) 一种转向限位结构、转向系统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