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6972U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6972U
CN219236972U CN202320378050.8U CN202320378050U CN219236972U CN 219236972 U CN219236972 U CN 219236972U CN 202320378050 U CN202320378050 U CN 202320378050U CN 219236972 U CN219236972 U CN 219236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base
unmanned vehicle
plate
prot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80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志钊
孙娟娟
黄进
徐立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r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er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eri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er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80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6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6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6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外周排列分布有若干个底座和防护板,各个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碰撞传感器,各个所述底座与各个所述防护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机构,各个所述防护板受外部撞击产生活动并压缩所述弹性机构后能分别触碰各个所述碰撞传感器,以触发各个碰撞传感器分别对外发出碰撞信号。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能对车辆构成碰撞防护,并且能便于对外发出碰撞信号,以便于知晓车辆的碰撞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车辆也称为机器人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或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能够感知其环境并在很少或完全没有人工输入的情况下行驶的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结合了多种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例如雷达、激光雷达、声呐、全球定位系统、里程计和惯性测量单元。
但是在无人驾驶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若遇到障碍物无法及时避让时,车辆会撞到障碍物上,因此亟需要对无人驾驶车辆配置一种防撞保护结构,另一方面,车辆发生碰撞后也无法及时对外告知车身的碰撞位置,在使用上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能对车辆构成碰撞防护,并且能便于对外发出碰撞信号,以便于知晓车辆的碰撞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外周排列分布有若干个底座和防护板,各个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碰撞传感器,各个所述底座与各个所述防护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机构,各个所述防护板受外部撞击产生活动并压缩所述弹性机构后能分别触碰各个所述碰撞传感器,以触发各个碰撞传感器分别对外发出碰撞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底座相互铰接,所述防护板受撞击产生偏转后能触碰所述碰撞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各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弹性抵接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防护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各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弹性抵接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防护板之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往所述防护板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导轨内并能沿着所述导轨平移;所述碰撞传感器与所述连接板相互抵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所述连接板在对应所述底座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口,所述弧形口内设置有若干个周向排列的触块,所述碰撞传感器对应于所述弧形口并且与各个所述触块相互抵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各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弹性抵接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防护板之间,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万向接头,所述防护板通过所述万向接头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一侧套接在所述万向接头上,另一侧抵近于所述防护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各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弹性抵接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防护板之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套筒,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柱,各个所述导柱分别滑动套接在各个所述套筒内,各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套接在各个所述套筒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中心套筒,所述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中心套筒内,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中心导柱,所述中心导柱滑动套接在所述中心套筒内并抵近于所述碰撞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倾斜地延伸至所述底座的端部并且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复位弹臂,所述复位弹臂弹性抵接在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防护板通过所述连接臂偏转后能压缩所述复位弹臂并触碰所述碰撞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各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弹性抵接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防护板之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中心套柱,所述中心套柱内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端与所述防护板相互铰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往所述防护板方向延伸的安装柱,各个所述安装柱的外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碰撞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若干个防护板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下边缘且围绕所述车架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通过在车架的外周排列安装布置多个底座和防护板,并在各个所述底座与各个所述防护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机构,同时在各个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碰撞传感器,各个所述防护板受外部撞击产生位移并压缩所述弹性机构后能分别触碰各个所述碰撞传感器,让各个碰撞传感器分别对外发出碰撞信号,也就是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案,当无人驾驶车辆的某个位置受到外部碰撞时,该碰撞位置对应的防护板会产生位移并压缩所述弹性机构,防护板位移到一定行程后便会触碰对应的碰撞传感器,该被触发的碰撞传感器便能对外发出碰撞信号,以便知晓车辆的具体碰撞位置,同时在碰撞的过程中,所述弹性机构可以有效缓冲撞击力,对车辆构成一定的防护,并且待碰撞力消失后,所述弹性机构便能够自动推动所述防护板复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对车辆构成碰撞防护,并且能便于对外发出碰撞信号,以便于知晓车辆的碰撞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简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简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简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简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简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简示图。
附图标记:
1、车架,2、底座,3、防护板,4、碰撞传感器,5、复位弹簧,6、导轨,7、连接板,8、转轴,9、弧形口,10、触块,11、万向接头,12、套筒,13、导柱,14、中心套筒,15、中心导柱,16、连接臂,17、复位弹臂,18、中心套柱,19、滑块,20、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包括车架1,车架1的外周排列分布有多个底座2和防护板3,各个底座2上分别安装有碰撞传感器4,各个底座2与各个防护板3之间分别安装有弹性机构,各个防护板3受外部撞击时,能产生位移并同时压缩弹性机构,随后便能分别触碰各自对应的碰撞传感器4,以触发各个碰撞传感器4分别对外发出碰撞信号。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结构方案通过在车架1的外周排列安装布置多个底座2和防护板3,并在各个底座2与各个防护板3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机构,同时在各个底座2上分别设置有碰撞传感器4,各个防护板3受外部撞击产生位移并压缩弹性机构后能分别触碰各个碰撞传感器4,让各个碰撞传感器4分别对外发出碰撞信号,也就是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案,当无人驾驶车辆的某个位置受到外部碰撞时,该碰撞位置对应的防护板3会产生位移并压缩弹性机构,防护板3位移到一定行程后便会触碰对应的碰撞传感器4,该被触发的碰撞传感器4便能对外发出碰撞信号,以便知晓车辆的具体碰撞位置,同时在碰撞的过程中,弹性机构可以有效缓冲撞击力,对车辆构成一定的防护,并且待碰撞力消失后,弹性机构便能够自动推动防护板3复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对车辆构成碰撞防护,并且能便于对外发出碰撞信号,以便于知晓车辆的碰撞位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若干个防护板3设置在所述车架1的下边缘且围绕所述车架1的四周。
具体地,碰撞传感器4设置在弹性胶条内,以缓冲外部冲击力,避免碰撞传感器4被撞击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板3与底座2相互铰接,防护板3受撞击产生偏转后同样能触碰碰撞传感器4,因此使用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机构包括多个复位弹簧5,各个复位弹簧5分别弹性抵接在底座2与防护板3之间,因此可以利用复位弹簧5缓冲外部的撞击力,并且自动驱使防护板3复位,使用也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5,各个复位弹簧5分别弹性抵接在底座2与防护板3之间,底座2上设置有往防护板3方向延伸的导轨6;防护板3上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上设置有转轴8,转轴8铰接在导轨6内并能沿着导轨6平移;碰撞传感器4与连接板7相互抵近。
可以理解,由于上述结构,若当防护板3受到外部撞击发生直线位移时,可以带动转轴8沿着导轨6平移,让防护板3上的连接板7能平稳移动并触碰所述碰撞传感器4;若当防护板3受到外部撞击发生偏转时,可以通过转轴8在导轨6内的转动带动连接板7一起偏转,让偏转后的连接板7触碰所述碰撞传感器4。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结构,当防护板3受到外部撞击时,既能产生直线平移,也能产生偏转,具有更多的活动自由度,能够更加多方向地触碰到碰撞传感器4,使用更加灵活。同时也可以利用各个复位弹簧5缓冲外部的撞击力,并且通过各个复位弹簧5推动防护板3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7在对应底座2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口9,弧形口9内设置有三个周向排列的触块10,碰撞传感器4对应于弧形口9并且与各个触块10相互抵近。因此当连接板7随防护板3发生直线平移或发生偏转时,弧形口9内的各个触块10既可以通过平移触碰碰撞传感器4,也可以通过偏转触碰碰撞传感器4,使用更加灵活。
综合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某个防护板3受到外界碰撞时,撞击力驱使防护板3发生平移或转动,平移或转动后的防护板3与碰撞传感器4发生接触,从而触发碰撞传感器4对外发出碰撞信号,碰撞完毕并且撞击力消失后,弹簧5驱使防护板3复位至初始位置,以待下一次的碰撞发生。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弹性机构包括多个复位弹簧5,各个复位弹簧5分别弹性抵接在底座2与防护板3之间,防护板3与底座2之间安装有万向接头11,防护板3通过万向接头11与底座2可转动地连接,碰撞传感器4的一侧套接在万向接头11上,另一侧抵近于防护板3。可以理解,由于防护板3与底座2之间安装有万向接头11,因此防护板3在空间内可以更多方向地绕底座2转动,使用更加灵活。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某个防护板3受到外界碰撞时,撞击力驱使防护板3通过万向接头11发生转动,转动后的防护板3与碰撞传感器4发生接触,从而触发碰撞传感器4对外发出碰撞信号,碰撞完毕并且撞击力消失后,弹簧5驱使防护板3复位至初始位置,以待下一次的碰撞发生。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弹性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5,各个复位弹簧5分别弹性抵接在底座2与防护板3之间,底座2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套筒12,防护板3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导柱13,各个导柱13分别滑动套接在各个套筒12内,各个复位弹簧5分别套接在各个套筒12的外壁。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受撞击时的防护板3能更加平稳地移动,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上一体成型有中心套筒14,碰撞传感器4设置在中心套筒14内的底部,防护板3上一体成型有中心导柱15,中心导柱15滑动套接在中心套筒14内并抵近于碰撞传感器4。通过上述结构,受撞击时的防护板3可以通过中心导柱15平稳地在中心套筒14内抵达至碰撞传感器4,使防护板3能更加平稳地触发碰撞传感器4。
综合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某个防护板3受到外界碰撞时,撞击力驱使防护板3发生平移,平移或转动后的防护板3通过中心导柱15与碰撞传感器4发生接触,从而触发碰撞传感器4对外发出碰撞信号,碰撞完毕并且撞击力消失后,各个弹簧5驱使防护板3复位至初始位置,以待下一次的碰撞发生。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防护板3上一体成型有连接臂16,连接臂16倾斜地延伸至底座2的端部并且铰接于底座2,以使连接臂16可以绕底座2的一端转动,而弹性机构包括复位弹臂17,复位弹臂17弹性抵接在防护板3与底座2之间,防护板3通过连接臂16偏转后能压缩复位弹臂17并触碰碰撞传感器4,也就是说,当防护板3受到外部碰撞时,可以通过连接臂16绕底座2的一端转动,让转动的防护板3压缩复位弹臂17并触碰碰撞传感器4,该结构能便于预先设定防护板3的转动方向,让防护板3能够按照指定的方向转动。
综合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某个防护板3受到外界碰撞时,撞击力驱使防护板3发生指定方向的转动,转动后的防护板3与碰撞传感器4发生接触,从而触发碰撞传感器4对外发出碰撞信号,碰撞完毕并且撞击力消失后,复位弹臂17驱使防护板3复位至初始位置,以待下一次的碰撞发生。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弹性机构包括多个复位弹簧5,各个复位弹簧5分别弹性抵接在底座2与防护板3之间,底座2上一体成型有中心套柱18,中心套柱18内滑动套接有滑块19,滑块19的外端与防护板3相互铰接;底座2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安装柱20,安装柱20往防护板3方向延伸,各个安装柱20的外端分别安装有碰撞传感器4。可以理解,通过上述结构,受到碰撞后的防护板3既可以通过滑块19沿着中心套柱18的长度方向平移,也可以在滑块19上产生转动,故当防护板3受到外部撞击时,既能产生直线平移,也能产生偏转,具有更多的活动自由度,能够更加多方向地触碰到碰撞传感器4,使用更加灵活。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某个防护板3受到外界碰撞时,撞击力驱使防护板3发生平移或转动,平移或转动后的防护板3与其中一个或多个碰撞传感器4发生接触,从而触发碰撞传感器4对外发出碰撞信号,碰撞完毕并且撞击力消失后,弹簧5驱使防护板3复位至初始位置,以待下一次的碰撞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外周排列分布有若干个底座(2)和防护板(3),各个所述底座(2)上分别设置有碰撞传感器(4),各个所述底座(2)与各个所述防护板(3)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机构,各个所述防护板(3)受外部撞击产生活动并压缩所述弹性机构后能分别触碰各个所述碰撞传感器(4),以触发各个碰撞传感器(4)分别对外发出碰撞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与所述底座(2)相互铰接,所述防护板(3)受撞击产生偏转后能触碰所述碰撞传感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5),各个所述复位弹簧(5)分别弹性抵接在所述底座(2)与所述防护板(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往所述防护板(3)方向延伸的导轨(6);所述防护板(3)上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有转轴(8),所述转轴(8)铰接在所述导轨(6)内并能沿着所述导轨(6)平移;所述碰撞传感器(4)与所述连接板(7)相互抵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在对应所述底座(2)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口(9),所述弧形口(9)内设置有若干个周向排列的触块(10),所述碰撞传感器(4)对应于所述弧形口(9)并且与各个所述触块(10)相互抵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5),各个所述复位弹簧(5)分别弹性抵接在所述底座(2)与所述防护板(3)之间,所述防护板(3)与所述底座(2)之间设置有万向接头(11),所述防护板(3)通过所述万向接头(11)与所述底座(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4)的一侧套接在所述万向接头(11)上,另一侧抵近于所述防护板(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若干个套筒(12),所述防护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柱(13),各个所述导柱(13)分别滑动套接在各个所述套筒(12)内,各个所述复位弹簧(5)分别套接在各个所述套筒(12)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中心套筒(14),所述碰撞传感器(4)设置在所述中心套筒(14)内,所述防护板(3)上设置有中心导柱(15),所述中心导柱(15)滑动套接在所述中心套筒(14)内并抵近于所述碰撞传感器(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上设置有连接臂(16),所述连接臂(16)倾斜地延伸至所述底座(2)的端部并且铰接于所述底座(2),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复位弹臂(17),所述复位弹臂(17)弹性抵接在所述防护板(3)与所述底座(2)之间,所述防护板(3)通过所述连接臂(16)偏转后能压缩所述复位弹臂(17)并触碰所述碰撞传感器(4)。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中心套柱(18),所述中心套柱(18)内滑动套接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的外端与所述防护板(3)相互铰接;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若干个往所述防护板(3)方向延伸的安装柱(20),各个所述安装柱(20)的外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碰撞传感器(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防护板(3)设置在所述车架(1)的下边缘且围绕所述车架(1)的四周。
CN202320378050.8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 Active CN219236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8050.8U CN219236972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8050.8U CN219236972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6972U true CN219236972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9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8050.8U Active CN219236972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6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6089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robot
JP5301255B2 (ja) 床掃除用集塵装置
CN219236972U (zh)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碰撞感应结构
CN213934632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障碍物检测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18738726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0277061U (zh) 一种碰撞检测装置和吸尘机器人
CN209757035U (zh) 保险杠
CN108742347A (zh) 碰撞感应式清洁机器人
CN215534019U (zh) 防碰撞装置及移动机器人
TWM583362U (zh) 雷射模組之碰撞感應裝置
JP4779712B2 (ja) 可動ガードレール
CN109960251B (zh) 一种用于底盘的全向感应避障机构
CN113156533A (zh) 一种端部感应装置
US11079766B2 (en) Collision sensing device for laser module
CN211075814U (zh) 用于无人车的碰撞检测机构及无人车
CN216907872U (zh) 检测组件以及自移动机器人
CN210077558U (zh) 激光模块之碰撞传感装置
CN216962316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7168571U (zh) 一种机器人及其碰撞检测装置
CN215282023U (zh) 前撞碰撞机构及机器人
CN214325031U (zh) 一种无人声控驾驶小车用的防护架
CN212972856U (zh) 一种碰撞检测装置和机器人
CN220170485U (zh) 碰撞检测机构及割草机器人
CN215986508U (zh) 碰撞感应装置以及地板清洁装置
JP2023002056A (ja) 衝突検知センサ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