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8801U - 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8801U
CN219228801U CN202320342853.8U CN202320342853U CN219228801U CN 219228801 U CN219228801 U CN 219228801U CN 202320342853 U CN202320342853 U CN 202320342853U CN 219228801 U CN219228801 U CN 219228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disc
wall
arc
drive mechanism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28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强
黄川�
麦韬
梁亮
吴敏
胡晔
毛伟鹏
易旭伟
缪海纳
刘廷林
舒晨良
张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Jiangxi Clea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Jiangxi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Jiangxi Clea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Jiangxi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28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8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8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8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包括,电动力组件,其包括支撑件,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支撑件外壁的电力驱动器;风动力组件,其包括旋转设于所述支撑件外壁的转动盘,以及设于所述转动盘外壁的配重块,所述转动盘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控制器,所述转动盘的外壁设有导流板。通过电动力组件配合风动力组件驱动转动盘旋转,通过风动力组件内部的电路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在风力驱动时断开电力,而无风力驱动时,将电力接通进行间歇性的驱动,在导流板运动进行动态驱赶时,由于导流板转动过程中气流会通过导风罩内部的槽口,在栅格板的阻隔下,气流高速地从一个比较窄的缝隙中流过造成气流紊乱而发声,提升驱赶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区驱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区域较为广阔,鸟类的停留、以及鸟类的排泄物会影响光伏发电的效率,因此,在光伏发电区域,需要使用驱鸟装置进行驱鸟,驱鸟设备有很多种,惯用的驱鸟方法为声音惊吓和动作驱赶,而该种驱鸟设备一般由动力组件以及驱赶部分所组成。
在使用过程中,驱鸟装置的驱动机构一般是通过电力驱动或者采用风力驱动的方式,驱动驱赶部分进行运动,电力驱动需要保持持续性的供电,造成电力的消耗,不够环保,而风力驱动在无风时无法提供动力,影响装置的工作,其光伏区驱鸟装置进行动态驱赶时驱赶区域较小,当距离驱鸟装置较远时,设备的动作不能很好的惊吓到鸟类。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力驱动费电、风力驱动在无风环境时无法工作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电动力组件,其包括支撑件,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支撑件外壁的电力驱动器;风动力组件,其包括旋转设于所述支撑件外壁的转动盘,以及设于所述转动盘外壁的配重块,所述转动盘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控制器,所述转动盘的外壁设有导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动力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路控制器包括设于所述转动盘内壁的弧形限位片、导电底座和输电部,以及滚动设于弧形限位片上的导电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动力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电部包括设于所述转动盘内壁的固定座,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固定座两侧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动力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力驱动器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旋转驱动区,所述旋转驱动区为驱动电机,以及设于所述旋转驱动区旋转端的弧形齿轮,还包括设于所述转动盘上的齿轮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动力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弧形限位片设置有四个,且每两个所述弧形限位片为一组,每组弧形限位片相互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动力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弧形齿轮和齿轮盘为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动力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电部和导电底座为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输电部和导电底座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导电柱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动力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板呈圆周分布于转动盘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双动力驱动机构有益效果:通过电动力组件可以实现电力的驱动,而风动力组件可以进行风力驱动,并且通过风动力组件内部的电路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在风力驱动时断开电力,而无风力驱动时,将电力接通进行间歇性的驱动,保证驱动机构不会静止,节省用电,提升了环保性。
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动态驱鸟驱赶区域较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区驱鸟装置,包括驱赶组件;所述驱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导流板上的铃铛,所述导流板上设有导风罩,所述导流板上设有栅格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区驱鸟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板的中部设置有槽口,且所述栅格板竖直设于槽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电动力组件配合风动力组件驱动转动盘旋转,通过风动力组件内部的电路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在风力驱动时断开电力,而无风力驱动时,将电力接通进行间歇性的驱动,保证驱动机构不会静止,节省用电,提升了环保性,同时,在导流板运动进行动态驱赶时,铃铛会发出响声对鸟类进行惊吓,并且由于导流板转动过程中气流会通过导风罩内部的槽口,在栅格板的阻隔下,气流高速地从一个比较窄的缝隙中流过造成气流紊乱而发声,提升驱赶范围,且随着导流板转动速度的改变,会形成不同的声调,提升惊吓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动力驱动机构所述的转动盘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动力驱动机构所述的输电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动力驱动机构所述的电力驱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伏区驱鸟装置所述的驱赶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能实现在风力驱动时断开电力,而无风力驱动时,将电力接通进行间歇性的驱动效果,包括,电动力组件100,其包括支撑件101,以及固定设于支撑件101外壁的电力驱动器102;风动力组件200,其包括旋转设于支撑件101外壁的转动盘201,以及设于转动盘201外壁的配重块202,转动盘201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控制器203,转动盘201的外壁设有导流板204,导流板204在转动盘201的外壁均匀的设置有六个,并且导流板204为倾斜的状态,在有风时,方便风推动导流板204,带动转动盘201在支撑件101的外部旋转,转动盘201在旋转时,电路控制器203控制内部的电路断开,停止对电力驱动器102进行供电,而无风时,配重块202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保证转动盘201停转后的位置,趋向于停止时,此时内部的电路控制器203控制内部的电路连接,并对电力驱动器102进行供电,通过电力驱动器102来提供一个瞬间的动力致使转动盘201旋转。
具体的,电路控制器203包括设于转动盘201内壁的弧形限位片203a、导电底座203b和输电部203c,以及滚动设于弧形限位片203a上的导电柱203d,弧形限位片203a一端为翘起的形状,另一端经由折弯处理,其翘起端和折弯的一端分别和转动盘201内壁的内侧以及外侧相连接,弧形限位片203a与转动盘201内壁的内侧形成一个可活动的空间,可供导电柱203d滚动和滑动,导电底座203b处于转动盘201内壁的外侧,而输电部203c处于转动盘201内壁的内侧,导电柱203d为圆柱形的金属材质所制,如铜、铁、铝,可以当成导体,将输电部203c和导电底座203b之间形成连通的电路,从而控制电力驱动器102的供电。
进一步的,输电部203c包括设于转动盘201内壁的固定座203c-1,以及分别设于固定座203c-1两侧的正极导电片203c-2和负极导电柱203c-3,固定座203c-1对正极导电片203c-2和负极导电柱203c-3进行支撑并分隔,使得电路形成断路,正极导电片203c-2和负极导电柱203c-3分别连接有电刷,电刷和整流子连接,而电力驱动器102的电路由此方式进行连接,保证转动盘201的转动不会对正极导电片203c-2和负极导电柱203c-3的供电输入造成影响,并且只有当左右两侧的导电柱203d同时和贴合于输电部203c,才能形成电路的连通供电,而在转动盘201旋转时,由于重力以及旋转时的离心力作用,导电柱203d会沿着弧形限位片203a的表面滚动,造成一侧的导电柱203d分离于输电部203c,形成断路,自动在转动盘201时断电。
其中,弧形限位片203a设置有四个,且每两个弧形限位片203a为一组,每组弧形限位片203a相互对称设置,弧形限位片203a彼此之间的相互对称,可以使得转动盘201的质量更加均匀,配合上配重块202的增重,可以使转动盘201停转时保持配重块202处于最底部,并方便弧形限位片203a引导两侧的导电柱203d相互靠近贴合输电部203c。
较佳的,输电部203c和导电底座203b为一一对应设置,且输电部203c和导电底座203b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导电柱203d的直径,输电部203c对应导电底座203b形成一个断路的电路,而输电部203c和导电底座203b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导电柱203d的直径可以防止导电柱203d越过各自的弧形限位片203a。
应说明的是,导流板204呈圆周分布于转动盘201的外部,导流板204的圆周分布可以使得风动力组件200整体的质量更加均匀,避免出现重心偏移的状态,方便配重块202对转动盘201进行复位。
在使用时,风力可以推动导流板204使得转动盘201旋转,旋转时,由于重力以及旋转时的离心力作用,导电柱203d会沿着弧形限位片203a的表面滚动,当有一个导电柱203d脱离和导电底座203b和输电部203c时,电路断开,电力驱动器102停止供电,当无风时,配重块202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保证转动盘201停转后的位置,此时下方两侧的导电柱203d在自身重力下沿着弧形限位片203a滚动相互靠近,贴合于导电底座203b和输电部203c,导电柱203d配合导电底座203b连通正极导电片203c-2和负极导电片203c-3,此时电路连通,电力驱动器102供电工作,风力和电力相互配合实现动力的提供,降低了了电力的耗能,保障的装置的正常工作,提升了环保性。
实施例2
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与上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提供了双动力驱动机构的电力驱动器102,解决了无风时无动力的问题,电力驱动器102包括设于支撑件101上的旋转驱动区102a,旋转驱动区102a为驱动电机,以及设于旋转驱动区102a旋转端的弧形齿轮102b,还包括设于转动盘201上的齿轮盘102c,弧形齿轮102b和齿轮盘102c为啮合连接,驱动电机驱动弧形齿轮102b进行旋转,弧形齿轮102b的弧形角度为九十度至一百八十度,弧形齿轮102b的弧形设计,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内不与齿轮盘102c接触传动,在电力驱动器102不提供动力是,弧形齿轮102b和齿轮盘102c错开,避免了转动盘201转动时弧形齿轮102b和齿轮盘102c啮合形成阻力,方便转动盘201转动,同时,在通过电力驱动器102提供动力时,可以通过未啮合部分的空转给弧形齿轮102b提供一定的转动空间,提升其转速,更有力的推动转动盘201转动。
在使用时,旋转驱动区102a得到供电带动齿轮盘102c旋转,齿轮盘102c转动后带动弧形齿轮102b旋转,惯性作用下,转动盘201转动后趋向于停止,进行间歇性往复的供电操作,保证转动盘201不会处于静止状态,从而保障在无风时设备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3
参照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与上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提供了光伏区驱鸟装置,解决了动态驱鸟驱赶区域较小的问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双动力驱动机构,包括驱赶组件300;驱赶组件300包括设于导流板204上的铃铛301,导流板204上设有导风罩302,导流板204上设有栅格板303,导流板204转动进行动态驱鸟,通过导流板204的运动对鸟进行惊吓,在有风时,导流板204随着风速变化一同做不同速度的旋转,在无风时,导流板204呈间隙性的加速运动,运动为可变化的,可提升鸟类的恐惧,同时,上方的铃铛301在转动时会发出响声,并且导风罩302可以引导气流穿过栅格板303上方,使得气流紊乱产生声音进行恐吓,且在不同转动速度下,气流速度不一样,造成声音大小和音调不同,可以提升鸟类的恐惧。
具体的,导流板204的中部设置有槽口,且栅格板303竖直设于槽口内,槽口的开设可以供空气的流通,气流通过槽口遇到栅格板303的阻碍,会形成紊乱,空气的振动产生噪音,用来惊吓鸟类。
在使用时,在导流板204运动进行动态驱赶时,铃铛301会发出响声对鸟类进行惊吓,并且由于导流板204转动过程中气流会通过导风罩302内部的槽口,在栅格板303的阻隔下,气流高速地从一个比较窄的缝隙中流过造成气流紊乱而发声,提升驱赶范围,且随着导流板204转动速度的改变,会形成不同的声调,提升惊吓效果。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力组件(100),其包括支撑件(101),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支撑件(101)外壁的电力驱动器(102);
风动力组件(200),其包括旋转设于所述支撑件(101)外壁的转动盘(201),以及设于所述转动盘(201)外壁的配重块(202),所述转动盘(201)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控制器(203),所述转动盘(201)的外壁设有导流板(2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器(203)包括设于所述转动盘(201)内壁的弧形限位片(203a)、导电底座(203b)和输电部(203c),以及滚动设于弧形限位片(203a)上的导电柱(203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部(203c)包括设于所述转动盘(201)内壁的固定座(203c-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固定座(203c-1)两侧的正极导电片(203c-2)和负极导电柱(203c-3)。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驱动器(102)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件(101)上的旋转驱动区(102a),以及设于所述旋转驱动区(102a)旋转端的弧形齿轮(102b),还包括设于所述转动盘(201)上的齿轮盘(102c)。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限位片(203a)设置有四个,且每两个所述弧形限位片(203a)为一组,每组弧形限位片(203a)相互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齿轮(102b)和齿轮盘(102c)为啮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双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部(203c)和导电底座(203b)为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输电部(203c)和导电底座(203b)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导电柱(203d)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04)呈圆周分布于转动盘(201)的外部。
9.一种光伏区驱鸟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双动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赶组件(300);
所述驱赶组件(300)包括设于所述导流板(204)上的铃铛(301),所述导流板(204)上设有导风罩(302),所述导流板(204)上设有栅格板(30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区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04)的中部设置有槽口,且所述栅格板(303)竖直设于槽口内。
CN202320342853.8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 Active CN219228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2853.8U CN219228801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2853.8U CN219228801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8801U true CN219228801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8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2853.8U Active CN219228801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8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5893B2 (en) Reduced friction wind turbin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929671B2 (en) Combination air purifier and wind generator
US20090015015A1 (en) Linear power station
WO2002040861A2 (en) Fluid-powered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CN219228801U (zh) 一种双动力驱动机构及光伏区驱鸟装置
CN213153637U (zh) 一种电力塔架用具有固定机构的驱鸟设备
JP2015071980A (ja) 縦軸型風車および縦軸型風車発電機
CN212589894U (zh) 一种电力设备驱鸟装置
AU2002215254B2 (en)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JP3242632U (ja) 浮遊式水上太陽光発電所用声光式鳥駆除装置
CN110131107B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装置
CN208184887U (zh) 一种磁悬浮风力发电机风轮用磁助推结构
JP6225288B1 (ja) 揚力型風車
JP2003166462A (ja) 建物用風力発電装置
CN211510369U (zh) 一种用于电力输送塔上的驱鸟装置
JPH10288139A (ja) 一方向タービン及び波力利用発電装置
CN220458400U (zh) 一种用于风电场的驱鸟装置
CN214102924U (zh) 一种农业果园驱鸟装置
CN108590954A (zh) 一种磁悬浮风力发电机风轮用磁助推结构
CN114738197A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的低噪音防负荷的变速装置
JPS5830485A (ja) 風力発電方法
KR101382206B1 (ko) 무공해 발전 장치
CN217873115U (zh)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尘装置
CN111058999B (zh) 一种自适应风向的风力发电机
TWM383046U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wind-powered electric gen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