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8757U - 一种渔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渔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8757U
CN219228757U CN202320162030.7U CN202320162030U CN219228757U CN 219228757 U CN219228757 U CN 219228757U CN 202320162030 U CN202320162030 U CN 202320162030U CN 219228757 U CN219228757 U CN 219228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bait
handle ring
fishing
hook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20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宏
徐斌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ib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ib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ib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ib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620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8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8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8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钩,包括有钩体、坠头、锁饵部和钩柄圈,其中锁饵部的一端与所述钩体相连接,锁饵部的另一端与坠头相连接,所述钩柄圈设置在坠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坠头表面上设计有向所述钩柄圈侧逐渐升高并与钩柄圈相衔接、以将异物导向钩柄圈上方的挡块,且该挡块位于远离所述钩体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与钩柄圈相衔接的挡块,因而可以利用挡块逐渐升高的坡度将异物导到钩柄圈上方,这样在反复抛竿与回线的过程中,使得钩柄圈不会轻易勾挂杂草等异物,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钩柄圈处的垃圾堆积,确保渔钩上的软饵逼真的动态效果不受异物的影响,以提高诱鱼的成功率,提升垂钓乐趣。

Description

一种渔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主要配合路亚钓法使用的渔钩。
背景技术
渔钩是垂钓必备的工具,其中的铅头钩则是众多渔钩中的一种,且常常配合路亚钓法使用。目前,该铅头钩通常包括有钩体、坠头、锁饵部和钩柄(也称钩柄圈或眼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2035534U的文献中所公开的结构,该铅头钩中的锁饵部的一端与钩体连接,另一端与坠头连接,钩柄设置在坠头上,以用来栓系渔线。使用时,通过反复抛竿与回线的方式,引起鱼儿的注意。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1)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往往存在很多杂草,当上述渔钩在渔线的牵引下,在草区中来回穿梭时,很容易在钩柄处勾挂异物而会影响拟饵效果。(2)目前的坠头往往设计成球形,使得与锁饵部相连接的部位为弧面,此弧面会减小与软饵的接触面积,导致软饵接触固定不稳定。(3)锁饵部采用多个轴向间隔依次首尾相连的圆锥体,这虽也能固定软饵,但由于形状一致,排列一致,使得软饵穿入时,同样部位在多次撑起过程中遭到破坏(一般在穿第一圆锥体时就会被破坏),因而会减少软饵的反复使用次数。(4)也正因为坠头是球形,因此在触底时,其位置就变得随意,使得钩体上的软饵在触底后的空间方向也随意,不易被鱼儿吸入嘴中。
故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渔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防止异物勾挂于钩柄圈处的渔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渔钩,包括有钩体、坠头、锁饵部和钩柄圈,其中锁饵部的一端与所述钩体相连接,锁饵部的另一端与坠头相连接,所述钩柄圈设置在坠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坠头表面上设计有向所述钩柄圈侧逐渐升高并与钩柄圈相衔接、以将异物导向钩柄圈上方的挡块,且该挡块位于远离所述钩体的一侧。
较好的是,所述挡块中至少其中一段轮廓线与钩柄圈相切。这样方便制作,又能达到挡异物的目的。
为了使渔线在钩柄圈中具有尽可能大的活动范围,所述挡块的上表面在邻近所述钩柄圈处设计有一避线平面。并且该避线平面至少与钩柄圈的圆心相齐平。
在上述各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是,与所述锁饵部的另一端相连接处的坠头表面设计成饵身固定平面。
在上述各方案中,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坠头底部设计有与所述锁饵部成40°-50°夹角的触底平面。所述触底平面与所述锁饵部之间形成45°的夹角。使软饵的动态效果更加逼真,同时更容易被鱼吸入嘴中。
在上述各方案中,还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锁饵部由至少两个锥形块首尾连接而成,各锥形块具有由两个相对而设的平面所形成的扁平状的主体,该主体的夹于两平面之间的侧面为自钩体向坠头侧逐渐增大的锥形面,且相邻锥形块中的锥形面在周向上相互偏离。且所述的相邻锥形块中的锥形面在周向上相互偏离90°为佳。避免软饵穿入时的破身,增加其用次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与钩柄圈相衔接的挡块,因而可以利用挡块逐渐升高的坡度将异物导到钩柄圈上方,这样在反复抛竿与回线的过程中,使得钩柄圈不会轻易勾挂杂草等异物,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钩柄圈处的垃圾堆积,确保渔钩上的软饵逼真的动态效果不受异物的影响,以提高诱鱼的成功率,提升垂钓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又一角度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宽”、“高”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至图4所示,该渔钩包括有钩体1、坠头2、锁饵部3和钩柄圈4,其中钩体1按现有技术一样,其一端较尖,弯折后形成一钩部;坠头2采用铅材质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钨钢等材质来加工。锁饵部3的一端与钩体1的另一端相连接,锁饵部3的另一端与坠头2相连接;钩柄圈4设置在坠头2上,用来栓系渔线(图中未法出),本实施例中,主要改进在于坠头2表面上设计有向所述钩柄圈侧逐渐升高并与钩柄圈相衔接的挡块5,且该挡块5位于远离钩体1的一侧,以将异物导向钩柄圈4上方,如此,当坠头2在草区等异物丛中触地时,可以避免钩柄圈4勾住异物。
为了让上述挡块5既具有较佳的挡异物效果,又方便制作,上述挡块5中至少其中一段轮廓线51与钩柄圈4相切,在图2中,挡块5的中间一段轮廓线51与钩柄圈4相切即可。并且为了确保渔线在钩柄圈4中具有足够的活动范围,挡块5的上表面在邻近钩柄圈处设计有一避线平面52,以尽量克服因挡块5的存在对渔线活动的影响,由图2可知,避线平面52与钩柄圈4的圆心相齐平。
上述坠头2通常设计成球形,本实施例中,该坠头2在球形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即与锁饵部3的另一端相连接处的坠头表面设计成饵身固定平面21,这样增加与软饵的接触面积,使软饵固定更加牢靠。同时在坠头2底部设计有与锁饵部3成40°-50°夹角的触底平面22。图中,触底平面22与锁饵部3之间形成45°的夹角,可以在触底时保持软饵与底面成45°的最佳角度,使软饵的动态效果更加逼真,同时更容易被鱼吸入嘴中。
同时本实施例中,还对上述锁饵部3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该锁饵部3由至少两个锥形块31首尾连接而成,图中设计了两个锥形块31,各锥形块31为具有由两个相对而设的平面311所形成的扁平状的主体,该主体的夹于两平面之间的侧面为自钩体向坠头侧逐渐增大的锥形面312,且相邻锥形块中的锥形面312在周向上相互偏离。具体的,相邻锥形块中的锥形面312在周向上相互偏离90°。如此,在穿入软饵时,由于主体为扁平状,因此不会过度撑开饵身,同时由于相邻锥形块的锥形面312错位,因此穿过第一锥形块时被撑开的饵身,在穿第二个锥形块时遇到平面,从而可以避免饵身同样部位被撑破,且可以更好地固定饵身,增加软饵的反复使用次数。

Claims (9)

1.一种渔钩,包括有钩体(1)、坠头(2)、锁饵部(3)和钩柄圈(4),其中锁饵部(3)的一端与所述钩体(1)相连接,锁饵部(3)的另一端与坠头(2)相连接,所述钩柄圈(4)设置在坠头(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坠头(2)表面上设计有向所述钩柄圈(4)侧逐渐升高并与钩柄圈(4)相衔接、以将异物导向钩柄圈(4)上方的挡块(5),且该挡块(5)位于远离所述钩体(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5)中至少其中一段轮廓线(51)与钩柄圈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5)的上表面在邻近所述钩柄圈处设计有一避线平面(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线平面(52)至少与钩柄圈(4)的圆心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锁饵部(3)的另一端相连接处的坠头表面设计成饵身固定平面(2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坠头底部设计有与所述锁饵部成40°-50°夹角的触底平面(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底平面(22)与所述锁饵部(3)之间形成45°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饵部(3)由至少两个锥形块(31)首尾连接而成,各锥形块(31)具有由两个相对而设的平面(311)所形成的扁平状的主体,该主体的夹于两平面之间的侧面为自钩体向坠头侧逐渐增大的锥形面(312),且相邻锥形块(31)中的锥形面(312)在周向上相互偏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锥形块(31)中的锥形面(312)在周向上相互偏离90°。
CN202320162030.7U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渔钩 Active CN219228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2030.7U CN219228757U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渔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2030.7U CN219228757U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渔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8757U true CN219228757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6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2030.7U Active CN219228757U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渔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8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80296A (en) Tandem fishhook
EP2039246B1 (en) Fishhook
US5092073A (en) Fishing jig
CN219228757U (zh) 一种渔钩
KR101434780B1 (ko) 두족류 포획용 낚시어구
US2624146A (en) Fishhook
JP6393394B1 (ja) ジグヘッド付ルアー及びジグヘッド
JP2911835B2 (ja) 釣針連結具
US5305543A (en) Slip sinker
EP0199157B1 (en) A fishing hook
JP3203297U (ja) 釣針
US2573215A (en) Fishing lure
US2157333A (en) Bait holder and hook
CN214629242U (zh) 一种双重防脱鱼钩
JP3180790U (ja) ルアー
CN209806892U (zh) 防挂底锚钩
JPH11164636A (ja) 釣り針
US4665643A (en) Fishing sinker with a variable pulling point
US20030056423A1 (en) "Line-locking fishing lure weight with an interchangeable skirt"
CA1307398C (en) Weedless fish lure
CN101171911B (zh) 拟饵
JP6488176B2 (ja) 疑似餌用の揺動体
JP3510991B2 (ja) ルアー
JP3235203U (ja) ルアー
CN212014155U (zh) 一种新型无刺防脱鱼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