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7933U - 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7933U
CN219227933U CN202223450391.6U CN202223450391U CN219227933U CN 219227933 U CN219227933 U CN 219227933U CN 202223450391 U CN202223450391 U CN 202223450391U CN 219227933 U CN219227933 U CN 219227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otherboard
main board
support rib
st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03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聪
张全涛
廖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03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7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7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7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主板组件用于终端设备并包括主板本体、多个主板元器件、屏蔽盖以及支撑件,多个主板元器件设置于主板本体,屏蔽盖用于对主板元器件进行电磁屏蔽,主板本体形成有第一应力区域,第一应力区域的应力值大于目标应力值;支撑件连接屏蔽盖和第一应力区域,以对第一应力区域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支撑件,且该支撑件连接屏蔽盖和第一应力区域,则该支撑件可以对第一应力区域进行有效的支撑,从而对主板本体和主板元器件进行有效地支撑和保护,避免出现主板本体断裂的情况。

Description

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功能越来越全面,性能也是逐渐提升,甚至出现很多性能过剩的现象。然而,强大性能的前提是高性能元器件的组合。在有限的主板面积下,要将众多的元器件设置在主板上,往往会出现主板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
相关技术中,手机主板一般都是通过中框或者主板支架等结构件进行支撑和保护,从而降低主板应力;但是中框和主板支架都会受到零件单体成型工艺、与元器件避空设计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有效地对主板进行支撑,从而无法有效地对主板和元器件进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主板组件,所述主板组件用于终端设备并包括主板本体、多个主板元器件、屏蔽盖以及支撑件,多个所述主板元器件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所述屏蔽盖用于对所述主板元器件进行电磁屏蔽,所述主板本体形成有第一应力区域,所述第一应力区域的应力值大于目标应力值;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屏蔽盖和所述第一应力区域,以对所述第一应力区域进行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包括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所述第一支撑筋板连接于所述屏蔽盖的表面并与所述屏蔽盖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支撑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应力区域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筋板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垂直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主板元器件包括第一主板元器件和第二主板元器件,所述第一主板元器件和所述第二主板元器件沿所述主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且所述第一主板元器件和所述第二主板元器件限定出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筋板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筋板的厚度在0.1mm-0.3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主板元器件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和所述支撑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由洋白铜材质制成;或者,所述支撑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且所述支撑件表面镀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屏蔽盖焊接,所述主板本体上设置有焊接部,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焊接部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屏蔽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包括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所述第一支撑筋板连接于所述屏蔽盖的表面并与所述屏蔽盖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支撑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应力区域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筋板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垂直布置,第一支撑筋板和/或第二支撑筋板上设置有所述主板元器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的主板组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主板本体上形成有第一应力区域,且该第一应力区域的应力值大于目标应力值,则说明主板本体的该第一应力区域为较薄弱区域。而通过设置支撑件,且该支撑件连接屏蔽盖和第一应力区域,则该支撑件可以对第一应力区域进行有效的支撑,从而对主板本体和主板元器件进行有效地支撑和保护,避免出现主板本体断裂的情况。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板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本体11焊接部
2主板元器件21第一主板元器件
22第二主板元器件3屏蔽盖
4支撑件41支撑筋
411第一支撑筋板412第二支撑筋板
20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
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指的是具体结构轮廓的内和外;使用的方位词如“主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具体可以参照图1所示;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仅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外一个要素,并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参照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主板组件,该主板组件用于终端设备并包括主板本体1、多个主板元器件2、屏蔽盖3以及支撑件4,多个主板元器件2设置于主板本体1,屏蔽盖3用于对主板元器件2进行电磁屏蔽,主板本体1形成有第一应力区域,第一应力区域的应力值大于目标应力值;支撑件4连接屏蔽盖3和第一应力区域,以对第一应力区域进行支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板本体1上形成有第一应力区域,且该第一应力区域的应力值大于目标应力值,则说明主板本体1的该第一应力区域为较薄弱区域。而通过设置支撑件4,且该支撑件4连接屏蔽盖3和第一应力区域,则该支撑件4可以对第一应力区域进行有效的支撑,从而对主板本体1和主板元器件2进行有效地支撑和保护,避免出现主板本体1断裂的情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支撑件4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筋41,支撑筋41包括第一支撑筋板411和第二支撑筋板412,第一支撑筋板411连接于屏蔽盖3的表面并与屏蔽盖3平行布置,第二支撑筋板41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筋板41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应力区域连接,且第二支撑筋板412与第一支撑筋板411垂直布置。该第一支撑筋板411连接于屏蔽盖3并与屏蔽盖3平行布置,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与屏蔽盖3连接的稳定性;其次,第二支撑筋板412与第一支撑筋板411垂直布置并与第一应力区域连接,从而可以对第一应力区域进行有效地支撑。但是,本公开并不对支撑件4的具体结构作限定。
可选地,参照图1所示,多个主板元器件2包括第一主板元器件21和第二主板元器件22,第一主板元器件21和第二主板元器件22沿主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A间隔设置于主板本体1,且第一主板元器件21和第二主板元器件22限定出容纳槽20,第二支撑筋板412设置于容纳槽20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主板元器件21和第二主板元器件22之间限定出容纳槽20,支撑件4的第二支撑筋板412设置于容纳槽20内,该支撑件4可以灵活地对主板元器件2进行避让,实现对主板本体1的局部支撑,降低主板本体1局部的应力。
可选地,第一支撑筋板411和/或第二支撑筋板412的厚度在0.1mm-0.3mm之间。例如,该第一支撑筋板411和/或第二支撑筋板412的厚度可以为0.1mm、0.15mm、0.2mm以及0.3mm,但是本公开并不对第一支撑筋板411和第二支撑筋板412的具体厚度作限定,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定。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多个主板元器件2设置于主板本体1和支撑件4。也即,支撑件4除了能够起到对主板本体1支撑的作用之外,还能够用来设置主板元器件2,从而充分利用支撑件4的布置空间,提升主板组件结构设计的紧凑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件4由洋白铜材质制成,便于主板元器件2焊接于该支撑件4上;或者,支撑件4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且支撑件表面镀金,同样也能够便于将主板元器件2焊接于该支撑件4上。但是本公开并不对支撑件4的具体材质作限定。
可选地,参照图1所示,支撑件4与屏蔽盖3焊接,主板本体1上设置有焊接部11,且支撑件4与焊接部11焊接。从而有效地提升支撑件4与主板本体1及屏蔽盖3连接的稳定性。但是本公开并不对支撑件4连接屏蔽盖3和主板本体1的具体方式作限定。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4可以一体成型于屏蔽盖3,从而便于该支撑件4的成型。
可选地,支撑件4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筋41,支撑筋41包括第一支撑筋板411和第二支撑筋板412,第一支撑筋板411连接于屏蔽盖3的表面并与屏蔽盖3平行布置,第二支撑筋板41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筋板41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应力区域连接,且第二支撑筋板412与第一支撑筋板411垂直布置,第一支撑筋板411和/或第二支撑筋板412上设置有主板元器件2,充分利用第一支撑筋板411和/或第二支撑筋板412的布置空间,提升主板组件结构设计的紧凑性。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主板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板本体1上形成有第一应力区域,且该第一应力区域的应力值大于目标应力值,则说明主板本体1的该第一应力区域为较薄弱区域。而通过设置支撑件4,且该支撑件4连接屏蔽盖3和第一应力区域,则该支撑件4可以对第一应力区域进行有效的支撑,从而对主板本体1和主板元器件2进行有效地支撑和保护,避免出现主板本体1断裂的情况。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组件用于终端设备并包括主板本体、多个主板元器件、屏蔽盖以及支撑件,多个所述主板元器件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所述屏蔽盖用于对所述主板元器件进行电磁屏蔽,所述主板本体形成有第一应力区域,所述第一应力区域的应力值大于目标应力值;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屏蔽盖和所述第一应力区域,以对所述第一应力区域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包括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所述第一支撑筋板连接于所述屏蔽盖的表面并与所述屏蔽盖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支撑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应力区域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筋板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垂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板元器件包括第一主板元器件和第二主板元器件,所述第一主板元器件和所述第二主板元器件沿所述主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且所述第一主板元器件和所述第二主板元器件限定出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筋板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筋板的厚度在0.1mm-0.3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板元器件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和所述支撑件。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由洋白铜材质制成;或者,所述支撑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且所述支撑件表面镀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屏蔽盖焊接,所述主板本体上设置有焊接部,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焊接部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屏蔽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包括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所述第一支撑筋板连接于所述屏蔽盖的表面并与所述屏蔽盖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支撑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应力区域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筋板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垂直布置,第一支撑筋板和/或第二支撑筋板上设置有所述主板元器件。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板组件。
CN202223450391.6U 2022-12-21 2022-12-21 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219227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0391.6U CN219227933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0391.6U CN219227933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7933U true CN219227933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7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0391.6U Active CN219227933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7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115111B (fi) Suojuskokoonpanot, jotka soveltuvat käytettäväksi viestintälaitteessa sekä viestintälaite
US5825634A (en) Circuit board having an EMI shielded area
US7663895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device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040046701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mprising an sar value-reducing correction element
US6320121B1 (en) Radio frequency shield can cover with internal fingers
US6891505B2 (en) EMC- arrangement for a device employing wireless data transfer
KR101829077B1 (ko) Rf 간섭 억제기
US20030218873A1 (en) Structure for fastening a component
CN107394353A (zh) 三合一环形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3202506A1 (zh) 设备主板和电子设备
US6608251B1 (en) Protecting device against interfer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comprising EMI-gaskets
EP3425744A1 (en) Contact
CN106450700A (zh) 天线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9227933U (zh) 主板组件和终端设备
US6956531B2 (en) Built-in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incorporating same
US9496656B2 (en) Conductive attachment for shielding radiation
US6235985B1 (en) Low profi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RF shield for radiating pin
EP2725884A1 (en) Shield frame, sealed frame moun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portable device
JP2010093220A (ja) 隔離カバーを備える回路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KR20110123271A (ko) 중첩형 헬리컬 전도성 스프링
CN211702876U (zh) 一种低成本弧形屏蔽罩
JP2010021213A (ja) シールドケース及び高周波機器
US20170194695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FI91931B (fi) EMC-kotelo
KR100293940B1 (ko) 알에프시스템용전자파차폐캔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