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7410U - 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7410U
CN219227410U CN202223573597.8U CN202223573597U CN219227410U CN 219227410 U CN219227410 U CN 219227410U CN 202223573597 U CN202223573597 U CN 202223573597U CN 219227410 U CN219227410 U CN 219227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module
down control
control module
circuit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35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钰
冯涛
王业铭
梁世亮
邹运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entech Optical and Magne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entech Optical and Magne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entech Optical and Magne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entech Optical and Magne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735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7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7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7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断路器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下电控制模块;所述下电控制模块包括电源模组、控制模组和功率输出模组,所述电源模组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断路器,且所述电源模组用于向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功率输出模组供电;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功率输出模组以控制所述功率输出模组供电功率,所述功率输出模组用于连接用电装置;所述控制模组具有插接头,所述断路器具有用于与所述插接头插接连接的第一插接槽。本实用新型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结构更为简单,安装更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网络建设的逐步深入,将会在各地建成各种5G站点。5G站点包括电源用分路下电控制装置,以降低部分5G站点在某些时段用户量极少甚至是没有用户的能量空耗。5G站点一般需要设置分路下电控制装置,以控制各分路的输出通断。
目前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包括断路器和下电控制模块,其中下电控制模块电源模组、控制模组和功率输出模组,控制模组通过螺栓实现与断路器的连接,导致分路下电控制装置体积比较大,也增加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安装复杂程度。
有鉴于此,设计了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以简化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分路下电控制装置,以简化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安装。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断路器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下电控制模块;
所述下电控制模块包括电源模组、控制模组和功率输出模组,所述电源模组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断路器,且所述电源模组用于向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功率输出模组供电;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功率输出模组以控制所述功率输出模组供电功率,所述功率输出模组用于连接用电装置;
所述控制模组具有插接头,所述断路器具有用于与所述插接头插接连接的第一插接槽。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断路器设置有安装定位凸起,所述安装定位凸起插设于所述安装槽中以将所述断路器定位于所述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断路器电连接有正极汇流排;所述断路器上设置有第二插接槽,所述正极汇流排可拆卸插设于所述二插接槽中。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组上设置有插接针,所述功率输出模组设置有插接孔;
所述插接针插设于所述插接孔中,以实现功率输出模组和所述控制模组的连接。
可选地,分路下电控制装置还包括告警板;
所述断路器上还设置有第三插接槽,所述告警板插设于所述第三插接槽中;所述断路器断开与所述告警板连接时,所述告警板发出警告。
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壳盖;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壳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壳盖上还设置有检修口。
可选地,所述断路排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下电控制模块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下电控制模块与所述断路控制器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功率输出模组具有两个输出端或者三个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电源模组安装于壳体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组具有插接头,断路器具有用于与插接头插接连接的第一插接槽,控制模组和断路器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连接,能有利于降低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总体体积,且简化了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结构,减少了螺栓的使用量,有效降低了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安装复杂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示说明:1、壳体;11、安装槽;2、断路器;21、第一插接槽;22、安装定位凸起;23、第二插接槽;24、第三插接槽;3、控制模组;31、插接头;4、功率输出模组;5、正极汇流排;6、告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其安装结构更为简单,有利于提升工人的安装效率,且有利于降低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总体积。
请参阅图1至图4,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的断路器2和安装在壳体1上的下电控制模块,断路器2可以接通或者断开,以控制下电控制模块的接通或者断开。
下电控制模块包括电源模组、控制模组3和功率输出模组4,电源模组分别连接控制模组3和断路器2,且电源模组用于向控制模组3和功率输出模组4供电;控制模组3电连接功率输出模组4以控制功率输出模组4供电功率,功率输出模组4用于连接用电装置;控制模组3具有插接头31,断路器2具有用于与插接头31插接连接的第一插接槽21。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组3包括电源转换电路模块、MCU控制模块、电压电流调理电流模块、驱动控制电流模块、熔丝检测电流模块、电流采样模块等组成,控制模组3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控制模组能3控制功率输出模组4的输出功率,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组3具有插接头31,断路器2具有用于与插接头31插接连接的第一插接槽21,这使得控制模组3和断路器2的安装更为方便,壳体1中可以安装更多的断路器2和控制模组3,有利于简化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安装。此外,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无需采用更多的螺栓,因此无需预留设置螺栓孔的位置,这也有效降低了分路下电控制装置的体积。
可选地,壳体1上设置有安装槽11,断路器2设置有安装定位凸起22,安装定位凸起22插设于安装槽11中以将断路器2定位于壳体1上。可选地,设置有安装定位凸起22和安装槽1,能快速地将断裂器2定位至设定的安装位置,提升安装效率。
可选地,断路器2电连接有正极汇流排5;断路器2上设置有第二插接槽23,正极汇流排5可拆卸插设于第二插接槽中。正极汇流排5为呈片状的铜排,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可选地,控制模组3上设置有插接针,功率输出模组4设置有插接孔;插接针插设于插接孔中,以实现功率输出模组4和控制模组3的连接。功率输出模组4和控制模组3之间通过插针实现电连接。
可选地,分路下电控制装置还包括告警板6;断路器2上还设置有第三插接槽24,告警板6插设于第三插接槽24中;断路器2断开与告警板6连接时,告警板6发出警告。可选地,告警板6包括告警线路板和设置在告警线路板上的告警单元,告警单元可以为声光报警装置或者是其他告警装置。
可选地,壳体1具有壳盖;壳盖与壳体1铰接,壳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具体地,可以转动打开壳盖,然后再安装断路器2及其他部件。散热孔的设置能有效降低壳体里面的温度,使壳体中的元件能在更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工作。
可选地,壳盖上还设置有检修口,以方便工人检修。
可选地,断路排列设置有若干个,下电控制模块设置有若干个,且下电控制模块与断路控制器一一对应。
可选地,功率输出模组4具有两个输出端或者三个输出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用电装置的用电需要。比如,功率输出模组4可以为两分路型功率板,适用于与两路125A断路器配合使用。或者功率输出模组4可以为三分路型,适用于与3路63A断路器配合使用,电源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
本实施例中,断路器2和功率输出模组4能满足热插拔功能,且便于安装。
可选地,电源模组安装于壳体1外侧,电源模组的安装更为方便。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断路器(2)和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下电控制模块;
所述下电控制模块包括电源模组、控制模组(3)和功率输出模组(4),所述电源模组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组(3)和所述断路器(2),且所述电源模组用于向所述控制模组(3)和所述功率输出模组(4)供电;所述控制模组(3)电连接所述功率输出模组(4)以控制所述功率输出模组(4)供电功率,所述功率输出模组(4)用于连接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组(3)具有插接头(31),所述断路器(2)具有用于与所述插接头(31)插接连接的第一插接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断路器(2)设置有安装定位凸起(22),所述安装定位凸起(22)插设于所述安装槽(11)中以将所述断路器(2)定位于所述壳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2)电连接有正极汇流排(5);所述断路器(2)上设置有第二插接槽(23),所述正极汇流排(5)可拆卸插设于所述二插接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3)上设置有插接针,所述功率输出模组(4)设置有插接孔;
所述插接针插设于所述插接孔中,以实现功率输出模组(4)和所述控制模组(3)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告警板(6);
所述断路器(2)上还设置有第三插接槽(24),所述告警板(6)插设于所述第三插接槽(24)中;所述断路器(2)断开与所述告警板(6)连接时,所述告警板(6)发出警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具有壳盖;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1)铰接,所述壳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上还设置有检修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排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下电控制模块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下电控制模块与所述断路器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输出模组(4)具有两个输出端或者三个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下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组安装于壳体(1)外侧。
CN202223573597.8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 Active CN219227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3597.8U CN21922741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3597.8U CN21922741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7410U true CN219227410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2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3597.8U Active CN21922741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7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01463U (zh) 三相电能表多表位插件
CN219227410U (zh) 一种分路下电控制装置
CN207896050U (zh) 一种断路器附件的连接结构
CN211981782U (zh) 一种用于内置旁路软起动器的连接结构
CN214756935U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及嵌入式应用技术的5g基站智控节电终端
CN210516517U (zh) 储能系统及其开关盒
CN210027081U (zh) 一种新型充电机装置
CN213302360U (zh) 一种具有多级多重电源供电的智能电能表
CN215600327U (zh) 一种散热通道优化的蓄电池自动放电装置
CN217405971U (zh) 一种直流馈线装置及直流馈线柜
CN218005466U (zh) 一种智能型pdu
CN221041649U (zh) 一种pdu结构
CN214544077U (zh) 一种新型交流输入单元设备
CN220933983U (zh) 断路器及电表控制系统
CN220822205U (zh) 配电设备
CN219144722U (zh) 一种配电盒
CN110007372B (zh) 一种sfr-i4h-s型微功耗一体化雨量遥测终端
CN221007733U (zh) 一种新型带热插拔模块导轨式电能表
CN217060365U (zh) 一种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装置
CN216231704U (zh) 一种汽车静态电池系统
CN219458889U (zh) 一种高效率电源转换装置
CN217010237U (zh) 综合保护模组及具有其的开关电柜
CN220934908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9677791U (zh) 一种配电盒的铜排组件及配电盒
CN212412284U (zh) 一种组合式智能短路灭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