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6700U - 一种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6700U
CN219226700U CN202223342438.7U CN202223342438U CN219226700U CN 219226700 U CN219226700 U CN 219226700U CN 202223342438 U CN202223342438 U CN 202223342438U CN 219226700 U CN219226700 U CN 219226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elastic sheet
groove
connection terminal
termina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24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欢
刘冬旭
王国英
张玲玲
尹恒
章近富
汪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wb Electronics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wb Electronics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wb Electronics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wb Electronics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24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6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6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6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贯穿的通槽以及弹片,通槽两边壁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弹片一端与主体连接,另一端倾斜伸入至通槽内,且弹片两侧部分伸入至延伸部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了弹片的刚性与弹性、提高了保持力,避免弹片被拉翻或拉断,有效防止连接失效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连接端子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连接用的连接器内,用于实现相关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或信号传递。现有的连接端子通常固定于绝缘性壳体内,具体的,现有的连接端子底部设有凸出的卡定片,绝缘性壳体内设有与卡定片对应的卡定台阶,卡定片与卡定台阶进行卡接固定,从而实现连接端子位于绝缘性壳体内的固定。
但是,现有的连接端子上的卡定片其宽度远小于卡定台阶的宽度,或者卡定片被限制的很窄,导致在组装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若连接端子受到一定的外力冲击,使得卡定片容易被拉翻或被卡定台阶拉断,导致整体连接失效,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端子,其中,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贯穿的通槽以及弹片,通槽两边壁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弹片一端与主体连接,另一端倾斜伸入至通槽内,且弹片两侧部分伸入至延伸部内。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首先通过弹片的设置,实现了连接端子位于绝缘性壳体内的固定,进而通过弹片的倾斜设置,使得弹片具备了一定的弹性,不易被拉翻,而通过延伸部的设置,提高了弹片位于端子上的固定强度,使得弹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牢牢卡在主体上,避免连接失效。
其中,弹片包括连接部、中间部以及拓展部,连接部与主体连接,中间部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拓展部连接,且拓展部两侧部分伸入至延伸部内。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得弹片整体结构更稳定,强度更高,从而提高了弹片的刚性,而通过连接部与主体的连接以及拓展部伸入至延伸部内的设置,使得弹片位于主体上的固定效果更佳,从而提高了保持力,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拉翻。
其中,连接部与主体之间呈弯曲成型。
采用该种结构设置,使得弹片与主体连接处之间形成一定的弹性效果,降低了外力冲击时对弹片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保持力。
其中,中间部与拓展部之间呈弯曲成型。
采用该种结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弹片的弹性效果,提高了保持力。
其中,延伸部上限位槽,拓展部两端分别伸入至对应的限位槽内且相对于限位槽呈圆周运动。
采用限位槽设置,起到了限位作用,当弹片受外力运动至最大移动处时,拓展部与限位槽底部相抵,使得限位槽对弹片有一个与外力反向的支撑力,从而有效避免弹片在使用过程中被拉翻,导致连接失效。
其中,延伸上设有凹陷,限位槽位于凹陷内。
采用凹陷设置,降低了延伸部在设计时的精度与调试时难度,同时,使得拓展部两侧更容易伸入至限位槽内位固定,从而直接提高弹片位于主体上的固定强度,使得在外力作用下,弹片依然能够牢牢卡在延伸部上,避免连接失效。
其中,主体上设有开槽,开槽位于弹片下方,且开槽与通槽连通设置。
采用开槽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弹片位于主体上的弹性效果,也便于连接端子的取出。
其中,弹片宽度大于或等于主体宽度。
采用弹片宽度的限定,大大提高了连接端子固定于绝缘性壳体内的保持力,使得主体安装后,即使收到一定程度的外力冲击,也能够牢牢固定,弹片不易被拉翻或被拉断。
其中,主体一端设有朝外延伸而出的方针,另一端设有与通槽连通设置的第一开口。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方针设置,使得连接端子固定后,连接端子通过方针与其他电子设备的母端连接,从而实现相邻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效果,而通过第一开口设置,便于导线安装至主体内,实现了主体与导线之间的组装配合,从而实现电气连接效果。
其中,主体整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采用一体成型设置,使得主体整体加工时更为方便,整体结构强度更好,其次,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端子与绝缘性壳体的配合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主体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连接端子,包括主体1以及绝缘性壳体30。
绝缘性壳体30主要用于安装固定主体1,绝缘性壳体30内设有贯穿整体的固定槽301,固定槽301内壁顶面设有卡定台阶302以及限位凸起303,卡定台阶302朝向主体1凸出设置且与弹片2对应设置,卡定台阶302位于弹片2的运动轨迹上,当主体1受外力冲击时,弹片2与卡定台阶302相抵,从而实现限位固定效果。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卡定台阶302宽度与主体1上的通槽11宽度相等,通过该种结构设置,便于主体1的安装。
限位凸起303与卡定台阶302相对设置且朝向主体1凸出设置,限位凸起303与延伸部12对应设置,限位凸起303主要起到限位固定作用,即当主体1安装至固定槽301最深处时,延伸部12与限位凸起303相抵,从而实现限位固定效果,有效防止主体1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主体1整体由金属板材通过冲压折弯而成型的,主体1截面呈“U”形状。主体1通过冲压折弯后形成了贯穿的通槽11,通槽11具有垂直向上的第二开口111,通过该结构设置,便于弹片2的位于通槽11内的固定,也便于主体1固定于绝缘性壳体30内后,弹片2与卡定台阶302的固定。
通槽11两边壁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延伸部12,延伸部12朝上延伸而出,此处,延伸部12可以为垂直向上延伸,也可以呈倾斜向上延伸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12优选采用垂直向上延伸设置。延伸部12主要用于限位固定弹片2,具体的,延伸部12中央处设有限位槽121,限位槽121呈一定角度设置且与通槽11连通,弹片2上的拓展部23的两侧分别伸入至对应的限位槽121内,从而实现对弹片2的限位固定,使得弹片2牢牢固定于主体1上,不易受外力冲击而导致拉翻或拉断。
进一步,延伸部12上设有凹陷122,在本实施例中,凹陷122通过冲压成型,使得延伸部12中央部分区域朝向通槽11内呈内凹设置,通过该种结构设置,降低了延伸部12在设计时的精度与调试时难度,同时,使得拓展部23两侧更容易伸入至限位槽121内位固定,从而直接提高弹片2位于主体1上的固定强度,使得在外力作用下,弹片2依然能够牢牢卡在延伸部12上,避免连接失效。
主体1内设有弹片2,具体的,弹片2是由主体1底面朝向通槽11方向冲压而形成的,弹片2整体呈倾斜设置,弹片2主要用于与绝缘性壳体30内的卡定台阶302配合,从而实现连接端子整体位于绝缘性壳体30内的固定。此处,所述主体1底面具体参照附图5所示。
弹片2整体呈“T”字形状,弹片2包括连接部21、中间部22以及拓展部23。连接部21一端与主体1底面连接,另一端与中间部22连接,且连接部21与主体1底面连接处呈弯曲成型,通过该种结构设置,使得弹片2与主体1连接处之间形成一定的弹性效果,降低了外力冲击时对弹片2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保持力。
中间部22一端与连接部21连接,另一端与拓展部23连接,且中间部22与拓展部23之间的连接处同样呈弯曲成型,通过该种结构设置,使得弹片2整体结构更稳定,强度更高,从而提高了弹片2整体的刚性,同时,弯曲成型设置,也进一步提高了弹片2的弹性效果,提高了保持力。
拓展部23一端与中间部22连接,另一端朝向通槽11内倾斜设置,拓展部23主要用于与绝缘性壳体30内的卡定台阶302相配合,从而实现主体1的安装固定。进一步,拓展部23的两侧还分别伸入至对应的限位槽121内固定,且拓展部23相对于限位槽121呈圆周运动,具体的,当主体1固定且受一定的外力冲击后,拓展部23与卡定台阶302相抵,并通过弹片2整体的弹性效果,使得拓展部23两侧在限位槽121内呈一定角度的圆周运动,从而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弹片2被拉翻或拉断;同时,当拓展部23受外力运动至最大移动处,即拓展部23两侧与限位槽121底部相抵,此时,限位部给予拓展部23一个与外力反向的支撑力,从而有效避免弹片2在使用过程中被拉翻,导致连接失效。
进一步,弹片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主体1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弹片2的宽度与主体1宽度相等,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片2的宽度等于主体1宽度,具体是指,拓展部23的宽度与主体1宽度相等。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与中间部22的宽度与通槽11两边壁之间的宽度相等。通过该种结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大大提高了主体1在绝缘性壳体30内的保持力,使弹片2即使受到外力冲击也不易被拉翻或拉断。
进一步,主体1底面还设有开槽13,具体的,开槽13由弹片2朝向通槽11方向冲压而形成的,开槽13位于弹片2下方,并与通槽11呈连通设置,通过该种结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弹片2位于主体1上的弹性效果。同时,开槽13的设置,还便于连接端子的取出,具体的,当连接端子固定于绝缘性壳体30内时,操作人员仅需去适当的工具将弹片2下压至开槽13内,即可取出连接端子,从而便于连接端子的取出以及避免弹片2的棱角或尖锐工具刮削卡定台阶302。
主体1上还设有方针13以及第一开口14,方针13位于主体1的左侧延伸而出,方针13主要用于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即主体1固定于绝缘性壳体30内后通过方针13与其他电气设备的母端连接,从而实现相邻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效果。第一开口14位于主体1右侧与方针13相对设置,第一开口14与通槽11连通设置,第一开口14主要用于导线的安装,即导线通过第一开口14安装于通槽11内,实现了主体1与导线之间的组装配合,从而实现了电气连接效果。
故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相较现有技术而言,大大提高了弹片2的刚性与弹性,使得主体1与导线组装且安装至绝缘性壳体30内后可承受更大的外力作用,提高了保持力,避免弹片2被拉翻或拉断,从而有效防止连接失效。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贯穿的通槽以及弹片,通槽两边壁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弹片一端与主体连接,另一端倾斜伸入至通槽内,且弹片两侧部分伸入至延伸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弹片包括连接部、中间部以及拓展部,连接部与主体连接,中间部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拓展部连接,且拓展部两侧部分伸入至延伸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连接部与主体之间呈弯曲成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中间部与拓展部之间呈弯曲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延伸部上限位槽,拓展部两端分别伸入至对应的限位槽内且相对于限位槽呈圆周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延伸上设有凹陷,限位槽位于凹陷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主体上设有开槽,开槽位于弹片下方,且开槽与通槽连通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弹片宽度大于或等于主体宽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主体一端设有朝外延伸而出的方针,另一端设有与通槽连通设置的第一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主体整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CN202223342438.7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连接端子 Active CN219226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2438.7U CN219226700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连接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2438.7U CN219226700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连接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6700U true CN219226700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2438.7U Active CN219226700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连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6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3840B (zh) 具有由接地屏蔽件形成的接地触点的电连接器
JP4427564B2 (ja) コネクタプラグ
EP1962383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mbination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US20070093130A1 (en) Perpendicular fitting female terminal and housing to mount it therein
CN104836046A (zh) 连接器端子
KR20120094833A (ko) 전기 커넥터
JP2001210419A (ja) 雌型端子
CN211655155U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9267972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锁扣件及线缆组件
CN106252968B (zh) 电连接器
JP6000719B2 (ja) 中継用コネクタ
CN219226700U (zh) 一种连接端子
JP4385923B2 (ja) 端子金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WO2007131537A1 (en) Connector of flat conductors
US20220399654A1 (en) Terminal
CN107104303B (zh) 电联接端子结构
CN106816737B (zh) 连接端子及连接组件
CN104701643A (zh) 改进的接线端子
CN112909607B (zh) 连接器、屏蔽片、接地接触件及插孔的成型方法
WO2012121186A1 (ja) コネクタ
CN111903003B (zh) 具有接触体和设于接触体上的弹簧元件的接触元件
CN203166153U (zh) 连接端子、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壳体和连接器组件
CN112382893A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6816738B (zh) 连接端子及连接组件
JP4878577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