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6131U - 一种按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6131U
CN219226131U CN202320120832.1U CN202320120832U CN219226131U CN 219226131 U CN219226131 U CN 219226131U CN 202320120832 U CN202320120832 U CN 202320120832U CN 219226131 U CN219226131 U CN 219226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plate
key cap
key
limiting
limi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08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耀伟
田泸森
邓礼安
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 P Shanghai Household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 P Shanghai Household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 P Shanghai Household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 P Shanghai Household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208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6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6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6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键帽、至少两个限位件、至少两个平衡杆、力传导件以及载板,力传导件设置在键帽和载板之间,用于将键帽受到的压力传递到载板,平衡杆设置在载板上,并对称设置在力传导件两个相对侧,限位件设置在载板上,并对称设置在力传导件的另外两个相对侧,键帽卡接平衡杆和限位件。平衡杆和限位件用于在键帽外表面受到压力时限制键帽在除了垂直于载板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以使得键帽沿垂直于载板的方向对力传导件施加压力。本申请通过平衡杆和限位件的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按压面积较大的按键的非中心区域时,按键无法整体上下位移从而产生向施力点侧倾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键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键盘作为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充当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然而现有技术中,部分键盘需要通过集中按压按键的中心区域方能较好地获得该按键的对应的反馈,当单个按键的面积比较大时,例如键盘上的空格键、shift键、回车键等则对用户按压时的施力位置有着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若用户按压到上述类型按键的非中心区域时,则可能使得上述的按键无法整体进行上下移动,并产生向施力点侧倾的现象,用户需要按压到中心区域以获得对应的按键反馈,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徒增了大量无效的按压次数,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按压面积较大的按键的非中心区域时,按键无法整体上下位移从而产生向施力点侧倾的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键帽、至少两个限位件、至少两个平衡杆、力传导件以及载板,所述力传导件设置在所述键帽和所述载板之间,用于将所述键帽受到的压力传递到所述载板,所述平衡杆设置在所述载板上,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力传导件两个相对侧,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载板上,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力传导件的另外两个相对侧,所述键帽卡接所述平衡杆和所述限位件;
所述平衡杆和所述限位件用于在所述键帽外表面受到压力时限制所述键帽在除了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键帽沿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方向对所述力传导件施加压力。
可选地,所述平衡杆包括杆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杆体两端的弯折部,所述载板包括沿所述载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弯折部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键帽包括沿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扣合件,所述扣合件卡接所述杆体,用于在所述键帽外表面受到压力时驱使所述平衡杆的弯折部以所述通孔为旋转中心,所述杆体沿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方向转动,以限制所述键帽在除了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力传导件设置,所述杆体设置在所述限位件的侧边外。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所述第二限位框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框中,所述载板还包括沿所述载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出于所述载板的卡扣,所述第一限位框的一侧卡接所述卡扣,所述第二限位框相对所述第一限位框卡接所述卡扣的另一侧卡接所述卡扣,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框相对所述第二限位框交叉而设,所述第一限位框和所述第二限位框用于在所述键帽外表面受到压力时抵顶所述键帽的内表面,以限制所述键帽在除了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卡扣具有相对设置在所述载板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至少两个所述限位件中的任一一个所述限位件的第一限位框卡接所述第一侧上的卡扣,所述第二限位框卡接所述第二侧上的卡扣;另一所述限位件的第一限位框卡接所述第二侧上的卡扣,所述第二限位框卡接所述第一侧上的卡扣。
可选地,所述载板还包括沿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可沿自身轴向移动的复位杆,用于在所述键帽外表面受到的压力消失时驱使所述键帽复位。
可选地,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复位杆上,且所述弹性件的高度大于所述复位杆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键帽还包括与所述复位杆对应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抵顶套设在所述复位杆上的弹性件,并可拆卸地与所述复位杆卡接。
可选地,所述键帽还包括与所述力传导件对应设置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用于在所述键帽外表面受到压力时抵顶所述力传导件。
可选地,所述键帽上还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键帽从所述载板上拆下的拆卸孔。
本申请通过平衡杆和限位件的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按压面积较大的按键的非中心区域时,按键无法整体上下位移从而产生向施力点侧倾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键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键帽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的顺序。
此外,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键帽10、至少两个限位件20、至少两个平衡杆30、力传导件40以及载板50,其中,力传导件40为轴体,如市面上常见的青轴、黑轴、红轴等。力传导件40设置在键帽10和载板50之间,在键帽10的外表面受到的压力时,键帽10传递压力至力传导件40,力传导件40传递压力到载板50上。在本实施例中,平衡杆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平衡杆30设置在载板50上,并以载板50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力传导件40的两个相对侧。另一方面,限位件20设置在载板50上且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件20以载板50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力传导件40的另外两个相对侧。其中,键帽10卡接平衡杆30和限位件20。
进一步地,通过平衡杆30和限位件20的协作配合,在键帽10的外表面受到压力时,平衡杆30控制键帽10在载板50的长度方向保持稳定,限位件20控制键帽10在载板50的宽度方向保持稳定,两者共同作用下实现了键帽10在除了垂直于载板50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以使得键帽10稳定地沿垂直于载板50的方向对力传导件40施加压力,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按压面积较大的按键的非中心区域时,按键无法整体上下位移从而产生向施力点侧倾的问题,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考图2、图3和图4,平衡杆30包括杆体310以及形成于杆体310两端的弯折部320。其中,弯折部320沿杆体310的两端形成为对称的C字形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载板50包括沿载板50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固定件510,固定件510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固定件510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件20远离力传导件40的一侧边外。固定件510为凹字形的板状结构且垂直于载板50固定在载板50上。固定件510两端的凸起上各开设有一个通孔5101,单个平衡杆30的两个弯折部320分别套设在两个固定件510同侧上的通孔5101中,以使得平衡杆30能够以通孔5101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键帽10包括沿载板5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扣合件110,扣合件110卡接平衡杆30的杆体310,在键帽10外表面受到压力时驱使两个平衡杆30的弯折部320以通孔5101为旋转中心,两个杆体310沿垂直于载板50的方向转动,通过两个平衡杆30的共同作用下能够限制键帽10在除了垂直于载板50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平衡杆30以弯折部320朝向力传导件40设置,即两端的C字形结构靠近力传导件40,杆体310则远离力传导件40。另一方面,两个平衡杆30的杆体310设置在限位件20的两个侧边外,即两个平衡杆30环绕着两个限位件20设置。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使得平衡杆30和限位件20之间获得更优的配合关系,以进一步地避免在键帽10外表面受到压力时键帽10出现侧倾的问题。
请参考图1和图2,限位件20包括第一限位框210和第二限位框2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框210中开设有与第二限位框220的体积匹配的置位孔,置位孔以载板5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内侧面上开设有孔径,第二限位框220以载板5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形成有凸起,第二限位框220通过凸起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限位框210的孔径内。载板50还包括沿载板50长度方向设置的凸出于载板50的卡扣520,具体地,第一限位框210和第二限位框220为四边形结构,且分别在四个角落处设有与卡扣520卡合的卡接部。第一限位框210平行于杆体310的一侧边上的卡接部卡接卡扣520,第二限位框220相对第一限位框210卡接卡扣520的一侧边上的卡接部卡接卡扣520,由于卡扣520与载板50有高度差,因此第一限位框210和第二限位框220卡接卡扣520的一侧边的高度大于没有卡接卡扣520的另一侧边,即使得第一限位框210和第二限位框220以X字形交叉设置。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限位框210和第二限位框220在键帽10外表面受到压力时抵顶键帽10的内表面,以进一步地限制键帽10在除了垂直于载板50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卡扣520具有相对设置在载板50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具体地,以载板50的长度方向分为相对力传导件40处于左侧的第一侧和相对力传导件40处于右侧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两个限位件20中的其中一个限位件20的第一限位框210的卡接部卡接位于第一侧上的卡扣520,以使得第一限位框210第一侧的高度大于第二侧的高度,且第二限位框220的卡接部卡接第二侧上的卡扣520,以使得第二限位框220第二侧的高度大于第一侧的高度。与上述限位件20相反地,另一个限位件20的第一限位框210的卡接部卡接第二侧上的卡扣520,第二限位框220的卡接部卡接第一侧上的卡扣520,以使得第一限位框210第二侧的高度大于第一侧的高度,第二限位框220第一侧的高度大于第二侧的高度。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限制键帽10在除了垂直于载板50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
请参考图2,载板50还包括沿载板5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可沿自身轴向移动的复位杆530,用于在键帽10外表面受到的压力消失时驱使键帽10复位。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杆530的数量为四个,任意两个复位杆530设置在平衡杆30杆体310相对限位件20的另一侧边外,复位杆530可沿自身的轴向进行往复移动,在键帽10外表面收到的压力时复位杆530被压缩以积累势能。在压力被撤销时,复位杆530的势能转换为动能以推动键帽10复位。
可选地,按键结构还包括弹性件60,弹性件60套设在复位杆530上,且弹性件60的高度大于复位杆530的高度。具体地,为使得在键帽10外表面受到的压力消失时能够更快速的驱使键帽10复位,在复位杆530上套设有弹性件60,且弹性件60的高度大于复位杆530的高度以在键帽10外表面受到的压力时获得更大的弹性势能,提高键帽10复位的速度,使得用户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
请参考图1、图4和图5,键帽10还包括与复位杆530对应的对接部120,对接部120抵顶套设在复位杆530上的弹性件60,并可拆卸地与复位杆530卡接。具体地,对接部120设置在键帽10上并与复位杆530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杆530和弹性件60均为圆柱形结构,对接部120亦为柱形的结构。在具体实现时,对接部120先套设在弹性件60上,而后与复位杆530卡接,以使得弹性件60位于复位杆530和对接部120之间。
可选地,键帽10还包括与力传导件40对应设置的抵顶部130,抵顶部130用于在键帽10外表面受到压力时抵顶力传导件40。在本实施例中,抵顶部130的端面为圆形,力传导件40的中部开设有一按压孔,在按压孔内设有触发按键的轴体。在键帽10外表面受到压力时,抵顶部130伸入到按压孔内之后端面抵顶按压孔内的轴体以触发按键。
可选地,键帽10上还开设有用于将键帽10从载板50上拆下的拆卸孔140。在本实施例中,为将键帽10从载板50上拆下,在键帽10的中部开设有长条形的拆卸孔140,以便于长时间使用后用户对键帽10及载板50进行清洗。
本申请通过平衡杆和限位件的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按压面积较大的按键的非中心区域时,按键无法整体上下位移从而产生向施力点侧倾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至少两个限位件、至少两个平衡杆、力传导件以及载板,所述力传导件设置在所述键帽和所述载板之间,用于将所述键帽受到的压力传递到所述载板,所述平衡杆设置在所述载板上,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力传导件两个相对侧,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载板上,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力传导件的另外两个相对侧,所述键帽卡接所述平衡杆和所述限位件;
所述平衡杆和所述限位件用于在所述键帽外表面受到压力时限制所述键帽在除了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键帽沿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方向对所述力传导件施加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包括杆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杆体两端的弯折部,所述载板包括沿所述载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弯折部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键帽包括沿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扣合件,所述扣合件卡接所述杆体,用于在所述键帽外表面受到压力时驱使所述平衡杆的弯折部以所述通孔为旋转中心,所述杆体沿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方向转动,以限制所述键帽在除了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力传导件设置,所述杆体设置在所述限位件的侧边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所述第二限位框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框中,所述载板还包括沿所述载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出于所述载板的卡扣,所述第一限位框的一侧卡接所述卡扣,所述第二限位框相对所述第一限位框卡接所述卡扣的另一侧卡接所述卡扣,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框相对所述第二限位框交叉而设,所述第一限位框和所述第二限位框用于在所述键帽外表面受到压力时抵顶所述键帽的内表面,以限制所述键帽在除了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具有相对设置在所述载板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至少两个所述限位件中的任一一个所述限位件的第一限位框卡接所述第一侧上的卡扣,所述第二限位框卡接所述第二侧上的卡扣;另一所述限位件的第一限位框卡接所述第二侧上的卡扣,所述第二限位框卡接所述第一侧上的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还包括沿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可沿自身轴向移动的复位杆,用于在所述键帽外表面受到的压力消失时驱使所述键帽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复位杆上,且所述弹性件的高度大于所述复位杆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还包括与所述复位杆对应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抵顶套设在所述复位杆上的弹性件,并可拆卸地与所述复位杆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还包括与所述力传导件对应设置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用于在所述键帽外表面受到压力时抵顶所述力传导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上还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键帽从所述载板上拆下的拆卸孔。
CN202320120832.1U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按键结构 Active CN219226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0832.1U CN219226131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按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0832.1U CN219226131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按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6131U true CN219226131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0832.1U Active CN219226131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按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6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2008A (en) Keyboard switch actuator assembly including keycap and scissors type linkage
US10410803B2 (en) Silent key switch
CN219226131U (zh) 一种按键结构
EP3722496B1 (en) Clothes iron base and clothes iron device
TW201721692A (zh) 按鍵結構
CN209343970U (zh) 一种按压式开关自锁结构
CN112185717A (zh) 一种平衡杆及触摸装置
CN214504288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可拆卸键盘面板结构
WO2023071270A1 (zh) 一种按键操作装置及电动辅助自行车
CN210897085U (zh) 一种具有x型支架的一体式按压机构
CN103377846A (zh) 键盘装置
CN102336212B (zh) 扶手拆卸装置
CN221088804U (zh) 一种开关面板组装压合装置
CN217134581U (zh) 一种互锁组件、电池盖及保护壳
CN214084343U (zh) 一种具有规整功能的压合纸承托机构
CN211858480U (zh) 一种键盘按键
CN218162694U (zh) 一种新型安全分析防御信息网络设备
US20030196838A1 (en) Scale
CN211700095U (zh) 高平衡结构按键开关
CN214795894U (zh) 一种笔记本一体式触摸板感应式按键弹簧
CN218038960U (zh) 一种高平衡性键盘按键支架结构
CN219143351U (zh) 一种按压支架、触控板和电子输入设备
CN217238714U (zh) 触摸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4428422U (zh) 一种磁钢产品
CN212303499U (zh) 一种一体式按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