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5608U - 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和金融服务终端机 - Google Patents

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和金融服务终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5608U
CN219225608U CN202320015010.7U CN202320015010U CN219225608U CN 219225608 U CN219225608 U CN 219225608U CN 202320015010 U CN202320015010 U CN 202320015010U CN 219225608 U CN219225608 U CN 219225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block
alarm system
butt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150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帆
吴刚
柯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3200150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5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5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5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应用于金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终端机壳体,其内壁限定出安装驱动式报警装置的第一容纳空间,驱动式报警装置包括:拉杆、脚踏板、第一报警按钮和第一启动机构,第一启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适于挤压第一报警按钮,第一启动机构构造为卡接结构,包括卡块和带有卡槽的第一顶块,第一顶块的一端与第一报警按钮正对,第一顶块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卡块的后侧通过第一拉绳与拉杆连接,卡块的前侧通过推杆与脚踏板连接,在第一顶块的一端挤压第一报警按钮时,卡块脱离卡槽并被第一拉绳拉紧和/或脚踏板压紧。根据本申请的报警系统,增加了主动报警的方式,报警多样化,方便应对不同的情况。

Description

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和金融服务终端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和金融服务终端机。
背景技术
金融服务终端机通常设在自助银行内,自助银行是指不需要银行职员帮助、顾客通过电子计算机设备实现自我服务的银行,为了保证客户使用金融服务终端机时的安全,银行通常会在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旁边设置报警器来进行报警,为客户提供紧急帮助。
目前报警器的报警方式单一,只能通过探头监视实现报警,当客户出现安全隐患时不能通过自驱的操作来进行报警,适用性差且不能够及时应对不同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既可以利用手部和脚部自助驱动报警,还可以通过红外感应技术实现自动报警,报警多样化,满足客户需求;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融服务终端机,包括上述的报警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包括终端机壳体,所述终端机壳体的内壁限定出安装驱动式报警装置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驱动式报警装置被配置为手部主动驱动报警和脚部主动驱动报警,所述驱动式报警装置包括:拉杆,所述拉杆设置在所述终端机壳体的外壁上;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转轴与所述终端机壳体转动连接;第一报警按钮,所述第一报警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一启动机构,所述第一启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适于挤压所述第一报警按钮,所述第一启动机构构造为卡接结构,包括卡块和带有卡槽的第一顶块,所述第一顶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报警按钮正对,所述第一顶块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卡块的后侧通过第一拉绳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卡块的前侧通过推杆与所述脚踏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顶块的一端挤压所述第一报警按钮时,所述卡块脱离所述卡槽并被所述第一拉绳拉紧和/或所述脚踏板压紧。
根据本申请的报警系统,手部可通过驱动拉杆使卡块脱离卡槽,并实现主动报警,脚部可通过驱动脚踏板使卡块脱离卡槽,并实现主动报警,驱动式报警装置中可通过手部和脚部对第一启动机构实现报警,报警系统高度集成,增加了主动报警的方式,手部和脚部主动驱动报警的多样化,方便应对不同的情况,满足客户多种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的顶面构造为向前侧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的斜面的最底端低于所述第一顶块。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开口朝下,所述卡槽的壁面由所述卡槽的开口向所述卡槽的底壁逐渐倾斜靠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块的后壁构造为朝向所述第一报警按钮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设置在所述终端机壳体的脚部区域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式报警装置还包括恢复机构,所述恢复机构设置在所述卡块与所述终端机壳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一顶块远离所述第一报警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恢复机构构造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机壳体内具有供所述第一拉绳穿过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开设在所述终端机壳体的手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的管路走向与所述拉杆的受力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绳还套设有第一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件构造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机壳体的内壁还限定出安装感应式报警装置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感应式报警装置构造为红外感应式报警装置,所述红外感应式报警装置被配置为在监测到预定区域内的人数大于或等于2时自动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式报警装置包括: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端机壳体的顶部,适于监测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数;第二报警按钮,所述第二报警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第二顶块,所述第二顶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报警按钮正对;第二启动机构,所述第二启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启动机包括带有吸附作用的电磁铁和铁块,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红外感应器电连接,所述铁块通过第二拉绳与所述第二顶块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顶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端机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铁块相互作用时可选择性地压缩或拉伸,以使所述第二顶块的一端远离或挤压所述第二报警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构造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机壳体内具有供所述第二拉绳穿过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拉绳还套设有第二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机壳体的内壁还限定出安装报警器的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报警按钮和所述第二报警按钮分别与所述报警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终端机壳体上,以遮挡所述第三容纳空间。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金融服务终端机,包括所述的报警系统。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公开所作的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公开有全面的理解。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无护栏的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式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感应式报警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D处的放大图。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结构或区域的尺寸可能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标记:
金融服务终端机1000,
终端机壳体110,第一容纳空间101,第二容纳空间102,第三容纳空间103,第一管路104,第二管路105,
驱动式报警装置200,拉杆210,脚踏板220,第一报警按钮230,第一驱动件240,第一拉绳250,推杆260,卡块270,
第一顶块280,卡槽2801,第一顶块的顶壁281,第一顶块的前壁282,第一顶块的后壁283,
恢复机构290,
感应式报警装置300,红外感应器310,第二报警按钮320,第二顶块330,电磁铁340,铁块350,第二拉绳360,第二驱动件370,
报警器410,护栏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诸如“前”、“后”、“左”、“右”、“内”、“外”等方向性术语用于表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需要理解的是,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它们表示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因此,这些方向性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金融服务终端机通常设在自助银行内,自助银行是指不需要银行职员帮助、顾客通过电子计算机设备实现自我服务的银行,为了保证客户使用金融服务终端机时的安全,银行通常会在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旁边设置报警器来进行报警,为客户提供紧急帮助。
目前报警器的报警方式单一,只能通过探头监视实现报警,监控人员从探头监控现场视频或截取语音片段进行监控,当客户出现安全隐患时不能通过自驱的操作来进行报警,适用性差且不能够及时应对不同的情况,且现有技术依赖监控人员的观察和注意力,可能会存在不能及时发现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备多种报警方式的金融服务终端机,包括驱动式报警装置和感应式报警装置,驱动式报警装置被配置为手部主动驱动报警和脚部主动驱动报警,也就是本申请的金融服务终端机可通过手部或脚部实现自驱的主动报警,客户可自行报警,增加报警器的使用频率和及时报警的有效性,感应式报警装置可根据人数变化实现自动报警,相对于依赖监控人员的监控,根据有实时性。本申请提供的多种报警方式以及相关报警装置,可提升客户报警的机动性,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及时报警的效果。
下面参照图1-图9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本申请的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可应用于银行的自助服务厅内的金融服务终端机100上,金融服务终端机100可实现现金取款、现金存款、现金存取款、余额查询、本行或异行转账、修改密码等基本功能,有些多功能金融服务终端机100还提供存折打印、账单打印、支票存款、信封存款、缴费、充值等一系列便捷服务,客户不需要到人工服务柜台办理业务,直接在机器设备上就可以办理银行业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金融服务终端机100,参照图1-图6,包括终端机壳体110,终端机壳体的内壁限定出安装驱动式报警装置200的第一容纳空间101,驱动式报警装置200被配置为手部主动驱动报警和脚部主动驱动报警,手部主动驱动报警和脚部主动驱动报警共用一套第一启动机构和第一报警按钮230,第一启动机构和第一报警按钮230均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01内。
驱动式报警装200的手部主动驱动报警包括:拉杆210、第一报警按钮230和第一启动机构。拉杆210设置在终端机壳体的外壁上,第一报警按钮23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01内,第一启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01内,适于挤压第一报警按钮230,第一启动机构构造为卡接结构。在第一启动机构中,包括卡块270和带有卡槽2801的第一顶块280,第一顶块的一端与第一报警按钮230正对,第一顶块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件240,卡块270的后侧通过第一拉绳250与拉杆210连接,在第一顶块的一端挤压第一报警按钮230时,卡块270脱离卡槽2801并被第一拉绳250拉紧。
第一顶块的一端与第一报警按钮230正对有利于第一顶块280在第一驱动件240的作用下挤压到第一报警按钮230。拉杆210设置在终端机壳体的外壁上,方便客户手部拉拽拉杆210。
可以理解的是,手部主动驱动报警通过客户手拉扯拉杆210实现报警,在拉扯拉杆210时,拉杆210扯动第一拉绳250,卡块270被第一拉绳250施加向后侧的拉力,即被第一拉绳250拉紧,进而使卡块270脱离卡槽2801,第一顶块280在第一驱动件240的作用下顶住第一报警按钮230,实现报警。
驱动式报警装置200的脚部主动驱动报警包括:脚踏板220、第一报警按钮230和第一启动机构。脚踏板220通过转轴与终端机壳体110转动连接,第一报警按钮23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01内,第一启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01内,适于挤压第一报警按钮230,第一启动机构构造为卡接结构。在第一启动机构中,包括卡块270和带有卡槽2801的第一顶块280,第一顶块的一端与第一报警按钮230正对,第一顶块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件240,卡块270的前侧通过推杆260与脚踏板220连接,在第一顶块的一端挤压第一报警按钮230时,卡块270脱离卡槽2801并被脚踏板220压紧。
第一顶块的一端与第一报警按钮230正对有利于第一顶块280在第一驱动件240的作用下挤压到第一报警按钮230。脚踏板220通过转轴与终端机壳体110转动连接,在客户脚踩脚踏板220时,脚踏板220可相对终端机壳体11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脚部主动驱动报警通过客户脚踩脚踏板220实现报警,在踩踏脚踏板220时,脚踏板220推动推杆260,卡块270被推杆260施加向后侧的推力,即被脚踏板220压紧,进而使卡块270脱离卡槽2801,第一顶块280在第一驱动件240的作用下顶住第一报警按钮230,实现报警。
需要说明的是,手部和脚部可同时驱动卡块270脱离卡槽2801实现报警,也可以手部或脚部单独驱动。
根据本申请的报警系统,手部可通过驱动拉杆210使卡块270脱离卡槽2801,并实现主动报警,脚部可通过驱动脚踏板220使卡块270脱离卡槽2801,并实现主动报警,驱动式报警装置中可通过手部和脚部对第一启动机构实现报警,报警系统高度集成,增加了主动报警的方式,手部和脚部主动驱动报警的多样化,方便应对不同的情况,满足客户多种需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卡块的顶面构造为向前侧倾斜的斜面。
如图3所示,卡块的顶面在向前侧倾斜后,斜面朝向卡槽2801,在卡块270向前侧挤压第一顶块280并推动第一顶块280过程中,斜面更易卡进卡槽2801。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卡块的斜面的最底端低于第一顶块280。
由于斜面是向前侧倾斜的,因此斜面的最底端即卡块270向前侧移动时,比最先接触第一顶块280的位置更靠下侧,也就是说,在卡块270向前侧移动推动第一顶块280向右侧移动时,斜面的平面与第一顶块280的底端边缘接触,斜面的最底端的边缘要低于第一顶块280的底端边缘,这样在卡块270推动第一顶块280过程中,更易施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卡槽2801的开口朝下,卡槽2801的壁面由卡槽2801的开口向卡槽2801的底壁逐渐倾斜靠近。
如图4所示,卡槽2801的壁面是倾斜的,卡槽2801的壁面在开口处所限定出的开口的大小与卡槽2801的壁面在底壁所限定出的面积大小相比,开口处要比底壁的面积大,这样有利于卡块270滑入卡槽2801内实现卡接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顶块的后壁构造为朝向第一报警按钮230倾斜的斜面。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顶块的顶壁281构造为直角梯形,第一顶块的前壁282和第一顶块的后壁283分别为直角梯形的腰,与卡块270接触的第一顶块的后壁283为斜面。参照图4,第一顶块280的右端壁厚大于第一顶块280的左端壁厚。这样设计可使卡块270在向前侧挤压第一顶块的后壁时,第一顶块280被夹在终端机壳体的内壁与卡块270之间,使第一顶块280只能向右侧移动远离第一报警按钮230,在卡块270持续挤压下,第一顶块280向右侧移动到卡槽2801与卡块270正对的位置时,卡块270与卡槽2801重新配合实现卡接,停止第一顶块280对第一报警按钮230的挤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顶块280中的各个壁面是绝对光滑的,绝对光滑可以理解为不考虑第一顶块280在移动过程中,终端机壳体的内壁对其产生的摩擦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脚踏板220设置在终端机壳体110的脚部区域的右侧。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客户的右手或右脚的灵活度均高于左手和左脚,因此本申请中根据实际情况,将脚踏板220设置在终端机壳体110的脚部区域的右侧,利于客户的右脚踩踏脚踏板220启动驱动式报警装置。
与此对应的,拉杆210可以设置在终端机壳体的外壁的靠右侧上,利于客户的右手拉拽拉杆210启动驱动式报警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驱动式报警装置200还包括恢复机构290,恢复机构290设置在卡块270与终端机壳体110之间,以使第一顶块280远离第一报警按钮230。
优选的,恢复机构290构造为弹簧。
如图3所示,弹簧设置在卡块270与终端机壳体110之间,在第一拉绳250向卡块270施加向后侧的拉力或在推杆260向卡块270施加向后侧的推力时,卡块270脱离卡槽2801向后侧移动并使弹簧被压缩,在撤回第一拉绳250的拉力或推杆260的推力时,弹簧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弹,回复力推动卡块270向前侧移动,并将第一顶块280顶起后向右侧移动,以使第一顶块280远离第一报警按钮230,直至卡块270与卡槽2801再次卡接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终端机壳体110内具有供第一拉绳250穿过的第一管路104,第一管路的一端与第一容纳空间101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开设在终端机壳体110的手部区域。
参考图5,第一管路104开设在终端机壳体110内,目的是提供第一拉绳250可移动的路径,第一拉绳250需要连接第一容纳空间101内的卡块270以及外界的拉杆210,所以第一管路的一端与第一容纳空间101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的管路走向与拉杆210的受力方向相同。
在客户施加拉力时,通常方向是向下或向斜下方施加,为了在客户施加拉力时减少阻力方便客户,以及避免第一拉绳250在突然施加较大拉力时被拽断,靠近外界的与拉杆210连接的第一拉绳250的走向最优选的需要与客户手部施加拉力的方向一致,也就是可规划第一拉绳250路径的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的管路走向需要与拉杆210的受力方向一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拉绳250还套设有第一套管,第一拉绳250滑动式贯穿第一套管。
一方面第一套管的光滑度比第一管路104的光滑度高,利于第一拉绳250的拉拽;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拉绳250在拉扯过程中会与第一管路104摩擦进而产生磨损,第一拉绳250在被拉断后很难替换,设置第一套管可有效保护第一拉绳250,防止在多次使用后第一拉绳250拉断的情况。
第一驱动件240可在卡块270脱离卡槽2801后驱动第一顶块280向左侧移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驱动件240构造为弹簧,弹簧被压缩在终端机壳体的内壁与第一顶块280之间。在卡块270与卡槽2801配合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卡块270脱离卡槽2801后,弹簧的回复力驱动第一顶块280向左侧移动,以使第一顶块的一端挤压第一报警按钮230。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拉杆210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如图6所示,竖直段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管路104内并与第一拉绳250连接,水平段垂直固定在竖直段的另一端且裸露在外界。
可以理解的是,水平段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处于终端机壳体的外壁的外侧,适于客户的手部施加拉力,水平段可构造为握把形状,以与客户的手部贴合。在向拉杆210施加拉力时,竖直段的一端被水平段拉出,在撤回拉力时,竖直段的一端在第一拉绳250的拉力下缩回到第一管路104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终端机壳体的内壁还限定出安装报警器410的第三容纳空间103,第一报警按钮230与报警器410电连接。
实施例1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本申请的手部主动驱动报警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在需要报警时客户拉动拉杆210,拉杆210通过第一拉绳250将卡块270向后侧拉动,使得卡块270与卡槽2801脱离同时恢复机构290被压缩,第一驱动机构复位并带动第一顶块280向左侧移动按压第一报警按钮230,第一报警按钮230与报警器410之间的电路被接通,报警器410进行报警。
在不需要报警时客户松开拉杆210,因为第一拉绳250失去拉力作用,使得恢复机构290复位并推动卡块270向前侧移动,在卡块270的挤压下第一顶块280向右侧移动,使第一顶块280逐渐远离第一报警按钮230,第一报警按钮230与报警器410之间的电路断开,报警器410停止报警。而由于卡块270向前侧移动,使得第一拉绳250带动拉杆210复位,使拉杆210的竖直段的一端缩回第一管路104内。
实施例2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本申请的脚部主动驱动报警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在需要报警时客户踩动脚踏板220,脚踏板220通过推杆260将卡块270向后侧推动,使得卡块270与卡槽2801脱离同时恢复机构290被压缩,第一驱动机构复位并带动第一顶块280向左侧移动按压第一报警按钮230,第一报警按钮230与报警器410之间的电路被接通,报警器410进行报警。
在不需要报警时客户松开脚踏板220,因为推杆260失去推力作用,使得恢复机构290复位并推动卡块270向前侧移动,在卡块270的挤压下第一顶块280向右侧移动,使第一顶块280逐渐远离第一报警按钮230,第一报警按钮230与报警器410之间的电路断开,报警器410停止报警。而由于推杆260向前侧移动,推杆260推动脚踏板220转动复位。
对于金融服务终端机的主动报警系统,本申请还设置了感应式报警装置300,参照图7-图9。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终端机壳体的内壁还限定出安装感应式报警装置300的第二容纳空间102,感应式报警装置300构造为红外感应式报警装置,红外感应式报警装置被配置为在监测到预定区域内的人数大于或等于2时自动报警。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金融服务终端机100默认仅有一个人在预定区域内办理金融业务,因此在预定区域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时,默认有其他人靠近金融服务终端机100可能存在危险,进而自动启动感应式报警装置300,红外感应是目前最常见的感应人数的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红外感应式报警装置包括:红外感应器310、第二报警按钮320、第二顶块330和第二启动机构。
红外感应器310设置在终端机壳体的顶部,适于监测预定区域内的人数,设置在端机壳体的顶部更易观察到预定区域内的人数。第二报警按钮320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内,第二顶块的一端与第二报警按钮320正对,有利于第二顶块330在第二驱动件370的作用下挤压到第二报警按钮320。
第二启动机构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内,第二启动机包括带有吸附作用的电磁铁340和铁块350,参考图9,电磁铁340与红外感应器310电连接,铁块350通过第二拉绳360与第二顶块的另一端相连,第二顶块的另一端与端机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件370,第二驱动件370在电磁铁340与铁块350相互作用时可选择性地压缩或拉伸,以使第二顶块的一端远离或挤压第二报警按钮320。
可以理解的是,在红外感应器310通过感应到预定区域内的人数控制电路的开启和关闭。在电路开启时,电磁铁340具有吸附能力,在电路关闭时,电磁铁340无吸附能力,铁块350与电磁铁340配合,在电磁铁340具有吸附能力时被吸附。
第二驱动件370的驱动力小于电磁铁340的吸附力,可在电磁铁340无吸附力时,驱动第二顶块330向前侧移动挤压第二报警按钮32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8,第二驱动件370构造为弹簧,弹簧被压缩在终端机壳体的内壁与第二顶块330之间。在电磁铁340吸附铁块350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电磁铁340无吸附力时,弹簧的回复力推动第二顶块330向前侧移动,以使第二顶块的一端挤压第一报警按钮230。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终端机壳体110内具有供第二拉绳360穿过的第二管路105,第二拉绳360还套设有第二套管,第二拉绳360滑动式贯穿第二套管。
参考图7,第二管路105开设在终端机壳体110内,目的是提供第二拉绳360可移动的路径,设置第二套管一方面在于,第二套管的光滑度比第二管路105的光滑度高,利于第二拉绳360的在第二套管内滑动;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拉绳360在滑动过程中会与第二管路105摩擦进而产生磨损,第二拉绳360在被拉断后很难替换,设置第二套管可有效保护第二拉绳360,防止在多次使用后第二拉绳360拉断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二拉绳360的绳长长于第二管路105的路径,且短于沿第二管路105路径方向上的铁块350到第二报警按钮320之间的路径距离,这样可以保证第二拉绳360可在第二驱动件370的回复力和电磁铁340的吸附力作用下在第二管路105内来回滑动,保证第二顶块330可远离第二报警按钮320以及铁块350可与电磁铁340吸附贴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终端机壳体的内壁还限定出安装报警器410的第三容纳空间103,第二报警按钮320与报警器410电连接。
实施例3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本申请的红外感应式报警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在预定区域内的人数小于2人时,红外线感应器控制电磁铁340处于启动状态,电磁铁340将铁块350吸住,使得第二驱动件370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红外感应式报警装置处于正常状态。
红外感应器310持续对预定区域内监测,当预定区域内的人数大于1人后,红外感应器310则会控制电磁铁340关闭,电磁铁340不再吸住铁块350,第二驱动件370复位并推动第二顶块330向前移动挤压第二报警按钮320,第二报警按钮320与报警器410之间的电路被接通,报警器410进行报警,此时在第二顶块330向前侧移动后,第二拉绳360带动铁块350向远离电磁铁340的方向移动。
在红外感应器310再次监测到预定区域内的人数小于2人时,红外感应器310则会控制电磁铁340再次启动,电磁铁340吸附铁块350,铁块350拉动第二拉绳360以将第二顶块330向后侧移动远离第二报警按钮320,第二报警按钮320与报警器410之间的电路断开,报警器410停止报警,第二驱动件370再次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完成复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还包括护栏420,护栏420可拆卸地设置在终端机壳体110上,以遮挡第三容纳空间103。护栏420设置在报警器410的外侧,一方面保护报警器410防止被客户误踢造成损坏,另一方面护栏420相对于封闭空间可以增加报警器410的声音传播能力,对在金融服务终端机100操作的客户或金融服务终端机100周围的人进行警示。遮挡第三容纳空间103可以防止客户误踏入第三容纳空间103内受伤,还可以增加金融服务终端机100的美观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金融服务终端机100,包括上述的报警系统。本申请的报警系统提供了三种可主动报警的方式,可应对不同的情况,适用性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根据本公开总体技术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总体技术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机壳体,所述终端机壳体的内壁限定出安装驱动式报警装置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驱动式报警装置被配置为手部主动驱动报警和脚部主动驱动报警,
所述驱动式报警装置包括:
拉杆,所述拉杆设置在所述终端机壳体的外壁上;
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转轴与所述终端机壳体转动连接;
第一报警按钮,所述第一报警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
第一启动机构,所述第一启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适于挤压所述第一报警按钮,所述第一启动机构构造为卡接结构,包括卡块和带有卡槽的第一顶块,所述第一顶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报警按钮正对,所述第一顶块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卡块的后侧通过第一拉绳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卡块的前侧通过推杆与所述脚踏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顶块的一端挤压所述第一报警按钮时,所述卡块脱离所述卡槽并被所述第一拉绳拉紧和/或所述脚踏板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顶面构造为向前侧倾斜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斜面的最底端低于所述第一顶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开口朝下,所述卡槽的壁面由所述卡槽的开口向所述卡槽的底壁逐渐倾斜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块的后壁构造为朝向所述第一报警按钮倾斜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设置在所述终端机壳体的脚部区域的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式报警装置还包括恢复机构,所述恢复机构设置在所述卡块与所述终端机壳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一顶块远离所述第一报警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机构构造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壳体内具有供所述第一拉绳穿过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开设在所述终端机壳体的手部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的管路走向与所述拉杆的受力方向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还套设有第一套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构造为弹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壳体的内壁还限定出安装感应式报警装置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感应式报警装置构造为红外感应式报警装置,所述红外感应式报警装置被配置为在监测到预定区域内的人数大于或等于2时自动报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式报警装置包括:
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端机壳体的顶部,适于监测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数;
第二报警按钮,所述第二报警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第二顶块,所述第二顶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报警按钮正对;
第二启动机构,所述第二启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启动机包括带有吸附作用的电磁铁和铁块,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红外感应器电连接,所述铁块通过第二拉绳与所述第二顶块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顶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端机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铁块相互作用时可选择性地压缩或拉伸,以使所述第二顶块的一端远离或挤压所述第二报警按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构造为弹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壳体内具有供所述第二拉绳穿过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拉绳还套设有第二套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壳体的内壁还限定出安装报警器的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报警按钮和所述第二报警按钮分别与所述报警器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终端机壳体上,以遮挡所述第三容纳空间。
19.一种金融服务终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报警系统。
CN202320015010.7U 2023-01-04 2023-01-04 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和金融服务终端机 Active CN219225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15010.7U CN219225608U (zh) 2023-01-04 2023-01-04 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和金融服务终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15010.7U CN219225608U (zh) 2023-01-04 2023-01-04 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和金融服务终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5608U true CN219225608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15010.7U Active CN219225608U (zh) 2023-01-04 2023-01-04 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和金融服务终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5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25608U (zh) 金融服务终端机的报警系统和金融服务终端机
CN106761122B (zh) 开门后将门自动锁持的闭门器
CN216709272U (zh) 一种控制汽车失控的装置及汽车
CN106567636A (zh) 开门自动锁持的闭门器
CN210273287U (zh) 一种配合抽屉式开关柜联锁机构的检锁机构
CN113818775B (zh) 一种具有安全警示的铜制保险柜
BE1019479A3 (nl) Gemotoriseerde slanghaspel.
CN111163299A (zh) 一种车库安保定点监控设备
CN215398574U (zh) 一种车辆门用破窗器
CN114682707A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冲床
CN204958012U (zh) 遥控电动回收绕管、线器
KR101578371B1 (ko) 무대장치용 구동부의 비상제동장치
CN221782458U (zh) 电缆防拉断检测装置及升降设备
US6820725B2 (en) Safety brake assembly
CN206220731U (zh) 开门后将门自动锁持的闭门器及防火门结构
CN219220070U (zh) 一种防火门推杆锁
CN214252947U (zh) 一种楼宇自控系统监督控制器
CN214699998U (zh) 一种可移动智能消防报警器
CN214378159U (zh) 基于双弹簧微动触发的拉绳开关
CN214378141U (zh) 内置双弹簧微动触发机构
CN114093108B (zh) 一种基于安全双系统移动终端的移动业务安全管控平台
KR101830529B1 (ko) 제연 창문 개폐시스템
CN212428367U (zh) 一种可机电分离的电子锁体
CN217690411U (zh) 一种电梯检修的安全预警装置
CN220036553U (zh) 一种建筑公区的智能化大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