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2274U - 灯具 - Google Patents

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2274U
CN219222274U CN202223492669.6U CN202223492669U CN219222274U CN 219222274 U CN219222274 U CN 219222274U CN 202223492669 U CN202223492669 U CN 202223492669U CN 219222274 U CN219222274 U CN 219222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ower cover
movable
supporting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26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行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926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2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2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2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72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in street lighting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灯具包括灯头、支撑杆和连接组件,支撑杆包括固定端和与灯头连接的活动端,连接组件包括上盖、下盖、调节垫和转动结构,上盖套设于活动端的外侧并与下盖卡扣连接,下盖连接灯头与活动端,且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活动端置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转动结构同时穿过第一支撑柱、活动端及第二支撑柱,使得下盖、转动结构及活动端相互活动连接,活动端与第一支撑柱之间以及活动端与第二支撑柱之间均设有调节垫。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通过在支撑杆和灯头之间设置连接组件,实现了灯头的多角度照明;通过在活动端和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调节垫,延长了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灯具通常无法调节灯头的转动方向,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可以调节灯头转动方向的灯具,以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但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灯头与连接杆之间的转动结构容易受到磨损,导致旋转结构易损坏,降低了旋转结构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灯具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以解决现有灯具中旋转结构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
灯头,用于向外射出光线;
支撑杆,包括固定于安装面的固定端和与灯头连接的活动端;
连接组件,包括上盖、下盖、调节垫和转动结构,所述上盖套设于所述活动端的外侧并与所述下盖卡扣连接,所述下盖连接所述灯头与所述活动端,所述下盖包括朝远离所述灯头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活动端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转动结构同时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活动端及所述第二支撑柱,使得所述下盖、所述转动结构及所述活动端相互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以及所述活动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均设有所述调节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端设有活动孔以及位于所述活动孔两端的收容槽,所述转动结构收容在所述活动孔内,所述调节垫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轴和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有第二支撑孔,所述转轴的一端限位收容在所述第一支撑孔内、另一端伸入所述活动孔内,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孔并伸入所述活动孔与所述转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设有第一扁端和第二扁端,所述第二扁端与所述第一扁端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扁端转动,所述第一扁端限位收容在所述第一支撑孔内,所述活动孔内形成有扁孔区,所述第二扁端限位收容在所述扁孔区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外侧,所述活动孔内形成有圆孔区,所述轴套的一端收容在所述圆孔区,另一端收容在所述第二支撑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靠近所述下盖的一端设有卡合部,所述下盖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卡合部卡入所述凹槽内,使得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卡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还设有朝向所述下盖延伸的定位件,所述下盖对应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收容在所述定位孔内,使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定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远离所述下盖的一端还设有腰形的槽孔,以供所述活动端穿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并与所述槽孔相对应,所述移动件套设于所述活动端外侧并能够跟随所述活动端移动,以遮盖所述槽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具还包括线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过线孔,所述下盖设有通孔,所述线缆穿过所述过线孔和通孔并与所述灯头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通过在支撑杆和灯头之间设置连接组件,使得灯头能够相对于支撑杆转动,实现了灯头的多角度照明;通过在活动端和第一支撑柱以及活动端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调节垫,避免活动端直接与第一支撑柱和/或第二支撑柱接触,延长了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灯具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连接组件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下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2中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2中支撑杆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灯具100,灯头1,支撑杆2,底座3,线缆4,固定件5,连接组件6;固定端21,活动端22,活动孔221,扁孔区222,圆孔区223,收容槽224,穿线孔225,过线孔23,第一杆部24,第二杆部25,主杆26;上盖61,槽孔611,卡合部612,定位件613,下盖62,第一支撑柱621,第一支撑孔622,第二支撑柱623,第二支撑孔624,定位孔625,凹槽626,连接端627,固定孔628,通孔629;转动结构63,转轴631,第一扁端632,轴孔6321,锁紧结构6322,第二扁端633,轴杆6331,连接孔6332,垫片634,轴套635,连接件636,连接头637,连接杆638,调节垫64,移动件6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灯具100,安装在安装面(例如吊顶、墙壁等)上,对外界发射光线以进行照明。本实施例中以吊杆灯具(以下简称“灯具10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当然,灯具100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灯具,例如吊线灯具,此处不做限制。
灯具100包括灯头1、支撑杆2、底座3、线缆4、固定件5和连接组件6,灯头1用于向外射出光线,底座3与安装面固定安装,支撑杆2包括固定于安装面的固定端21和与灯头1连接的活动端22,其中,连接组件6设于支撑杆2和灯头1之间,并使得活动端22通过连接组件6与灯头1连接,通过在活动端22和灯头1之间设置连接组件6,使得灯头1能够相对于支撑杆2转动,实现灯具100的多角度照明,固定端21与底座3固定连接,以将灯头1固定安装在安装面。
请参阅图1和图3并结合图8所示,连接组件6包括上盖61、下盖62、调节垫64和转动结构63,上盖61套设于活动端22的外侧并与下盖62卡扣连接,下盖62连接灯头1与活动端22,下盖62包括朝向远离灯头1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柱621和第二支撑柱623,转动结构63设于第一支撑柱621和第二支撑柱623之间,并与第一支撑柱621和第二支撑柱623活动连接,活动端22置于第一支撑柱621和第二支撑柱623之间,转动结构63同时穿过第一支撑柱621、活动端22及第二支撑柱623,使得下盖62、转动结构63及活动端22相互活动连接,活动端22与第一支撑柱621之间以及活动端22与所述第二支撑柱623之间均设有调节垫64。具体的,转动结构63的一端收容在第一支撑柱621内,另一端收容在第二支撑柱623内,活动端22套设在转动结构63的中部位置,使得下盖62能够相对于活动端22转动,进一步带动灯头1转动,以改变灯头1的出光方向,实现了灯具100的多角度照明。
活动端22设有活动孔221以及位于活动孔221两端的收容槽224,转动结构63收容在活动孔221内,调节垫64部分收容在收容槽224内。具体的,活动孔221贯穿活动端22,使得转动结构63能够收容在活动孔221内,收容槽224自活动孔221的内侧壁朝向远离活动孔221的方向凹陷,收容槽224的形状和大小与调节垫64相匹配,使得调节垫64能够部分收容在收容槽224内,剩余部分自收容槽224向外突出,调节垫64设有两个,收容槽224相对应的设有两个,当活动端22嵌合在第一支撑柱621和第二支撑柱623之间时,两个调节垫64分别收容在两个收容槽224内,其中一个调节垫64自收容槽224向外伸出并与第一支撑柱621抵接,另一个调节垫64自收容槽224向外伸出并与第二支撑柱623抵接,避免活动端22直接与第一支撑柱621和/或第二支撑柱623抵接,延长了连接组件6的使用寿命。优选的,调节垫64为尼龙垫。
请参阅图2至图6并结合图8所示,转动结构63包括转轴631和与转轴631连接的连接件636,第一支撑柱621上设有第一支撑孔622,第二支撑柱623上设有第二支撑孔624,转轴631的一端限位收容在第一支撑孔622内、另一端伸入活动孔221内,连接件636穿过第二支撑孔624并伸入活动孔221与转轴631连接。其中,转轴631设有第一扁端632和第二扁端633,第二扁端633与第一扁端632连接且能够相对于第一扁端632转动,第一扁端632限位收容在第一支撑孔622内,活动孔221内靠近第一支撑柱621的一侧形成有扁孔区222,第二扁端633限位收容在扁孔区222内,使得活动端22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柱621转动。
具体的,第一支撑孔622为腰型孔,第一扁端632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一支撑孔622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使得第一扁端632能够收容在第一支撑孔622内,且与第一支撑柱621保持相对静止,其中,第一支撑孔622内设有凸楞(未图示),当第一扁端632收容在第一支撑孔622内时,凸楞与第一扁端632的侧壁抵接,以将第一扁端632限制在第一支撑孔622内,避免第一扁端632从第一支撑孔622内脱落。
扁孔区222为腰型孔,第二扁端633的形状和大小与扁孔区222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使得第二扁端633能够收容在扁孔区222内,并与活动端22保持相对静止,其中,扁孔区222内也设有凸楞,当第二扁端633收容在扁孔区222内时,凸楞与第二扁端633的外侧壁抵接,以将第二扁端633固定在扁孔区222内,避免第二扁端633从扁孔区222内脱落。
第一扁端632内设有轴孔6321和锁紧结构6322,第二扁端633包括与轴孔6321相对应的轴杆6331,轴杆6331伸入轴孔6321内并与锁紧结构6322连接,使得第二扁端633能够以轴杆6331为轴进行转动,实现了第二扁端633与第一扁端632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下盖62相对于支撑杆2转动。第二扁端633上还设有连接孔6332,连接孔6332和轴杆6331分别设于第二扁端633的两侧,连接孔6332的形状和大小与连接件636相对应,使得连接件636能够穿过第二支撑孔624并收容在连接孔6332内,以实现转轴631与第二支撑柱623的连接,同时实现了对支撑杆2的支撑,使得下盖62能够以转轴631和连接件636为轴并相对于支撑杆2进行转动。
转动结构63还包括轴套635,轴套635套设在连接件636的外侧,活动孔221内靠近第二支撑柱623的一侧形成有圆孔区223,轴套635的一端收容在圆孔区223,另一端收容在第二支撑孔624内。具体的,轴套635呈圆柱状设置,轴套635的尺寸大于连接孔6332的尺寸,且与第二支撑孔624的尺寸相匹配,使得轴套635的一端能够与第二扁端633抵接,另一端收容在第二支撑孔624内,使得支撑杆2带动第二扁端633转动,进而带动连接件636转动时,连接件636不会与第二支撑柱623产生摩擦,提高了支撑杆2相对于下盖62转动的流畅性。
转动结构63还包括垫片634,连接件636包括连接头637和连接杆638,连接杆638穿过第二支撑孔624并与连接孔6332连接时,垫片634置于第二支撑柱623和连接头637之间,一方面提高了连接件636与第二扁端633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避免连接头637与第二支撑柱623接触造成磨损。
下盖62还包括设于远离支撑杆2一端的连接端627,用于与灯头1固定连接,其中,连接端627包括固定孔628,灯具100包括固定件5,固定件5穿过固定孔628并与灯头1连接,实现了下盖62与灯头1固定连接,使得灯头1能够带动下盖62转动。
请参阅图2、图3并结合图6和图7所示,上盖61靠近下盖62的一端设有卡合部612和定位件613,下盖62对应设有凹槽626和定位孔625,卡合部612卡入凹槽626内,使得上盖61与下盖62卡扣连接,定位件613收容在定位孔625内,使上盖61与下盖62的定位连接。具体的,卡合部612和定位件613均自上盖61朝向下盖62的方向伸出,凹槽626设于下盖62的内侧壁上并自该内侧壁向内延伸,使得卡合部612伸入下盖62并收容在凹槽626内,定位孔625自下盖62靠近上盖61的一端朝向远离上盖61的一侧凹陷,使得定位件613能够伸入定位孔625内。优选的,凹槽626呈环状设于下盖62的内侧壁上,卡合部612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于上盖61的边缘处,定位件613和定位孔625均设有一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626的形状、数量、卡合部612的数量、定位件613和定位孔625的数量和设置的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上盖61呈半球状设计,下盖62也呈半球状设计,使得上盖61与下盖62相组合形成一个球状的连接组件6,同时,在上盖61和下盖62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以收容第一支撑柱621、第二支撑柱623、转动结构63和活动端22。
上盖61远离下盖62的一端还设有腰形的槽孔611,以供活动端22穿过槽孔611与转动结构63连接,具体的,槽孔611的短边直径与活动端22的直径相匹配,使得活动端22能够穿过槽孔611进入收容空间,并与收容空间内的转动结构63相配合,槽孔611的长边直径远大于活动端22的直径,使得上盖61能够相对于支撑杆2沿槽孔611的长边方向移动,进而实现灯头1相对于支撑杆2转动。
连接组件6还包括移动件65,移动件65设于上盖61和下盖62之间并与槽孔611相对应,移动件65套设在活动端22外侧并能够跟随活动端22移动,以遮盖槽孔611。具体的,移动件65收容在收容空间内,且移动件65的形状与上盖61的形状相匹配,使得移动件65能够在收容空间内移动且不会与上盖61或其它结构碰撞,移动件65套设在活动端22上,并能够与活动端22保持相对静止,即在上盖61转动时,移动件65不会跟随上盖61转动,移动件65的尺寸大于槽孔611的尺寸,使得在上盖61转动时,移动件65能够遮盖槽孔611,避免杂物从槽孔611进入收容空间,提高了连接组件6的密封效果。
具体请参阅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包括主杆26、第一杆部24和第二杆部25,第一杆部24和第二杆部25设于支撑杆2与灯头1连接的一端,第一杆部24与主杆26连接,且第一杆部24与主杆26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二杆部25与第一杆部24固定连接,并设于第一杆部24的中间位置,活动端22设于第二杆部25远离第一杆部24的一端,如此设置,使得在灯头1转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提高灯头1的照射角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杆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只要能够实现在灯头1转动时保持灯头1的平衡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支撑杆2内部还设有过线孔23,灯具100还包括与灯头1电性连接的线缆4,过线孔23设于主杆26、第一杆部24、第二杆部25的中心位置,活动端22上设有穿线孔225,下盖62在连接端627上设有通孔629,线缆4自底座3穿过过线孔23、穿线孔225和通孔629并与灯头1电性连接,以向灯头1进行供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灯具100通过在支撑杆2和灯头1之间设置连接组件6,使得灯头1能够相对于支撑杆2转动,实现了灯头1的多角度照明;通过在活动端22和第一支撑柱621以及活动端22和第二支撑柱623之间设置调节垫64,避免活动端22直接与第一支撑柱621和/或第二支撑柱623接触,延长了连接组件6的使用寿命;通过将支撑杆2设为异形,在灯头1转动时,保持灯头1的平衡;通过在上盖61设置槽孔611,使得支撑杆2能够在槽孔611内滑动,实现灯头1的转动;通过在收容空间内设置移动件65,使得在灯头1转动时,移动件65能够遮盖槽孔611,实现了对收容空间的密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头(1),用于向外射出光线;
支撑杆(2),包括固定于安装面的固定端(21)和与灯头(1)连接的活动端(22);
连接组件(6),包括上盖(61)、下盖(62)、调节垫(64)和转动结构(63),所述上盖(61)套设于所述活动端(22)的外侧并与所述下盖(62)卡扣连接,所述下盖(62)连接所述灯头(1)与所述活动端(22),所述下盖(62)包括朝远离所述灯头(1)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柱(621)和第二支撑柱(623),所述活动端(22)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62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623)之间,所述转动结构(63)同时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柱(621)、所述活动端(22)及所述第二支撑柱(623),使得所述下盖(62)、所述转动结构(63)及所述活动端(22)相互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端(22)与所述第一支撑柱(621)之间以及所述活动端(22)与所述第二支撑柱(623)之间均设有所述调节垫(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22)设有活动孔(221)以及位于所述活动孔(221)两端的收容槽(224),所述转动结构(63)收容在所述活动孔(221)内,所述调节垫(64)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2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63)包括转轴(631)和与所述转轴(631)连接的连接件(636),所述第一支撑柱(621)上设有第一支撑孔(622),所述第二支撑柱(623)上设有第二支撑孔(624),所述转轴(631)的一端限位收容在所述第一支撑孔(622)内、另一端伸入所述活动孔(221)内,所述连接件(636)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孔(624)并伸入所述活动孔(221)与所述转轴(6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31)设有第一扁端(632)和第二扁端(633),所述第二扁端(633)与所述第一扁端(632)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扁端(632)转动,所述第一扁端(632)限位收容在所述第一支撑孔(622)内,所述活动孔(221)内形成有扁孔区(222),所述第二扁端(633)限位收容在所述扁孔区(2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63)还包括轴套(635),所述轴套(635)套设在所述连接件(636)的外侧,所述活动孔(221)内形成有圆孔区(223),所述轴套(635)的一端收容在所述圆孔区(223),另一端收容在所述第二支撑孔(62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1)靠近所述下盖(62)的一端设有卡合部(612),所述下盖(62)对应设有凹槽(626),所述卡合部(612)卡入所述凹槽(626)内,使得所述上盖(61)和所述下盖(62)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1)还设有朝向所述下盖(62)延伸的定位件(613),所述下盖(62)对应设有定位孔(625),所述定位件(613)收容在所述定位孔(625)内,使所述上盖(61)和所述下盖(62)定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1)远离所述下盖(62)的一端还设有腰形的槽孔(611),以供所述活动端(22)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还包括移动件(65),所述移动件(65)设于所述上盖(61)和所述下盖(62)之间并与所述槽孔(611)相对应,所述移动件(65)套设于所述活动端(22)外侧并能够跟随所述活动端(22)移动,以遮盖所述槽孔(6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100)还包括线缆(4),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过线孔(23),所述下盖(62)设有通孔(629),所述线缆(4)穿过所述过线孔(23)和通孔(629)并与所述灯头(1)电性连接。
CN202223492669.6U 2022-12-27 2022-12-27 灯具 Active CN219222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2669.6U CN219222274U (zh) 2022-12-27 2022-12-27 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2669.6U CN219222274U (zh) 2022-12-27 2022-12-27 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2274U true CN219222274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8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2669.6U Active CN219222274U (zh) 2022-12-27 2022-12-27 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2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58647A1 (en) Removable desk lamp
JP4448611B2 (ja) ランプ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JP2005149790A (ja) 照明器具
CN219222274U (zh) 灯具
KR20230013519A (ko) 직선형 마그네틱 엘이디 조명등
CA2390805C (en) High bay compact fluorescent light fixture
CN213930650U (zh) 一种射灯
CN213333910U (zh) 万向筒灯
JP4280997B2 (ja) 天井埋込型照明器具
KR200425149Y1 (ko) 조명램프 각도 조정장치
CN211694536U (zh) 灯具及其照明模组
CN218442168U (zh) 转轴结构和灯具
CN214198381U (zh) 一种灯具
CN217978544U (zh) 一种灯体伸出式天花灯
CN215951237U (zh) 一种嵌入式灯具安装组件及灯具
CN215294721U (zh) 可调led发光角度的高棚灯
CN220623834U (zh) 一种灯壳和灯具
CN215335857U (zh) 球头转动结构及其照明设备
CN215722831U (zh) 一种可旋转式筒灯
CN215411602U (zh) 一种方形天花灯
CN220303585U (zh) 照明模组
CN212430590U (zh) 明装灯具
CN216202849U (zh) 一种led投射灯
CN218442167U (zh) 转动结构和灯具
CN218001236U (zh) 一种灯头可翻转的落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