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1394U - 一种分流水阀及具有该分流水阀的清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流水阀及具有该分流水阀的清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1394U
CN219221394U CN202222553983.4U CN202222553983U CN219221394U CN 219221394 U CN219221394 U CN 219221394U CN 202222553983 U CN202222553983 U CN 202222553983U CN 219221394 U CN219221394 U CN 219221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cavity
wall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39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昌海
韩健健
施郑赞
姜勇
魏本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39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1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1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1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流水阀,包括有:壳体(1),内部中空形成有分水腔,分水腔的腔壁设有进水口(11)、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13);还包括有隔板(2),设于壳体(1)之分水腔内,并将分水腔分隔为具有上述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的第一腔室(1a)、具有上述第二出水口(13)的第二腔室(1b),且隔板(2)设有连通第一腔室(1a)和第二腔室(1b)的连通口(20),所述连通口(20)的流通面积小于上述进水口(11)的流通面积。本申请还公开了具有上述分流水阀的清洗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无需另外设置驱动组件即可实现流体分流。

Description

一种分流水阀及具有该分流水阀的清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流水阀及具有该分流水阀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对于能清洗餐具和/或果蔬的清洗机来说,由于其洗涤空间很大,为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一般设计有顶、中、下三个喷臂;工作时,洗涤泵把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顶、中、下喷臂,水从顶、中喷臂和下喷臂中喷出并冲洗餐具和/或果蔬后回落到清洗机底部的水杯中,洗涤泵把回落的水再次输送到顶、中、下喷臂,完成一个循环。由于通往各喷臂的管路较多,如果各管路全部开启则需要使用较多的水才能满足系统循环工作的需要。
为达到省水目的,当前清洗机一般设计有分流水阀,通过分流水阀控制通往各个喷臂的管道连通或隔断,从而根据需要控制各喷臂的喷水状态,节约用水。
如专利号为ZL202023350460.7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分水阀及应用有该分水阀的清洗机》(授权公告号为CN214789193U)公开的结构,分水阀包括壳体、固定座、第一活动柱、第二活动柱、驱动组件,壳体具有分水腔,分水腔的侧部具有用于与清洗机的出水口相互对接的进水口,分水腔的顶部具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固定座设于分水腔的底部,第一活动柱、第二活动柱能上下移动地约束在固定座上,上升后对相应的出水口进行密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活动柱、第二活动柱上下移动,且始终保持升降方向相反。如此,通过第一活动柱、第二活动柱的交替式升降,实现了对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的单独密封。
上述专利中需要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柱升降来实现流体分流,驱动组件的控制程序较为重要,若控制程序出现故障会影响分流水阀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整个清洗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无需另外设置驱动组件即可实现流体分流的分流水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分流水阀的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流水阀,包括有:
壳体,内部中空形成有分水腔,所述分水腔的腔壁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隔板,设于壳体之分水腔内,并将分水腔分隔为具有上述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第一腔室、具有上述第二出水口的第二腔室,且所述隔板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的流通面积小于上述进水口的流通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腔室的顶壁,所述进水口位于第一腔室的侧壁,所述隔板作为第一腔室的底壁由上至下向着进水口所在的侧壁倾斜。如此使得从进水口进入的部分流体能直接沿着隔板从第一出水口排出,降低隔板对流体的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口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相对靠近上述进水口所在的侧壁,所述第二边缘相对远离上述进水口所在的侧壁;所述隔板的上边缘位于第一腔室之顶壁的下方,并与第一出水口的第二边缘相接合,所述隔板的下边缘与上述进水口的底缘相接合。
为进一步降低隔板对流体的阻力,优选地,所述隔板为下凹的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连通口同时与第一出水口的中央区域、进水口的中央区域相对。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流通面积大于上述进水口的流通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流通面积大于上述隔板之连通口的流通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流通面积小于上述第一出水口的流通面积。
在上述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间隔分布在上述分水腔的顶壁,且顶壁之位于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之间的部分设有自顶壁向下延伸的竖板,所述竖板将分水腔分为上下延伸的对应第一出水口的第一部分、以及上下延伸的对应第二出水口的第二部分,同时,所述竖板的下边缘位于分水腔之底壁的上方,两者之间形成连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通道;
所述隔板横置在上述第一部分内,并将第一部分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其中,隔板上方的空间构成上述分水腔的第一腔室,隔板下方的空间以及所述的第二部分共同构成上述分水腔的第二腔室;并且所述进水口位于第一腔室的侧壁。
为避免壳体内积水,进一步地,所述分水腔之第二部分的底壁设有贯穿壁厚的排水孔,并设有能打开或闭合排水孔的阀门。
为便于壳体的装配,优选地,所述壳体由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顶壳上下对接而成,且顶壳具有上述的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底座具有上述的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设于顶壳内,两者连接一体,并与底座之间以能拆装的方式约束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之对应顶壳的位置设有朝上的第一敞口;
所述顶壳的底壁具有朝下的第二敞口,所述隔板的下表面连接有向下延伸并伸出第二敞口之外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有至少两个并沿第二敞口的周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二敞口的底部周缘支撑在上述第一敞口的顶部周缘上,所述支撑脚插设于上述第一敞口内,并邻近或贴合第一敞口的内壁。
如此,通过上下插配动作即可完成壳体的装配。
为提高结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底座之第一敞口的顶沿的局部向上延伸而形成凸部,所述顶壳之第二敞口的底沿设有供上述凸部插入的凹槽;
或,
所述顶壳之第二敞口的底沿的局部向下延伸而形成凸部,所述底座之第一敞口的顶沿设有供凸部插入的凹槽。如此,凸部与凹槽的配合能起到定位作用,防止顶壳相对底座周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分流水阀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内部具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的内壁设有贯穿壁厚的排水口,所述分流水阀设于清洗腔外,且分流水阀的进水口与所述排水口相对接。
优选地,所述清洗腔的底壁中央具有向下凹陷的底腔,并设有对应底腔的泵水机构,所述排水口位于底腔的侧壁,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开口朝上并位于清洗腔的底壁的边缘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隔板,隔板将壳体内的分水腔分隔为具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第一腔室、具有第二出水口的第二腔室,且隔板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通口,连通口的流通面积小于进水口的流通面积,如此,从进水口进入第一腔室的大部分流体能直接从第一出水口排出,小部分通过连通口进入第二腔室内并从第二出水口排出,从而,能实现流体的分流,且无需另外设置驱动组件。并且通过连通口的流通面积的设计,能实现两路流体不同的分流比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洗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另一剖视图;
图5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流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流水阀及具有该分流水阀的清洗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分流水阀包括有壳体1和隔板2。
其中,壳体1内部中空形成有分水腔,分水腔的腔壁设有进水口11、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13和排水孔15。具体地,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13间隔分布在分水腔的顶壁,且顶壁之位于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13之间的部分设有自顶壁向下延伸的竖板14,竖板14将分水腔分为上下延伸的对应第一出水口12的第一部分141、以及上下延伸的对应第二出水口13的第二部分142,同时,竖板14的下边缘位于分水腔之底壁的上方,两者之间形成连通第一部分141和第二部分142的通道140。上述排水孔15设于分水腔之第二部分142的底壁,并设有能打开或闭合排水孔15的阀门。阀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隔板2设于壳体1之分水腔内,并将分水腔分隔为具有上述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的第一腔室1a、具有上述第二出水口13的第二腔室1b,且隔板2设有连通第一腔室1a和第二腔室1b的连通口20,连通口20的流通面积小于上述进水口11的流通面积。本实施例中,隔板2横置在第一部分141内,并将第一部分141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其中,隔板2上方的空间构成上述分水腔的第一腔室1a,隔板2下方的空间以及第二部分142共同构成上述分水腔的第二腔室1b;并且进水口11位于第一腔室1a的侧壁。
本实施例中,隔板2作为第一腔室1a的底壁由上至下向着进水口11所在的侧壁倾斜,且为下凹的弧形板。第一出水口12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121、第二边缘122,第一边缘121相对靠近进水口11所在的侧壁,第二边缘122相对远离进水口11所在的侧壁;隔板2的上边缘位于第一腔室1a之顶壁的下方,并与第一出水口12的第二边缘122相接合,隔板2的下边缘与上述进水口11的底缘相接合。且隔板2之连通口20同时与第一出水口12的中央区域、进水口11的中央区域相对。
同时,第一出水口12的流通面积大于进水口11的流通面积,并大于第二出水口13的流通面积。第二出水口13的流通面积大于上述隔板2之连通口20的流通面积。
且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壳体1由底座16、位于底座16上方的顶壳17上下对接而成,且顶壳17具有上述的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底座16具有上述的第二出水口13。隔板2设于顶壳17内,两者连接一体,并与底座16之间以能拆装的方式约束在一起。具体地:
底座16之对应顶壳17的位置设有朝上的第一敞口160;顶壳17的底壁具有朝下的第二敞口170,隔板2的下表面连接有向下延伸并伸出第二敞口170之外的支撑脚21,支撑脚21有三个并沿第二敞口170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二敞口170的底部周缘支撑在上述第一敞口160的顶部周缘上,支撑脚21插设于上述第一敞口160内,并邻近或贴合第一敞口160的内壁。同时,底座16之第一敞口160的顶沿的局部向上延伸而形成凸部161,顶壳17之第二敞口170的底沿设有供上述凸部161插入的凹槽171,凸部161与凹槽171的配合能防止顶壳17相对底座16转动。
本实施例的清洗机内部具有清洗腔,清洗腔的底壁中央具有向下凹陷的底腔200,底腔200的侧壁设有贯穿壁厚的排水口210。且清洗机设有对应底腔200的泵水机构,底腔200内的水在泵水机构的作用下能从排水口210排出。泵水机构为现有技术,具有电机和叶轮,具体地不做赘述。
上述分流水阀100设于清洗腔外,且分流水阀100的进水口11与排水口210相对接。分流水阀100的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13开口朝上并位于清洗腔的底壁的边缘处。
本实施例中底腔200内的水由进水口11进入分流水阀100的第一腔室1a后,分为两路,一路流体直接从第一腔室1a的第一出水口12排出,另一路流体通过连通口20进入第二腔室1b,从第二腔室1b的第二出水口13排出。本申请能够通过设计连通口20的大小来控制两路流体的比例。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上”、“下”、“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Claims (16)

1.一种分流水阀,包括有:
壳体(1),内部中空形成有分水腔,所述分水腔的腔壁设有进水口(11)、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1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隔板(2),设于壳体(1)之分水腔内,并将分水腔分隔为具有上述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的第一腔室(1a)、具有上述第二出水口(13)的第二腔室(1b),且所述隔板(2)设有连通第一腔室(1a)和第二腔室(1b)的连通口(20),所述连通口(20)的流通面积小于上述进水口(11)的流通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2)位于第一腔室(1a)的顶壁,所述进水口(11)位于第一腔室(1a)的侧壁,所述隔板(2)作为第一腔室(1a)的底壁由上至下向着进水口(11)所在的侧壁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2)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121)、第二边缘(122),所述第一边缘(121)相对靠近上述进水口(11)所在的侧壁,所述第二边缘(122)相对远离上述进水口(11)所在的侧壁;所述隔板(2)的上边缘位于第一腔室(1a)之顶壁的下方,并与第一出水口(12)的第二边缘(122)相接合,所述隔板(2)的下边缘与上述进水口(11)的底缘相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为下凹的弧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20)同时与第一出水口(12)的中央区域、进水口(11)的中央区域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2)的流通面积大于上述进水口(11)的流通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口(13)的流通面积大于上述隔板(2)之连通口(20)的流通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口(13)的流通面积小于上述第一出水口(12)的流通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13)间隔分布在上述分水腔的顶壁,且顶壁之位于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13)之间的部分设有自顶壁向下延伸的竖板(14),所述竖板(14)将分水腔分为上下延伸的对应第一出水口(12)的第一部分(141)、以及上下延伸的对应第二出水口(13)的第二部分(142),同时,所述竖板(14)的下边缘位于分水腔之底壁的上方,两者之间形成连通第一部分(141)和第二部分(142)的通道(140);
所述隔板(2)横置在上述第一部分(141)内,并将第一部分(141)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其中,隔板(2)上方的空间构成上述分水腔的第一腔室(1a),隔板(2)下方的空间以及所述的第二部分(142)共同构成上述分水腔的第二腔室(1b);并且所述进水口(11)位于第一腔室(1a)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腔之第二部分(142)的底壁设有贯穿壁厚的排水孔(15),并设有能打开或闭合排水孔(15)的阀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底座(16)、位于底座(16)上方的顶壳(17)上下对接而成,且顶壳(17)具有上述的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底座(16)具有上述的第二出水口(1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设于顶壳(17)内,两者连接一体,并与底座(16)之间以能拆装的方式约束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之对应顶壳(17)的位置设有朝上的第一敞口(160);
所述顶壳(17)的底壁具有朝下的第二敞口(170),所述隔板(2)的下表面连接有向下延伸并伸出第二敞口(170)之外的支撑脚(21),所述支撑脚(21)有至少两个并沿第二敞口(170)的周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二敞口(170)的底部周缘支撑在上述第一敞口(160)的顶部周缘上,所述支撑脚(21)插设于上述第一敞口(160)内,并邻近或贴合第一敞口(160)的内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流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之第一敞口(160)的顶沿的局部向上延伸而形成凸部(161),所述顶壳(17)之第二敞口(170)的底沿设有供上述凸部(161)插入的凹槽(171);
或,
所述顶壳(17)之第二敞口(170)的底沿的局部向下延伸而形成凸部,所述底座(16)之第一敞口(160)的顶沿设有供凸部插入的凹槽。
15.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分流水阀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内部具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的内壁设有贯穿壁厚的排水口(210),所述分流水阀(100)设于清洗腔外,且分流水阀(100)的进水口(11)与所述排水口(210)相对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腔的底壁中央具有向下凹陷的底腔(200),并设有对应底腔(200)的泵水机构,所述排水口(210)位于底腔(200)的侧壁,所述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13)开口朝上并位于清洗腔的底壁的边缘处。
CN202222553983.4U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分流水阀及具有该分流水阀的清洗机 Active CN219221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3983.4U CN219221394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分流水阀及具有该分流水阀的清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3983.4U CN219221394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分流水阀及具有该分流水阀的清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1394U true CN219221394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5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3983.4U Active CN219221394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分流水阀及具有该分流水阀的清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1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5922B (zh) 一种双喷淋机构及洗碗机
CN219221394U (zh) 一种分流水阀及具有该分流水阀的清洗机
CN107348922B (zh) 洗碗机的喷臂水管组件和洗碗机
CN214945256U (zh) 一种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CN215522060U (zh) 一种分水阀及应用有该分水阀的清洗机
CN204618146U (zh) 用于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16060427U (zh) 一种清洗机
CN108814513B (zh) 喷臂组件和洗涤电器
CN220344347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4789193U (zh) 一种分水阀及应用有该分水阀的清洗机
CN219680533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9690103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9070168U (zh) 一种清洗机
CN220937987U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路结构及清洗机
CN215521376U (zh) 一种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CN215521375U (zh) 一种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CN219720615U (zh) 一种洗碗机过滤机构及洗碗机水路
CN216554573U (zh) 一种叶轮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CN114688300A (zh) 一种分水阀及应用有该分水阀的清洗机
CN218684249U (zh) 开放式水泵喷淋臂的安装结构及清洗机
CN216554471U (zh) 一种双泵系统及应用有双泵系统的清洗机
CN215348778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3117590U (zh) 一种洗碗机的球阀转换装置
CN215348779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9846435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阀泵组件及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