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8484U - 衣物护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护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8484U
CN219218484U CN202223308750.4U CN202223308750U CN219218484U CN 219218484 U CN219218484 U CN 219218484U CN 202223308750 U CN202223308750 U CN 202223308750U CN 219218484 U CN219218484 U CN 219218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clothes
communicated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087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强
许升
常俊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087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8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8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8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设备,旨在解决现有衣物护理设备的衣物护理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护理箱、衣物支撑装置和风道切换组件,衣物支撑装置的内部形成有与护理箱的护理腔相连通的风腔,衣物支撑装置上设置有进风口,护理腔的附近设置有带有多个安装口的风道,多个衣物支撑装置安装到位时进风口通过安装口与风道相连通,风道切换组件能够使进风口与风道连通和/或断开。在护理腔内悬挂有多件材质、厚度不同的衣物时,风道切换组件能够选择性地使多个衣物支撑装置的风腔与风道相连通,以达到选择性增大特定风腔内的输送风量和风压的目的,有效提高衣物护理设备的烘干效率。

Description

衣物护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衣物护理设备具有烘干、整形功能,以满足用户的熨烫、烘干衣物的需求,然而,尽管衣物护理设备具有上述功能,但其为达到烘干、祛皱、整形等目的,其烘干、整形过程的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用户快速护理衣物的需求,给用户带来不佳的使用体验,也限制了衣物护理设备的使用范围。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衣物护理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衣物护理设备的衣物护理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设备,所述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护理箱、衣物支撑装置和风道切换组件,所述护理箱的内部形成有护理腔,所述衣物支撑装置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护理腔相连通的风腔,所述衣物支撑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风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护理腔的附近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口,多个所述衣物支撑装置设置成在所述护理腔中安装到位时所述进风口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风道相连通,所述风道切换组件设置成能够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和/或断开。
在上述衣物护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护理箱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循环烘干风道,所述循环烘干风道内设置有烘干装置。
在上述衣物护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冷凝构件、加热构件和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所述加热构件和所述冷凝构件沿循环风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循环烘干风道中。
在上述衣物护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衣物支撑装置包括相连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用于支撑衣物,并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所述风腔,并且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一部分向下延伸以在其底部边沿之间形成与所述风腔相连通的环形喷射口。
在上述衣物护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壳的向下延伸的部分自上往下逐渐向所述外壳的向下延伸的部分靠近以形成上宽下窄的环形风腔,所述环形喷射口位于所述环形风腔的末端。
在上述衣物护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并且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风腔相连通的竖向进风通道,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竖向进风通道与所述风腔相连通。
在上述衣物护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设置成能够将所述衣物支撑装置固定于所述护理腔中。
在上述衣物护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横向设置于所述护理箱的顶部。
在上述衣物护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风道切换组件包括主体、驱动构件和阀塞构件,所述主体内形成有过渡风道,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过渡风道与所述安装口相连通,所述阀塞构件设置于所述过渡风道内,所述驱动构件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阀塞构件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和/或断开。
在上述衣物护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切换组件包括磁性阀塞构件和磁性控制构件,所述磁性阀塞构件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磁性控制构件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磁性阀塞构件在所述风道内移动,以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和/或断开。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护理箱、衣物支撑装置和风道切换组件,护理箱的内部形成有护理腔,衣物支撑装置的内部形成有与护理腔相连通的风腔,衣物支撑装置上设置有与风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护理腔的附近设置有风道,风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口,多个衣物支撑装置设置成在护理腔中安装到位时进风口能够通过安装口与风道相连通,风道切换组件设置成能够使进风口与风道连通和/或断开。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在护理腔内悬挂有多件材质不同、厚度不同的衣物时,风道切换组件能够选择性地使多个衣物支撑装置内的风腔与风道相连通或者改变进风口与风道的连通面积,以达到选择性增大特定风腔内的输送风量和风压的目的,进而使材质不易烘干、较厚的衣物能够被快速烘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风道与风道切换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支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护理箱;
11、护理腔;12、出风口;
2、衣物支撑装置;
21、风腔;22、外壳;221、进风口;222、竖向进风通道;223、卡接结构;224、衣物防滑结构;23、内壳;24、环形喷射口;25、环形风腔;26、裤子固定结构;
3、风道切换组件;
31、主体;311、过渡风道;312、第一连接管;313、第二连接管;314、第三连接管;32、驱动构件;
4、风道;
41、安装口;
5、壳体;
51、循环烘干风道;52、烘干装置;521、冷凝构件;522、加热构件;523、循环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本实用新型不对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具体类型作任何限制,可以是烘干机,也可以是衣物护理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这种具体类型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相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衣物护理设备的衣物护理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衣物护理设备,旨在有效提高衣物护理设备的护理效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进而扩大衣物护理设备的适用范围。
首先参阅图1和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风道与风道切换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护理箱1、衣物支撑装置2和风道切换组件3,护理箱1的内部形成有护理腔11,衣物支撑装置2的内部形成有与护理腔11相连通的风腔21,衣物支撑装置2上设置有与风腔21相连通的进风口221,护理腔11的附近设置有风道4,风道4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口41,多个衣物支撑装置2设置成在护理腔11中安装到位时进风口221能够通过安装口41与风道4相连通,风道切换组件3设置成能够使进风口221与风道4连通和/或断开。风道4内的风能够通过进风口221进入风腔21中,进而进入衣物的内部,以提高衣物的祛皱整形效果以及烘干效率。
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在护理腔11内悬挂有多件材质不同、厚度不同的衣物时,风道切换组件3能够选择性地使多个衣物支撑装置2内的风腔21与风道4相连通或者改变进风口221与风道4的连通面积,以达到选择性增大特定风腔21内的输送风量和风压的目的,进而使材质不易烘干、较厚的衣物能够被快速烘干,有效提高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烘干效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针对风道切换组件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风道切换组件3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起到使进风口221与风道4连通和/或断开的目的即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风道切换组件3设置于安装口41处,风道切换组件3包括主体31、驱动构件32和阀塞构件(图中未示出),主体31内形成有过渡风道311,进风口221通过过渡风道311与安装口41相连通,所述阀塞构件设置于过渡风道311内,驱动构件32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阀塞构件使进风口221与风道4连通和/或断开。具体地,主体31包括第一连接管312、第二连接管313和第三连接管314,第一连接管312通过第二连接管313与第三连接管314相连,其中,第一连接管312与安装口41相连,第三连接管314与衣物支撑装置2相连,所述阀塞构件设置于第二连接管313中,且第一连接管312、第二连接管313和第三连接管314的内部共同形成过渡风道311,以使进风口221通过安装口41与风道4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驱动构件32和所述阀塞构件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驱动构件32可以是驱动电机,所述阀塞构件可以是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挡风板移动,以使进风口221与风道4连通和/或断开。
在另外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风道切换组件3包括磁性阀塞构件和磁性控制构件,所述磁性阀塞构件设置于风道4内,所述磁性控制构件设置成能够通过磁力作用驱动所述磁性阀塞构件在风道4内移动,以使进风口221与风道4连通和/或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磁性阀塞构件和所述磁性控制构件的具体结构并不是限制性的,例如,所述磁性阀塞构件为磁性挡风板,所述磁性控制构件为能够与所述磁性挡风板相吸的磁性结构,在所述磁性结构移动时,所述磁性挡风板在磁性作用下跟随所述磁性结构在风道4内移动,进而能够使进风口221与风道4连通和/或断开,当然,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风道4的具体设置位置作任何限制,优选地,如图1所示,风道4横向设置于护理腔11的顶部,烘干潮湿的衣物后的风携带有水分,在重力作用下会向护理腔11的下方流动,将风道4设置于护理腔11的顶部,能够使烘干风从衣物的上部开始烘干,以有效避免衣物的上下位置烘干速度不均的问题。
接下来继续参阅图1,优选地,所述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壳体5,护理箱1设置于壳体5内,壳体5内形成有与风道4相连通的循环烘干风道51,循环烘干风道51内设置有烘干装置5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烘干装置52的具体结构及其设置位置作任何限制,例如,烘干装置52可以是烘干风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烘干装置52包括冷凝构件521、加热构件522和循环风机523,循环风机523、加热构件522和冷凝构件521沿循环风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循环烘干风道51中(图1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为烘干风流动的方向)。烘干装置52吹出的烘干热风经过循环烘干风道51进入风道4中,风道4中的风再通过进风口221进入风腔21中,风腔21中的风再进入悬挂在衣物支撑装置2上的衣物的内部,以从内部进行烘干。烘干热风从护理腔11的上方流动到下方,以对衣物的上下位置均进行烘干,之后携带有水分的烘干风从护理箱1的出风口12再次进入循环烘干风道51中,在循环风机523的作用下吹向加热构件522以再次加热,加热后的风经过冷凝构件521时会进一步升温,且其携带的水分会被冷凝构件521通过冷凝作用被分离出来,分离后的烘干热风再次进入风道4中以进行循环,最终达到烘干衣物的目的。其中,在护理腔11的中的衣物种类较多时,可以通过风道切换组件3选择性地控制每个衣物支撑装置2的进风口221与风道4的连通面积,未悬挂衣物的衣物支撑装置2的进风口221则与风道4断开连接,以使悬挂有材质不易烘干的衣物的衣物支撑装置2内的风量和风压较大,有效提高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烘干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冷凝构件521、加热构件522和循环风机523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例如,冷凝构件521可以是冷凝器,加热构件522可以是电阻加热结构,循环风机523可以是离心扇等,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也不对衣物支撑装置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参阅图3和4,其中,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支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4所示,衣物支撑装置2包括相连的外壳22和内壳23,外壳22用于支撑衣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外壳22和内壳23的具体连接方式作任何限制,外壳22和内壳23可以是卡合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连接,还可以是粘接连接,这都不是限制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进一步地,外壳22上设置有进风口221,外壳22和内壳23之间形成有与进风口221相连通的风腔21,并且外壳22和内壳23的一部分向下延伸以在其底部边沿之间形成与风腔21相连通的环形喷射口2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进风口221的具体设置作任何限制,优选地,进风口221设置于外壳22的顶部,并且外壳22的顶部形成有与风腔21相连通的竖向进风通道222,进风口221通过竖向进风通道222与风腔21相连通。将进风口221设置于外壳22的顶部能够便于风进入竖向进风通道222并进一步进入风腔21中,即,能够有效增大通过环形喷射口24吹向衣物内部的风量和风压,有效提高衣物祛皱效果;当然,上述设置方式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也不对外壳22和内壳23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即,不对环形喷射口24的具体形状作任何结构,环形喷射口24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矩形的,还可以是不规则形状的,只要环形喷射口24沿外壳22和内壳23的底部边缘设置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基于上述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连的外壳22和内壳23,并使外壳22和内壳23之间形成环形喷射口24,既能够通过环形喷射口24向衣物内部送风,以提高衣物祛皱效果;此外,还能够通过环形喷射口24增大风腔中的喷向衣物内部的风压,进而进一步有效提高衣物祛皱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进一步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内壳23的向下延伸的部分自上往下逐渐向外壳22的向下延伸的部分靠近以形成上宽下窄的环形风腔25,环形喷射口24位于环形风腔25的末端。环形风腔25能够逐渐增大由环形喷射口24吹向至衣物的风压,一方面通过较大的风压使风腔21中的风全部喷向衣物,另一方面大的风压还会引起衣物的抖动,以便通过抖动进一步有效祛除衣物上的褶皱,提高祛皱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环形风腔25由上至下的渐变的收拢程度作任何限制,也不对环形喷射口24的宽度作任何限制,只要内壳23的向下延伸的部分自上往下逐渐向外壳22的向下延伸的部分靠近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进一步地,外壳22上还设置有卡接结构223,卡接结构223设置成能够将衣物支撑装置2固定于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护理腔11中。卡接结构223的设置能够便于衣物支撑装置2的拆卸,便于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决定需要使用的衣物支撑装置2的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上述一种实施方式中,卡接结构223与第三连接管314卡合连接,在上述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卡接结构223卡接设置于安装口41处,以使进风口221通过所述磁性阀塞构件和所述磁性控制构件与风道4选择性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卡接结构223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例如,卡接结构223可以是卡接槽,也可以是卡扣,这都不是限制性的,只要衣物支撑装置通过卡接结构223固定于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护理腔11中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卡接结构223为卡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进一步优选地,外壳22上还设置有衣物防滑结构224,衣物防滑结构224能够在衣物支撑至衣物支撑装置2上之后有效避免因抖动而滑落,进而有效保证衣物祛皱过程的顺利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衣物防滑结构224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衣物防滑结构224可以是挂钩,也可以是防滑凸点,这都不是限制性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衣物防滑结构224是外壳22向上(参阅图4的方向)形成的凸起结构,以便既能够简化外壳22的结构,还能够有效防止衣物从衣物支撑装置2上滑落;此外,衣物防滑结构224的在外壳22上的具体设置也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自行设定,只要能够防止衣物从衣物支撑装置2上滑落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和4所示,衣物支撑装置2还包括裤子固定结构26,裤子固定结构26与内壳23的底部相连,并且裤子固定结构26设置成能够支撑于裤子的裤口中以实现固定。裤子固定结构26的设置使所述衣物护理设备也能够对裤子进行祛皱,同时裤子固定结构26能够便于风进入裤子内部,进而有效提高对裤子的烘干祛皱效果。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可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护理箱、衣物支撑装置和风道切换组件,
所述护理箱的内部形成有护理腔,所述衣物支撑装置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护理腔相连通的风腔,所述衣物支撑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风腔相连通的进风口,
所述护理腔的附近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口,多个所述衣物支撑装置设置成在所述护理腔中安装到位时所述进风口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风道相连通,所述风道切换组件设置成能够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和/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护理箱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循环烘干风道,所述循环烘干风道内设置有烘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冷凝构件、加热构件和循环风机,
所述循环风机、所述加热构件和所述冷凝构件沿循环风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循环烘干风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支撑装置包括相连的外壳和内壳,
所述外壳用于支撑衣物,并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所述进风口,
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所述风腔,并且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一部分向下延伸以在其底部边沿之间形成与所述风腔相连通的环形喷射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向下延伸的部分自上往下逐渐向所述外壳的向下延伸的部分靠近以形成上宽下窄的环形风腔,所述环形喷射口位于所述环形风腔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并且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风腔相连通的竖向进风通道,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竖向进风通道与所述风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设置成能够将所述衣物支撑装置固定于所述护理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横向设置于所述护理箱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风道切换组件包括主体、驱动构件和阀塞构件,
所述主体内形成有过渡风道,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过渡风道与所述安装口相连通,所述阀塞构件设置于所述过渡风道内,所述驱动构件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阀塞构件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和/或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组件包括磁性阀塞构件和磁性控制构件,
所述磁性阀塞构件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磁性控制构件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磁性阀塞构件在所述风道内移动,以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和/或断开。
CN202223308750.4U 2022-12-09 2022-12-09 衣物护理设备 Active CN219218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8750.4U CN219218484U (zh) 2022-12-09 2022-12-09 衣物护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8750.4U CN219218484U (zh) 2022-12-09 2022-12-09 衣物护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8484U true CN219218484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08750.4U Active CN219218484U (zh) 2022-12-09 2022-12-09 衣物护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8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7180B2 (en) Drying-ironing combined machine
WO2012010044A1 (zh) 一种蒸汽服装熨烫机
WO2012129752A1 (zh) 烘挂衣一体机
CN109023831B (zh) 洗干一体机
WO2013067913A1 (zh) 一种蒸汽服装熨烫机
CN205258935U (zh) 洗干一体机
CN105970584B (zh) 便携式烘干衣架
KR20180042413A (ko) 휴대용 의류 건조기 및 그 의류 건조 방법
CN219218484U (zh) 衣物护理设备
CN115897186A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WO2018077217A1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05937152B (zh) 烘干晾衣架
CN216474103U (zh) 一种衣物护理机的烘干系统
CN205821809U (zh) 烘干晾衣架
CN210368381U (zh) 一种风干效率高的衣架
CN205821808U (zh) 烘干晾衣架
CN206858888U (zh) 一种带烘干挂烫功能的一体机
JP2004520909A (ja) 家庭用アイロン
CN205775488U (zh) 便携式烘干衣架
CN206666831U (zh) 一种服装烘干机
CN214258256U (zh) 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
CN205893737U (zh) 烘干晾衣架
CN218540153U (zh) 衣架及晾衣装置
CN220789171U (zh) 一种悬挂式烘干机结构
KR20200081116A (ko) 형상기억합금소재를 이용하여 의류의 주름 제거가 가능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