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8307U -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8307U
CN219218307U CN202221617898.3U CN202221617898U CN219218307U CN 219218307 U CN219218307 U CN 219218307U CN 202221617898 U CN202221617898 U CN 202221617898U CN 219218307 U CN219218307 U CN 219218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eaving
layer
surface layer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78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伟霞
蔡清来
蔡永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run Jinj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run Jin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run Jinj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run Jin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178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8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8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8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纬编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该面料包括圆型纬编机一体编织的面层、底层和用于连接面层和底层的中间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所述中间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三纱线,所述面层上设置有若干全透孔和/或半透孔,所述半透孔处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本实用新型给出了采用圆型纬编针织机一体编织的具有透孔结构的空气层针织面料,该面料的透孔或半透孔可以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在空气层保证面料挺括性的同时,透孔增加其透气性,提高应用于鞋服时的穿着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纬编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被广泛应用于鞋服领域,尤其作为鞋面面料,其柔软、有弹性,提高了鞋子的穿着舒适度,尤其三层空气层结构的面料,具有一定的挺阔度和物理强度,被较多应用于鞋面面料,但目前透孔的三层空气层鞋面面料多采用经编机编织而成,其采用圆型纬编机编织的鞋面类型较为单一,尤其在天气较为炎热时,需要设置镂空结构来增加透气性,但目前尚未开发出采用圆型纬编针织机编织出的具有透孔结构的空气层针织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包括圆型纬编机一体编织的面层、底层和用于连接面层和底层的中间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所述中间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三纱线,所述面层上设置有若干全透孔和/或半透孔,所述半透孔处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编织纱线和第三编织纱线。
进一步的,所述全透孔呈点状,所述半透孔呈点状或呈沿其织列方向的长条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和/或第二纱线为复丝或天然纤维纱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纱线为单丝或复丝。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和底层的编织纱线均为颜色不同的有色复丝。
进一步的,所述全透孔的组织结构包括至少五个织行:第一织行:第三纱线依次为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成圈组织,其中第M织列为面层成圈底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为底成圈组织;第M织列和M+1织列的面层线圈翻针到底层;第二织行:第三纱线为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层成圈组织,且第M织列为面层浮线组织,M+1织列为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为底层的成圈组织;第三织行:第三纱线为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层的成圈组织,且第M织列为面层成圈组织;M+1织列为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为底成圈组织,其中第M+1织列为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组织;第四织行:第三纱线为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层成圈组织,且第M+1织列为浮线组织;第二纱线为底层成圈组织,其中第M+1织列为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组织;第五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组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面层成圈组织;第二纱线进行底层成圈组织;第一至五织行为组织一个全透孔的最小组织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半透孔包括至少三个织行,其中,第一织行:第三纱线为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组织;第二纱线为底层成圈组织;面层的第N织列线圈翻针或集圈至底层;第二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层成圈组织,其中第N织列为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为底层成圈组织;第三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层成圈组织,其中第N织列为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为底层成圈组织;第一至第三织行为半透孔的最小组织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M织列为一列或两列织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N织列为一列织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空气层透孔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该面料采用双面圆型纬编机一体编织,包括面层、底层和连接面层和底层的中间层,所述面层包括全透孔和/或半透孔,所述全透孔包括至少五个织行,其编织步骤包括:
(1)第一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编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其中第M织列为面层成圈底层集圈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然后第M织列和M+1织列的面层织针翻针到底层;
(2)第二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编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且第M织列为面层浮线编织;M+1织列为面层集圈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3)第三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编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且第M织列为面层成圈编织;M+1织列为面层集圈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其中第M+1织列为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编织;
(4)第四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编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且第M+1织列为浮线组织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其中第M+1织列为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编织;
(6)第五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编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第一至五织行为编织一个全透孔的最小编织循环;
所述半透孔包括至少三个织行,其编织步骤包括:
7)第一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面层的第N织列织针翻针到底层;
8)第二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其中第N织列为编织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9)第三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其中第N织列为编织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上述第一至第三织行为编织半透孔的最小编织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M织列为一列或两列织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N织列为一列织列。
进一步的,所述半透孔的编织步骤还可以为通过面层集圈形成,其结构包括至少两织行,其编织工艺包括:
①第一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其中第X织列为面层成圈到底层集圈的编织组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②第二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其中第X织列为面层成圈到底层集圈的编织组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第一至二织行为编织集圈半透孔的最小编织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X织列为一列或两列织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鞋面,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如上所述的空气层透孔针织面料,以使该鞋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给出了采用圆型纬编针织机一体编织的具有透孔结构的空气层针织面料,该面料的透孔或半透孔可以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在空气层保证面料挺括性的同时,透孔增加其透气性,提高应用于鞋服时的穿着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透孔结构的空气层针织面料面层和底层均为复丝编织,手感舒适,其连接层采用单丝,可以保证面料整体的挺括性,兼具了细腻爽滑的手感和较好的挺括性。
3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层针织面料结构中,半透孔的第三纱线位于半透孔中,其低于面层,保证了面层的舒适度。
4本实用新型首创给出了采用双面圆型纬编针织机一体编织的具有透孔结构的空气层针织面料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得到的透孔结构的中间层的第三纱线被隐藏于面层下方,保证了面层的舒适度,且形成的透孔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全透孔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半透孔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半透孔编织结构示意图。
第二纱线1,第一纱线2,第三纱线3,全透孔4,半透孔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圆型纬编机一体编织的面层、底层和用于连接面层和底层的中间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2,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1,所述中间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三纱线3,所述面层上设置有若干全透孔4,所述全透孔4呈点状。所述第一纱线2为300D/96F白色半消光涤纶复合丝,所述第二纱线1为300D/96F白色半消光涤纶复合丝,所述第三纱线3为50D涤纶单丝。
如图2所示,示例性给出该面料的编织方法:
全透孔包括至少五个织行,其编织步骤包括:
(1)第一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编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其中第4/4织列为面层成圈底层集圈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然后第4/4织列和5/5织列的面层织针翻针到底层;
(2)第二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编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且第4织列为面层浮线编织;第5织列为面层集圈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3)第三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编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且第4织列为面层成圈编织;第5织列为面层集圈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其中第5/5织列为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编织;
(4)第四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编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且第5织列为浮线组织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其中第5/5织列为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编织;
(6)第五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编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第一至五织行为编织一个全透孔的最小编织循环;
该全透孔结构之后还可以继续进行上述全透孔结构的编织以形成连续透孔,也可以进行其他组织结构的编织,第4/5织列对应的位置形成点状全透孔。
本实施例中的编织织行、织列仅为示例性的,其中,用于编织透孔结构的集圈组织所在织列并不限于第4、5织列,其还可以是第2、3或者其他织列,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需要的织列位置,同时应当注意一个织行中,用于编织全透孔4结构的集圈组织的织列并不限于一组,其可以根据所需的全透孔4的数量而定,例如当一织行中需要10个全透孔4时,该集圈组织为10个,且分布设置于所需的织列即可。
同时,应当注意,M不仅可以表示一行织列,也可以表示两行织列,上述实施例给出的是两行织列,在该结构中,其翻针更容易进行,当然,一行织列也可以完成该结构,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实施例2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包括圆型纬编机一体编织的面层、底层和用于连接面层和底层的中间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2,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1,所述中间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三纱线3,所述面层上设置有若干半透孔,所述半透孔处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编织纱线和第三编织纱线。所述半透孔呈点状。所述第一纱线2为200D/72F黑色半消光涤纶复合丝,所述第二纱线1为200D/48F白色半消光涤纶复合丝,所述第三纱线3为50D透明单丝。形成的该面料的透孔位置呈现白色,其余面层呈现黑色,在该面料组织中,其不仅具有透孔带来的透气效果,还可以兼具双色点状提花效果。
如图3所示,示例性给出翻针形成的半透孔的编织工艺,其编织步骤包括:
10)第一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面层的第5织列织针翻针到底层;
11)第二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其中第5织列为编织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12)第三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其中第5织列为编织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上述第一至第三织行为编织半透孔的最小编织循环。接下去的编织织行可以循环上述半透孔的编织结构以形成连续半透孔,也可以进行其他组织编织,第五织列对应的编织针位形成点状半透孔。
本实施例中的编织织行、织列仅为示例性的,其中,用于编织透孔结构的翻针所在织列并不限于第4织列,其还可以是第2或3或者其他织列,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需要的织列位置,同时应当注意一个织行中,用于编织透孔结构的翻针的织列并不限于一组,其可以根据所需的半透孔的数量而定,例如当一织行中需要10个该种半透孔时,该翻针编织的数量可以设置为10个,且分布设置于所需的织列即可。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翻针、集圈织列仅为示例性的,其中用于孔洞的集圈编织并不限于两次,其还可以是一次集圈或三次集圈,我们应理解其为不同次数的集圈在布面的表现形式为半透孔孔洞的大小不同,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需要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底层的第二纱线1还可以包括两种及以上不同的颜色,且与第一纱线2的颜色不同,当第二纱线1的不同颜色纱线对应位置形成半透孔,其可以在半透孔的结构下,同时形成多色点状提花效果。
实施例3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包括圆型纬编机一体编织的面层、底层和用于连接面层和底层的中间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2,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1,所述中间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三纱线3,所述面层上设置有若干半透孔5,所述半透孔5处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编织纱线和第三编织纱线。如图1所示,所述半透孔5呈长条状,且半透孔5的长度方向为沿面料的织列方向。所述第一纱线2为100D/48F黑色半消光涤纶复合丝,所述第二纱线1为100D/48F白色半消光涤纶复合丝,所述第三纱线3为50D透明单丝。
该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其步骤3)为连续多个织行为面层翻针到底层的第4织列的翻针组织,连续翻针组织越多,其形成的半透孔的长度越长。
当然,第4织列进行翻针,仅是用于本实施例的半透孔5的位置而言,其可以根据所需半透孔的位置设置相应织列以及布局数量。
本实施例形成的该面料的半透孔5位置呈现白色,其余面层呈现黑色,在该面料组织中,其不仅具有半透孔5带来的透气效果,还可以兼具双色条状提花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底层的第二纱线1还可以包括两种及以上不同的颜色,且与第一纱线2的颜色不同,当第二纱线1的不同颜色纱线对应位置形成半透孔,其可以在半透孔5的结构下,同时形成多色条状提花效果。
实施例4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包括圆型纬编机一体编织的面层、底层和用于连接面层和底层的中间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2,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1,所述中间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三纱线3,所述面层上设置有若干半透孔,所述半透孔处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编织纱线和第三编织纱线。所述半透孔呈点状。所述第一纱线2为100D/48F黑色半消光锦纶复合丝,所述第二纱线1为100D/48F白色竹纤维纱线,所述第三纱线3为50D透明单丝。形成的该面料的透孔位置呈现白色,其余面层呈现黑色,在该面料组织中,其不仅具有透孔带来的透气效果,还可以兼具双色点状提花效果,且底层采用纤维素纤维纱线编织而成,其更加亲肤,竹纤维纱线,其还可以是竹纤维/涤纶混纺纱、竹纤维/棉混纺纱、石墨烯锦纶/棉混纺纱等,以获得更好的物理性能或保健性能。
如图4所示,所述半透孔为通过面层集圈形成,其编织工艺包括:
①第一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其中第4/5织列为编织面层集圈到底层的集圈组织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②第二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其中第4/5织列为编织面层集圈到底层的集圈组织编织;第二纱线进行满针底编织;
第一至二织行为编织集圈半透孔的最小编织循环。
本实施例中的编织织行、织列仅为示例性的,其中,用于编织透孔结构的集圈组织所在织列并不限于第4织列,其还可以是第2或3或者其他织列,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需要的织列位置,同时应当注意一个织行中,用于编织透孔结构的集圈组织的织列并不限于一组,其可以根据所需的半透孔的数量而定,例如当一织行中需要5个该种半透孔时,该集圈编织的数量可以设置为5个,且分布设置于所需的织列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底层的第二纱线1还可以包括两种及以上不同的颜色,且与第一纱线2的颜色不同,当第二纱线1的不同颜色纱线对应位置形成半透孔,其可以在半透孔的结构下,同时形成多色点状提花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透孔结构可以仅一种分布在面料中,也可以任两种或三种分布在面料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面料中任意组合上述实施例中的透孔结构,且该透孔的编织位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列举的编织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型纬编机一体编织的面层、底层和用于连接面层和底层的中间层,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一纱线,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所述中间层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三纱线,所述面层和底层上设置有若干全透孔和/或半透孔,所述半透孔处的编织纱线包括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透孔呈点状,所述半透孔呈点状或呈沿其织列方向的长条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和/或第二纱线为复丝或天然纤维纱线或单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纱线为单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和底层的编织纱线均为颜色不同的有色复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透孔的组织结构包括至少五个织行:第一织行:第三纱线依次为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成圈组织,其中第M织列为面层成圈底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为底成圈组织;第M织列和M+1织列的面层线圈翻针到底层;第二织行:第三纱线为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层成圈组织,且第M织列为面层浮线组织,M+1织列为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为底层的成圈组织;第三织行:第三纱线为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层的成圈组织,且第M织列为面层成圈组织;M+1织列为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为底成圈组织,其中第M+1织列为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组织;第四织行:第三纱线为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层成圈组织,且第M+1织列为浮线组织;第二纱线为底层成圈组织,其中第M+1织列为集圈到面层的集圈组织;第五织行:第三纱线依次组织两行连接到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进行面层成圈组织;第二纱线进行底层成圈组织;第一至五织行为组织一个全透孔的最小组织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孔包括至少三个织行,其中,第一织行:第三纱线为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组织;第二纱线为底层成圈组织;面层的第N织列线圈翻针或集圈至底层;第二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层成圈组织,其中第N织列为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为底层成圈组织;第三织行:第三纱线连接面层和底层的连接组织;第一纱线为面层成圈组织,其中第N织列为面层集圈组织;第二纱线为底层成圈组织;第一至第三织行为半透孔的最小组织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M织列为一列或两列织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织列为一列织列。
10.一种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
CN202221617898.3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Active CN219218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7898.3U CN219218307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7898.3U CN219218307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8307U true CN219218307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0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7898.3U Active CN219218307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8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9655B (zh) Knitted fabrics with knitted fabrics
CN106048877A (zh) 一种生产单层结构立体提花鞋面织物的经编机及生产方法
JP4278458B2 (ja) 経編地
TWI772321B (zh) 經編織物之製造方法、經編織物、及鞋子的鞋幫
CN216585469U (zh) 具有分段效果的面料及其鞋面
CN113957598A (zh) 具有分段效果的面料、鞋面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CN113604956A (zh) 一种局部绒感凹凸毛圈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18341A (zh) 一种单面纬编网眼面料
CN109930299B (zh) 一种双贾卡提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CN217757842U (zh) 一种轻薄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CN112725993A (zh) 一种空三提多层针织面料及编织方法、针织鞋面
CN109023756B (zh) 具有立体中绣线的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219218307U (zh)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CN218263010U (zh) 一种经编双面纱架双贾卡面料及鞋面
CN113265758B (zh) 一种地梳空针配贾卡对拉提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CN218539983U (zh) 一种地梳空针配贾卡对拉提花织物
CN112921488B (zh) 一种具有绒感的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用途
CN215856612U (zh) 一种空三提多层针织面料及针织鞋面
CN113550060A (zh) 具有飘纱提花的三明治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13235216A (zh) 具有立体镂雕提花的三明治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15125653A (zh)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其编织工艺、鞋面
CN219772406U (zh) 一种32针精密编织经编网布
CN218263006U (zh) 一种多层绒感经编网布
CN215856628U (zh) 一种局部绒感凹凸毛圈网布
CN217869373U (zh) 一种三贾卡夹层衬线透孔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