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8237U - 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8237U
CN219218237U CN202223609581.8U CN202223609581U CN219218237U CN 219218237 U CN219218237 U CN 219218237U CN 202223609581 U CN202223609581 U CN 202223609581U CN 219218237 U CN219218237 U CN 219218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pinning
channel
slit
dra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95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强
颜运生
钟文迪
彭康军
张丽
李耿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lun New Materials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lun New Material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lun New Materials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lun New Material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95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8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8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8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包括:外壳,外壳连通若干进气口;以及若干牵伸组件,若干牵伸组件排列设置在外壳中,牵伸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两个喷气机构之间具有狭缝,喷气机构具有吹气口以及气流通道,吹气口位于狭缝处,喷气机构连通进气口,气流通道连通进气口以及吹气口。将纺丝箱上生产出来的纺丝引导至两个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之间的狭缝中,利用喷气机构产生高速气流,通过气流通道以及吹气口进入狭缝中,高速的气流将纺丝迅速向下拉伸牵引,使得纺丝迅速拉伸,生产出较细的纺丝,满足产品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纺粘法是一种将高聚物原料熔融纺丝后,经气流牵伸生成纤维,然后通过分丝成网,最后分别以热轧、热风、针刺、水刺、超声波等不同的固结方法制成性能各异,用途广泛非织造布的技术。
使用高速纺生产纺粘无纺布,其压缩空气的流动状态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气体的流动状态是由气流牵伸装置的结构形状决定的。目前气流牵伸技术大多为板式气流牵伸器以及管式气流牵伸装置。但已有的气流牵伸装置无论是板式还是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纤维拉伸速度偏低,生产的布纤维偏粗,手感较硬;二是纤维成网不够均匀,有一束束分不开的纤维夹在中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能够提高纺丝拉伸速度,使得生产的纺丝更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所述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连通若干进气口;以及
若干牵伸组件,若干所述牵伸组件排列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牵伸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两个所述喷气机构之间具有狭缝,所述喷气机构具有吹气口以及气流通道,所述吹气口位于所述狭缝处,所述喷气机构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吹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纺丝箱上生产出来的纺丝引导至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喷气机构之间的所述狭缝中,利用所述喷气机构产生高速气流,通过所述气流通道以及所述吹气口进入所述狭缝中,高速的气流将纺丝迅速向下拉伸牵引,使得纺丝迅速拉伸,生产出较细的纺丝,满足产品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斜向下的吹气通道,所述吹气通道的进气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吹气通道的吹气端的高度,所述吹气口位于所述吹气通道的吹气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吹气通道的吹气端的孔口小于所述吹气通道的进气端的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气机构设置有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吹气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气机构设置有第二气室,所述第二气室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二气室通过增压风道连通,所述增压风道中设置有风速增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气机构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喷气机构之间并位于所述吹气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导向部具有导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气机构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喷气机构之间并位于所述狭缝的顶端,所述第二导向部具有导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下端设置有弧形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剖视图;
图4为图3示出的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壳10;进气口11;
牵伸组件20;喷气机构21;狭缝22;吹气口23;吹气通道24;第一气室25;第二气室26;增压风道27;风速增压装置271;第一导向部28;第二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包括:外壳10以及若干牵伸组件20。外壳10连通若干进气口11;若干牵伸组件20排列设置在外壳10中,牵伸组件2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21,两个喷气机构21之间具有狭缝22,喷气机构21具有吹气口23以及气流通道,吹气口23位于狭缝22处,喷气机构21连通进气口11,气流通道连通进气口11以及吹气口23。如图所示,牵伸组件20设置有5组,5组牵伸组件20排列设置,每组牵伸组件20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21,而两个喷气机构21之间具有狭缝22,则排列设置的牵伸组件20可形成较长的狭缝22,便于同时牵伸更多纺丝,同时狭缝22的设置,可便于纺丝成网。
具体地,针对单组牵伸组件20,将纺丝箱上生产出来的纺丝引导至两个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21之间的狭缝22中,高压气流从进气口11进入喷气机构21中,利用喷气机构21产生高速气流,通过其中的气流通道到达吹气口23吹出进入狭缝22中,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21产生的高速的气流将狭缝22中的纺丝迅速向下拉伸牵引,使得纺丝迅速拉伸,生产出较细的纺丝,最终满足产品要求。
参照图3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通道包括斜向下的吹气通道24,吹气通道24的进气端的高度高于吹气通道24的吹气端的高度,吹气口23位于吹气通道24的吹气端。为了便于产生向下的气流以牵引拉伸纺丝,则将吹气通道24倾斜设置,令吹气通道24的进气端的高度高于吹气通道24的吹气端的高度,则可产生斜向下的气流,配合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21,即可形成高速的向下的气流,从而便于牵引拉伸纺丝。
进一步,吹气通道24的吹气端的孔口小于吹气通道24的进气端的孔口。可以想到的是,气流从吹气通道24的吹气端的孔口进入吹气通道24中并从吹气通道24的吹气端的孔口吹进狭缝22中,而吹气通道24的吹气端的孔口到吹气通道24的进气端的孔口逐渐减小,则气流的压力逐渐变大,则可形成更高速的气流从吹气通道24的吹气端的孔口(吹气口23)吹进狭缝22中,以便于牵引拉伸纺丝。
需要说明的是,吹气通道24的倾斜角度不做具体得限定,能够产生向下的高速气流即可,因此,可以想到是,吹气通道24还可竖直设置,竖直设置也可产生向下的气流。
参照图3以及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喷气机构21设置有第一气室25,第一气室25与吹气通道24连通。喷气机构21设置有第二气室26,第二气室26与进气口11连通。第一气室25与第二气室26通过增压风道27连通,增压风道27中设置有风速增压装置271。高速气流从进气口11进入喷气机构21内部的第二气室26中,进行空气的缓存,通过增压风道27中的风速增压装置271,将第二气室26中的空气抽进第一气室25中,使得第一气室25中具有较大的气压,从而气流以较高压的状态从吹气通道24的进气端进入吹气通道24中,再由吹气通道24的逐渐变窄的结构,使得气流更加高压以及高速,从而在狭缝22中形成高速的牵伸气流。
需要说明的是,风速增压装置271可以是增压风扇、涡轮增压或者气泵等装置。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喷气机构21设置有第一导向部28,第一导向部28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21之间并位于吹气口23的上方,第一导向部28具有导斜面。具体地,第一导向部28具体安装在喷气机构21上,由于喷气机构21相对设置,则第一导向部28同时相对设置,使得导斜面相对设置,从而可在第一导向部28中间形成更小的狭缝22,从而使得气流更快速。而导斜面可引导纺丝进入更狭窄的狭缝22中,便于纺丝牵伸。
参照图1以及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喷气机构2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部,第二导向部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21之间并位于狭缝22的顶端,第二导向部具有导斜面。第二导向部设置在狭缝22的顶端,配合第二导向部的导斜面,使得纺丝易于进入狭缝22中。进一步地,第二导向部的下端设置有弧形倒角。弧形倒角可以缓冲气流对纺丝排进狭缝22的冲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连通若干进气口;以及
若干牵伸组件,若干所述牵伸组件排列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牵伸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喷气机构,两个所述喷气机构之间具有狭缝,所述喷气机构具有吹气口以及气流通道,所述吹气口位于所述狭缝处,所述喷气机构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吹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斜向下的吹气通道,所述吹气通道的进气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吹气通道的吹气端的高度,所述吹气口位于所述吹气通道的吹气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通道的吹气端的孔口小于所述吹气通道的进气端的孔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机构设置有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吹气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机构设置有第二气室,所述第二气室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二气室通过增压风道连通,所述增压风道中设置有风速增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机构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喷气机构之间并位于所述吹气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导向部具有导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机构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喷气机构之间并位于所述狭缝的顶端,所述第二导向部具有导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下端设置有弧形倒角。
CN202223609581.8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 Active CN219218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581.8U CN21921823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581.8U CN21921823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8237U true CN219218237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4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9581.8U Active CN21921823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8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8750B2 (en) Arrange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a filament nonwoven fibrous web
CN1041759C (zh) 生产混纺纱之方法及装置
CN1066213C (zh) 收集纤维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44080B (zh) 一种纳米纤维纱线的连续制备装置及连续制备方法
CN104755667B (zh) 用于制造纺粘型无纺织物的设备
CN110629299A (zh) 一种纳米纤维纱线的连续制备装置及连续制备方法
CN106400141B (zh) 一种静压熔融纺丝装置
CN100549249C (zh) 一步法生产高模量超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冷却装置
CN1111912A (zh) 制备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US7762800B2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a spunbond web
CN107723814A (zh) 一种静电纺丝用多级引射气流辅助细化装置
CN114150439A (zh) 闪蒸纺丝丝束网的牵伸装置及闪蒸纺丝设备
CN219218237U (zh) 一种无纺布纺丝气流牵伸装置
CN113355753B (zh) 一种超音速纺丝喷头结构
CN108456940B (zh) 一种具有非对称模头的纤维制备装置
CN113755953A (zh) 一种新型静电纺集束加捻纳米纱线装置
CN203890511U (zh) 一种超音速气流牵伸装置
CN203807711U (zh) 一种无纺布铺网机吸风板装置
CN202064138U (zh) 纺粘法非织造布的分丝装置
CN214039384U (zh) 一种喷丝风干装置
CN207452309U (zh) 一种静电纺丝用多级引射气流辅助细化装置
CN109082776B (zh) 以长丝束丝饼为原料的分丝成网装置及实现方法
CN105887334A (zh) 一种纺粘无纺布专用分丝器、纺丝器
CN207685416U (zh) 一种用于非织造布的侧风装置
CN219951309U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纤维快速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