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6517U - 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6517U
CN219216517U CN202223311529.4U CN202223311529U CN219216517U CN 219216517 U CN219216517 U CN 219216517U CN 202223311529 U CN202223311529 U CN 202223311529U CN 219216517 U CN219216517 U CN 219216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arburant
pipe body
outer peripheral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15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劲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luo Tongxi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luo Tongxi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luo Tongxi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luo Tongxi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15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6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6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6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w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针对了管式螺旋机输送机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其内壁容易残留依附有一定数量的增碳剂粉末若不及时进行清理容易出现结块的情况的问题,包括管体,管体一侧的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管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侧穿过管体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固定,转动杆位于管体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有螺旋片;本实用新型在气压变化产生气流的作用力下能够将依附在管体内壁的增碳剂粉末从管体的内壁脱离,再通过螺旋片能够将其输送出管体的外部,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管体的内壁进行清洁作用,从而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增碳剂的原料有很多种,生产工艺也各异,有木质碳类,煤质碳类,焦炭类,石墨类等,其中各种分类下又有很多小种类,优质增碳剂一般指经过石墨化的增碳剂,在高温条件下,碳原子的排列呈石墨的微观形态,所以称之为石墨化,在增碳剂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会存在呈现粉末状态的流程,通过前端加工设备能够将加工呈粉末状的增碳剂排出,并通过相应的自动输送装置进行输送至后端的加工设备。
现有技术中在对粉末状的增碳剂的自动输送往往采用管式螺旋机输送机起到增碳剂的自动输送功能,然而在管式螺旋机输送机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其内壁容易残留依附有一定数量的增碳剂粉末,从而不仅容易造成一定数量的浪费,并且残留的增碳剂粉末若不及时进行清理容易出现结块的情况,从而对管式螺旋机输送机的输送功能产生影响,不利于使用。
因此,需要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式螺旋机输送机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其内壁容易残留依附有一定数量的增碳剂粉末若不及时进行清理容易出现结块的情况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一侧的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管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穿过管体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固定,所述转动杆位于管体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有螺旋片,所述管体外周面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连通固定有多个连接筒,所述管体外周面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座,所述连接筒的中间位置处滑动插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部的表面固定有塞板,多个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有活动板,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圆盘,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固定座并与圆盘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圆盘的一侧设置有运动座,所述运动座的内腔插设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的一侧与圆盘的表面相固定。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座靠近活动板位置处的表面开设有轴槽,所述轴槽的内部固定有内嵌轴,所述内嵌轴外周面的顶部滑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一侧穿过轴槽并与活动板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固定座靠近圆盘外周面的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周面滑动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开口并与运动座的表面相固定。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内嵌轴外周面的底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相邻位置滑套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轴槽内壁的底部相固定。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管体外周面顶部的另一侧连通固定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一侧的表面固定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三电机,所述进料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穿过进料筒并与相邻位置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相固定,所述转动轴位于进料筒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有多个固定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板顶部靠近固定座一侧的表面呈弧形设置,所述运动座底部的表面呈弧形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塞板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相邻位置连接筒的内壁相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使得运动座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在运动座底部与活动板的抵触作用下,使得活动板带动活动杆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连接筒内部产生气压变化,在此气压变化产生气流的作用力下能够将依附在管体内壁的增碳剂粉末从管体的内壁脱离,再通过螺旋片能够将其输送出管体的外部,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管体的内壁进行清洁作用,从而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通过启动第三电机,从而使得转动轴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板随着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进入进料筒内腔的增碳剂粉末能够间歇掉落至管体的内部,从而避免增碳剂粉末进入管体之前由于下料过快导致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第一电机;3、连接筒;4、固定板;5、活动杆;6、活动板;7、固定座;8、第二电机;9、进料筒;10、轴槽;11、内嵌轴;12、滑套;13、弹簧;14、圆盘;15、运动座;16、开口;17、限位杆;18、限位套;19、转动杆;20、螺旋片;21、过滤网;22、塞板;23、第三电机;24、转动轴;25、抵触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包括管体1,管体1一侧的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2,管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的一侧穿过管体1并与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相固定,转动杆19位于管体1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有螺旋片20,管体1外周面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连通固定有多个连接筒3,管体1外周面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座7,连接筒3的中间位置处滑动插设有活动杆5,活动杆5底部的表面固定有塞板22,多个活动杆5的顶部固定有活动板6,固定座7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8,固定座7的另一侧设置有圆盘14,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穿过固定座7并与圆盘14的表面相固定,圆盘14的一侧设置有运动座15,运动座15的内腔插设有抵触杆25,抵触杆25的一侧与圆盘14的表面相固定,通过启动第二电机8使得运动座15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在运动座15底部与活动板6的抵触作用下,使得活动板6带动活动杆5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连接筒3内部产生气压变化,在此气压变化产生气流的作用力下能够将依附在管体1内壁的增碳剂粉末从管体1的内壁脱离。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固定座7靠近活动板6位置处的表面开设有轴槽10,轴槽10的内部固定有内嵌轴11,内嵌轴11外周面的顶部滑动套设有滑套12,滑套12的一侧穿过轴槽10并与活动板6的表面相固定,固定座7靠近圆盘14外周面的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开口16,开口16的内部固定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的外周面滑动套设有限位套18,限位套18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开口16并与运动座15的表面相固定,通过滑套12只能沿内嵌轴11的外周面竖直滑动,从而能够对活动板6的运动轨迹起到限定作用,通过限位套18只能沿限位杆17的外周面竖直滑动,从而能够对运动座15的运动轨迹起到限定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内嵌轴11外周面的底部套设有弹簧13,弹簧13的一端与相邻位置滑套12的表面相固定,弹簧13的另一端与轴槽10内壁的底部相固定,当活动板6沿竖直方向竖直向下滑动时,能够与弹簧13发生抵触,从而使得弹簧13发生形变,从而在弹簧13回弹力的抵触作用下使得运动座15竖直向上运动的同时使得活动板6能够竖直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管体1外周面顶部的另一侧连通固定有进料筒9,进料筒9一侧的表面固定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三电机23,进料筒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转动轴24,转动轴24的一侧穿过进料筒9并与相邻位置第三电机23的输出端相固定,转动轴24位于进料筒9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有多个固定板4,通过启动第三电机23,从而使得转动轴24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板4随着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进入进料筒9内腔的增碳剂粉末能够间歇掉落至管体1的内部。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该装置置于将增碳剂加工呈粉末状设备的排料出口处,使得粉末状的增碳剂能够掉落至进料筒9的内部,通过启动第三电机23,从而使得转动轴24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板4随着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进入进料筒9内部的增碳剂能够在固定板4的分隔作用下能够间歇掉落管体1的内部,从而避免堵塞的情况发生,通过开启第一电机2使得转动杆19转动,从而带动螺旋片20转动,从而使得进入管体1内部的增碳剂粉末在螺旋片20的输送作用下向一侧运动并能够从管体1的出料口排出,当需要对依附在管体1内壁的增碳剂粉末进行清理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8,从而使得圆盘14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抵触杆25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抵触杆25与运动座15的内壁发生抵触,并在限位套18对运动座15的限位作用下使得运动座15能够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在运动座15与活动板6的抵触作用下以及内嵌轴11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板6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杆5带动塞板22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在塞板22运动轨迹的作用下能够产生一定的气流,从而在气流产生的作用力下能够将依附在管体1内壁的增碳剂粉末脱离管体1的内壁,从而能够便于对管体1内壁依附的增碳剂粉末进行清理。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通过启动第二电机8使得运动座15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在运动座15底部与活动板6的抵触作用下,使得活动板6带动活动杆5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连接筒3内部产生气压变化,在此气压变化产生气流的作用力下能够将依附在管体1内壁的增碳剂粉末从管体1的内壁脱离,再通过螺旋片20能够将其输送出管体1的外部,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管体1的内壁进行清洁作用,从而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发生,通过启动第三电机23,从而使得转动轴24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板4随着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进入进料筒9内腔的增碳剂粉末能够间歇掉落至管体1的内部,从而避免增碳剂粉末进入管体1之前由于下料过快导致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活动板6顶部靠近固定座7一侧的表面呈弧形设置,运动座15底部的表面呈弧形设置,由于活动板6与运动座15的形状设置,从而减小了活动板6与运动座15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活动板6的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强,从而使得活动板6能够更加平稳的沿竖直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塞板2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21,过滤网21与相邻位置连接筒3的内壁相固定,通过过滤网21能够避免管体1内部的增碳剂粉末能够进入连接筒3的内部。
综上:通过启动第二电机8使得运动座15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在运动座15底部与活动板6的抵触作用下,使得活动板6带动活动杆5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连接筒3内部产生气压变化,在此气压变化产生气流的作用力下能够将依附在管体1内壁的增碳剂粉末从管体1的内壁脱离,再通过螺旋片20能够将其输送出管体1的外部,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管体1的内壁进行清洁作用,从而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发生,通过启动第三电机23,从而使得转动轴24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板4随着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进入进料筒9内腔的增碳剂粉末能够间歇掉落至管体1的内部,从而避免增碳剂粉末进入管体1之前由于下料过快导致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第一电机2、固定座7与第三电机23可采用市场购置,第一电机2、固定座7与第三电机23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一侧的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2),所述管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一侧穿过管体(1)并与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相固定,所述转动杆(19)位于管体(1)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有螺旋片(20),所述管体(1)外周面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连通固定有多个连接筒(3),所述管体(1)外周面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座(7),所述连接筒(3)的中间位置处滑动插设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底部的表面固定有塞板(22),多个所述活动杆(5)的顶部固定有活动板(6),所述固定座(7)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8),所述固定座(7)的另一侧设置有圆盘(14),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穿过固定座(7)并与圆盘(14)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圆盘(14)的一侧设置有运动座(15),所述运动座(15)的内腔插设有抵触杆(25),所述抵触杆(25)的一侧与圆盘(14)的表面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靠近活动板(6)位置处的表面开设有轴槽(10),所述轴槽(10)的内部固定有内嵌轴(11),所述内嵌轴(11)外周面的顶部滑动套设有滑套(12),所述滑套(12)的一侧穿过轴槽(10)并与活动板(6)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固定座(7)靠近圆盘(14)外周面的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开口(16),所述开口(16)的内部固定有限位杆(17),所述限位杆(17)的外周面滑动套设有限位套(18),所述限位套(18)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开口(16)并与运动座(15)的表面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轴(11)外周面的底部套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与相邻位置滑套(12)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与轴槽(10)内壁的底部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周面顶部的另一侧连通固定有进料筒(9),所述进料筒(9)一侧的表面固定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三电机(23),所述进料筒(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转动轴(24),所述转动轴(24)的一侧穿过进料筒(9)并与相邻位置第三电机(23)的输出端相固定,所述转动轴(24)位于进料筒(9)内部部分的外周面固定有多个固定板(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顶部靠近固定座(7)一侧的表面呈弧形设置,所述运动座(15)底部的表面呈弧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板(2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21),所述过滤网(21)与相邻位置连接筒(3)的内壁相固定。
CN202223311529.4U 2022-12-09 2022-12-09 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 Active CN219216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1529.4U CN219216517U (zh) 2022-12-09 2022-12-09 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1529.4U CN219216517U (zh) 2022-12-09 2022-12-09 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6517U true CN219216517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6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1529.4U Active CN219216517U (zh) 2022-12-09 2022-12-09 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6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7237B (zh) 一种丸剂药生产用制丸选丸装置
CN219216517U (zh) 增碳剂自动输送装置
CN103126506A (zh) 一种挤压式榨汁机构
CN113491988B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用环模式成型机
CN208471043U (zh) 一种防堵料的吸料装置
CN216297955U (zh) 一种粉末冶金成型装置
CN105690835A (zh) 一种塑料瓶的挤压装置
CN106889127B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烟熏烤炉
CN205522024U (zh) 一种改进型球形玉石的打孔装置
CN205522028U (zh) 一种高效率球形玉石的打孔装置
CN104803175A (zh) 硬脂酸镁粉末进料机构
CN205522590U (zh) 一种新型塑料瓶的挤压装置
CN203424761U (zh) 一种挤压式榨汁机
CN219650512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加工用挤塑机
CN208773117U (zh) 简易型螺母振动送料装置
CN208863577U (zh) 一种卷烟机并行鼓轮专用吸风阀
CN113500734A (zh) 一种工业新材料制造用自动充模设备
CN116441214B (zh) 一种颗粒原料压片机的高效清洁装置
CN110126224A (zh) 一种环保注塑机的注塑机构
CN218908849U (zh) 一种塑料瓶盖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20966353U (zh) 一种便于饲料成型的饲料制粒机
CN216760799U (zh) 生产可降解塑料袋的智能连续吹膜设备
CN205522007U (zh) 一种球形玉石的打孔装置
CN204093497U (zh) 生产胶原蛋白肽的胶体磨改进装置
CN212399644U (zh) 一种弯头吸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