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2151U - 一种立式装刀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装刀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2151U
CN219212151U CN202121886972.7U CN202121886972U CN219212151U CN 219212151 U CN219212151 U CN 219212151U CN 202121886972 U CN202121886972 U CN 202121886972U CN 219212151 U CN219212151 U CN 219212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cutter
rod
measuring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69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胜
邹文毅
杨超
肖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dcy Cn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dcy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dcy Cn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dcy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69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2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2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2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Sensing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式装刀机,用于校正螺旋锥齿轮的切削刀具,包括设置在床身上的立柱和工件主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三维测头,所述三维测头通过第一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立柱沿Z轴位移,所述立柱通过第二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床身沿Y轴位移;所述工件主轴的回转轴与Z轴平行;所述三维测头的测量杆自其本体伸出,且所述测量杆上设置有高度测针和径向测针,所述高度测针用于检测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尖高度位置,所述径向测针用于检测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刃径向位置;所述三维测头的本体上固定设置有压刀装置,所述压刀装置具有压刀部,所述压刀部可沿Z轴压抵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尖。本方案通过结构优化可有效提高调校精度,并提高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装刀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校正螺旋锥齿轮切削刀具的立式装刀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螺旋锥齿轮切削刀具较正的卧式调校方法,受其自身原理的限制,存在装刀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该方式检测条形刀条切削刃的后刀面并以此进行调校,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磨刀机砂轮的磨损,后刀面的变化比较大,且参与切削的部位是刀刃,测量后刀面存在一定的调校误差,由此导致加工的工件数量较少,使用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螺旋锥齿轮切削刀具的校正设备进行优化设计,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装刀机,以通过结构优化有效提高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装刀机,用于校正螺旋锥齿轮的切削刀具,包括设置在床身上的立柱和工件主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三维测头,所述三维测头通过第一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立柱沿Z轴位移,所述立柱通过第二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床身沿Y轴位移;所述工件主轴的回转轴与Z轴平行;所述三维测头的测量杆自其本体伸出,且所述测量杆上设置有高度测针和径向测针,所述高度测针用于检测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尖高度位置,所述径向测针用于检测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刃径向位置;所述三维测头的本体上固定设置有压刀装置,所述压刀装置具有压刀部,所述压刀部可沿Z轴压抵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尖。
优选地,所述径向测针相对于所述高度测针位于靠近所述测量杆的外伸端侧。
优选地,所述高度测针的测量部可相对于高度测针本体沿Z轴伸缩。
优选地,所述径向测针的测量部可相对于径向测针本体沿Z轴和Y轴伸缩,且所述径向测针的测量部为球体或半球体。
优选地,所述压刀装置包括固定杆和压刀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三维测头的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压刀部形成在所述压刀杆上,所述压刀杆与所述固定杆相连,且所述压刀杆沿Z轴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的位置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压刀杆位于所述固定杆的下方,且所述压刀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件与所述固定杆相连,以调节所述压刀杆的另一端沿Z轴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的位置;所述压刀部位于所述压刀杆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调节件为螺栓;所述压刀杆和所述固定杆中,一者上开设有适配于所述螺栓的螺纹孔、另一者具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设置的压抵面。
优选地,所述压刀部开设有通过口,且所述高度测针的测量部可插装在所述通过口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相适配的Z轴导轨和Z轴滑块,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相适配的Y轴导轨和Y轴滑块。
优选地,所述Z轴滑块由Z轴电机驱动相对于所述Z轴导轨位移,所述Y轴滑块由Y轴电机驱动相对于所述Y轴导轨位移;所述立柱上设置有Z轴传感器,以检测所述Z轴滑块的位移量;所述Z轴滑块上设置有Y轴传感器,以检测所述Y轴滑块的位移量。
针对螺旋锥齿轮切削刀具,本方案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立式装刀机。具体地,通过三维测头实现待测刀具的刀条误差的调校和控制,该三维测头可相对于床身沿Y轴和Z轴位移,以根据不同待测刀具的实际尺寸调整三维测头的工作位置。其中,自三维测头本体伸出的测量杆上设置有高度测针和径向测针,该高度测针用于检测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尖高度位置,以控制刀条的轴向误差,该径向测针用于检测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刃径向位置,以调校刀条的径向跳动误差;同时,在三维测头的本体上固定设置有压刀装置,通过压刀装置的压刀部可沿Z轴压抵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尖,以快速实现各刀条在高度方向上的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首先,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装刀机,便于刀具的整体吊装操作,相比于卧式机床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同时,本方案不需要工件轴的尾架顶尖等轴系构成,轴系减少且设备成本得以降低,在此基础上,兼具安装轴系刚性好、调校精度高的特点。
其次,应用本方案进行调校操作时,可利用压刀装置的压刀部压抵作用于刀条的刀尖,将待测刀具的各刀条自动定位在设计高度,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各刀条的径向位置调校,提高了调校效率。
第三,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高度测针的测量部可相对于高度测针本体沿Z轴伸缩,径向测针的测量部也可相对于径向测针本体沿Z轴和Y轴伸缩,由此,可在调校过程中根据需要调节相应测量部的工作高度,以便针对多个周向配置在刀盘上的各刀条逐个进行相应的位置检测,满足快速调校的功能需要;另外,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刀具类型的调校。
第四,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压刀装置的固定杆与三维测头的本体固定连接,其压刀杆与固定杆相连,且该压刀杆沿Z轴相对于固定杆的位置可调节,这样,形成在压刀杆上的压刀部的高度位置具有可调节功能;也就是说,该压刀部的基础高度位置可根据具体刀具尺寸进行调定,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该立式装刀机的可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立式装刀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三维测头的测量端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刀盘调校的尺寸关系示意图;
图4所示为径向测针触碰内刀条的刀刃测量点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径向侧针触碰外刀条的刀刃测量点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
床身1、工件主轴2、立柱3、三维测头4、测量杆41、本体42、高度测针43、测量部431、径向测针44、测量部441、Z轴导轨51、Z轴滑块52、Z轴光栅尺53、Z轴电机54、Y轴导轨61、Y轴滑块62、Y轴光栅尺63、Y轴电机64、压刀装置7、固定杆71、螺纹孔711、压刀杆72、压刀部721、压抵面722、通过口723、螺栓73、平衡装置8;
刀盘9、外刀条91、内刀条92、螺纹紧固件93、刀槽9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该图为本实施方式所述立式装刀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立式装刀机用于校正螺旋锥齿轮的切削刀具,如图所示,床身1作为机床基础构成,其上设置有工件主轴2和立柱3。该工件主轴2可沿C向箭头所示的方向回转,以构建单一安装轴系,其回转轴心线与Z轴平行;待测刀具的刀盘9可安装在工件主轴2上,并与工件主轴2一并绕其回转轴转动。本方案中,其他主要功能构成设置在立柱3上。
其中,三维测头4通过两组滑动组件相对于床身1沿Y轴和Z轴位移;这里,“Y轴”和“Z轴”构建形成调校坐标系的两个维度,如图中箭头所示,“Y轴”限定的是左右位移方向,“Z轴”限定的是竖直位移方向,应当理解,上述维度限定用于清楚描述关联构件之间的动态配合关系,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立式装刀机未构成实质性的限制。
该三维测头4通过第一滑动组件相对于立柱3沿Z轴位移,具体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相适配的Z轴导轨51和Z轴滑块52,这里,Z轴导轨51设置在立柱3上,三维测头4设置在Z轴滑块52上。该立柱3通过第二滑动组件相对于床身1沿Y轴位移,具体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相适配的Y轴导轨61和Y轴滑块62,如图1所示,Y轴导轨61设置在床身1上,Y轴滑块62位于立柱3的底部,两者固定为一体。
本方案中,该三维测头4能够同时感受被测点三维坐标变化,检测精度较高。可以理解的是,该三维测头4的工作机理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见图2,该图为图1中所示三维测头4的测量端局部放大图。该三维测头4的测量杆41自其本体42伸出,以根据实际调校需要带动其上的高度测针43和径向测针44位移。其中,高度测针43用于检测待测切削刀具的刀盘9上各刀条(91、92)的刀尖高度位置,以控制刀条的轴向误差;径向测针44用于检测刀盘9上各刀条(91、92)的刀刃径向位置,以调校刀条的径向跳动误差。基于此设置,确定待测切削刀具刀盘9上各刀条(91、92)的径向一致性和高度一致性。请参见图3,该图示出了刀盘调校的尺寸关系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螺旋锥齿轮的切削刀具包括两组刀条:外刀条91和内刀条92,如图1所示,外刀条91和内刀条92分别沿周向依次间隔布置。为了简化图示,图3中以内刀条92为例示意各刀条径向和高度尺寸关系。各刀条插装于刀盘5的相应刀槽内,并通过螺纹紧固件93进行定位、固定。
本方案中,在三维测头4的本体42上固定设置有压刀装置7,基于滑动组件,该压刀装置7可与三维测头4同步沿Y轴和Z轴位移。该压刀装置7具有压刀部721,通过压刀部可沿Z轴压抵待测切削刀具各刀条的刀尖。
下面简要说明应用本方案所述立式装刀机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刀条预装。
首先,按设计位置分别将内刀条92和外刀条91预先装入刀槽94内,拧紧刀盘9侧面的上、下螺纹紧固件93;然后分别回旋一定角度,以各刀条在相刀槽内能够自由滑动,不掉落为准。操作者可用手推动每根刀条,检查是否均能轻易推动,最后,将各刀条拔高至装刀设定高度上方5-10mm左右。
二、刀盘调校准备。
将预装有刀条的刀盘9安装于在工件主轴2上,并将刀盘及其刀条的参数输入机床中,建立刀盘调校模型。然后,手动移动Y轴和Z轴,并利用压刀装置7的压刀部721压抵基准刀条(外刀条或内刀条)的刀尖,如图2所示,该基准刀条沿刀槽下移至预定位置,优选地,控制三维测头4的EZ向读数在0.4mm左右。系统记录此时的各轴压刀位置数据,并以此作为调校基准值。
三、启动系统调校程序。
首先启动装刀程序,按照刀盘调校模型及设定的压刀位置,依次将内、外刀条自动压至装刀设定高度,如图2所示。待所有刀条的Y轴向误差均位于指定高度的公差范围内后,依次按额定扭矩要求拧紧上下螺纹紧固件93。然后启动刀条测量程序,按照Y轴和C轴联动方式,使用径向测针44依次测量内、外刀条的刀刃测量点的径向误差,请一并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所示为径向测针44触碰内刀条92的刀刃测量点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径向侧针44触碰外刀条91的刀刃测量点的示意图。
该径向误差的测量过程中,超出径向误差范围的刀条,可通过调整刀条高度及螺钉拧紧力矩的方式,使得刀条的径向误差在设定的公差范围之内。当然,通过综合调整依然无法调定至设定公差范围内的刀条,需要进行更换再进行相应的调校,直至调定至设定公差范围内。相比于检测条形刀条切削刃后刀面的调校方式来说,本方案可有效降低调校误差,调校后刀具可加工工件的数量同时得以提升。
为了减少压刀装置对径向误差测量操作空间的影响,作为优选,径向测针44相对于高度测针43位于靠近测量杆41的外伸端侧。也即,径向测针44位于测量杆41的外伸端侧,高度测针43位于测量杆41的近本体42一侧,完成压刀动作后,可避让径向误差测量用的空间。
本方案中,高度测针43的测量部431可相对于高度测针43本体沿Z轴伸缩,同样地,径向测针44的测量部441可相对于径向测针44本体沿Z轴和Y轴伸缩,通过姿态变化适应刀具检测需要。由此,可在调校过程中根据需要调节相应测量部的工作高度,以便针对多个周向配置在刀盘上的各刀条逐个进行相应的位置检测,满足快速调校的功能需要;另外,可广泛应用于不刀具类型的调校。
作为优选,径向测针44的测量部441可以为球体或半球体,以与刀刃测量点点接触,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该立式装刀机的可适用性,可针对压刀装置7作结构优化。如图2所示,该压刀装置7包括固定杆71和压刀杆72,其中,固定杆71与三维测头4的本体42固定连接,用于压抵刀尖的压刀部721形成在该压刀杆72上。本方案中,压刀装置7的压刀杆72与固定杆71相连,且压刀杆72沿Z轴相对于固定杆71的位置可调节。这样,形成在压刀杆72上的压刀部721的高度位置具有可调节的功能;也就是说,该压刀部721的基础高度位置可根据具体刀具尺寸进行调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位置可调节的功能可采用不同方式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优选示例结构。如图所示,压刀杆72位于固定杆71的下方,且该压刀杆72的一端与固定杆7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件(73)与固定杆71相连,以调节压刀杆72的另一端沿Z轴相对于固定杆71的位置;这里,压刀部721位于压刀杆72的另一端,换言之,该压刀杆72的单侧端高度可调,具体根据实际调节幅度进行材料选择,只要满足单侧端高度调节的功能需要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具体地,调节件为螺栓73,固定杆71上开设有适配于该螺栓的螺纹孔711,以便根据需要旋动螺栓73调节其杆端伸出长度,相应地,压刀杆72上具有与该螺纹孔711相对设置的压抵面722。旋动螺栓73可推动压刀杆72改变其与固定杆7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操作的特点。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集成度,压刀部721上可开设有通过口723,且高度测针43的测量部431可插装在该通过口723中。请一并参见图1和图6,其中,图6为图1的A部放大图。这样,高度测针43的测量部431可通过该通过口723实现其高度检测功能,同时,具有通过口723的压刀部721可保持其压抵刀尖的功能。
本方案中,该Z轴滑块52由Z轴电机54驱动相对于Z轴导轨51位移,该Y轴滑块62由Y轴电机64驱动相对于Y轴导轨61位移;这里,Z轴电机54和Y轴电机64均为直线电机。
另外,立柱3上设置有Z轴传感器(53),以检测Z轴滑块52的位移量,由此可与提供动力的Z轴电机54形成闭环控制系统;Z轴滑块52上设置有Y轴传感器(63),以检测Y轴滑块62的位移量,由此可与提供动力的Y轴电机64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如此设置,可全自动实现测量循环,通过高精度扫描测头实现其精密测量功能,从而依靠高精度的定位装置,实现刀条安装精度的调校功能。优选地,Z轴传感器可采用Z轴光栅尺53,Y轴传感器可采用Y轴光栅尺63。
此外,为了使得沿Z轴的上下运行更加平稳,可增设平衡装置8,以平衡Z轴滑块52、Y轴导轨51等构成的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电机、光栅尺等功能构成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立式装刀机,用于校正螺旋锥齿轮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床身上的立柱和工件主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三维测头,所述三维测头通过第一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立柱沿Z轴位移,所述立柱通过第二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床身沿Y轴位移;所述工件主轴的回转轴与Z轴平行;
所述三维测头的测量杆自其本体伸出,且所述测量杆上设置有高度测针和径向测针,所述高度测针用于检测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尖高度位置,所述径向测针用于检测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刃径向位置;
所述三维测头的本体上固定设置有压刀装置,所述压刀装置具有压刀部,所述压刀部可沿Z轴压抵待测切削刀具的刀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装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测针相对于所述高度测针位于靠近所述测量杆的外伸端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装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测针的测量部可相对于高度测针本体沿Z轴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装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测针的测量部可相对于径向测针本体沿Z轴和Y轴伸缩,且所述径向测针的测量部为球体或半球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装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装置包括固定杆和压刀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三维测头的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压刀部形成在所述压刀杆上,所述压刀杆与所述固定杆相连,且所述压刀杆沿Z轴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的位置可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装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杆位于所述固定杆的下方,且所述压刀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件与所述固定杆相连,以调节所述压刀杆的另一端沿Z轴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的位置;所述压刀部位于所述压刀杆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装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螺栓;所述压刀杆和所述固定杆中,一者上开设有适配于所述螺栓的螺纹孔、另一者具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设置的压抵面。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装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部开设有通过口,且所述高度测针的测量部可插装在所述通过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装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相适配的Z轴导轨和Z轴滑块,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相适配的Y轴导轨和Y轴滑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装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滑块由Z轴电机驱动相对于所述Z轴导轨位移,所述Y轴滑块由Y轴电机驱动相对于所述Y轴导轨位移;所述立柱上设置有Z轴传感器,以检测所述Z轴滑块的位移量;所述Z轴滑块上设置有Y轴传感器,以检测所述Y轴滑块的位移量。
CN202121886972.7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立式装刀机 Active CN219212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6972.7U CN219212151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立式装刀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6972.7U CN219212151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立式装刀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2151U true CN219212151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1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6972.7U Active CN219212151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立式装刀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2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1345B2 (en) Cutting method and cutting apparatus
JP3357674B2 (ja) カッタヘッドを形直しする方法と装置
KR101093473B1 (ko) 맞물림 장치 및 기어 가공 기계
US20220410341A1 (en) Planogrinder
CN113618365A (zh) 一种立式装刀机
CN113635011A (zh) 一种立式装刀机
GB2303091A (en) Control of circularly asymmetric machining
JP4870593B2 (ja) ブローチ研削装置及びブローチ研削方法
CN205967454U (zh) 车床
CN219212151U (zh) 一种立式装刀机
CN219212152U (zh) 一种立式装刀机
CN207858521U (zh) 一种五轴五联动数控工具磨床
CN108020479A (zh) 一种锯切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7942893U (zh) 一种用于磨削曲面凸轮的五轴联动精密磨床
CN218926656U (zh) 一种螺旋桨叶片焊接台
CN207915044U (zh) 一种新型定位夹具
CN216846040U (zh) 一种螺纹车刀后角检测装置
CN209223191U (zh) 一种数控车削专用机床
CN207824533U (zh) 一种适用于多规格的高精度多轴加工机床
CN207788438U (zh) 一种加工中心对刀仪
CN107322544B (zh) 一种翼根肋定位工装的机械调姿系统
CN212170726U (zh) 斜切割机转盘自动定位机构
CN219650128U (zh) 一种摆角装置
CN212217972U (zh) 高精度全自动数控内圆磨机床
CN220783229U (zh) 立车刀架改装式内圆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