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1907U - 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1907U
CN219211907U CN202223309091.6U CN202223309091U CN219211907U CN 219211907 U CN219211907 U CN 219211907U CN 202223309091 U CN202223309091 U CN 202223309091U CN 219211907 U CN219211907 U CN 219211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earing
flexible element
supporting seat
spig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090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彤
彭宇
鞠雨含
冯丽菊
陈克鑫
张彩鹏
褚德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Guanghan Power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Guanghan Power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Guanghan Power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Guanghan Power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090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1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1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1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为了现有电火花加工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存在容易出现人为偏转角度及偏转方向错误的问题,本方案定位盘的左端设有止口一;支撑轴的左端与定位盘的中部的止口二连接固定,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座内,定位螺栓二穿过支撑座的定位孔四后顶紧支撑轴,定位盘上沿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多个定位孔一、多个定位孔二和多个定位孔三;多个定位孔二与多个定位孔三错位布置,支撑座左端的顶部为立板上沿定位盘的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通孔、定位孔五和定位孔六;定位螺栓一穿过通孔后安装在定位孔一上,定位螺栓三用于连接定位孔五和定位孔二,定位螺栓四用于连接定位孔六和定位孔三,本工装定位准确、支撑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切割机床对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进行加工时所使用的工艺装备,涉及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具体为针对筒型不对称结构薄壁挠性元件所使用的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挠性元件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应用较广,应用于各种不对中场合及提高运动机构动态性能的作用。金属挠性元件采用切削加工时由于受切削力及装卡受力的影响,挠性零件受力变形导致无法准确控制尺寸,无法满足零件尺寸及形位精度要求。因此在金属挠性元件加工时采用无切削力的电火花加工是未来挠性元件加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切割零件时需电极丝贯穿整个零件进行切割,这对于加工拥有不对称结构的筒型件时该加工方法无法直接加工,只能通过同时加工两侧壁共有的缺失区域,再将零件摆转角度通过已加工出的缺失部位使电极丝能单独切割一处侧壁完成加工。这种切割方式需对零件多次切割,容易产生接刀缺陷,加工过程需多次穿丝,降低了加工效率,加工过程需多次将零件摆转角度,增加了分度头多次摆转及程序调整动作,使人为因素导致加工错误几率大大增加,降低了精度、加工效率及零件合格率,且对操作者的个人水平要求较高。
例如图2的一种典型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该类零件为金属挠性零件,外表面分布多处贯穿侧壁的扇形截面通槽,共三排五列,且最外侧两排槽与中间排槽起始位置互错角度圆周分布,两种槽对称中线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图见图3、图4。该类零件不对称的槽只能通过电极丝同时切割两侧壁图5中加工区域一15-1及加工区域二15-2,将两侧不对称槽公共需去除部分切割,之后将零件摆转角度,通过已加工出的加工区域一15-1及加工区域二15-2穿丝分别加工槽两侧部分加工区域三15-3及加工区域四15-4并去除中间连接部分加工区域五15-5,再此过程中需保留对侧壁26,最终偏转零件4次,加工编程并调整程序5次,穿丝4次,完成1处角度槽的加工。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一般拥有多个槽,对于现有电火花加工方法大大增加了加工难度。
综上所述,现有电火花加工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存在加工精度不高、易产生接刀缺陷、穿丝操作次数多、程序调整次数多、容易出现人为偏转角度及偏转方向错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了现有电火花加工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存在穿丝操作次数多、容易出现人为偏转角度及偏转方向错误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它包括定位盘、支撑轴、支撑座、定位螺栓一和定位螺栓三;
所述定位盘的左端设有止口一;定位盘的中部设有止口二,支撑轴的左端与止口二连接固定,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座内,支撑座上布置有多个垂直支撑轴轴线的定位孔四;所述定位螺栓二穿过定位孔四后顶紧支撑轴,所述定位盘上沿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一、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二和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三;多个定位孔二与多个定位孔三错位布置,支撑座左端的顶部为立板,支撑座的立板上沿定位盘的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通孔、定位孔五和定位孔六;所述定位螺栓一穿过通孔后安装在定位孔一上,定位螺栓三用于连接定位孔五和定位孔二,定位螺栓四用于连接定位孔六和定位孔三。
进一步地,所述止口一为凸止口,止口二为凹止口。
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均与支撑座的内壁连接,轴承的外径大于支撑轴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的右侧设有轴承压板,所述轴承压板与支撑轴通过多个定位螺栓七连接,所述轴承压板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
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右侧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支撑座通过多个定位螺栓五连接,所述端板左端设置在支撑座内,且端板左端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盘的右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
再进一步地,定位盘热装安装在支撑轴上。
再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盘的环形凸台外部设有轴承挡板,所述轴承挡板通过多个定位螺栓六与支撑座连接,轴承挡板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
有益效果:
工装定位盘与零件间设有精度配合的止口及端面,保证了零件安装精度,定位盘及待加工零件安装在支撑轴上,待加工零件、定位盘、轴承及支撑轴作为一个整体在支撑座中自由旋转,当待加工零件转至可以用于加工的角度时,定位螺栓三连接定位孔五和定位孔二,或定位螺栓四连接定位孔六和定位孔三,定位螺栓三和定位螺栓四在定位时不能同时插入,用于区别加工不同加工位置的定位,防止定位位置错误,在定位后通过定位螺栓二将支撑轴顶死,进行锁轴,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准确、支撑稳定、操作简单的特点,加工时,将机床上线架及上线架所安装的电极丝导向器放入零件内孔中,上线架在零件内下线架在零件外直接进行零件单侧壁的切割,通过使用本工装使其穿丝一次将整个角度槽切割下来,防止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加工错误等特点,并且可通过简单改造,适应多种不同形式不对称筒型结构零件的加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典型非对称挠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基于图2零件的两外侧槽对称中线部位垂直于轴线的剖面图;
图4是基于图2零件的中间槽对称中线部位垂直于轴线的剖面图;
图5是基于图2零件传统加工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与待加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定位盘的示意图;
图8是支撑座的示意图;
图9是支撑座的示意图二。
图中:1、定位盘;2、定位螺栓一;3、轴承挡板;4、定位螺栓六;5、定位螺栓二;6、支撑座;7、轴承;8、端板;9、轴承压板;10、定位螺栓七;11、定位螺栓五;12、支撑轴;13、定位螺栓四;14、定位螺栓三;15、待加工零件;1-1、止口一;1-2、止口二;1-3、定位孔一;1-4、定位孔二;1-5、定位孔三;6-1、定位孔四;6-2、通孔;6-3、定位孔五;6-4、定位孔六;15-1、加工区域一;15-2、加工区域二;15-3、加工区域三;15-4、加工区域四;15-5、加工区域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9说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它包括定位盘1、支撑轴12、支撑座6、定位螺栓一和定位螺栓三;
所述定位盘1的左端设有止口一1-1;定位盘1的中部设有止口二1-2,支撑轴12的左端与止口二1-2连接固定,支撑轴12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座6内,支撑座6上布置有多个垂直支撑轴12轴线的定位孔四6-1;所述定位螺栓二5穿过定位孔四6-1后顶紧支撑轴12,所述定位盘1上沿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一1-3、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二1-4和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三1-5;多个定位孔二1-4与多个定位孔三1-5错位布置,支撑座6左端的顶部为立板,支撑座6的立板上沿定位盘1的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通孔6-2、定位孔五6-3和定位孔六6-4;所述定位螺栓一2穿过通孔6-2后安装在定位孔一1-3上,定位螺栓三14用于连接定位孔五6-3和定位孔二1-4,定位螺栓四13用于连接定位孔六6-4和定位孔三1-5。
本实施方式中:待加工零件15轴向安装在定位盘1上,待加工零件15的右端与止口一1-1想配合,待加工零件上有多个螺栓孔,定位螺栓一2穿过定位孔一1-3后与螺栓孔连接,进而将待加工零件15固定在定位盘1上,定位盘1与支撑轴12连接,待加工件15、定位盘1及支撑轴12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支撑座6内部,且该整体能在支撑座6上旋转,当待加工零件15转至可以用于加工的角度时,定位螺栓三14连接定位孔五6-3和定位孔二1-4,或定位螺栓四13连接定位孔六6-4和定位孔三1-5,定位螺栓三14和定位螺栓四13在定位时不能同时插入,用于区别加工不同加工位置的定位,防止定位位置错误,在定位后通过定位螺栓二5将支撑轴12顶死,进行锁轴。可选择地,且定位螺栓三14和定位螺栓四13直径不一致,便于区分,避免错误。
具体实施方式二: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所述止口一1-1为凸止口,止口二1-2为凹止口。
本实施方式中:待加工零件15安装在止口一1-1外部,支撑轴1安装于止口二1-2内。
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所述支撑轴12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轴承7,所述两个轴承7均与支撑座6的内壁连接,轴承7的外径大于支撑轴12的最大外径。
本事方式中:轴承7与与支撑座6的内壁连接,使用轴承7,便于支撑轴12转动以调整角度。
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所述支撑轴12的右侧设有轴承压板9,所述轴承压板9与支撑轴12通过多个定位螺栓七10连接,所述轴承压板9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
本实施方式中:轴承压板9与支撑轴12通过多个定位螺栓四10连接,将与轴承压板9相邻的轴承7在支撑轴12上进行定位。
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所述支撑座6的右侧设有端板8;所述端板8与支撑座6通过多个定位螺栓五11连接,所述端板8左端设置在支撑座6内,且端板8左端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
本实施方式中:端板8与支撑座6通过螺栓五11连接,端板8与支撑座6位置相对固定,端板8左端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以便定位支撑轴12的位置。
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所述定位盘1的右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
本实施方式中:环形凸台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以便定位支撑轴12的位置。
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所述定位盘1的环形凸台外部设有轴承挡板3,所述轴承挡板3通过多个定位螺栓六4与支撑座6连接,轴承挡板3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
本实施方式中:轴承挡板3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以便定位支撑轴12的位置。
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定位盘1热装安装在支撑轴12上。
本实施方式中:定位盘1热装安装在支撑轴12上,保证定位盘与支撑轴12连接稳固。
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Claims (8)

1.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位盘(1)、支撑轴(12)、支撑座(6)、定位螺栓一(2)和定位螺栓三(14);
所述定位盘(1)的左端设有止口一(1-1);定位盘(1)的中部设有止口二(1-2),支撑轴(12)的左端与止口二(1-2)连接固定,支撑轴(12)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座(6)内,支撑座(6)上布置有多个垂直支撑轴(12)轴线的定位孔四(6-1);定位螺栓二(5)穿过定位孔四(6-1)后顶紧支撑轴(12),所述定位盘(1)上沿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一(1-3)、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二(1-4)和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三(1-5);多个定位孔二(1-4)与多个定位孔三(1-5)错位布置,支撑座(6)左端的顶部为立板,支撑座(6)的立板上沿定位盘(1)的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通孔(6-2)、定位孔五(6-3)和定位孔六(6-4);所述定位螺栓一(2)穿过通孔(6-2)后安装在定位孔一(1-3)上,定位螺栓三(14)用于连接定位孔五(6-3)和定位孔二(1-4),定位螺栓四(13)用于连接定位孔六(6-4)和定位孔三(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口一(1-1)为凸止口,止口二(1-2)为凹止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2)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轴承(7),所述两个轴承(7)均与支撑座(6)的内壁连接,轴承(7)的外径大于支撑轴(12)的最大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2)的右侧设有轴承压板(9),所述轴承压板(9)与支撑轴(12)通过多个定位螺栓七(10)连接,所述轴承压板(9)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的右侧设有端板(8);所述端板(8)与支撑座(6)通过多个定位螺栓五(11)连接,所述端板(8)左端设置在支撑座(6)内,且端板(8)左端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1)的右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1)的环形凸台外部设有轴承挡板(3),所述轴承挡板(3)通过多个定位螺栓六(4)与支撑座(6)连接,轴承挡板(3)顶紧与其相邻的轴承(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盘(1)热装安装在支撑轴(12)上。
CN202223309091.6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 Active CN219211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9091.6U CN219211907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9091.6U CN219211907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1907U true CN219211907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09091.6U Active CN219211907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1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9044B (zh) 管轴类零件钻孔加工工装及钻孔加工方法
CN212713717U (zh) 用于封严篦齿盘类零件的自定心等离子喷涂支撑工装
CN219211907U (zh) 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
CN109605080B (zh) 一种环形薄壁零件的切割夹具
CN110977537A (zh) 一种用于矩形板圆弧直槽加工的夹具
CN107598590B (zh) 一种加工阀套孔的精密工装及一种阀套加工设备
CN211758563U (zh) 一种压盘中心孔加工夹具
CN112059238A (zh) 一种球形阀芯钻孔加工装置
CN112091340B (zh) 一种用于分片弹簧的加工方法及夹具
CN219818081U (zh) 一种车床万能夹持零件治具
CN219703737U (zh) 一种手持式套丝机的套丝头结构
CN111975409A (zh) 数控机床加工夹具导向机构
CN215698066U (zh) 一种改进型孔位加工刀具
CN211939906U (zh) 一种用于加工槽轮的铣夹装置
CN113909591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电火花加工夹具及装夹方法
CN212665003U (zh) 带有全齿不等距结构的刀具
CN219413016U (zh) 一种轴流转子动叶轴向限位的装置
CN218836386U (zh) 一种封严环线切割夹具
CN214920608U (zh) 一种内撑式夹头
CN219608615U (zh) 水面光伏漂浮体的抗拉测试工装
CN114888385A (zh) 可调角度式电极弯头机构
CN215788229U (zh) 一种工件加工工装
CN212239266U (zh) 一种用于加工转轮室中部与下部安装孔的钻模工具
CN116276617B (zh) 连杆总成多轴多工位珩磨装置
CN112720010B (zh) 一种径向柱塞泵连杆滑靴弧面加工夹具及其装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