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9398U - 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9398U
CN219209398U CN202320863342.0U CN202320863342U CN219209398U CN 219209398 U CN219209398 U CN 219209398U CN 202320863342 U CN202320863342 U CN 202320863342U CN 219209398 U CN219209398 U CN 219209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capture
filter
bottom end
cartridg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33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怡美
高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mi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emi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emi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emi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633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9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9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9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捕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包括碳捕集设备,所述碳捕集设备底端通过螺栓与底架安装对接,所述碳捕集设备底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冷凝分离罐,所述碳捕集设备边侧安装有操控台,所述碳捕集设备正面设置有过滤器,且所述过滤器顶端通过法兰盘与进气管对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筒、底座与锁止部件,实现对滤组的快速拆装,本装置通过过滤筒安装在碳捕集设备外侧,并且使过滤筒与底座之间采用上下可拆解设计,方便使底座在下拉中脱离过滤筒内部,继而方便将滤组拆解取下,方便对装置内部的颗粒杂物进行清理,一定降低了工作人员拆解时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捕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
背景技术
碳捕集,主要由烟气预处理系统、吸收、再生系统、压缩干燥系统、制冷液化系统等组成,该装置对电厂锅炉排烟进行脱硝、除尘、脱硫等预处理,脱除烟气中对后续工艺有害的物质,然后在吸收塔内复合溶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将二氧化碳与烟气分离。
传统电厂的碳捕集方式主要由管道将烟气引进,通过过滤器与质量流量控制器对烟气中的其他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处理过后的碳气经过电加热炉与吸附反应器反应后经过冷凝分离罐进行分离后提出提取进行分析测试是否达标合格,在对烟气进行过滤的过程中,过滤器内置在装置内部,进行滤芯的更换时存在一定难度,针对此点可对结构进行一定程度优化。所以需要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包括碳捕集设备,所述碳捕集设备底端通过螺栓与底架安装对接,所述碳捕集设备底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冷凝分离罐,所述碳捕集设备边侧安装有操控台,所述碳捕集设备正面设置有过滤器,且所述过滤器顶端通过法兰盘与进气管对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底端插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表面放置有滤组,所述过滤筒底端正面连接有引导管,且所述引导管通过螺栓与盘管对接,所述盘管与碳捕集设备相连接固定,所述过滤筒与底座外侧通过锁止部件固定,通过引导管与盘管之间的对接设计,方便使过滤筒内部的过滤气体能够外传。
优选的,所述滤组包括置放筒架,所述置放筒架内部通过放置槽环绕插设有多个滤芯棒,通过滤芯棒内嵌插设在置放筒架内部,能够使滤芯棒独立插设安装。
优选的,所述置放筒架顶端环绕连接有多个对接块,所述置放筒架顶端覆盖有盖板,所述对接块通过贯穿槽插设在盖板内部,所述盖板底端开设有与滤芯棒相适配的内凹槽,通过盖板下方的内凹槽可以对滤芯棒进行约束,保证盖板对滤芯棒的按压约束效果。
优选的,所述置放筒架底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插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底端与底座中心位置处相连接固定,通过置放筒架底端的定位孔设计,能够使置放筒架套设在定位柱外侧。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矩形竖板端,所述置放筒架外侧开设有与矩形竖板端相适配的导槽,通过过滤筒内壁的矩形竖板端可对置放筒架放置进行引导。
优选的,所述锁止部件包括固定在过滤筒两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心位置处通过螺纹孔自上而下插设有螺纹轴,且所述螺纹轴顶端连接有旋钮,所述螺纹轴底端转动连接有衔接架,且所述衔接架底端铰接有钩环,所述钩环套设在卡钩表面,所述卡钩背面与底座外侧相连接固定,通过螺纹轴在固定板的螺纹孔内部转动移动,从而使衔接架带动钩环上提,继而使钩环与卡钩之间完成反扣固定。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过滤筒、底座与锁止部件,实现对滤组的快速拆装,相较于传统的结构,本装置通过过滤筒安装在碳捕集设备外侧,并且使过滤筒与底座之间采用上下可拆解设计,方便使底座在下拉中脱离过滤筒内部,继而方便将滤组拆解取下,方便对装置内部的颗粒杂物进行清理,一定降低了工作人员拆解时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滤组,实现对滤芯棒的独立更换清理,本装置通过置放筒架与多个滤芯棒之间采用插接安装的方式,可将置放筒架内部放置槽的滤芯棒进行独立抽出,方便对单独的滤芯棒进行快速冲洗清理,同时盖板与对接块对扣的方式,可使盖板快速将滤芯棒固定,保证了滤芯棒独立拆装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中过滤器的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中过滤器的立体内部炸裂示意图。
图中:1、碳捕集设备;2、操控台;3、底架;4、冷凝分离罐;5、过滤器;51、过滤筒;52、底座;53、定位柱;54、滤组;541、置放筒架;542、滤芯棒;543、对接块;544、盖板;55、引导管;56、盘管;6、进气管;7、锁止部件;71、固定板;72、螺纹轴;73、旋钮;74、衔接架;75、钩环;76、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包括碳捕集设备1,碳捕集设备1底端通过螺栓与底架3安装对接,碳捕集设备1底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冷凝分离罐4,碳捕集设备1边侧安装有操控台2,碳捕集设备1正面设置有过滤器5,且过滤器5顶端通过法兰盘与进气管6对接。
过滤器5包括过滤筒51,过滤筒51底端插设有底座52,底座52顶端表面放置有滤组54,过滤筒51底端正面连接有引导管55,且引导管55通过螺栓与盘管56对接,盘管56与碳捕集设备1相连接固定,过滤筒51与底座52外侧通过锁止部件7固定。
滤组54包括置放筒架541,置放筒架541内部通过放置槽环绕插设有多个滤芯棒542。
置放筒架541顶端环绕连接有多个对接块543,置放筒架541顶端覆盖有盖板544,对接块543通过贯穿槽插设在盖板544内部,盖板544底端开设有与滤芯棒542相适配的内凹槽。
置放筒架541底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插设有定位柱53,定位柱53底端与底座52中心位置处相连接固定。
过滤筒51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矩形竖板端,置放筒架541外侧开设有与矩形竖板端相适配的导槽。
锁止部件7包括固定在过滤筒51两侧的固定板71,固定板71中心位置处通过螺纹孔自上而下插设有螺纹轴72,且螺纹轴72顶端连接有旋钮73,螺纹轴72底端转动连接有衔接架74,且衔接架74底端铰接有钩环75,钩环75套设在卡钩76表面,卡钩76背面与底座52外侧相连接固定。
通过引导管55与盘管56之间的对接设计,方便使过滤筒51内部的过滤气体能够外传,使气体能够直接进入碳捕集设备1内部,通过滤芯棒542内嵌插设在置放筒架541内部,能够使滤芯棒542独立插设安装,使滤芯棒542能够在损坏后单独拆解更换,提高了拆解时的便利性,提高了滤芯棒542的利用率,通过盖板544下方的内凹槽可以对滤芯棒542进行约束,保证盖板544对滤芯棒542的按压约束效果,方便使气体透过盖板544表面的通孔进入滤芯棒542内部,通过滤芯棒542完成气体内部的颗粒杂质清除,同时滤芯棒542独立插设在置放筒架541的贯穿槽内部,方便进行独立的拆装,通过置放筒架541底端的定位孔设计,能够使置放筒架541套设在定位柱53外侧,使置放筒架541能够初步稳定放置在底座52表面,保证置放筒架541放置时的稳定性,避免在底座52的抽拉中置放筒架541直接掉落,通过过滤筒51内壁的矩形竖板端可对置放筒架541放置进行引导,方便使置放筒架541插设在过滤筒51内部,保证置放筒架541在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钩环75套设在卡钩76表面,使螺纹轴72可在固定板71的螺纹孔内部转动移动,从而使衔接架74带动钩环75上提,继而使钩环75与卡钩76之间完成反扣固定,保证了过滤筒51与底座52之间的对接稳固性,在底座52边侧设置有橡胶圈,且橡胶圈可抵触在过滤筒51内壁,保证过滤筒51与底座52对接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根据附图2与附图3所示,通过将旋钮73转动,旋钮73带动螺纹轴72选,使螺纹轴72在固定板71的螺纹孔内部转动并移动,螺纹轴72移动中通过衔接架74推动钩环75下移,钩环75底端移动至卡钩76末端水平线时,可将钩环75转动,使钩环75脱离卡钩76的卡合,此时,可将引导管55与盘管56的螺栓拆解,将底座52下拉,使底座52带动置放筒架541下移后抽出过滤筒51内部,方便对置放筒架541表面进行清理,同时可将滤芯棒542从置放筒架541的内部向上抽出,从而对滤芯棒542进行更换,同时根据附图4所示,更换新的滤芯棒542后,可将盖板544下压后扣接在置放筒架541顶端,使对接块543通过对接槽插设在盖板544内部,从而完成对接,完毕后,将置放筒架541放置在定位柱53表面,将底座52推送,使置放筒架541能够插设在过滤筒51内部,使底座52顶端插设卡接在过滤筒51底端,使钩环75下垂后置于卡钩76下方,将旋钮73旋转,使旋钮73带动螺纹轴72转动,螺纹轴72在固定板71螺纹孔内部转动上移,从而通过衔接架74将钩环75上提,使钩环75内壁与卡钩76贴合卡合后完成固定,此时,重新将引导管55与盘管56通过螺栓对接后完成快速安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包括碳捕集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捕集设备(1)底端通过螺栓与底架(3)安装对接,所述碳捕集设备(1)底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冷凝分离罐(4),所述碳捕集设备(1)边侧安装有操控台(2),所述碳捕集设备(1)正面设置有过滤器(5),且所述过滤器(5)顶端通过法兰盘与进气管(6)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5)包括过滤筒(51),所述过滤筒(51)底端插设有底座(52),所述底座(52)顶端表面放置有滤组(54),所述过滤筒(51)底端正面连接有引导管(55),且所述引导管(55)通过螺栓与盘管(56)对接,所述盘管(56)与碳捕集设备(1)相连接固定,所述过滤筒(51)与底座(52)外侧通过锁止部件(7)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组(54)包括置放筒架(541),所述置放筒架(541)内部通过放置槽环绕插设有多个滤芯棒(5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筒架(541)顶端环绕连接有多个对接块(543),所述置放筒架(541)顶端覆盖有盖板(544),所述对接块(543)通过贯穿槽插设在盖板(544)内部,所述盖板(544)底端开设有与滤芯棒(542)相适配的内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筒架(541)底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插设有定位柱(53),所述定位柱(53)底端与底座(52)中心位置处相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51)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矩形竖板端,所述置放筒架(541)外侧开设有与矩形竖板端相适配的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件(7)包括固定在过滤筒(51)两侧的固定板(71),所述固定板(71)中心位置处通过螺纹孔自上而下插设有螺纹轴(72),且所述螺纹轴(72)顶端连接有旋钮(73),所述螺纹轴(72)底端转动连接有衔接架(74),且所述衔接架(74)底端铰接有钩环(75),所述钩环(75)套设在卡钩(76)表面,所述卡钩(76)背面与底座(52)外侧相连接固定。
CN202320863342.0U 2023-04-18 2023-04-18 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 Active CN219209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3342.0U CN219209398U (zh) 2023-04-18 2023-04-18 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3342.0U CN219209398U (zh) 2023-04-18 2023-04-18 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9398U true CN219209398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3342.0U Active CN219209398U (zh) 2023-04-18 2023-04-18 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9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09398U (zh) 分析测试用碳捕集装置
CN209501023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过滤器
CN109603322A (zh) 一种plc控制型粉尘和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CN107019984A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制鞋车间用多级空气净化系统
CN219481945U (zh) 一种冶金炉窑烟气专用负压布袋除尘系统
CN109603355A (zh) 一种plc控制型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CN102451831A (zh) 热轧机布袋除尘方法及专用装置
CN214406341U (zh) 一种智能化室内新风过滤装置
CN111437649B (zh) 一种智能化的真空分离装置
CN209086019U (zh) 一种用于采集排气筒内的气体的取样器
CN220214303U (zh) Rto有机废气治理型环保设备
CN219186440U (zh) Co2收集捕捉转换装置
CN203899406U (zh) 一种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捕捉、富集和去除装置
CN221032829U (zh) 一种应急发电机组尾气处理装置
CN220370707U (zh) 工业废气分级过滤处理装置
CN220003282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用ptfe滤袋
CN209588069U (zh) 一种耐热型可旋转的rto蓄热焚烧炉
CN210356367U (zh) 一种电厂烟气除尘设备
CN216987589U (zh) 一种空分装置的分子筛物料手动提取器
CN217961971U (zh) 电炉尾气吸收塔用防堵塞装置
CN220103162U (zh) 一种移动式热量回收装置
CN220460213U (zh) 一种空分压缩机组润滑油站用油烟处理装置
CN215085643U (zh) 一种新型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11462479U (zh) 一种具有循环净化功能的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CN216653936U (zh) 一种火力发电用的废气超低排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