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7504U - 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 - Google Patents

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7504U
CN219207504U CN202223187924.6U CN202223187924U CN219207504U CN 219207504 U CN219207504 U CN 219207504U CN 202223187924 U CN202223187924 U CN 202223187924U CN 219207504 U CN219207504 U CN 219207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atheter
guiding
balloon
magnet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79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信武
蒲蕻吉
仇鹏
姜易宏
秦金保
王瑞华
许之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7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7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包括主体磁导管、引导磁导管;引导磁导管包括一引导导管,引导导管末端穿过一球囊,引导导管内部贯穿设置一自外部延伸进入的引导导丝,球囊的充气由球囊控制系统控制;引导磁导管外壁接近球囊的部位设有一侧向凸起的第一磁装置;主体磁导管内部设有一直径小于其本身的带空腔的内保护层管供腔内手术器械通过;主体磁导管的一端为弯曲部,弯曲部末端为主体磁导管的磁吸区,位于磁吸区内主体磁导管与内保护层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与第一磁装置对应磁吸的第二磁装置;第一磁装置与第二磁装置吸合后,能够使弯曲部末端的空腔对准分支动脉,从而在手术中准确且稳定地确定分支动脉的位置。

Description

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皮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中的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经皮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本文称主动脉支架术)是血管腔内介入手术的一种,是目前治疗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主动脉疾病的主要手段。该手术通过在动脉病变段中置入覆膜支架,封堵主动脉瘤体或破口,以维持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当覆膜支架的位置覆盖重要分支动脉时,需要对分支动脉进行重建以维持分支动脉及其灌注组织的血流充足,以达到在完全封堵瘤体或破口的同时维持内脏和组织的血供的目的。因此,在主动脉支架置入过程中需要对分支动脉进行定位,以便通过“开窗”技术、“烟囱”技术等现有手术技术对分支动脉进行重建和治疗。因覆膜支架置入后分支动脉血流量减少、难以通过常规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造影的方式对分支动脉进行定位,故需要专门的术中分支动脉定位技术。目前常用的主动脉支架术中分支动脉定位的方法有:
手术前通过CTA三维重建下预开孔后术中重建:根据患者术前CTA(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三维重建结果,通过3D打印等技术在支架置入前根据CTA影像对覆膜支架进行预开孔,有预开孔的覆膜支架在置入主动脉后不会阻断分支动脉血流,通过常规DSA造影即可定位分支动脉。
手术中DSA下通过导丝或球囊定位后重建(如“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在手术中可通过经皮穿刺进入分支动脉,从分支动脉中注入造影剂,即可直接在DSA下使分支动脉显影。当涉及无法经皮穿刺的内脏动脉时(如肾动脉),可在主动脉覆膜支架释放前,经主动脉入路将导丝、球囊等器械提前送入分支动脉,释放主动脉覆膜支架后不再定位而直接进行分支动脉重建。
使用一体化分支支架:根据常规主动脉解剖特点和分支位置,可使用带有分支支架的一体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带有分支支架的覆膜支架在置入主动脉后不会阻断分支动脉血流,通过常规DSA造影即可定位分支动脉。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1.手术前CTA三维重建下预定位:对支架进行预定位处理(开孔、灭菌)的时间较长,不适合急诊手术;此外,由于CTA较难分辨血管真腔和夹层假腔、病变进展后或术中操作后主动脉病变段结构改变等原因,对分支动脉的预定位常与术中分支动脉定位不同,导致手术失败、术后出现内漏等情况。
2.手术中导丝或球囊定位:手术中DSA影像只能显示一个平面的空间定位,无法显示三维空间定位,在动脉病变段扭曲、直径显著增大的情况,难以准确对分支动脉进行空间定位,定位不准确将导致术后内漏的发生。当涉及无法经皮穿刺的内脏动脉时,分支动脉定位更加困难。
3.一体化分支支架使用:一体化分支支架结构固定,不可应用于解剖结构复杂的主动脉支架术,如主动脉瘤或扭曲段累及待重建的分支动脉时,分支动脉与主动脉的相对位置改变很大,一体式分支支架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经皮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分支动脉重建技术定位困难的情况,提供一种在术中覆膜支架置入后通过磁性吸引定位分支动脉开口的磁导管,并提供同时提供了对应的在术中覆膜支架置入后通过磁性吸引定位内脏分支动脉开口的介入手术方法。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包括主体磁导管4、引导磁导管20;所述引导磁导管20包括一引导导管12,引导导管末端穿过一球囊13,引导导管12内部贯穿设置一自外部延伸进入的引导导丝14,球囊13的充气由球囊控制系统18控制;所述引导磁导管20外壁接近所述球囊13的部位设有一侧向凸起的第一磁装置15;所述主体磁导管4内部设有一直径小于其本身的带空腔6的内保护层管7;主体磁导管4的一端为弯曲部2,所述弯曲部2末端为主体磁导管的磁吸区1,位于磁吸区1内主体磁导管4与内保护层管7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装置对应磁吸的第二磁装置5;所述第一磁装置15与所述第二磁装置5吸合后,能够使所述弯曲部2末端的空腔6对准分支动脉。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装置5距离弯曲部2最外端具有一供所述第一磁装置15伸入的间隙。
优选的,还包括覆膜支架9,所述主体磁导管4位于所述覆膜支架9之内,所述引导磁导管20位于所述覆膜支架9之外。
优选的,所述引导磁导管20包括与球囊13连通的球囊导管11,所述球囊导管11与所述球囊控制系统18连接;所述第一磁装置磁极16固定在第一磁装置15的末端,所述第一磁装置15呈杆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装置15与第二磁装置5的吸合与断开采用电磁控制。
一种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的导航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主动脉覆膜支架9主体送入腹主动脉后,沿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点将引导磁导管20送入主动脉腔内,引导磁导管20走行于覆膜支架20外,在引导导丝14的帮助下使引导磁导管20沿主动脉送至分支动脉内,调整引导磁导管20位置使第一磁装置15在分支动脉与主动脉的开口处;
S2、使用球囊控制装置18将球囊13膨出,使引导磁导管20固定在分支动脉内;
S3、从股动脉或经皮穿刺并将主体磁导管4送入股动脉腔内,使主体磁导管4沿股动脉和主动脉走行并送入覆膜支架9内,到达分支动脉附近;
S4、调整主体磁导管4位置与方向,通过旋转主体磁导管4的方式使第二磁装置5朝向分支动脉开口方向;
S5、通过体外控制装置给第一磁装置15和第二磁装置5通电,通过其相互吸引的作用使第一磁装置15吸附在第二磁装置5的一端。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在空腔6中使用引导导丝14帮助主体磁导管4的到达分支动脉附近。
进一步的,步骤S5中,通过断电-通电的方式控制第一磁装置15与第二磁装置5磁性有无并调整主体磁导管4和/或引导磁导管20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6:主体磁导管4与引导磁导管20相互吸引后从主动脉覆膜支架内指示分支动脉开口位置并令主体磁导管4保持于朝向分支动脉开口处的状态;此时从空腔6中送入分支动脉治疗器械。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7:动脉腔内治疗结束后,保持第二磁装置5和第一磁装置15无磁性的状态,沿动脉腔内撤出第二磁装置5和第一磁装置15。
本发的有益效果在于:设计了一种在术中覆膜支架置入后通过磁性吸引定位分支动脉开口的磁导管,同时提供了一种在术中覆膜支架置入后通过磁性吸引定位分支动脉开口的介入手术方法,提高了分支动脉定位的准确率,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因分支动脉开口位置偏移出现的分支支架与主体支架不匹配、内漏等严重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分支动脉定位过程中反复尝试和DSA造影,减少患者与操作者受到的辐射量,减少患者动脉内皮损伤造成医源性夹层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主体磁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平面详图。
图3是主体磁导管的电磁铁电路图。
图4是引导磁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磁装置的电磁铁电路图。
图6是主体磁导管的第二次装置,与引导磁导管中的第一磁装置进行吸引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1.主体磁导管磁吸区,2.弯曲部,3.延伸部,4.主体磁导管,5.第二磁装置,6.空腔,7.内保护层管,11.球囊导管,12.引导导管,13.球囊,14.引导导丝,15.第一磁装置,16.第一磁装置磁极,17.导管递送系统,18.球囊控制系统,20.引导磁导管;111.电磁铁铁芯,112.电磁铁线圈,113.电磁铁导线,114.磁装置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首先参见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涉及引导磁导管20和主体磁导管4这两个主要功能部件。
参见图1-2,主体磁导管4呈双层的管状结构,主体磁导管4内部设有一直径小于其本身的带空腔6的内保护层管7;主体磁导管4的一端为弯曲部2,所述弯曲部2末端为主体磁导管的磁吸区1,位于磁吸区1内主体磁导管4与内保护层管7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第二磁装置5。
参见图1-2,主体磁导管磁极区1位于主体磁导管4头端,包裹、固定、保护第二磁装置5并避免第二磁装置5除暴露的磁极以外的其他部分发挥磁吸作用。
参见图1,弯曲部2为固定的弯曲结构,不易形变,不同的主体磁导管有不同的弯曲部半径以适合不同人不同解剖不情况的动脉分支重建。
参见图1,延伸部3为主体导管延伸部,其尾端与体外导管操作装置相连。
参见图1,主体磁导管4:磁极区1、弯曲部2和延伸部3共同构成主体磁导管,主体磁导管尾部与体外导管操作装置相连;具体应用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血管分布情况和治疗需求,可选择单弯管、双钩、猎人头、异型管、西蒙丝系列、猪尾管、眼镜蛇管等任意一种导管结构,以符合不同场合下的需求。
参见图3,图中的A为主体磁导管4的电磁铁电路图,图中展示了电磁铁铁芯101、电磁铁线圈102、电磁铁导线103三个结构。第二磁装置5由电磁铁铁芯101和电磁铁线圈102构成。其中:
电磁铁铁芯101:由电磁材料制作,如硅钢、铁镍合金等软磁性材料。电磁铁铁芯可通过焊接、胶接、卡位固定等方式固定于磁导管夹层中。
电磁铁线圈102,由导电材料制作,缠绕于电磁铁铁芯101外。电磁铁线圈可通过紧密缠绕等方式固定在电磁铁铁芯101上。
电磁铁导线103,由导电材料制作,将电磁铁线圈102与体外控制电路相连。使用中可通过体外电路装置控制线圈有无电流从而控制第二磁装置5是否有磁性。
接着参见图5,图5为第二磁装置15的电磁铁电路图,图中展示了电磁铁铁芯111、电磁铁线圈112、电磁铁导线113、磁装置外壳114四个结构。其中:
电磁铁铁芯111:由电磁材料制作,如硅钢、铁镍合金等软磁性材料。电磁铁铁芯可通过焊接、胶接等方式固定于磁装置外壳114上。
电磁铁线圈112:由导电材料制作,缠绕于电磁铁铁芯111外。电磁铁线圈可通过紧密缠绕等方式固定在电磁铁铁芯111上。
电磁铁导线113:由导电材料制作,将电磁铁线圈112与体外控制电路相连。使用中可通过体外电路装置控制线圈有无电流从而控制第二磁装置15是否有磁性。
磁装置外壳114:材质同引导导管11,为引导导管11的分支,用于固定、保护第二磁装置15。
参见图4,引导磁导管20包括一引导导管12,引导导管末端穿过一球囊13,引导导管12内部贯穿设置一自外部延伸进入的引导导丝14,球囊13的充气由球囊控制系统18控制;所述引导磁导管20外壁接近所述球囊13的部位设有一侧向凸起的第一磁装置15;第一磁装置磁极16伸入所述间隙并接触所述第二磁装置5后,能够使所述弯曲部2末端的空腔6对准分支动脉。
结合图1-4,第二磁装置5为环形电磁铁,其头端为一侧磁极并暴露在外,磁装置其他部分被主体磁导管4的头端包裹、固定并避免其他部分发挥磁吸作用,其磁极与第一磁装置15所暴露的极性相反,令主体磁导管磁极区1与第一磁装置磁极区16吸附即可使行走于主动脉腔内的主体磁导管4准确定位于目标分支动脉部位。磁导管的体外控制部分通过通电-断电控制磁性的有无,包括但不限于电磁铁的方式,一切可以控制磁性有无的方式均可。
参见图2,空腔6为第二磁装置5内的空腔,动脉腔内治疗器械可走行于其中;在主体磁导管和引导磁导管定位并吸附固定后,激光光纤、导丝、分支血管支架、球囊导管、血栓吸栓导管、给药导管等任何用于血管腔内治疗的器械可从空腔走行,以便在准确定位分支动脉的位置展开血管腔内治疗
内保护层管7为第二磁装置5环形电磁铁内侧的保护层,减少空腔6内走行的器械与磁装置5的磨损,减少磁装置对空腔6内走行的器械的影响。
参见图4,球囊导管11的头端开口与球囊13相连,尾端与体外球囊控制系统18相连,与引导导管12并行,用于通过(但不限于)注水-吸水、旋转变形等方式控制球囊13的膨出与收起。
参见图4,引导导管12为头端开口于球囊13的头端,尾端与体外导管递送系统相连17,可被导管递送系统17送入动脉腔内,引导导丝14及其他血管腔内治疗器械可走行于其内部;具体应用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血管分布情况和治疗需求,可选择单弯管、双钩、猎人头、异型管、西蒙丝系列、猪尾管、眼镜蛇管等任意一种导管结构,以符合不同场合下的需求。
参见图4,球囊13通过球囊导管11和体外球囊控制系统18控制球囊13的膨出与收起;支架术中动脉分支磁导航重建时,球囊13相对于分支动脉直径大约20%,用于定位和固定于分支动脉;根据不同人和不同动脉解剖结构的变化,可选择不同直径的球囊。
参见图4,引导导丝14走行于空腔6中,用于帮助将主体磁导管送入动脉腔内;主体磁导管定位于引导磁导管后可撤除。
继续参见图4,第一磁装置15为电磁铁,其头端为一侧磁极并暴露在外,暴露在外的一侧磁装置表面积较小,长径不大于主体磁导管环形磁装置5磁极面环形部分的宽度,以便第一磁装置15吸附在第二磁装置5的一端,如图6所示,第二磁装置5其他部分被分支磁导管头端包裹、固定并避免其他部分发挥磁吸作用,其磁极与第一管磁装置15所暴露的极性相反。磁导管的体外控制部分通过通电-断电控制磁性的有无(包括但不限于电磁铁的方式,一切可以控制磁性有无的方式均可)。
参见图4-5,磁极16为第一磁装置15的磁极,与主体磁导管磁极区1的磁性相反。
继续参见图4,导管递送系统17用于将引导磁导管12、球囊13、球囊导管11和引导导丝14等腔内治疗器械送入动脉腔内并控制其走行。
继续参见图4,球囊控制系统18与球囊导管11相连,控制球囊13的膨出与收起。保持球囊13在动脉腔内走行的时候是收起状态,引导磁导管20定位于分支动脉时是膨出状态,以便固定在分支动脉内。
继续参见图4,引导磁导管20包括球囊导管11、引导磁导管12、球囊13、引导导丝14、第一管磁装置15、磁极16。
本实施例通过以下步骤在动脉支架术中对右肾动脉分支重建进行右肾动脉的定位和引导:
S1.在主动脉覆膜支架主体送入腹主动脉后,沿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点将引导磁导管20送入主动脉腔内,在引导导丝14的帮助下使有引导磁导管20沿主动脉送至右肾动脉内,深约1cm处,调整导管20位置使磁装置15在右肾动脉在主动脉的开口处。
S2.使用球囊控制装置18将球囊13膨出,使引导磁导管固定在右肾动脉内。
S3.从股动脉穿刺并将主体磁导管送入股动脉腔内,使主体磁导管沿股动脉和主动脉走行并送入腹主动脉支架内,到达右肾动脉附近;穿刺过程中可在空腔6中使用引导导丝帮助磁导管的到达右肾动脉附近(覆膜支架内)。
S3.调整主体磁导管位置与方向,通过旋转主体磁导管的方式使磁装置5朝向右侧肾动脉开口方向。
S4.通过体外控制装置给第一磁装置15和主体磁导管的第二磁装置5通电,通过其相互吸引的作用使第一磁装置15吸附在第二磁装置5的一端;可通过断电-通电等的方式控制磁装置此行与有无并调整磁导管的位置。
S6.主体磁导管4与引导磁导管20相互吸引后即可从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内指示右肾动脉开口位置并令主体磁导管4保持于朝向右肾动脉在主动脉的开口处的状态,从空腔6中送入激光光纤,激光光纤即可沿空腔6到达右肾动脉开口处(覆膜支架内)。启动激光光纤尾部连接的体外激光治疗仪,即可在覆膜支架上准确烧灼右肾动脉的开口。
S7.动脉腔内治疗结束后,保持第二磁装置5和第一磁装置15无磁性的状态,沿动脉腔内撤出磁导管,即完成了本次操作。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磁导管(4)、引导磁导管(20);
所述引导磁导管(20)包括一引导导管(12),引导导管末端穿过一球囊(13),引导导管(12)内部贯穿设置一自外部延伸进入的引导导丝(14),球囊(13)的充气由球囊控制系统(18)控制;所述引导磁导管(20)外壁接近所述球囊(13)的部位设有一侧向凸起的第一磁装置(15);
所述主体磁导管(4)内部设有一直径小于其本身的带空腔(6)的内保护层管(7);主体磁导管(4)的一端为弯曲部(2),所述弯曲部(2)末端为主体磁导管的磁吸区(1),位于磁吸区(1)内主体磁导管(4)与内保护层管(7)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装置对应磁吸的第二磁装置(5);
所述第一磁装置(15)与所述第二磁装置(5)吸合后,能够使所述弯曲部(2)末端的空腔(6)对准分支动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装置(5)距离弯曲部(2)最外端具有一供所述第一磁装置(15)伸入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膜支架(9),所述主体磁导管(4)位于所述覆膜支架(9)之内,所述引导磁导管(20)位于所述覆膜支架(9)之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磁导管(20)包括与球囊(13)连通的球囊导管(11),所述球囊导管(11)与所述球囊控制系统(18)连接;所述第一磁装置磁极(16)固定在第一磁装置(15)的末端,所述第一磁装置(15)呈杆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装置(15)与第二磁装置(5)的吸合与断开采用电磁控制。
CN202223187924.6U 2022-04-21 2022-11-30 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 Active CN2192075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6572 2022-04-21
CN2022209265722 2022-04-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7504U true CN219207504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1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7924.6U Active CN219207504U (zh) 2022-04-21 2022-11-30 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7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3030B2 (en) Vessel 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981152B1 (en) Vascular delivery system for accessing and delivering devices into coronary sinus and other vascular sites
CA2840880C (en) Vessel bifurcation stent deployment system with zippered catheters
US6475166B1 (en) Guidewire placement system for delivery of an aneurysm graft limb
CN105208946B (zh) 用于治疗血管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US2002002621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air of perigraft flow
US20080172119A1 (en) Prosthesis Deploy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080171944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creation
US20020042625A1 (en) Perfusion-occlu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080147173A1 (en) Prosthesis Deploy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5848347B2 (ja) 医療器具のための取り外し可能な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020091355A1 (en) Compliant delivery catheter
KR20030020264A (ko) 가이드 와이어 도입관
JPH0321261A (ja) ガイドワイヤ交換用カテーテル及びガイドワイヤの交換方法
WO2007005386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on of a peripherally located fistula
JP2010188188A (ja) 移植片のためのデリバリ・システム
JP2011245328A (ja) Mpsセンサをカテーテル上に取り付け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H11512640A (ja) 生体内の予め選ばれた解剖学的部位で親密に連合した血管の間に要求あり次第瘻を生じさせるためのカテーテル装置および方法論
CN110141409A (zh) 一种分叉型覆膜支架输送用导丝组件
US7901425B2 (en) Iliac bifurcation balloon catheter
CN219207504U (zh) 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
JP4326801B2 (ja) 内視鏡的補綴物案内システム
CN114767327A (zh) 动脉支架术用于内脏动脉重建的磁导航导管及导航方法
Gonzalez et al. Endovascular placement of a ventriculoatrial shunt
CN219207348U (zh) 一种血管腔内支架术中分支血管定位的磁导航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