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6174U - 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 - Google Patents

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6174U
CN219206174U CN202223352721.8U CN202223352721U CN219206174U CN 219206174 U CN219206174 U CN 219206174U CN 202223352721 U CN202223352721 U CN 202223352721U CN 219206174 U CN219206174 U CN 219206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iece
middle ring
cover
f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27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信村
黄健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shike Kunshan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shike Kunshan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shike Kunshan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shike Kunshan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27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6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6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6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属于杯盖技术领域。该结构在弹盖本体上与铰接处相对的面上形成有滑片限位让位区;限位件的外周侧面上定位设有一卡扣件,该卡扣件上形成有与设于上盖底部处的第一卡钩配合使用的第二卡钩;卡扣件上开设有导向通孔,导向通孔内周向限位活动穿设有一能够在导向通孔内沿轴向弹性往复移动的滑片,滑片上的滑片凸起穿设出导向通孔后容置于滑片限位让位区内并在该滑片限位让位区内移动,以实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的卡合与解锁。该结构设置于杯盖侧面,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弹盖式杯盖的上锁和解锁。

Description

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盖上锁解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属于杯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盖水杯用于盛装液体,其盖体的设置能够方便人们在水杯保持密封的状态下携带外出。目前市面上的水杯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通常由杯体和杯盖构成,杯体设有装水的内腔,杯盖一般连接在杯口处。从开盖饮水口方式来区别的话,水杯主要包括弹盖式水杯、旋盖式水杯以及弹旋盖两用水杯,其中弹盖式水杯和弹旋盖两用水杯的杯盖在使用时,弹盖与上盖之间的开盖方式大多为利用卡扣之间的扣合实现,而在弹盖与上盖之间通常会设置安全锁结构,以保证误碰情况下弹盖和上盖之间不会被打开。现有技术中,该上锁解锁结构较为复杂,且操作不便,有时需要双手操作,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该结构用于弹盖侧面上锁解锁时非常便于操作,且结构较为简单,适用于保温杯盖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包括铰接设置的上盖和弹盖本体,
所述上盖底部形成有第一卡钩;
所述弹盖本体与铰接处相对的周向外侧面上形成有滑片限位让位区;该滑片限位让位区的外周侧面上定位设有一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上形成有与第一卡钩配合使用的第二卡钩;
所述卡扣件上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导向通孔,该导向通孔内周向限位活动穿设有一能够在导向通孔内沿轴向弹性往复移动的滑片,滑片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滑片凸起,该滑片凸起穿设出导向通孔后容置于滑片限位让位区内并在该滑片限位让位区内移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卡扣件上对应所述导向通孔处固设有一沿轴向设置的滑片导向杆,所述滑片凸起穿设过导向通孔后活动套设于该滑片导向杆上,且该滑片导向杆上套设有一夹设于滑片凸起下部与卡扣件底部之间的纵向弹性件弹簧。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弹盖本体上固设有一限位件,所述滑片限位让位区形成于所述限位件的周向外侧面上;且所述卡扣件定位设于所述限位件的外周侧。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滑片限位让位区内形成有凸起于限位件表面的限位凸起和凹陷于限位件表面的让位凹槽,限位凸起位于让位凹槽上部;锁合时所述滑片凸起触接并限位于所述限位凸起处;解锁时所述滑片凸起让位并位于所述让位凹槽内。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限位件为固定卡设于所述弹盖本体周向侧面上的限位块,所述卡扣件为周向限位卡设于限位块前端面上的按键,该按键能够沿径向弹性远离或靠近所述限位块,且所述按键的顶部沿轴向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卡钩。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按键与所述弹盖本体之间定位夹设有一横向复位弹性件,所述滑片活动触接于所述按键外表面并带动按键向限位件移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限位块包括限位底板和位于该限位底板上的限位背板,所述限位底板上沿轴向向上形成有呈凵字型按键限位部,所述按键布设并限位于该按键限位部内。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限位背板的前端面顶部向外凸起构成所述限位凸起,所述限位背板上位于限位凸起下方对应按键限位部处内凹构成所述让位凹槽。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限位件为固定设于所述弹盖本体底部的内中环,所述卡扣件为径向限位设于内中环上的外中环,该外中环能够沿周向相对内中环弹性转动和复位,且所述外中环的顶部沿轴向向上延伸形成有所述第二卡钩。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内中环形成有L型凹槽,该L型凹槽的转折处构成所述限位凸起,该L型凹槽的横向边构成所述让位凹槽。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滑片凸起的末端形成有便于止挡于限位凸起处的直型止挡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内中环与所述外中环之间沿周向间隔定位夹设有若干周向复位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在弹盖本体上设置滑片限位让位区、卡扣件、滑片,利用按压或拨动滑片在滑片限位让位区内移动进行限位动作和让位动作,实现卡扣件相对弹盖本体的位移来进行上盖卡钩和卡扣件卡钩之间的自动上锁和解锁,其设置于杯盖侧面,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例1相关图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限位件和卡扣件组装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限位件和卡扣件组装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弹盖本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弹盖本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按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按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上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2相关图例: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上锁解锁部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弹盖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内中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外中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滑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上盖;101-第一卡钩;
200-弹盖本体;201-弹盖上本体;202-弹盖下本体;203-出水口;204-弹盖搭接边;204a-侧翼卡槽;204b-限位钩;205-弹盖饮水口面;
300-限位件;301-滑片限位让位区;301a-限位凸起;301b-让位凹槽;
3001-限位块;3001a-限位底板;3001b-限位背板;3001c-侧翼;3001d-按键限位部;3001e-倒钩;
3002-内中环;3002a-卡槽;3002b-定位柱;3002c-限位通孔;
400-卡扣件;401-第二卡钩;402-导向通孔;403-滑片导向杆;404-纵向弹性件;
4001-按键;
4002-外中环;4002a-卡柱;
500-滑片;501-滑片凸起;501a-直型止挡部;
600-横向复位弹性件;
700-周向复位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一
参见说明书附图1-9。
本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包括铰接设置的上盖100和弹盖本体200。参见图4-图5所示,弹盖本体200为一体式结构,其包括弹盖上本体201和固定连接于弹盖上本体底端面上的弹盖下本体202,弹盖上本体201呈凹盆状结构,弹盖下本体202呈圆筒状结构,出水口203形成于该凹盆状结构的底部贯通弹盖上本体和弹盖下本体。其中,弹盖上本体凹盆状结构的顶部边缘沿轴向向外翻折形成弹盖搭接边204,该弹盖搭接边上部朝向饮用者方向的外周面形成有呈内凹弧形面的弹盖饮水口面205,该弹盖搭接边下部向下延伸形成用于设置本具体实施例所记载自动上锁解锁结构的部分。
本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自动上锁解锁结构,设置于上述弹盖搭接边下部与铰接对应位置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弹盖本体200与铰接处相对的周向外侧面上形成有滑片限位让位区301,该滑片限位让位区301可以直接设置在弹盖本体200的弹盖搭接边204下部的外周侧面上,且设置位置于铰接处相对应;也可以另外在弹盖本体200上可拆卸卡设有一限位件300,在该限位件与铰接处相对的面上形成滑片限位让位区301。无论采用哪种结构,滑片限位让位区301内均形成有凸起于限位件300表面的限位凸起301a和凹陷于限位件表面的让位凹槽301b,限位凸起位于让位凹槽上部。
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在弹盖本体200上可拆卸卡设有一限位件300的方式进行。该限位件300为固定卡设于弹盖本体200周向侧面上的限位块3001,参见图6,该限位块3001包括限位底板3001a和位于该限位底板上的限位背板3001b。限位背板3001b呈与弹盖搭接边201弯曲度匹配的弧面板,该弧面板周向的两侧向外伸展突出,形成用于卡合于弹盖本体内周壁上的侧翼3001c,同时弹盖本体的弹盖搭接边内周侧上形成有供侧翼卡接其中的侧翼卡槽204a,侧翼卡接于侧翼卡槽中实现限位块相对弹盖本体周向位置的固定。限位底板3001a为限位背板底部朝外侧径向延伸形成的平面板,该平面板上沿轴向向上形成有呈凵字型结构的按键限位部3001d,该按键限位部用于布设按键4001并在周向限位该按键;其中按键限位部3001d两侧边的顶部分别形成有一钩体沿周向向外的倒钩3001e,同时弹盖本体的弹盖搭接边内对应该两倒钩3001e处形成有限位钩204b,倒钩卡设于限位钩处实现限位块相对弹盖本体轴向位置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中,限位块3001上的滑片限位让位区301形成于限位背板3001b的前端侧面上,参见图6。该限位背板3001b的前端面顶部向外凸起形成一凸块,该凸块构成前述的限位凸起301a,限位背板3001b的前端面上位于限位凸起301a下方对应按键限位部3001d处内凹构成前述让位凹槽301b。
参见图9所示,上盖100底部形成有第一卡钩101,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钩设置为一个,且设置于上盖内周侧壁上,该第一卡钩的钩体沿径向朝内侧设置。
限位件300的外周侧面上定位设有一卡扣件400,本具体实施例中,卡扣件400为周向限位卡设于限位块3001前端面上的按键4001。参见图3、图7-图8,该按键4001呈形状与弹盖本体的弹盖搭接边204曲面度匹配的弧面板,该弧面板在周向方向上的尺寸及形状与限位块300上的按键限位部3001d的尺寸和形状匹配,按键恰容置于按键限位部内,实现按键在限位块上的周向限位;此外按键4001的顶部沿轴向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卡钩401,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卡钩的钩体沿径向朝外设置,与第一卡钩配合使用。
参见图2-图3,按键4001上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导向通孔402,该导向通孔位置正对滑片限位让位区301内限位凸起301a位置处,且导向通孔宽度方向尺寸不大于滑片限位凸起宽度方向尺寸。
导向通孔402内周向限位活动穿设有一能够在导向通孔内沿轴向弹性往复移动的滑片500,滑片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滑片凸起501,该滑片凸起501穿设出导向通孔402后容置于滑片限位让位区301内并在该滑片限位让位区内移动。
本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7,按键4001上对应导向通孔402处固设有一沿轴向设置的滑片导向杆403,滑片凸起501穿设过导向通孔402后活动套设于该滑片导向杆403上,且该滑片导向杆403上套设有一夹设于滑片凸起501下部与按键4001底部之间的纵向弹性件404。滑片凸起501的宽度与导向通孔402的宽度匹配,使滑片凸起在导向通孔的宽度方向上与导向通孔之间没有相对位移,以实现滑片在导向通孔内的周向限位。此外,按键4001能够沿径向弹性远离或靠近限位块3001,具体结构可以是在4001按键与弹盖本体200之间定位夹设有一横向复位弹性件600,滑片500活动触接于按键4001外表面并带动按键向限位件移动。上述纵向弹性件404和横向复位弹性件600,可以采用弹簧,也可以使用弹性体制备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橡胶套、硅胶套等。
本具体实施例所述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操作时动作如下:
上盖100与弹盖本体200锁合状态下,位于弹盖本体与按键4001之间的横向复位弹性件600处于自由伸展状态,此时按键4001上的第二卡钩401与上盖100上的第一卡钩101之间卡合,实现上盖与弹盖本体之间的锁合;且此时纵向弹性件404处于自由伸展状态,滑片500在该纵向弹性件作用下位于滑片限位让位区301的限位凸起301a处,此时滑片凸起501触接并限位于限位凸起301a处,此时若按压滑片500,由于滑片凸起501直接抵在限位凸起301上,滑片不会被按动,进而无法带动按键动作,则无法实现弹盖本体与上盖的解锁。
需要对上盖100和弹盖本体200进行解锁时,向下拨动滑片500,滑片在导向通孔402内沿滑片导向杆403向下移动并压缩纵向弹性件404,向下移动后滑片凸起501从滑片限位让位区的限位凸起301a处移动到下方的让位凹槽301b处,接着沿径向向内按压滑片500,使滑片凸起501进入让位凹槽301b内,由于滑片触接于按键4001外表面,因此带动按键4001向内移动,同时压缩横向复位弹性件600;按键4001随滑片500向内移动时,带动第二卡钩401脱离第一卡钩101,实现弹盖本体与上盖的解锁。解锁完成后,放开滑片500,则纵向弹性件404和横向复位弹性件600复位。
在开盖状态下需要对上盖100和弹盖本体200进行上锁时,将上盖向弹盖本体扣合,上盖的第一卡钩101抵于按键的第二卡钩401上,带动按键沿径向向内移动并压缩横向复位弹性件600;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扣合到位后,横向复位弹性件600复位,使按键上第二卡钩始终抵紧于上盖的第一卡钩处,从而实现上锁。
具体实施例二
参见说明书附图10-16。
本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包括铰接设置的上盖100和弹盖本体200。参见图10-12,本具体实施例中弹盖本体200的结构与具体实施一中弹盖本体的主要结构基本一致,均包括弹盖上本体201、弹盖下本体202、出水口203、弹盖搭接边204和弹盖饮水口面205,且上述五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与具体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具体实施例一中弹盖搭接边204向下延伸的尺寸较大,自动上锁解锁结构设置于该弹盖搭接边204上;而本具体实施例中弹盖搭接边仅形成了弹盖饮水口面,并未向下延伸。即本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并未设置在弹盖搭接边上,而是直接设置在弹盖搭接边204下方处。
本具体实施例所述结构的详细内容如下所述:
弹盖本体200上固设有一限位件300,该限位件与铰接处相对的面上形成有滑片限位让位区301。滑片限位让位区301内形成有凸起于限位件表面的限位凸起301a和凹陷于限位件表面的让位凹槽301b,限位凸起位于让位凹槽上部。此外,也可以不在弹盖本体200上固设限位件300,此时仅需要采用具体实施例一中的弹盖本体的结构,即将弹盖本体的弹盖搭接边自弹盖饮水口面继续向下延伸即可,在该向下延伸的弹盖搭接边外周侧面上与铰接处对应处开设滑片限位让位区301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在弹盖本体200上定位设有一限位件300的方式进行,此时不需要将弹盖本体的弹盖搭接边上弹盖饮水口面向下延伸。该限位件300为固定设于弹盖本体200底部的内中环3002,具体的,弹盖本体200的弹盖搭接边204的底部通过熔接、焊接、卡接或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有一与弹盖搭接边204匹配的呈环形的内中环3002。参见图13,内中环3002的外周侧壁上对应弹盖本体和上盖铰接处形成有L型凹槽,该L型凹槽为本具体实施例的滑片限位让位区301。该L型凹槽包括沿内中环轴向开设的竖向槽和沿内中环周向开设的横向槽,该竖向槽和横向槽连通,其中L型凹槽的转折处(即拐角处)构成限位凸起301a,其中L型凹槽的横向槽构成让位凹槽301b,限位凸起301a位于让位凹槽的上方处,且该限位凸起301a位于内中环轴向靠上部位处。
参见图16,上盖100底部形成有第一卡钩101,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钩设置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一卡钩间隔形成于上盖内周侧壁上,第一卡钩的钩体沿上盖内周侧壁周向方向设置,且所有钩体的朝向均一致。
限位件300的外周侧面上定位设有一卡扣件400,该卡扣件上形成有与第一卡钩401配合使用的第二卡钩401。本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3和图14,卡扣件400为径向限位设于内中环3002上的外中环4002,该外中环能够沿周向相对内中环弹性转动和复位,且外中环的顶部沿轴向向上延伸形成有与第一卡钩位置及数量对应的第二卡钩401,该第二卡钩的钩体方向均沿外中环周向设置,且钩体方向均与第一卡钩的钩体方向相反。外中环4002和内中环3002之间具体的扣合结构可以是如下所述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结构,如,外中环4002扣合在内中环3002上,通过内中环和外中环上设置的相互匹配的环形限位筋进行内中环和外中环在轴向方向上的限位,且内中环和外中环卡合后在径向方向上尺寸匹配使二者卡合后径向上没有位移,这样外中环和内中环仅在周向方向上有相对位移。更具体的,外中环4002能够沿周向相对内中环3002弹性转动和复位的结构,可以是在内中环3002与外中环4002之间沿周向间隔定位夹设有若干周向复位弹性件700,该周向复位弹性件可以是弹簧、卡簧、采用弹性体如橡胶或硅胶等形成的弹性柱等,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类似的技术方案。该外中环和内中环在周向上能够相对弹性转动和复位的结构,并非本申请请求保护范围,仅为公开充分举如下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13,内中环3002的外周侧壁上间隔内凹形成有若干卡槽3002a,每个卡槽内形成有凸起于卡槽表面的用于定位周向复位弹性件700(本实例中采用卡簧)的定位柱3002b,且该卡槽沿周向一侧形成有限位通孔3002c,卡簧的一端引脚向上穿设并限位于该限位通孔内。外中环4002的外周侧壁上对应该卡槽位置处沿轴向设置卡柱4002a,卡簧的另一端引脚向下止顶于卡柱的侧壁上。在内中环和外中环发生相对转动时,卡簧在卡槽内被压缩;需要内中环和外中环复位时,卡簧利用被压缩时产生的弹性力复位。
外中环4002上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导向通孔402,该导向通孔的设置位置为在周向复位弹性件处于松弛状态下时,正对滑片限位让位区301的L型凹槽的竖向槽处。导向通孔402内周向限位活动穿设有一能够在导向通孔402内沿轴向弹性往复移动的滑片500,滑片500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滑片凸起501,该滑片凸起501穿设出导向通孔402后容置于滑片限位让位区301内并在该滑片限位让位区内移动,以实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的卡合与解锁。
本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4,外中环4002上对应导向通孔402处固设有一沿轴向设置的滑片导向杆403,滑片凸起501穿设过导向通孔402后活动套设于该滑片导向杆403上,且该滑片导向杆403上套设有一夹设于滑片凸起501下部与外中环4002底部之间的纵向弹性件404。滑片凸起501的宽度与导向通孔402的宽度匹配,使滑片凸起在导向通孔的宽度方向上与导向通孔之间没有相对位移,以实现滑片在导向通孔内的周向限位。此外,滑片凸起501的末端形成有便于止挡于限位凸起301a处的直型止挡部501a,该直型止挡部的宽度与L型凹槽竖向槽的宽度匹配,使该直型止挡部恰容置于竖向槽内并能在竖向槽内滑动。上述纵向弹性件可以采用弹簧,也可以使用弹性体制备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橡胶套、硅胶套等。
本具体实施例所述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操作时动作如下:
由于内中环与弹盖本体固定连接,因此将内中环与弹盖看作一个整体,以下描述中,提至弹盖本体均指弹盖本体和内中环的整体。
上盖100与弹盖本体200锁合状态下,位于内中环4001和外中环4002之间的周向复位弹性件700处于自由伸展状态,此时外中环4002上的第二卡钩401与上盖100上的第一卡钩101之间卡合,实现上盖与弹盖本体之间的锁合;且此时纵向弹性件404处于自由伸展状态,滑片500在该纵向弹性件作用下位于滑片限位让位区30的L型凹槽的限位凸起301a处,此时滑片凸起501的直型止挡部501a的侧边触接并限位于限位凸起301a处,无法在周向上拨动滑片500,进而无法带动外中环4001相对内中环转动,因此无法使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之间实现脱钩,即无法实现弹盖本体与上盖的解锁。
需要对上盖100和弹盖本体200进行解锁时,向下拨动滑片500,滑片在导向通孔402内沿滑片导向杆403向下移动并压缩纵向弹性件404,向下移动后滑片凸起501的直型止挡部501a沿L型凹槽的竖向槽向下移动实现对限位凸起301a的避让,然后沿L型凹槽的横向槽拨动滑片500,使直型止挡部501a进入让位凹槽301b内,由于滑片触接于外中环4002导向通孔的内侧壁,因此带动外中环4002在周向方向上相对内中环3002移动,同时压缩周向复位弹性件700;外中环4002随滑片500向内移动时,带动第二卡钩401脱离第一卡钩101,实现弹盖本体与上盖的解锁。解锁完成后,放开滑片500,则纵向弹性件404和周向复位弹性件700复位。
在开盖状态下需要对上盖100和弹盖本体200进行上锁时,将上盖向弹盖本体扣合,上盖的第一卡钩101抵于按键的第二卡钩401上,带动外中环4002沿周向相对内中环3002发生移动同时压缩周向复位弹性件700;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扣合到位后,周向复位弹性件700复位,使外中环上第二卡钩始终抵紧于上盖的第一卡钩处,从而实现上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包括铰接设置的上盖(100)和弹盖本体(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底部形成有第一卡钩(101);
所述弹盖本体(200)与铰接处相对的周向外侧面上形成有滑片限位让位区(301);该滑片限位让位区的外周侧面上定位设有一卡扣件(400),所述卡扣件上形成有与第一卡钩配合使用的第二卡钩(401);
所述卡扣件上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导向通孔(402),该导向通孔内周向限位活动穿设有一能够在导向通孔内沿轴向弹性往复移动的滑片(500),滑片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滑片凸起(501),该滑片凸起穿设出导向通孔后容置于滑片限位让位区内并在该滑片限位让位区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400)上对应所述导向通孔(402)处固设有一沿轴向设置的滑片导向杆(403),所述滑片凸起穿设过导向通孔后活动套设于该滑片导向杆上,且该滑片导向杆上套设有一夹设于滑片凸起下部与卡扣件底部之间的纵向弹性件弹簧(4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盖本体(200)上固设有一限位件(300),所述滑片限位让位区(301)形成于所述限位件(300)的周向外侧面上;且所述卡扣件(400)定位设于所述限位件(300)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限位让位区(301)内形成有凸起于限位件表面的限位凸起(301a)和凹陷于限位件表面的让位凹槽(301b),限位凸起位于让位凹槽上部;锁合时所述滑片凸起(501)触接并限位于所述限位凸起(301a)处;解锁时所述滑片凸起(501)让位并位于所述让位凹槽(301b)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0)为固定卡设于所述弹盖本体周向侧面上的限位块(3001),所述卡扣件(400)为周向限位卡设于限位块前端面上的按键(4001),该按键能够沿径向弹性远离或靠近所述限位块,且所述按键的顶部沿轴向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卡钩(4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4001)与所述弹盖本体(200)之间定位夹设有一横向复位弹性件(600),所述滑片(500)活动触接于所述按键(4001)外表面并带动按键向限位件(300)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001)包括限位底板(3001a)和位于该限位底板上的限位背板(3001b),所述限位底板上沿轴向向上形成有呈凵字型按键限位部(3001d),所述按键布设并限位于该按键限位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背板(3001b)的前端面顶部向外凸起构成所述限位凸起(301a),所述限位背板上位于限位凸起下方对应按键限位部处内凹构成所述让位凹槽(301b)。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0)为固定设于所述弹盖本体底部的内中环(3002),所述卡扣件(400)为径向限位设于内中环上的外中环(4002),该外中环能够沿周向相对内中环弹性转动和复位,且所述外中环的顶部沿轴向向上延伸形成有所述第二卡钩(4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中环(3002)形成有L型凹槽,该L型凹槽的转折处构成所述限位凸起(301a),该L型凹槽的横向边构成所述让位凹槽(301b)。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凸起(501)的末端形成有便于止挡于限位凸起处的直型止挡部(501a)。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中环(3002)与所述外中环(4002)之间沿周向间隔定位夹设有若干周向复位弹性件(700)。
CN202223352721.8U 2022-12-14 2022-12-14 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 Active CN219206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2721.8U CN219206174U (zh) 2022-12-14 2022-12-14 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2721.8U CN219206174U (zh) 2022-12-14 2022-12-14 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6174U true CN219206174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2721.8U Active CN219206174U (zh) 2022-12-14 2022-12-14 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6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06174U (zh) 弹盖式杯盖自动上锁解锁结构
CN212277328U (zh) 一种移动照明设备上带锁的电池盖机构
KR19980701587A (ko) 착탈 가능한 금속제 체결구 및 착탈 가능한 금속제 체결구를 구비한 파일(Detachable Metal Binder and File with the Detachable Metal Binder)
CN201571590U (zh) 座椅安全带卡扣
CN210319889U (zh) 一种led灯条快速自锁卡扣
CN210766066U (zh) 一种手持式熨烫机的水箱拆装结构
CN214062636U (zh) 一种箱包用固定锁
CN217381134U (zh) 基于双重卡接的按钮式卡扣装置
CN217812876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扣锁
CN210192257U (zh) 一种儿童锁盒子
US20030041741A1 (en) Separable handle for cooking vessel and cooking vessel
CN211165963U (zh) 便携式热敏打印机机芯及便携式热敏打印机
CN214048384U (zh) 一种下压开盖结构的盖子
CN211354886U (zh) 一种自锁盖以及自锁水杯
CN216416717U (zh) 一种水杯
CN219864532U (zh) 一种翻盖结构门锁
CN212671398U (zh) 一种门把固定器
CN219940274U (zh) 双饮口式阻水杯盖及水杯
CN214058514U (zh) 一种推动式开盖结构的盖子
CN215754066U (zh) 容器盖和容器
CN215650382U (zh) 杯盖结构
CN215190770U (zh) 一种按压手柄
CN218186171U (zh) 一种杯盖及弹跳杯
CN215382980U (zh) 一种防误开锁扣盖
CN219460819U (zh) 水杯的快速开盖结构及便携式开盖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