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5938U -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5938U
CN219205938U CN202220958311.9U CN202220958311U CN219205938U CN 219205938 U CN219205938 U CN 219205938U CN 202220958311 U CN202220958311 U CN 202220958311U CN 219205938 U CN219205938 U CN 219205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liquid
bullet
storage bullet
bell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83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伟
李沛明
周梦浩
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9583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593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3900 priority patent/WO202320723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5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5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储液弹和主机本体,主机本体具有一个部分容纳储液弹的储液弹安装腔;储液弹呈圆柱状,其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的外轮廓均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储液弹安装腔内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当储液弹安装在储液弹安装腔内后,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对应配合在一起,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凸起部对应配合在一起;储液弹正好准确地安装在主机本体内,此时,发热片与导液装置相接触,方便对雾化液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液弹具有良好的防伪识别作用,并且方便盲插在主机本体内。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背景技术
电子烟主要包括烟杆和烟弹两部分,烟弹插入烟杆进行使用。现有技术中,烟杆可以与多种品牌的烟弹配合使用,由于烟弹的质量差异较大,如果不是配套的烟弹与烟杆一起使用,会出现损坏烟杆、用户体验不好的现象,因此增加烟杆和烟弹的防伪识别使烟杆和烟弹配套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器中储液弹缺乏防伪识别、储液弹和主机本体需要配套使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储液弹和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具有一个部分容纳所述储液弹的储液弹安装腔;所述储液弹呈圆柱状,其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的外轮廓均为连续、光滑的曲面,所述储液弹安装腔内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形状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数量为3-8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高度为0.3mm~2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数量为4~5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高度为0.7mm~1.0mm。
优选的,所述储液弹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片以及固定所述发热片的发热支架,所述第二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布设在所述发热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储液弹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仓,在所述储液仓的底部设置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外侧包裹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内部嵌设有导液装置,所述导液装置与所述发热组件相对应;所述导液装置的中间设置有中心孔,在所述储液弹安装腔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孔相对应、用于打开所述单向阀的顶针;所述顶针垂直固定在所述发热支架上,并且所述顶针从所述发热片的中心穿过;所述主机本体内部还设置有电池和以及与电池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所述储液弹呈圆柱状,其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的外轮廓均为连续、光滑的曲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形状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数量为4~5个,顶部高度为0.7mm~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储液弹和主机本体,主机本体具有一个部分容纳储液弹的储液弹安装腔;储液弹呈圆柱状,其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的外轮廓均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储液弹安装腔内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当储液弹安装在储液弹安装腔内后,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对应配合在一起,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凸起部对应配合在一起;储液弹正好准确地安装在主机本体内,此时,发热片与导液装置相接触,方便对雾化液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液弹具有良好的防伪识别作用,并且方便盲插在主机本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储液弹安装在主机本体内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储液弹未安装在主机本体内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储液弹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储液仓和气道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储液仓和气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封油盖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储液弹顶盖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储液弹和主机本体装配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储液弹和主机本体未装配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单向阀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储液弹的立体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储液弹的仰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主机本体的上套管分解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主机本体的下套管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安装支架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发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顶针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发热支架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发热支架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凸起部配合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咪座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中咪座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21所示,电子雾化器包括储液弹1和主机本体2,主机本体2具有一个部分容纳储液弹1的储液弹安装腔3。
如图3所示,储液弹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仓5,储液仓5与储液弹1一体成型,即储液仓5与储液弹1为一体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储液仓5与储液弹1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该方式提高了储液弹1的利用率,节省材料,无需进行安装储液仓5的步骤。
如图4至图6所示,储液弹1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璧106,该隔离璧106将储液弹1的内部隔离分开、形成相互独立的储液仓5和气道105。在本申请中,隔离璧106的一侧与储液弹1的内壁之间形成储液仓5,隔离璧106的另一侧则与储液弹1的内壁之间形成气道105,相对于单独在储液弹1的内部设置储液仓5和气道105,该方式简单可靠,节省成本。
进一步的,储液仓5的横截面为优弓形,气道105的横截面为劣弓形,这里的优弓形指的是大半圆形,劣弓形指的是小半圆形。
优选的,储液仓5的顶部设置有封油盖51,封油盖51的横截面形状与储液仓5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均为优弓形。封油盖51的侧面包括竖向弧面511和竖向平面512。在竖向平面512上设置有油盖凸起513,相应的,隔离璧106的顶部对应设置有油盖卡槽1061。当封油盖51插置在储液仓5内后,该油盖凸起513嵌设在油盖卡槽1061内。若要取出该封油盖51时,使用者可扣动该油盖凸起513以方便将封油盖51取出。封油盖51打开后能够向储液仓5内添加雾化液,方便储液弹1重复使用。
优选的,封油盖51为硅胶材质。
优选的,隔离璧106的顶面低于储液弹1的顶面,为安装储液弹顶盖102留有空间。
优选的,储液仓5的顶部可设置用于向储液仓5内注射雾化液的注油口或向上延申的注油管,而不采用上述封油盖51;注油口或注油管通过阻油塞封闭,需要向储液仓5注油时则取出阻油塞,注油口或注油管也可以设置在储液弹1的侧壁上。亦或是储液仓5的顶部为封闭的,该储液弹1只能使用一次,不能添加雾化液。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储液弹1的顶部设置有储液弹顶盖102,储液弹顶盖102位于封油盖51的上方。储液弹顶盖102上设置有出气孔103,储液弹顶盖102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气孔1021,出气孔103通过该过气孔1021与气道105连通。储液弹顶盖102在安装时,其过气孔朝向气道105。
进一步的,在图3中,储液仓5的底部设置有导液管6,储液仓5内雾化液从该导液管6流出。导液管6位于其所在储液弹1横截面的中心位置,导液管6与储液仓5之间通过锥形部52过渡连接,该锥形部52方便储液仓5的雾化液快速流入导液管6内。
进一步的,在图3中,导液管6的外侧包裹有单向阀7,单向阀7的内部嵌设有导液装置8,导液装置8的中间设置有中心孔81。
结合图8至图10,导液装置8与主机本体2内的发热组件4相对应,在储液弹安装腔3的底部还设置有与中心孔81相对应、用于打开单向阀7的顶针9,该顶针9能够穿过导液装置8中间的中心孔81从而将单向阀7打开,此时储液仓5内的雾化液经过导液管6流向导液装置8,导液装置8能够渗透雾化液,主机本体2内的发热组件4产生热量将雾化液雾化产生烟雾。
主机本体2内设置有电池15和控制电路板16,电池15用于向控制电路板16供电,控制电路板16与发热组件4电连接,用于控制发热组件加热。
可以看出,单向阀7只有被顶针9打开后,储液仓5内的雾化液才会向下流动,也就是储液弹1准确安装在主机本体2内部时,单向阀7才会被打开;当储液弹1从主机本体2内拔出时,单向阀7自动关闭,能够防止雾化液向下流动。
优选的,上述导液装置8可以是无纺布、玻璃棉、微孔陶瓷等,通过选择合适的材质加强雾化液的渗透效果。
进一步的,在图3中,锥形部52与储液弹1的底部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导气腔107,该导气腔107与气道105连通。储液弹1的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气孔104,每个进气孔104自储液弹1的底部内壁的下端向上延伸、并与导气腔107连通。雾化液雾化成烟雾后依次经过该进气孔104、导气腔107、气道105、过气孔1021、出气孔103,最后进入用户的口中。
如图11所示,单向阀7的内部设置有一层封油膜71,封油膜71位于导液管6的底面。在封油膜的中心设置有裂缝72,裂缝72在自然状态下收拢密闭,间隙狭小,不会漏液;裂缝72在被顶针9穿过时,发生形变,裂缝72之间的间隙增大,雾化液开始导液管6中向下流动。在图11中,裂缝72呈十字形,当然裂缝72也可是三叉星形状,即以封油膜中心向边缘延伸出三条缝隙,相邻的两条缝隙之间的夹角为120°;也可以是以封油膜中心向边缘均匀延伸出多条缝隙,例如四条缝隙(参考十字形裂缝)、五条缝隙、六条缝隙等。
在本申请中,进气口104具有两个以上,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等。进一步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优选进气孔104具有三个,沿储液弹1的底部内壁的周向均匀分布;即三个进气孔104呈120°储液弹1的内壁周向均匀分布,进气孔104的横截面为弧形。
主机本体2内的发热组件4产生热量将导液装置8内的雾化液雾化产生烟雾,烟雾从三个进气孔104进入气道105内。由于该三个进气孔104平均分布,使得烟雾进气更加均衡,冷凝液也不会在一个进气孔104聚集,而是平均分布在三个进气孔104,这样在进气孔104就不会产生较大的冷凝效果,相应的也就不会形成较大的水滴被吸入人体的口腔中。
进一步的,由于导液管6被单向阀7充分包裹,导液管6内的雾化液不会从缝隙中漏出进入至气道105内,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储液仓5内还设置有密封装置10,密封装置10用于密封导液管6,防止储液仓5内的雾化液沿导液管6向下流动,当顶针9打开单向阀7的同时,也将顶开密封装置10,使密封装置10不再密封导液管6。
可以看出,该密封装置10对导液管6的密封是一次性的,储液弹1首次安装在主机本体2内后,该密封装置10会被顶针9顶开并漂浮在雾化液中。而当储液弹1脱离主机本体2后,密封装置10则不再对导液管6起到密封的作用,或者说不能完全起到密封的作用。例如:当密封装置10的材质为金属并且储液弹1竖向放置时,密封装置10也会自然落在导液管6内进行堵塞,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但这种方式与密封装置10的材质和储液弹1的放置方向有关。
单向阀7则区别于密封装置10,当储液弹1脱离主机本体2后,单向阀7能够持续性的对该储液弹1进行密封,防止雾化液泄露。通常情况下,使用者待雾化液消耗完后,会将储液弹1取出,这样也就不会雾化液泄露的现象。但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每个用户,用户欲将雾化液未消耗完的储液弹1取出时,需要考虑雾化液是否会存在泄露。在本申请中,通过上述单向阀7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无论储液弹1内的雾化液是否被消耗完,储液弹1取出后均不会导致雾化液泄露,用户可随时取出储液弹1,无需担心雾化液泄露。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中,单向阀7本身就能够起到密封雾化液的作用,可以仅使用单向阀7进行密封雾化液,也可以在储液仓5内增加密封装置10,进一步增强初始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密封装置10与导液管6相适配,当导液管6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密封装置10的形状为球体;当导液管6的横截面为方形时,该密封装置10为正方体。密封装置1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根据导液管6的横截面与之适配。在本申请中,导液管6的横截面为圆形,密封装置10是球体。密封装置1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玻璃、硅胶、塑胶等,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的,结合图14和图15,主机本体2包括上套管21和下套管22。上套管2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可供储液弹1穿过的储液弹密封座11和储液弹限位套12。储液弹密封座11和储液弹限位套12均是中空的套件,与储液弹1的外径相适配,能够对储液弹1进行限位,保证顶针9能够准确对准中心孔81。
优选的,储液弹限位套12的底部还嵌设有密封垫13,密封垫13能够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
优选的,如图16所示,下套管2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支架14,安装支架1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发热组件4的第一安装腔141,安装支架14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15和控制电路板16的第二安装腔142,电池15和控制电路板16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6还与发热组件4电连接。
可以看出,上述提及的储液弹安装腔3是由储液弹密封座11和储液弹限位套12的中空部分以及第一安装腔141的一部分构成。储液弹安装腔3的底部设置有发热组件4,发热组件4具体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41内。
优选的,下套管22的上端还设置有安装支架限位套19,安装支架限位套19用于对安装支架14进行限位,防止安装支架14活动,也能起到外部装饰作用。
进一步的,结合图17,发热组件4包括发热片44以及固定发热片44的发热支架43,发热片44与控制电路板16电连接。当储液弹1准确安装在主机本体2内时,发热片44与导液装置8相接触,方便对雾化液进行加热。
优选的,发热片44通过导电引脚45固定发热支架43上以及与控制电路板16电连接。导电引脚45具有两个,发热片44固定在两个导电引脚45的顶部。发热片44的外轮廓可以是圆形、矩形等。
进一步的,顶针9垂直固定在发热支架43上,并且顶针9从发热片44的中心穿过。
如图18所示,顶针9整体呈杆状结构,顶针9的头部为尖端,在靠近顶针9的尾部设置有定位部91,定位部91套设在顶针9上,与顶针9一体成型。在图17中,定位部91的外轮廓为圆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矩形、棱形等。顶针9的头部也可以是平面或者圆角等形状。
进一步的,如图19和20所示,发热支架43为筒体结构,包括支架顶璧431和支架侧壁432。在支架顶璧431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与顶针9的定位部91相适配的定位槽433,定位槽433的中心设置有供顶针9的尾部穿过的固定孔434;支架顶璧431的下表面还对应设置有固定柱435,该固定孔434贯穿固定柱435。顶针9在安装时,顶针9的尾部插置在固定孔434内,通过过盈配合或者胶粘方式固定该顶针9的尾部。同时,顶针9的尾部插置在固定孔434后,顶针9的定位部91也正好安装在定位槽433内。
支架顶璧43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供导电引脚45穿过的引脚孔436,引脚孔436具有两个,关于定位槽433对称分布,并且引脚孔436贯穿支架顶璧431。在图18中,引脚孔436设置在定位槽433的左右两侧,导电引脚45穿过的引脚孔436后固定在固定柱435上。
支架顶璧43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气流导向柱437,气流导向柱437具有两个,关于定位槽433对称分布,气流导向柱437上设置有第一气流导向孔438,第一气流导向孔438贯穿支架顶璧431,在图18中气流导向柱437设置在定位槽433的上下两侧。在本申请中,用户在进行抽吸电子雾化器时,咪座42中咪头的气流消失,经过第一气流导向孔438向上流动。
支架顶璧431的下表面还垂直设置有安装柱439,安装柱439具有两个,对称分布。安装柱439的高度大于支架侧壁432的高度,即安装柱439露出支架侧壁432。
在申请中,引脚孔436、第一气流导向孔438、安装柱439并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三个、四个等;其中,引脚孔436的数量取决于导电引脚45的数量。
结合图12和图21,可以看出,储液弹1呈圆柱状,其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的外轮廓均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储液弹安装腔3内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401和第二凸起部402。当储液弹1安装在储液弹安装腔3内后,第一凸起部108与第二凹陷部401对应配合在一起,第一凹陷部109与第二凸起部402对应配合在一起;储液弹1正好准确地安装在主机本体2内,此时,发热片44与导液装置8相接触,方便对雾化液进行加热。
若不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液弹,而使用其他储液弹,那么其他储液弹安装在主机本体2内时,由于其不具备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或无法与该主机本体2配套,则其他储液弹1无法准确地安装在主机本体2内,这样会导致发热片44与导液装置8不接触或者接触不充分,无法对雾化液进行良好的加热。因此,该方式能够有效起到对储液弹1进行防伪和识别的作用,提醒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中配套的储液弹。
优选的,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形状相同,这里的形状相同是指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的外轮廓形状相同,并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起部108之间形成第一凹陷部109。并且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是由储液弹1通过环形二次曲线方程加工形成的,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数量上相同。
进一步的,第二凹陷部401和第二凸起部402布设在发热支架43上,具体而言,第二凹陷部401和第二凸起部402布设在支架顶璧431的上表面。
优选的,作为储液弹的第一个实施例,第一凸起部108的数量为3-8个,第一凸起部108的顶部高度为0.3mm~2mm,围绕储液弹1的底部均匀分布;第二凸起部402与第一凸起部108的数量和顶部高度相同,第一凹陷部109以及第二凹陷部401与第一凸起部108的数量相同,其底部高度与第一凸起部的顶部高度相同。
因此,储液弹1在安装在主机本体2内时,即使第一凸起部108与第二凹陷部401、第一凹陷部109与第二凸起部402没有完全配合在一起,由于第一凸起部108与第二凹陷部401、第一凹陷部109与第二凸起部的外轮廓均为光滑的曲面,会自动滑动发生旋转或是用户轻微旋动储液弹即可实现多个第一凸起部108与多个第二凹陷部401、多个第一凹陷部109与多个第二凸起部402一一卡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盲插的效果,操作方便简洁。
优选的,作为储液弹的第二个实施例,第一凸起部108的数量为4~5个,第一凸起部108的顶部高度为0.7mm~1.0mm。在本申请的附图中,第一凸起部108的数量为4个,第一凸起部108的顶部高度为0.7mm。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腔141的底部设置有咪座42,发热支架43固定在咪座42的上方。
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咪座42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上述安装柱439相适配的安装孔421,安装孔421贯穿整个咪座42,使得发热支架43上的安装柱可以插置在安装孔内,实现发热支架43的固定。
优选的,咪座42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凹槽422,在凹槽422的底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气流导向孔423。
咪座42内设置有咪头41,咪头41与控制电路板16电连接,咪头41能够检测气压变化。具体的,咪座42内部设置有咪头安装腔424,咪头41安装在咪头安装腔424内,第二气流导向孔425贯穿咪座42,咪头41能够检测第二气流导向孔425的气流变化。用户在进行抽吸电子雾化器时,咪头41内的气流先经过第二气流导向孔425再经过第一气流导向孔439向上流动,进而触发该咪头41,向控制电路板16传递电信号,控制电路板16向发热片44提供电流使雾化液加热雾化。
优选的,咪座42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两个过线孔426,过线孔426位于咪座42的下表面的边缘位置,并且过线孔426贯穿咪座42,过线孔426用于供导电线缆穿过,导电线缆的一端电连接控制电路板16,另一端电连接导电引脚45。
优选的,发热支架43的与下套管22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20。
下套管22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接口17,充电接口17与控制电路板16电连接,通过该充电接口17能够向电池15进行充电。
优选的,控制电路板16还连接有清除积碳开关,清除积碳开关可设置在下套管22的底部或者下套管22的侧壁上,当发热片44上积压较多积碳时,触发清除积碳开关,控制电路板16控制发热片44持续升温,温度升高至一定温度时,发热片44上的积碳被高温气化,从而完成积碳的清除。
优选的,清除积碳开关的类型可以是机械开关、静电触摸开关等,通过人为进行手动触发,例如:按压清除积碳开关数秒、拨动清除积碳开关、触摸清除积碳开关等。当然控制电路板16上也可以设置蓝牙模块,通过蓝牙模块实现与电子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之间的交互,在电子设备上通过信号触发该清除积碳的功能,例如:在电子设备上点击清除积碳的选项,控制电路板16接收该信号后控制发热片44持续升温,温度升高至一定温度时,发热片44上的积碳被高温气化,从而完成积碳的清除。在本申请中,既可以通过手动进行触发清除积碳,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触发清除积碳。
发热片44持续升温的时间可设定为10s~15s,在持续升温的过程中,积碳高温气化。
优选的,下套管22的底部还设置有底盖18,该充电接口17设置在底盖18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储液弹1是为了适配上述主机本体2,安装在上述主机本体2内后,主机本体2内的发热片44与储液弹内的导液装置8恰好充分接触,方便对储液弹1的雾化液进行加热。
储液弹1呈圆柱状,其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的外轮廓均为连续、光滑的曲面。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形状相同,这里的形状相同是指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的外轮廓形状相同,并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起部108之间形成第一凹陷部109。并且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是由储液弹通过环形二次曲线方程加工形成的,第一凸起部108和第一凹陷部109数量上相同。
第一凸起部108的数量为4~5个,顶部高度为0.7mm~1.0mm。优选第一凸起部108的数量为4个,顶部高度为0.7mm。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储液弹和主机本体,主机本体具有一个部分容纳储液弹的储液弹安装腔;储液弹呈圆柱状,其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的外轮廓均为连续、光滑的曲面,储液弹安装腔内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当储液弹安装在储液弹安装腔内后,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对应配合在一起,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凸起部对应配合在一起;储液弹正好准确地安装在主机本体内,此时,发热片与导液装置相接触,方便对雾化液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液弹具有良好的防伪识别作用,并且方便盲插在主机本体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储液弹和主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本体具有一个部分容纳所述储液弹的储液弹安装腔;所述储液弹呈圆柱状,其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的外轮廓均为连续、光滑的曲面,所述储液弹安装腔内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形状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数量为3-8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高度为0.3mm~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数量为4~5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高度为0.7mm~1.0mm。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弹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片以及固定所述发热片的发热支架,所述第二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布设在所述发热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弹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仓,在所述储液仓的底部设置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外侧包裹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内部嵌设有导液装置,所述导液装置与所述发热组件相对应;所述导液装置的中间设置有中心孔,在所述储液弹安装腔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孔相对应、用于打开所述单向阀的顶针;所述顶针垂直固定在所述发热支架上,并且所述顶针从所述发热片的中心穿过;所述主机本体内部还设置有电池和以及与电池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
9.一种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弹呈圆柱状,其底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的外轮廓均为连续、光滑的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形状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数量为4~5个,顶部高度为0.7mm~1.0mm。
CN202220958311.9U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Active CN219205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8311.9U CN219205938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PCT/CN2023/073900 WO2023207237A1 (zh) 2022-04-24 2023-01-30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8311.9U CN219205938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5938U true CN219205938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0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58311.9U Active CN219205938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5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7519B (zh) 电子烟
WO2017211137A1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8208935B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5876869A (zh) 一种电子烟
CN111134364A (zh) 扁形雾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扁形电子烟
CN112137168A (zh) 方便注液的电子雾化设备
CN209769001U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1434011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09619698B (zh) 电池装置及电子烟
CN217885074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WO2020228690A1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1685370A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19205938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CN113142673A (zh) 一种油芯分离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05848686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9537460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CN209769002U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09769000U (zh) 用于电子烟的电池装置及电子烟
CN108013509B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23207237A1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及用于电子雾化器的储液弹
CN111685371A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111685372A (zh) 用于电子烟的电池装置及电子烟
WO2022110541A1 (zh) 一种电子烟烟弹
CN215736906U (zh) 滑动组件和雾化器
CN211431065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