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4759U - 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4759U
CN219204759U CN202223515162.8U CN202223515162U CN219204759U CN 219204759 U CN219204759 U CN 219204759U CN 202223515162 U CN202223515162 U CN 202223515162U CN 219204759 U CN219204759 U CN 219204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triode
operational amplifier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151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恺
翁康元
桑建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Yuehu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Yuehu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Yuehu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Yuehu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151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4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4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4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第二电阻一端连接,第二电阻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反相端、第三电阻一端连接,第三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第一输入端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CN208210387U公开了一种常亮功能开关检测电路及智能感应灯,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后输出到检测电路和感应灯电源供电线路,当电源启动后,检测电路通过R2和R3电阻分压为MCU提供感应灯启动信号,实现常亮,但存在电源启动后,当感应灯线路出现供载不足或过压时,R2和R3分压的信号无法实现检测,仍为MUC提供启动信号,而感应灯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过热损毁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IN1、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反相端、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第一输入端IN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三极管D1、第二三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三极管D5、第六三极管D6、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三极管D1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D1基极和、第二三极管D2基极、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D2集电极和接地端连接,第二三极管D2发射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阴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阳极和电源连接,第四电阻R4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阳极和第一三极管D1发射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阴极和第五三极管D5发射极连接,第五三极管D5集电极和接地端连接,第五三极管D5基极和第五电阻R5一端、第六三极管D6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六三极管D6基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连接,第六三极管D6集电极和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七三极管D7、第八三极管D8、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输出端OUT1,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和第一三极管D1集电极、第七三极管D7集电极连接,第六电阻R6另一端和第八三极管D8发射极连接,第七三极管D7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4耦合封装,第七三极管D7发射极和第八三极管D8基极、第七电阻R7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八三极管D8集电极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R8、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另一端和第一输入端IN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九PMOS管D9,所述第九电阻R9一端和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另一端和第九PMOS管D9栅极连接,第九PMOS管D9源极和第一输入端IN1连接,第九PMOS管D9漏极和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十电阻R10,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和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十一电阻R11,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和第九PMOS管D9栅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十发光二极管D10,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D10阳极和第九PMOS管D9漏极连接,第十发光二极管D10阴极和接地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少量元件实现感应灯供载不足以及过压导致的过热损毁的故障检测功能,并对感应灯线路故障的故障类型进行自动检测区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的检测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IN1、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反相端、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第一输入端IN1连接:
为防止感应灯无法检测供载不足以及过压导致的过热损毁情况,通过第一输入端IN1和感应灯电路供电电源正极连接,用于检测供电电源电压波动,第一运算放大器U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组成感应灯电压波动区间范围,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分压为第一运算放大器U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提供波动区间阈值线的电压信号,因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分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电压阈值信号大于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反相端电压阈值信号,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通过第一输入端IN1采集感应灯供电电压信号,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不存在信号输出时,代表电压波动超出上限,感应电路易烧毁,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无信号输出时,代表感应灯电源供载不足,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U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的故障信号状态实现供电波动故障指示。
具体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三极管D1、第二三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三极管D5、第六三极管D6、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三极管D1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D1基极和、第二三极管D2基极、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D2集电极和接地端连接,第二三极管D2发射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阴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阳极和电源连接,第四电阻R4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阳极和第一三极管D1发射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阴极和第五三极管D5发射极连接,第五三极管D5集电极和接地端连接,第五三极管D5基极和第五电阻R5一端、第六三极管D6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六三极管D6基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连接,第六三极管D6集电极和电源连接:
正常区间时,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信号分别到达第一三极管D1基极和第二三极管D2基极,第一三极管D1导通,使第二三极管D2因基极电位高于第二三极管D2发射极电位,第二三极管D2截止,第一三极管D1集电极电源信信号经第一三极管D1集电极、发射极、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三极管D5发射极到达第五三极管D5基极,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信号经第六三极管D6基极使第六三极管D6导通,第六三极管D6集电极电源信号经第六三极管D6集电极、发射极到达第五三极管D5基极和第五电阻R5,到达第五三极管D5基极信号使第五三极管D5截止,随后经第五电阻R5、接地端形成回路,第四发光二极管D4截止,供载不足时,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无信号,经第四发光二极管D4到达第五三极管D5发射极的电源信号经第五三极管D5基极、第五电阻R5、接地端形成回路,第四发光二极管D4导通,指示感应灯线路出现供载不足故障,过压时,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无信号输出,第三发光二极管D3阳极电源信号经第二三极管D2发射极、基极、到达第四电阻R4和第一三极管D1基极,到达第四电阻R4信号经接地端形成回路,同时信号还经第二三极管D2集电极、接地端形成回路,使第三发光二极管D3导通,指示感应灯线路过压故障,实现感应灯线路故障的自动检测区分。
具体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七三极管D7、第八三极管D8、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输出端OUT1,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和第一三极管D1集电极、第七三极管D7集电极连接,第六电阻R6另一端和第八三极管D8发射极连接,第七三极管D7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4耦合封装,第七三极管D7发射极和第八三极管D8基极、第七电阻R7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八三极管D8集电极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接:
为防止过压损毁以及供载不足,使线路不稳定导致元件损坏,第三发光二极管D3阳极电源信号经第二三极管D2发射极、基极、到达第四电阻R4和第一三极管D1基极,到达第一三极管D1基极信号再次放大后经第四发光二极管D4到达第五三极管D5发射极,因信号经第二三极管D2和第一三极管D1的二级放大后使第五三极管D5基极电位高于第六三极管D6发射极电位,第五三极管D5导通,实现过压和供载不足时的信号输出,而第四发光二极管D4和第七三极管D7耦合后,第七三极管D7集电极电源信号经第七三极管D7发射极到达第八三极管D8基极,第八三极管D8截止,第八三极管D8集电极无信号输出,第一输出端OUT1输出感应灯线路截断信号,截断元件可采用继电器、三极管以及MOS管关断等方式进行截断,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用于对第七三极管D7和第八三极管D8信号进行上拉。
具体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R8、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另一端和第一输入端IN1连接:
设置第一电容C1防止上电瞬间电压尖峰导致错误故障判断,第八电阻R8用于限流。
具体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九PMOS管D9,所述第九电阻R9一端和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另一端和第九PMOS管D9栅极连接,第九PMOS管D9源极和第一输入端IN1连接,第九PMOS管D9漏极和接地端连接:
考虑到第一输出端OUT1会因信号干扰发送错误截断信号,将第一输出端OUT1的截断信号发送由第九PMOS管D9漏极进行发送,无故障时,第四发光二极管D4和第七三极管D7无耦合,第八三极管D8导通使第六电阻R6端电源信号经第九电阻R9、第九PMOS管D9栅极的电位低于第九PMOS管D9源极电位,第九PMOS管D9导通,存在故障后,第八三极管D8的截止使第六电阻R6端电源信号经第九电阻R9、第九PMOS管D9栅极的电位低高于第九PMOS管D9源极导通负压差电位,第九PMOS管D9截止,第九PMOS管D9漏极无输出,提高信号干扰的容错率。
具体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十电阻R10,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和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设置第十电阻R10防止第一输入端IN1无连接时,第一电容C1无法放电。
具体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十一电阻R11,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和第九PMOS管D9栅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设置第十一电阻R11为第九PMOS管D9栅极寄生电容进行放电。
具体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十发光二极管D10,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D10阳极和第九PMOS管D9漏极连接,第十发光二极管D10阴极和接地端连接:
第九PMOS管D9无信号时,截断第十发光二极管D10信号输出,可将感应灯驱动线路正极与第九PMOS管D9漏极和第十发光二极管D10阳极之间进行连接,负极和接地端连接,或将第十发光二极管D10通过光电三极管耦合封装,对输出的信号进行隔离输出,通过控制光电三极管的实现感应灯驱动线路的闭断,上述方式将第一输出端OUT1进行开路,不进行连接。

Claims (8)

1.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第二电阻一端连接,第二电阻另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反相端、第三电阻一端连接,第三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第一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二三极管基极、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第四电阻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集电极和接地端连接,第二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阴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阳极和电源连接,第四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阳极和第一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阴极和第五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五三极管集电极和接地端连接,第五三极管基极和第五电阻一端、第六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六三极管基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六三极管集电极和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六电阻一端和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第七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和第八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七三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耦合封装,第七三极管发射极和第八三极管基极、第七电阻一端连接,第七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第八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一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第八电阻一端连接,第八电阻另一端和第一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九电阻、第九PMOS管,所述第九电阻一端和第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九电阻另一端和第九PMOS管栅极连接,第九PMOS管源极和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九PMOS管漏极和接地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一端和第八电阻一端连接,第十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一端和第九PMOS管栅极连接,第十一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十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阳极和第九PMOS管漏极连接,第十发光二极管阴极和接地端连接。
CN202223515162.8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 Active CN219204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5162.8U CN219204759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5162.8U CN219204759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4759U true CN219204759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6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15162.8U Active CN219204759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47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8997A (zh) * 2023-08-09 2023-09-05 深圳市锐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车记录仪远程快门控制装置
CN116749811A (zh) * 2023-08-10 2023-09-15 湖南艾德迅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8997A (zh) * 2023-08-09 2023-09-05 深圳市锐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车记录仪远程快门控制装置
CN116708997B (zh) * 2023-08-09 2023-10-27 深圳市锐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车记录仪远程快门控制装置
CN116749811A (zh) * 2023-08-10 2023-09-15 湖南艾德迅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器
CN116749811B (zh) * 2023-08-10 2023-10-31 湖南艾德迅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04759U (zh) 一种感应灯自动检测控制装置
CN202373957U (zh) 过压及欠压保护电路
CN211429601U (zh) 一种开路和短路检测电路及led开关电源控制系统
CN206041466U (zh) 一种带过温保护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01636799U (zh) 一种微波传感自动灯
CN102778849B (zh) 开关机控制电路、电子设备及开关机控制方法
CN208508514U (zh) 一种开关电路的短路保护电路
CN101616520A (zh) 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led开路保护电路
CN203872390U (zh) 恒流驱动器和buck恒流电路
CN113691116B (zh) 电源控制器启动控制系统
CN115497259A (zh) 一种模块化的防误报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CN209784800U (zh) 一种兼顾npn型和pnp型负载输出的保护电路
CN210112322U (zh) 一种功率可调的led驱动电源
CN211087037U (zh) 一种基于低压电流采集芯片的High-Side采集模式电路装置
CN210469797U (zh) 一种开关电源型光控led灯电路
CN104754837B (zh) 一种输入过压保护型恒流电源
CN208955639U (zh) 一种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
CN113595375A (zh) 一种开关电源残留电荷自动泄放线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67710B (zh) 一种变频器直流母线的短路保护电路
CN201467528U (zh) 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led开路保护电路
CN217060347U (zh) 一种直流输出对地绝缘检测电路及直流电源
CN109274064A (zh)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
CN219204746U (zh) 恒压调光短路保护电路以及led灯
CN220402007U (zh) 调光放电控制电路以及调光电源
CN220673376U (zh) 一种电源电压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