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4584U - 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4584U
CN219204584U CN202222963743.1U CN202222963743U CN219204584U CN 219204584 U CN219204584 U CN 219204584U CN 202222963743 U CN202222963743 U CN 202222963743U CN 219204584 U CN219204584 U CN 219204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display
light
facing
displa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37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龙
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637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4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4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4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相机包括显示组件,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单元、透光盖板和控制面板,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部分和非显示部分,非显示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显示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透光盖板设置于显示单元上方,以保护显示单元;控制面板包括触发器件和遮光盖板,触发器件用于在被触发时,输出触发信号至控制器,遮光盖板位于透光盖板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遮光盖板与非显示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控制面板的遮光盖板遮挡部分非显示部分,从视觉上将被遮挡的非显示部分作为控制面板的一部分,从而缩小黑边。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
背景技术
相机,例如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为了满足拍摄需求,会在相机上设置显示单元。
然而显示单元的一侧形成有非显示部分。例如,显示单元包括柔性电路板、控制芯片以及显示面板,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控制芯片和显示面板;控制芯片可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
此时,尽管将柔性电路板弯折设置,使得控制芯片位于显示面板的下方,以减少非显示部分的面积,但是仍旧有部分弯折的柔性电路板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存在较大面积的非显示部分,形成较大黑边,影响视觉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旨在解决:显示单元的一侧呈现较大的黑边,影响视觉体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部分和非显示部分,所述非显示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上方,以保护所述显示单元;以及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触发器件和遮光盖板;其中,所述触发器件用于在被触发时,输出触发信号至控制器,所述遮光盖板位于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遮光盖板与所述非显示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显示单元朝向所述透光盖板的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遮光盖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面与所述透光盖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面大致平齐。
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凹于所述显示单元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遮光盖板和所述显示单元的非显示部分之间设置有保护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为平面;
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平齐或者凹于所述显示部分;
和/或,所述遮光盖板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与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抵接且相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盖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所述第二部分、所述遮光盖板以及所述非显示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面为平面,所述遮光盖板的支撑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面抵接;
和/或,所述第一部分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为平面,与所述遮光盖板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侧面抵接且相适配;
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平齐或者凹于所述显示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盖板的材质与所述透光盖板的材质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器件包括触控装置、按键或者摇杆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器件为按键,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遮光盖板下方,以在所述遮光盖板凹陷变形时被触发。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相机,所述相机包括拍摄组件,用于获取图像;控制器,与所述拍摄组件连接;以及如上所述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组件用于显示所述拍摄组件获取的图像。
区别于相关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组件和相机,通过使遮光盖板和显示单元的非显示部分至少部分重叠,也即使用控制面板的遮光盖板遮挡部分非显示部分,从而可以从视觉上,将被遮挡的非显示部分作为控制面板的一部分,缩小显示单元的非显示部分的面积,从而缩小黑边,提升视觉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显示组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透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0、拍摄设备;1、壳体;2、显示组件;
21、显示单元;211、显示部分;212、非显示部分;
22、透光盖板;221、第一部分;222、第二部分;
23、遮光盖板;231、按键;
3、拍摄组件;4、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可应用于拍摄设备100。以所述拍摄设备100为相机为例,参照图1,所述相机包括包括壳体1、显示组件2、拍摄组件3和控制器(未图示),所述显示组件2可以嵌设于所述壳体1,所述拍摄组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1并用于获取图像,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拍摄组件3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显示组件2显示所述拍摄组件3获取的图像。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单元和控制面板,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部分211和非显示部分212,所述非显示部分212在第二方向Y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部分211在第二方向Y上的投影朝向第一方向X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
示例性地,第一方向X可以指:与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平行的方向,具体不做限定。例如,将显示画面垂直于地平线,此时垂直于地平线的方向并从显示单元画面的上端(或者下端)指向下端(或者上端)即为第一方向X。又例如,平行于地平线的方向并从显示单元画面的左端(或者右端)指向右端(或者左端的方向)。
示例性地,第二方向Y可以与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垂直。例如,从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指向用户的方向。
示例性地,显示部分可以是指显示面板,而非显示部分可以是指柔性电路板、控制芯片或者显示单元的其他无法显示画面的器件;显示部分也可以是指显示面板上可显示画面的部分,而显示面板上的非显示区域(例如阵列基板上的焊盘)和柔性电路板、控制芯片等均归类为非显示部分。其中,电路板或者控制芯片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布局设置,并不一定设置于显示部分的第一方向X上,斜下方或者其他方向均可以,只要满足沿第二方向Y,至少有非显示部分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部分的投影朝向第一方向X的一侧即可。
针对显示单元存在较大黑边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组件2的控制面板(未图示)至少包括一遮光盖板23;所述遮光盖板22与所述非显示部分212在第二方向Y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如此一来,在用户视角,部分非显示部分212被控制面板的遮光盖板22所遮挡,使得该非显示部分212在视觉上是控制面板的一部分,使得显示单元21的非显示部分212视觉上的面积缩小。需要说明的是,相比较使用壳体1或者普通的遮光板进行遮挡,视觉上壳体1或者普通的遮光板仍然会被认为是显示单元21边框的一部分,本申请使用的是控制面板的遮光盖板23进行遮挡,参照图4,由于控制面板(例如按键面板)本身存在一定的黑边,从而被遮挡的非显示部分B2与所述控制面板本身的黑边重叠,视觉上就会被认为是控制面板的一部分,从而减少了显示单元21的黑边。示例性地,所述遮光盖板可以被固定(或者可拆卸)安装在壳体上,并朝向显示单元方向延伸,以至少部分遮挡非显示部分21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面板的遮光盖板23和显示单元21的非显示部分212重叠,也即遮光盖板23遮挡显示单元21的至少部分非显示部分212,如此一来,如图4所示,在视觉上显示单元21的黑边仅仅为未被遮光盖板23遮挡的非显示部分B1,而被遮挡的非显示部分B2被认为是控制面板的一部分,从而减少了显示单元21的黑边。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朝向所述第二方向Y的一侧,以保护所述显示单元;且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显示单元朝向所述透光盖板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Y可以是指从显示单元指向透光盖板,且与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垂直的方向。所述遮光盖板位于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遮光盖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Y的面(例如顶面)与所述透光盖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Y的面(例如顶面)大致平齐。例如,参照图3,所述透光盖板22呈薄片长方体状,所述透光盖板22贴合于所述显示单元。所述遮光盖板23可以与所述透光盖板22衔接,以配合所述透光盖板22共同覆盖所述壳体1的正面。所述透光盖板22和所述遮光盖板23之间衔接紧密、过度平滑,提高一体化程度,改善所述透光盖板22和所述遮光盖板23之间出现晃动的问题,降低两者之间的割裂感。其中,所述透光盖板22可以是玻璃盖板或者其他透光材质的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盖板22和所述遮光盖板23为相同材质,降低在观感和手感上的差异,以增强一体化效果;例如,所述透光盖板22和所述遮光盖板23均为玻璃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盖板22和所述遮光盖板23一体化制作而成,所述遮光盖板23可通过在玻璃一侧喷涂油漆或者贴附遮光膜加工而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盖板22和所述遮光盖板23为不同材质,例如塑料,进而可以更好的区分遮光盖板22和显示单元21,在视觉上,更容易将被遮挡的非显示部分212作为控制面板的一部分,减少显示单元21的黑边。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盖板22包括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所述第二部分222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22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222与所述遮光盖板23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也即所述透光盖板22与所述遮光盖板23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投影部分重叠,即能够保留所述透光盖板22对所述非显示部分212的保护效果,又能够缩短所述遮光盖板23与所述显示部分211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间距,即缩小所述显示组件2的黑边,增强观感。其中,所述第一部分221可以完全覆盖所述非显示部分212,以保护充分非显示部分212的器件,当然也可以部分覆盖。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二部分222与所述遮光盖板23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第二部分222与所述非显示部分212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投影也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222与所述第一部分221通过胶水粘接,或者为一体加工而成,例如透光盖板呈薄片长方体状,通过在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侧磨出一个台阶面,形成所述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盖板为玻璃片。
如图3和图4所示,沿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第二部分22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221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二部分222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部分221的顶面,则所述透光盖板22与所述遮光盖板23重叠处,所述遮光盖板23可位于所述透光盖板22上方,所述第二部分222的顶面与所述遮光盖板23的支撑部分抵接,所述透光盖板22能够向上支撑所述遮光盖板23,改善所述遮光盖板23在外力的情况下向下挤压所述非显示部分212的问题,延长所述非显示部分212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一部分22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侧面能够被配置为与所述显示部分211平齐,即如图4中所示,B1等于零。从而当所述遮光盖板23抵靠于所述第一部分22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侧壁时,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遮光盖板23与所述显示部分211之间的间距为零,即所述遮光盖板23与所述显示部分211之间不存在黑边。但实际上,所述显示部分211的边缘处是无法显示的,存在固有黑边(例如柔性电路板和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连接焊点带来的黑边),因此通过使所述第一部分221的侧壁与所述显示部分211平齐,能够将黑边缩小为所述显示部分211的固有黑边。
在另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侧面凹于所述显示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侧面,即如图4中所示,B1小于零,以实现对所述显示部分211的固有黑边进行遮挡,该距离需小于所述显示部分211的固有黑边的宽度,以改善所述显示组件2的可视角度被所述遮光盖板23严重遮挡的问题。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22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侧面和所述第二部分222朝向所述第二方向Y的面(图中为顶面)均为平面,并且互相垂直,从而便于加工;并且当所述遮光盖板23抵靠时,对位简单;同时这种平面的设计使所述遮光盖板23能够与所述透光盖板22紧密接触,缩小缝隙。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22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侧面和所述第二部分222的顶面也可以为曲面、弧面或者其他形状,此处不做限定,所述遮光盖板23与所述第二部分222的重叠部分,即所述遮光盖板23的支撑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面相适配,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22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侧面相适配。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盖板23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反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部分221接触,以改善所述遮光盖板23和所述透光盖板22之间存在缝隙的问题;并且所述遮光盖板23的顶面与所述第一部分221的顶面大致平齐,从而所述透光盖板22与所述遮光盖板23的顶面衔接紧密,所述透光盖板22与所述遮光盖板23之间过度平滑,增强一体化程度,降低割裂感,提升手感和视觉观感。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遮光盖板23的底面与所述第二部分222的顶面接触,则当所述遮光盖板23受到下压力时,立即会受到来自所述第二部分222的反作用力,所述遮光盖板23不易向下凹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221的顶面与所述第二部分222的顶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遮光盖板23与所述透光盖板22重叠部分的厚度,从而当所述遮光盖板23的底面接触所述第二部分222的顶面时,所述遮光盖板23的顶面与所述第一部分221的顶面平齐。可选的,所述遮光盖板23的底面与所述第二部分222的顶面粘接,进一步提升所述透光盖板22与所述遮光盖板23之间的连接效果,改善所述透光盖板22与所述遮光盖板23互相晃动的问题。
参照图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透光盖板22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侧,凹于所述显示单元2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侧;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裁剪(切割)透光盖板22原本应该与所述显示单元21的非显示部分212重叠的至少部分区域,将该区域用于容纳遮光盖板23,使得遮光盖板23可以遮挡对应的所述非显示部分212,减小视觉上,显示单元32的非显示区域212。相比较上述的:“透光盖板22呈薄片长方体状,通过在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侧磨出一个台阶面,形成所述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使用裁剪(切割)透光盖板22的操作成本更低,产品良率也更高。
然而,透光盖板22被裁剪后,所述显示单元21的非显示部分212(例如柔性电路板或者控制芯片)凸出于所述透光盖板22,失去了透光盖板22的保护,容易被所述遮光盖板23挤压而导致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6所示,所述遮光盖板23与所述显示单元21的非显示部分212之间设置有保护板4,所述保护板4设置于所述透光盖板22朝向所述遮光盖板23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遮光盖板23下方、非显示部分212上方,所述保护板4用于保护所述非显示部分212。可选的,所述保护板4与所述透光盖板22通过胶水粘接。可选的,所述保护板4为PC(聚碳酸酯)片或者麦拉片。
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透光盖板22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侧面与所述显示部分211平齐。而当所述遮光盖板23抵靠于所述透光盖板22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侧壁时,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遮光盖板23与所述显示部分211之间的间距为零,即所述遮光盖板23与所述显示部分211之间不存在黑边或者仅为固有黑边。
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透光盖板22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的一侧面凹于所述显示部分211,以实现对所述显示部分211的固有黑边进行遮挡,该距离需小于所述显示部分211的固有黑边的宽度,以改善所述显示组件2的可视角度被所述遮光盖板23严重遮挡的问题。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盖板23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反方向的一侧与所述透光盖板22抵接且相适配,以改善所述遮光盖板23和所述透光盖板22之间存在缝隙的问题,提升视觉观感。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面板包括触发器件和遮光盖板23;所述触发器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触发器件用于在被触发时,输出触发信号至所述控制器,实现用户对相机的操作控制,触发器件可以是触控装置、按键或者摇杆中的一者或者多者组合。
例如,所述触发器件是触控装置,触控装置以触摸板为例进行说明,所述遮光盖板23和所述触摸板(未图示)可以沿第一方向X光滑过度,拼接为一体以形成一块完整的触摸板,并且遮光盖板23遮挡部分非显示部分212,减少显示单元在视觉上的黑边。在其他实施例中,遮光盖板23和触摸板沿第二方向Y也可以层叠设置。
又例如,所述触发器件是摇杆或者按键,所述遮光盖板23上可以包括遮光部(未图示)和通孔(未图示),遮光部可以遮挡部分非显示部分212,减少视觉上的黑边,通孔可以供摇杆或者按键穿过,满足用户触发摇杆或者按键的需求。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器件为按键231,设置于所述遮光盖板23背离第二方向Y的一侧,通过按下遮光盖板23,使得遮光盖板23凹陷变形,以触发按键231。此时,由于遮光盖板23与非显示部分212第二方向Y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使得在同等面积的基础上,遮光盖板23的面积可以做的更大,使得遮光面板23的可按动形变更大,更好的触发按键231,解决拍摄设备100的显示面积、触控灵敏度和体积三者之间的冲突,满足拍摄设备100(例如运动相机、手持云台相机)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部分和非显示部分,所述非显示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上方,以保护所述显示单元;以及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触发器件和遮光盖板;其中,所述触发器件用于在被触发时,输出触发信号至控制器,所述遮光盖板位于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遮光盖板与所述非显示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显示单元朝向所述透光盖板的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遮光盖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面与所述透光盖板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面大致平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凹于所述显示单元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遮光盖板和所述显示单元的非显示部分之间设置有保护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为平面;
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平齐或者凹于所述显示部分;
和/或,所述遮光盖板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与所述透光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抵接且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盖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所述第二部分、所述遮光盖板以及所述非显示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面为平面,所述遮光盖板的支撑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面抵接;
和/或,所述第一部分的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为平面,与所述遮光盖板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侧面抵接且相适配;
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平齐或者凹于所述显示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盖板的材质与所述透光盖板的材质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件包括触控装置、按键或者摇杆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件为按键,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遮光盖板下方,以在所述遮光盖板凹陷变形时被触发。
11.一种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拍摄组件,用于获取图像;
控制器,与所述拍摄组件连接;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组件用于显示所述拍摄组件获取的图像。
CN202222963743.1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 Active CN219204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3743.1U CN219204584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3743.1U CN219204584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4584U true CN219204584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6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3743.1U Active CN219204584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4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5862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モバイル端末
US9239591B2 (en) Case for a hand held device
US9891734B2 (en)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18058481A1 (zh) 具有指纹模组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16169393A1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US6728555B1 (en) Display frame with integrated ESD shield, and a user interface construction
US20060238446A1 (en) Flat 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8418911B (zh) 电子装置
US20080231791A1 (en) Touch Panel
KR101020464B1 (ko) 전자 기기
US9437377B2 (en) Frameless display device
CN115268575A (zh) 终端
CN108418910B (zh) 电子装置
JP4565681B2 (ja) 情報表示装置
US10848605B2 (en) Terminal
US7618148B2 (en) Projector apparatus having grounding component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N211554956U (zh) 指纹感测模块与电子装置
CN209964150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3259887A (zh) 在电子设备中用于防止摄像机失真的窗
CN209964153U (zh) 电子设备
KR20220015916A (ko) 도전성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CN219204584U (zh) 一种显示组件和相机
US6398379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3242334A (zh) 曲面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0137339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