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4448U - 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04448U CN219204448U CN202223256412.0U CN202223256412U CN219204448U CN 219204448 U CN219204448 U CN 219204448U CN 202223256412 U CN202223256412 U CN 202223256412U CN 219204448 U CN219204448 U CN 2192044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panel
- water
- diversion trench
- auxiliary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包括安装架体,安装架体安装在光伏面板侧面底部的框架上,安装架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竖板和弹性锁舌结构,顶板和弹性锁舌结构分别连接设置在光伏面板的上端和下端,顶板上设有引流槽,竖板上设有与引流槽连通的排水槽。顶板上还设有辅助导流槽,辅助导流槽设置在顶板靠近光伏面板底部的一侧,竖板上对应设有与辅助导流槽连通的辅助导水槽,辅助导流槽内设有引流构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排水效率高,能够有效将光伏面板上的积水和泥沙排干,同时还可以避免与其他光伏面板的维护设备发生干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板积水清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光伏电站中安装光伏板,经过日常清洗或雨淋后,会在光伏板的下沿产生一定积水。而积水会造成阳光强度减弱,引起光伏板局部发电功率骤降,造成局部高温,进而导致耀斑,对光伏面板硅晶造成损伤。严重时甚至会烧穿光伏面板,引起火灾,使得整个光伏电站下入瘫痪,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严重环境污染。
目前,通常通过在光伏板的底部边缘安装一个导水扣,利用虹吸原理排走积水,能够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然而,当光伏板上的水排得差不多之后,虹吸效应的效果很弱甚至没有,从而导致目前使用的导水扣无法实现完全排水的效果,光伏板上仍会有积水和泥沙的残留。而且目前使用的导水扣都是安装在光伏板底部边缘,在进行光伏板清洁或日常设备维护时,清洁装置或其他维护装置需要以光伏板的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作为导轨支撑,此时导水扣的安装回影响清洁装置的行走。如果不拆除导水扣,则会有造成设备损坏的风险,而要拆除导水扣,则会造成操作上的麻烦,增加清洁作业的难度,因此目前的导水扣使用期间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排水效率高,能够有效将光伏面板上的积水和泥沙排干,同时还可以避免与其他光伏面板的维护设备发生干涉。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包括安装架体,所述安装架体卡接在光伏面板侧面底部的框架上,所述安装架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竖板和弹性锁舌结构,所述顶板和所述弹性锁舌结构分别连接设置在光伏面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顶板上设有引流槽,所述竖板上设有与所述引流槽连通的排水槽;
所述顶板上还设有辅助导流槽,所述辅助导流槽设置在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光伏面板底部的一侧,所述竖板上对应设有与所述辅助导流槽连通的辅助导水槽,所述辅助导流槽内设有引流构件。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体通过一可调节的连接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架和连接架,所述第一支架呈V型,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V型开口一端的中部,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与所述连接架滑动连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呈V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架滑动连接的滑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卡齿,所述滑槽内设有与所述卡齿单向卡接的卡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的V型开口与所述第一支架的V型开口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导流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引水槽和引泥槽,所述引水槽设置在所述引泥槽的上方,所述引流构件设置在所述引水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水槽和所述引泥槽连通的连接口宽度小于所述引水槽的最大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导水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辅助导流槽的宽度,所述辅助导水槽与所述辅助导流槽连接的接口竖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端的高度,所述第一端的底部与所述光伏面板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二端的底部与所述光伏板边缘的框架顶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板的底部连接有底板,所述弹性锁舌结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将安装架体顶板和弹性锁舌结构卡接在光伏面板侧面底部的框架上,并通过顶板的引流槽和竖板上的排水槽,能够有效实现光伏面板上积水和泥沙排除。同时,还能够避免进行光伏面板清洁时,安装架体干涉清洁装置进行清洁作业。
由于在常规设计中,光伏面板通常倾斜设置,一般与水平面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而光伏面板一般为矩形板状结构,光伏面板的框架边缘也与光伏面板的侧面相平行,及框架边缘与水平面之间也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传统的导水扣卡接在光伏面板的底部框架边缘,在进行导水时,积水向下流动时,沿导水扣与底部框架的边缘流动,此时水流同理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从而导致导水扣和框架对水流产生一定的阻力,影响排水的效率。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体与光伏面板的侧面框架卡接后,竖板仍然保持竖直,从而使得在导水排泥过程中,经过竖板上排水槽的水流方向竖直向下,减少了竖板与框架对水流的阻力,有利于提高排水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顶板和竖板上靠近光伏面板底部的一侧分别设有辅助导流槽和辅助导水槽,当光伏面板上的积水排到一定程度,虹吸效应的效果减弱,通过引流槽难以将积水和泥沙排除干净。在实际操作中,辅助导流槽的槽口尺寸设置在2mm-4mm之间,从而当本装置中引流槽的虹吸效应效果减弱时,能够通过辅助导流槽产生毛细效应,将积水和泥沙从辅助导流槽内吸入并经辅助导水槽排出。其中,引流构件具有亲水性,通过辅助导流槽内的具有亲水性的引流构件以达到吸水效果,以增强辅助导流槽的毛细效应效果,并有效地将剩余的少量积水通过辅助导流槽经辅助导水槽排出,提高整体的排水效果,确保将光伏面板上的积水和泥沙排除干净,能够有效避免积水和泥沙残留。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引流槽和排水槽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导流槽和辅助导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安装架体;110、顶板;110a、第一端;110b、第二端;111、引流槽;112、辅助导流槽;1121、引水槽;1122、引泥槽;120、竖板;121、排水槽;122、辅助导水槽;130、底板;131、弹性锁舌结构;200、连接件;200a、矩形块;210、第一支撑件;211、第一支架;212、连接架;2121、卡齿;213、限位板;220、第二支撑件;221、第二支架;222、滑槽;300、光伏面板;310、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紧贴”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包括安装架体100,安装架体100卡接在光伏面板300侧面框架310的底部,安装架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110、竖板120和弹性锁舌结构131,顶板110和弹性锁舌结构131分别连接设置在光伏面板300的上端和下端,顶板110上设有引流槽111,竖板120上设有与引流槽111连通的排水槽121。顶板110上还设有辅助导流槽112,辅助导流槽112设置在顶板110靠近光伏面板300底部的一侧,竖板120上对应设有与辅助导流槽112连通的辅助导水槽122,辅助导流槽112内设有具有亲水性的引流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将安装架体100顶板110和弹性锁舌结构131卡接在光伏面板300侧面底部的框架310上,并通过顶板110的引流槽111和竖板120上的排水槽121,能够有效实现光伏面板300上积水排除。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将引流槽111和排水槽121的内壁进行微观粗糙度处理,使得引流槽111和排水槽121朝向积水的一侧表面具有亲水性,以提高引流槽111的吸水性能和排水槽121的排水性能。同时,还能够避免进行光伏面板300清洁时,安装架体100干涉清洁装置进行清洁作业。
由于在常规设计中,光伏面板300通常倾斜设置,一般与水平面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而光伏面板300一般为矩形板状结构,光伏面板300的框架310边缘也与光伏面板300的侧面相平行,及框架310边缘与水平面之间也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传统的导水扣卡接在光伏面板300的底部框架310边缘,再进行导水时,积水向下流动时,沿导水扣与底部框架310的边缘流动,此时水流同理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从而导致导水扣和框架310对水流产生一定的阻力,影响排水的效率。而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体100与光伏面板300的侧面框架310卡接后,竖板120仍然保持竖直,从而使得在导水排泥过程中,经过竖板120上排水槽121的水流方向竖直向下,减少了竖板120与框架310对水流的阻力,有利于提高排水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顶板110和竖板120上靠近光伏面板300底部的一侧分别设有辅助导流槽112和辅助导水槽122,当光伏面板300上的积水排到一定程度,虹吸效应的效果减弱,通过引流槽111难以将积水排出干净。在实际操作中,辅助导流槽112的槽口尺寸设置在2mm-4mm之间,从而当本装置中引流槽111的虹吸效应效果减弱时,能够通过辅助导流槽112产生毛细效应,将积水和泥沙从辅助导流槽112内吸入并经辅助导水槽122排出。其中,引流构件具有亲水性,通过辅助导流槽112内的具有亲水性的引流构件以达到吸水效果,以增强辅助导流槽112的毛细效应效果,并有效将剩余的少量积水通过辅助导流槽112经辅助导水槽122排出,提高整体的排水效果,确保将光伏面板300上的积水排除干净,能够有效避免积水残留。
在实际操作中,引流构件可以采用亲水性的材质制成,以使得引流构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使得引流构件的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增强毛细效应的效果,从而提高整体装置的排水效果。或者,与上述引流槽111和排水槽121的设计同理,引流构件的亲水性也可以通过改善引流构件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微观特征来实现,以达到引流构件与积水接触的表面具有亲水性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或其他材质的引流构件,只要能够保证引流构件具有亲水性,能够增强辅助导流管112的毛细效应,提高辅助导流管112吸水能力即可,这样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竖板120的底部连接有底板130,弹性锁舌结构131设置在底板上,通过底板120卡接在光伏面板300边缘的框架310底部,并通过弹性锁舌结构131卡紧框架310。在现有的光伏板框架310的下楞处,一般会预留有安装工艺孔,弹性锁舌结构131与安装工艺孔相适配卡接,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直接卡接在框架310的卡扣结构,卡接可靠性更高。当然,在一些非常规的设计中,光伏板框架310未预留有安装工艺孔的情况下,弹性锁舌结构131也可以卡接在光伏板框架310的边缘处,或者通过弹性锁舌结构131的弹力作用夹紧在光伏板框架310上,保证整体装置安装稳固。
诶图3至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架体100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架体100通过一可调节的连接件200连接,连接件200的一端与其一安装架体100的竖板120的背面连接,连接件200的另一端与另一安装架体100的竖板120的背面连接,两个安装架体100关于连接件200的中轴线镜像对称设置。在通常的光伏面板300矩阵中,若干个光伏面板300并排放置,通过将两个安装架体100连接在一起,可同时对两个光伏面板300进行导水排泥作业,操作简单方便。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两个安装架体100和连接件200一体注塑成型,提高生产制造的便利性。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将连接件200连接在两个安装架体100的竖板120侧面、或连接在安装架体100的其他位置上,只要能够保证两个安装架体100镜像对称设置,朝向两侧分别卡接在两个光伏面板300上,实现两个光伏面板300同时排水的操作即可,这样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00包括第一支撑件210和第二支撑件220,第一支撑件210包括第一支架211和连接架212,第一支架211呈V型,连接架21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架211的V型开口一端的中部,第二支撑件220包括与连接架212滑动连接的第二支架221,第二支架221呈V型,第二支架221的中部设有用于与连接架212滑动连接的滑槽222。具体地,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21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一般情况下,两个相邻的光伏面板300之间的间距设计是有标准距离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存在误差。此时通过调节第二支架221在连接架212上滑动,使得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21的V型开口张开或收缩,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21推动两侧的安装架体100相对运动,以适应两个相邻的光伏面板300之间的间距,完成安装架体100的卡接安装。
进一步地,连接架212底部还设有用于放置第二支架221脱落的限位板213,更进一步地,限位板213底部还可以设置悬挂件,可以用于电线走线或其他轻质设备、部件的悬挂,增加整体的功能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架212上设有卡齿2121,滑槽222内设有与卡齿2121单向卡接的卡凸,即类似卡扣扎带的连接结构,实现单向锁定,保证在进行间距调节完成后避免滑槽222反向滑脱,保持连接件200的稳定,即保证安装架体100的稳定,避免连接件200对安装架体100产生拉扯而影响安装架体100与光伏面板300框架310的卡接稳定性。当然,在需要反向调节时,可以掰动卡凸以解除与卡齿2121之间的单向锁定,即可完成滑槽222的反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21的V型开口与第一支架211的V型开口相对设置,以保证在第二支架221与第一支架211相对运动时,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21同时向外张开或向内收缩,达到对两侧安装架体100的同步支撑或拉扯的作用,实现两侧安装架体100之间的间距调节。
如图5至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00可以直接设计为一个具有弹性的矩形块200a,通过矩形块200a将两个安装架体100连接在一起,并安装在两个相邻的光伏面板300上,以同时实现两个光伏面板300的排水。通过拉动具有弹性的矩形块200a,可以调节两个安装架体100之间的间距,以适应实际安装过程中相邻两个光伏面板300之间的间距,保证两个安装架体100分别能够与相邻两个光伏面板300连接固定,实现排水。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锁舌结构131与竖板120一体设计并延伸设置在竖板120的底部。采用矩形块200a的结构,适用于相邻两个光伏面板300间距较小的场景,从而可以直接将两个安装架体的竖板120和弹性锁舌结构131插入相邻两个光伏面板300的间距内,并通过弹性锁舌结构131卡接光伏面板300框架310的底面,实现安装架体100和光伏面板300的连接固定。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连接件200的结构形状不限定于为矩形块200a,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还可以直接通过弹簧等结构实现两个安装架体之间的弹性连接,以使得两个安装架体100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适应实际两个相邻光伏面板300的间距,这样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1至图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导流槽112包括引水槽1121和引泥槽1122,引水槽1121设置在引泥槽1122的上方,引流构件设置在引水槽1121内。具体地,当积水较少时,辅助导流槽112单独进行导流作业,通过引流构件的亲水属性对少量的积水提供一个吸力,利用毛细效应原理,实现将少量积水吸入至引水槽1121内,并通过水流作用下,带动积水内的泥沙流入引水槽1121下部的引泥槽1122内,有效实现将光伏面板300上的积水和泥沙排干净。
进一步地,引水槽1121和引泥槽1122连通的连接口宽度小于引水槽1121的最大宽度,以使得当引流构件放置在引水槽1121内时,能够保持固定,不会从引水槽1121内落入到引泥槽1122内而影响引泥槽1122的导流作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流构件为铺设在辅助导流槽112内的导流引线。具体地,该导流引线采用亲水材质制成,在安装架体100安装时,塞入辅助导流槽112的引水槽1121内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引水槽1121设置为圆形槽,以便与导流引线的形状相匹配,引泥槽1122设置为矩形槽,引水槽1121和引泥槽1122的连接口小于引水槽1121的直径,实际上,该连接口小于导流引线的直径,以防止导流引线掉落。当然,在本实施例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导流构件,引水槽1121和引泥槽1122的形状也不限定于圆形和矩形,只要能够满足导流构件的安装放置,及导水排泥的功能即可,这样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图11及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导水槽的截面积大于辅助导流槽的截面积,辅助导水槽与辅助导流槽连接的接口竖直设置。具体地,当积水从辅助导流槽内流入,水平方向流向辅助导水槽内,由于辅助导水槽的截面积大于辅助导流槽的截面积,从而使得积水以水平方向流入截面积更大的辅助导水槽内时,积水的水量一时间无法直接充满整个辅助导水槽,因此积水会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加速下落,并带动后续的积水在辅助导流槽内加速流动,此时辅助导水槽与辅助导流槽的接口拐角处形成类似负压的效果,有利于提高辅助导流槽的导水速率。换言之,在积水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截面积更小的辅助导流槽内的积水流速比辅助导水槽内的积水流速快,从而能够提高辅助导流槽对光伏面板300上的积水的吸力和吸水速度,有利于提高整体装置的排水速率。
如图8至图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10包括第一端110a和第二端110b,第一端110a的高度低于第二端110b的高度,第一端110a的底部与光伏面板300的顶面,第二端110b的底部与光伏面板300边缘的框架310顶面抵接。具体地,由于光伏面板300的框架310顶面高度高于光伏面板300的上端面,因此通过阶梯状的顶板110结构,以使得顶板110与光伏面板300及框架310贴合紧密,保证虹吸效应的排水效果。当然,在实际操作中,顶板110的轮廓可以根据具体光伏面板300框架310的上楞轮廓设计,以保证安装架体100与光伏面板300的框架310紧密贴合,保证排水的效果。进一步地,为保证顶板110与框架310贴合紧密,顶板110沿框架310倾斜方向与所述框架310平行设置,即顶板110与光伏面板300的倾斜角度一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体(100),所述安装架体(100)安装在光伏面板(300)侧面底部的框架(310)上,所述安装架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110)、竖板(120)和弹性锁舌结构(131),所述顶板(110)和所述弹性锁舌结构(131)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光伏面板(300)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顶板(110)上设有引流槽(111),所述竖板(120)上设有与所述引流槽(111)连通的排水槽(121);
所述顶板(110)上还设有辅助导流槽(112),所述辅助导流槽(112)设置在所述顶板(110)靠近所述光伏面板(300)底部的一侧,所述竖板(120)上对应设有与所述辅助导流槽(112)连通的辅助导水槽(122),所述辅助导流槽(112)内设有引流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体(10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体(100)通过一可调节的连接件(2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0)包括第一支撑件(210)和第二支撑件(220),所述第一支撑件(210)包括第一支架(211)和连接架(212),所述第一支架(211)呈V型,所述连接架(21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211)的V型开口一端的中部,所述第二支撑件(220)包括与所述连接架(212)滑动连接的第二支架(221),所述第二支架(221)呈V型,所述第二支架(221)的中部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架(212)滑动连接的滑槽(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2)上设有卡齿(2121),所述滑槽(222)内设有与所述卡齿(2121)单向卡接的卡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21)的V型开口与所述第一支架(211)的V型开口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流槽(112)包括相互连通的引水槽(1121)和引泥槽(1122),所述引水槽(1121)设置在所述引泥槽(1122)的上方,所述引流构件设置在所述引水槽(11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槽(1121)和所述引泥槽(1122)连通的连接口宽度小于所述引水槽(1121)的最大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水槽(122)的宽度大于所述辅助导流槽(112)的宽度,所述辅助导水槽(122)与所述辅助导流槽(112)连接的接口竖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0)包括第一端(110a)和第二端(110b),所述第一端(110a)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端(110b)的高度,所述第一端(110a)的底部与所述光伏面板(300)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二端(110b)的底部与所述光伏面板(300)边缘的框架(310)顶面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20)的底部连接有底板(130),所述弹性锁舌结构(131)设置在所述底板(130)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56412.0U CN219204448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56412.0U CN219204448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04448U true CN219204448U (zh) | 2023-06-16 |
Family
ID=86724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56412.0U Active CN219204448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04448U (zh) |
-
2022
- 2022-12-02 CN CN202223256412.0U patent/CN2192044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57013B (zh) | 一种提高太阳能转化率的光伏发电支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 |
CN219204448U (zh) | 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 | |
CN116111934A (zh) | 一种光伏板积水自清除装置 | |
CN212486451U (zh) | 无动力自洁排水器及使用该排水器的光伏组件 | |
CN208558987U (zh) | 天窗后流水槽 | |
KR200479159Y1 (ko) | 집배수 설비가 구비된 태양광 모듈용 세정 장치 | |
CN206673901U (zh) | 搭扣安装式光伏组件 | |
CN213027934U (zh) | 太阳能光伏板防湿斑导流装置 | |
CN214756221U (zh) | 光伏组件清洗导流排污器及排污系统 | |
CN214798520U (zh) | 一种高稳定型建筑市政用新型配电柜 | |
CN210780630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排水导轨 | |
CN212897239U (zh) | 具有排水功能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 | |
CN211630144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及其导水排尘装置 | |
CN211579925U (zh) | 疏水引导器 | |
CN212167785U (zh) | 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及除雾器的溢流装置 | |
CN220653318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及太阳能发电装置 | |
CN210629425U (zh) | 一种光伏组件底部液体排出装置 | |
CN108768283A (zh) | 用于光伏板的灰水自动清除方法 | |
CN217949562U (zh) | 一种薄膜光伏阳台系统隐藏式导流结构 | |
CN218449984U (zh) | 一种bipv光伏组件防水支架 | |
CN214799400U (zh) | 一种基于流体力学的光伏系统导水排污结构件 | |
CN219204453U (zh) | 一种光伏组件自清洁装置 | |
CN219351656U (zh) | 一种通用款的光伏板灰水自动清除器 | |
CN217267652U (zh) | 一种新型管沟井盖结构 | |
CN220527993U (zh) | 一种光伏导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