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1086U - 干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01086U CN219201086U CN202223596638.5U CN202223596638U CN219201086U CN 219201086 U CN219201086 U CN 219201086U CN 202223596638 U CN202223596638 U CN 202223596638U CN 219201086 U CN219201086 U CN 2192010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plate
- plate
- target plate
- target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472 biological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291 vacuum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288 co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40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BDAGIHXWWSANSR-UHFFFAOYSA-N methan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 BDAGIHXWWSANS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OSWFIVFLDKOXQC-UHFFFAOYSA-N 4-(3-methoxyphenyl)anili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2C=CC(N)=CC=2)=C1 OSWFIVFLDKOXQ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253 form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49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69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10—Nuclear fu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干靶装置,干靶装置包括底座、混合腔组件、弹性件以及驱动机构;混合腔组件包括靶板和盖板,靶板设于底座,盖板盖合于靶板并围合形成有干燥腔;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底座,另一端连接于靶板背离盖板的一侧表面;驱动机构驱动盖板打开或盖合于靶板,且带动靶板压缩弹性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自动化控制盖板开合的效果,配合位于底座和靶板之间的弹性件,当盖板盖合于靶板时,压缩弹性件以使靶板受到朝向盖板方向的弹力,使得靶板紧贴盖板,达到了提高密封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靶装置。
背景技术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简称:MALDI-TOF-M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软电离生物质谱技术,通常是先将生物样本与基质溶液混合或分别点加在生物样本靶板上,溶剂挥发后形成生物样本与基质的共结晶,利用激光作为能量来源辐射共结晶,基质从激光中吸收能量使生物样本吸附,基质与生物样本之间发生电荷转移使得生物样本分子电离,生物样本分子在加速电场作用下进入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进行质量分析,再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微生物的鉴定。因此,微生物在检测前还需要进行样本前处理,包括涂菌、加甲酸、加基质、干燥等工序,以满足后续工序要求。
对于样本前处理的干燥工序,现有的干燥方法通常为真空干燥法,即通过将生物样本与基质放置于靶板上,在靶板上盖合有盖板进而形成干燥腔,通过抽取干燥腔内的空气形成真空干燥环境。然而靶板与盖板之间采用人工手动开闭的方式,并且由于盖板盖合靶板时压力不足,容易导致盖板盖合靶板不贴合,导致干燥腔密封性不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干靶装置,旨在实现自动化开合盖板的效果,并且提高了盖板盖合后的密封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干靶装置,包括:
底座;
混合腔组件,所述混合腔组件包括靶板和盖板,所述靶板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靶板并围合形成有干燥腔;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靶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表面;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盖板打开或盖合于所述靶板,且带动所述靶板压缩所述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转轴,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驱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盖板打开或盖合于所述靶板。
可选地,所述底座设有固定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靶板。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固定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弹性件对应连接于一所述固定件。
可选地,多个所述固定件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件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活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靶板,所述弹性件套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靶板的一侧,以限位所述连接部移动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朝向所述连接部设置,并可抵持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靶板的一侧表面。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连接座,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夹持件连接于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夹持件和所述盖板转动。
可选地,所述连接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依次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座,所述夹持件连接于所述转轴并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
和/或,所述夹持件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夹持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转轴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混合腔组件包括盖板和靶板,靶板设于底座上,盖板连接于驱动机构,盖板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以打开或者盖合于靶板,实现自动化控制盖板开合的效果,配合位于底座和靶板之间的弹性件,当盖板盖合于靶板时,压缩弹性件以使靶板受到朝向盖板方向的弹力,使得靶板紧贴盖板,达到了提高密封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干靶装置中盖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干靶装置中底座、混合腔组件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干靶装置中盖板处于打开状态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干靶装置中盖板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干靶装置中盖板处于关闭状态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干靶装置 | 10 | 底座 |
11 | 连接座 | 20 | 混合腔组件 |
21 | 靶板 | 23 | 盖板 |
30 | 弹性件 | 40 | 驱动机构 |
41 | 驱动件 | 43 | 转轴 |
45 | 夹持件 | 47 | 联轴器 |
50 | 固定件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干靶装置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干靶装置1包括底座10、混合腔组件20、弹性件30以及驱动机构40;混合腔组件20包括靶板21和盖板23,靶板21设于底座10,盖板23盖合于靶板21并围合形成有干燥腔;弹性件30的一端连接于底座10,另一端连接于靶板21背离盖板23的一侧表面;驱动机构40驱动盖板23打开或盖合于靶板21,且带动靶板21压缩弹性件30。
靶板21的形状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等,在本实施例中,混合腔组件20包括靶板21和盖板23,通过盖板23盖合于靶板21可以围合形成有干燥腔,即盖板23盖合于靶板21后,盖板23的边缘与靶板21的边缘贴合,以使盖板23与靶板21结合后内部的空间与外部环境隔绝,进而内部的空间为独立的空间以形成有腔体。
盖板23与靶板21移动结合的方式可以为转动、平移或者翻转等。即靶板21位于固定的位置,盖板23可以通过转动、平移或者翻转等动作盖合于靶板21上,以使盖板23的边缘与靶板21的边缘贴合连接,二者围合且之间形成有干燥腔;或者盖板23脱离靶板21的边缘以打开靶板21。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与转轴的配合实现盖板23的转动,或者为电机与气缸/油缸的配合实现盖板23的平移,也可以为电机与气缸/油缸以及转轴/铰链的配合实现盖板23的翻转,均可以实现盖板23自动化打开或者盖合于靶板21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3与靶板21的移动结合方式为转动,靶板21设置于底座10上,驱动机构40设置于靶板21的一侧,驱动机构40驱动靶板21转动,进而实现盖板23自动化转动的效果,改变了利用人手驱动盖板23转动的动作,达到自动化打开或者盖合盖板23于靶板21的效果。
对于本实施例的操作步骤:定义盖板23盖合于靶板21的方向为正向,盖板23打开靶板21的方向为反向。干靶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盖板23处于打开状态,用户可以放置生物样本与基质于靶板21上,当需要关闭盖板23时,控制驱动机构40正向驱动,以带动盖板23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盖板23转动并盖合于靶板21上,盖板23与靶板21之间围合形成有干燥腔;当需要打开盖板23时,控制驱动机构40反向驱动,带动转轴43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盖板23转动并打开靶板21。
进一步地,干靶装置1还包括弹性件30,弹性件30可以为螺旋弹簧、橡胶弹簧等,弹性件30设于靶板21和底座10之间。处于初始状态时,盖板23处于打开状态,弹性件30只受到靶板21的重量,处于一般的压缩状态;由于弹性件30的初始长度加上靶板21的自身厚度使得靶板21的上表面高于转轴43的距离底座10表面的高度,因而当盖板23转动并盖合于靶板21上时,对于靶板21具有向下下压的动作,靶板21下压至与转轴43处于同一高度,进而压缩弹性件30。弹性件30压缩后对于靶板21具有反向的弹力,弹力施加于靶板21的下表面,弹力方向为朝向盖板23的方向,靶板21受到朝向盖板23方向的压力,使其朝向盖板23方向移动,增加了盖板23贴合靶板21的程度,提高了靶板21紧贴盖板23的效果,配合设置于靶板21与盖板23之间的密封件,减少了靶板21与盖板23之间的间隙,提高了靶板21与盖板23结合后的密封性。当盖板23打开靶板21时,由于盖板23远离靶板21,进而消除了对于靶板21向下的压力,进而消除了靶板21对于弹性件30向下的压力,弹性件30恢复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干靶装置1还包括真空泵,真空泵连通干燥腔,由于盖板23盖合于靶板21后形成的干燥腔为独立的空间,因而当真空泵连通干燥腔后,
并从干燥腔内抽取空气,可以对于干燥腔内形成真空的环境,利用降低气压5从而使水分在低温下迅速气化的原理,当将生物样本和基质放置于干燥腔内时,干燥腔内真空的环境可以有利于加快样本中水分的干燥速度,提高了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混合腔组件20包括盖板23和靶板21,靶板21设0于底座10上,盖板23连接于驱动机构40,盖板23通过驱动机构40驱动以打开或者盖合于靶板21,实现自动化控制盖板23开合的效果,配合位于底座10和靶板21之间的弹性件30,当盖板23盖合于靶板21时,压缩弹性件30以使靶板21受到朝向盖板23方向的弹力,使得靶板21紧贴盖板23,达到了提高密封性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所示,驱动机构40包括驱动件41和转轴43,驱动件41驱动连接于转轴43,转轴43远离驱动件41一端连接于盖板23的一侧,驱动件41驱动转轴43转动以带动盖板23打开或盖合于靶板21,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1带动连接于转轴43上的盖板23转动,实现盖板23的自动化转动,进而实现盖板23自动化打开或者盖合于靶板21上的效果。驱动件可以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处于初始状态时,盖板23处于打开状态,用户可以放置生物样本与基质于靶板21上,当需求关闭盖板23时,驱动件41开启并正向5驱动驱动轴,以带动连接于驱动轴的转轴43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盖板23转动并盖合于靶板21上,盖板23与靶板21之间围合形成有干燥腔;当需要打开盖板23时,驱动件41开启并反向驱动驱动轴,带动转轴43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盖板23转动并打开靶板21。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底座10设有固定件50,弹性件30的一端连接于固定件50,另一端连接于靶板21。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50设于底座10上,弹性件30的一端连接于固定件50,另一端连接于靶板21背离盖板23的一侧背面。固定件50可以连接于弹性件30的端部,也可以穿设于弹性件30内,使得固定件50的外周壁与弹性件30的内壁抵持。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对于弹性件30具有固定的作用,避免弹性件30在压缩的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另一方面可以对于增加底座10对于弹性件30的支撑效果,进而保证了弹性件30的压缩效果,进而保证了弹性件30压缩后的弹性力,保证了使弹性件30压缩后对于靶板21反向的弹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弹性件30和固定件50的数量均为多个,一弹性件30对应连接于一固定件50。
弹性件30设置的数量为多个,进而固定件50设置的数量也为多个,一个弹性件30对应与一个固定件50连接。多个弹性件30和固定件50的设置,并且多个固定件50间隔设置,相应地多个弹性件30也间隔设置,进而多个弹性件30可以对于靶板21的不同位置进行支撑,并且施加压缩后反向的弹性压力,实现盖板23盖合于靶板21上后可对于靶板21不同位置施加压力,使得靶板21的不同位置均紧贴盖板23,进一步提高了干燥腔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多个固定件50均匀分布于底座10。
多个固定件50的排列方式可以为呈圆形轨迹分布,呈矩阵排布或者呈直线排布等,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固定件50呈矩阵排布,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靶板21和盖板23均为长方体的形状,呈矩阵排布的固定件50排布方式一方面可以配合靶板21的形状。并且各固定件50之间的间距相同,以及每个固定件50与靶板21边缘之间的间距也相同,保持了多个固定件50可以共同作用于靶板21,对于靶板21整体不同位置均具有的支撑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底座10开设有安装孔(图未示),固定件50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图未标)和限位部(图未标),连接部活动穿设于安装孔(图未示),连接部远离限位部的一端连接于靶板21,弹性件30套接于连接部的外周壁,限位部设于底座10背离靶板21的一侧,以限位连接部移动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穿设于弹性件30内,进而对于弹性件30具有固定和导向限位的效果,避免弹性件30在压缩的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可以对于增加底座10对于弹性件30的支撑效果,进而保证了弹性件30的压缩效果。限位部设于底座10背离靶板21的一侧,限位部可以为凸设于固定件的限位扣,也可以为直径与连接部不同的限位座,或者可以为通过与连接部的连接处通过弯折形成的限位夹角。限位部可以对于连接部具有限制其移动距离和保证其位置的效果,保证了连接部位于底座10上的位置以及移动的方向,进而保证了弹性件30的位置以及移动方向,进而保证了弹性件30压缩后的弹性力,保证了使弹性件30压缩后对于靶板21反向的弹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限位部和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面(图未示),台阶面朝向连接部设置,并可抵持于底座10背离靶板21的一侧表面。
限位部和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面,限位部靠近连接部的一端端面抵持于底座10背离靶板21的一侧表面,如此设置,当盖板23打开于靶板21时,由于靶板21的对于弹性件30的压力效果,进而释放对于弹性件30的压缩效果,弹性件30伸长恢复,由于连接部与靶板21连接,弹性件30恢复带动靶板21向上移动,台阶面抵持于底座10背离靶板21的一侧表面,可以避免由于靶板21的带动导致的固定件50脱离底座10的问题,进而保持了固定件50与底座10的连接效果,进而保证了固定件50的连接以及导向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驱动机构40还包括夹持件45,底座10的表面设有连接座11,转轴43远离驱动件40的一端穿设于连接座11,转轴43通过夹持件45连接于盖板23的一侧,转轴43转动以带动夹持件45和盖板23转动。底座10上设有连接座11,转轴43远离驱动件41的一端穿设于连接座11,并连接于盖板23的一侧。
连接座11的设置,一方面具有固定转轴43高度以及方向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转轴43和盖板23具有支撑的作用,保持了转轴43和盖板23的高度以及转动的轴心位置,进而保证了盖板23的移动位置,保证了盖板23与靶板21盖合的准确性,避免了由于盖板23位置偏移导致的盖合不准确的问题,保证了盖板23与靶板2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夹持件45的设置,夹持件45远离转轴43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盖板23,进而夹持件45的设置,由于设置了连接座11,连接座11对应转轴43朝向盖板23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延伸效果,因而不方便盖板23与转轴43的直接连接,设置了夹持件45,对于盖板23与转轴43之间延长了盖板23的连接位,不仅保证了转轴43的转动效果传动至盖板23,并且避免了盖板23与转轴43的直接连接,利用夹持件45的夹持效果,也简化了传动结构,提高了传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所示,连接座11的数量为两个,转轴43依次穿设于两个连接座11,夹持件45连接于转轴43并位于两个连接座11之间;
和/或,夹持件45开设有连接孔(图未标),转轴43穿设于连接孔,夹持件45远离转轴43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盖板23。
两个连接座11的设置,夹持件45设置于两个连接座11之间,两个连接座11的水平高度一致,进而连接于两个连接座11的夹持件45的两侧高度相同,进而使得夹持件45整体位于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并且可以对于转轴43的多个位置进行支撑以及高度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座1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两个连接座11的连接孔位于同一直线上,保持了转轴43的两端的水平高度一致,进而保证了转轴43转动的过程中水平高度保持不变的效果,进而保证了盖板23的移动位置,保证了盖板23与靶板21盖合的准确性,避免了由于盖板23位置偏移导致的盖合不准确的问题,保证了盖板23与靶板2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进一步地,夹持件45开设有连接孔,转轴43穿设于连接孔以使夹持件45设于两个连接座11之间,夹持件45远离转轴43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盖板23,转轴43转动以带动夹持件45和盖板23转动,增加了夹持件45与转轴43的连接紧密性,保持了夹持件45与转轴43转动的同步性,进而保证了转轴43转动的传动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所示,驱动机构40还包括联轴器47,联轴器47连接于驱动件41的输出端和转轴43之间。
联轴器47是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将驱动件41的驱动轴与转轴43联接,可以补偿两轴之间由于制造安装不精确、工作时的变形或热膨胀等原因所发生的偏移,提高了传动效果,保持了转轴43的转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干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
混合腔组件(20),所述混合腔组件(20)包括靶板(21)和盖板(23),所述靶板(21)设于所述底座(10),所述盖板(23)盖合于所述靶板(21)并围合形成有干燥腔;
弹性件(30),所述弹性件(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靶板(21)背离所述盖板(23)的一侧表面;及
驱动机构(40),所述驱动机构(40)驱动所述盖板(23)打开或盖合于所述靶板(21),且带动所述靶板(21)压缩所述弹性件(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包括驱动件(41)和转轴(43),所述驱动件(41)驱动连接所述转轴(43),所述转轴(43)远离所述驱动件(41)一端连接于所述盖板(23)的一侧,所述驱动件(41)驱动所述转轴(43)转动以带动所述盖板(23)打开或盖合于所述靶板(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设有固定件(50),所述弹性件(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件(5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靶板(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0)和所述固定件(50)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弹性件(30)对应连接于一所述固定件(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件(50)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座(10)。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件(50)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活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靶板(21),所述弹性件(30)套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底座(10)背离所述靶板(21)的一侧,以限位所述连接部移动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朝向所述连接部设置,并可抵持于所述底座(10)背离所述靶板(21)的一侧表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还包括夹持件(45),所述底座(10)的表面设有连接座(11),所述转轴(43)远离所述驱动件(41)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连接座(11),所述转轴(43)通过所述夹持件(45)连接于所述盖板(23)的一侧,所述转轴(43)转动以带动所述夹持件(45)和所述盖板(23)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43)依次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座(11),所述夹持件(45)连接于所述转轴(43)并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座(11)之间;
和/或,所述夹持件(45)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43)穿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夹持件(45)远离所述转轴(43)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2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还包括联轴器(47),所述联轴器(47)连接于所述驱动件(41)的输出端和所述转轴(43)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96638.5U CN219201086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干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96638.5U CN219201086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干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01086U true CN219201086U (zh) | 2023-06-16 |
Family
ID=86708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96638.5U Active CN219201086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干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01086U (zh)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23596638.5U patent/CN2192010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201086U (zh) | 干靶装置 | |
CN215527694U (zh) | 一种转移薄晶圆的吸附装置 | |
CN210362588U (zh) | 真空胶键合机 | |
CN210139685U (zh) | 柔性物料贴合设备 | |
CN210571377U (zh) | 一种自动化扭矩测量装置 | |
TWI697730B (zh) | 相機模組測試治具 | |
CN220061953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21159254U (zh) | 翻盖保压治具及翻盖保压装置 | |
CN115680448A (zh) | 半导体工艺设备 | |
CN217641235U (zh) | 封装半导体的固定工装 | |
CN219199468U (zh) | 一种空调制热循环管道支架 | |
CN219666664U (zh) | 夹爪装置 | |
CN115651819B (zh) | 一种试剂盒用自适应顶压组件及检测装置 | |
CN214686130U (zh) | 一种定位机构 | |
CN218905063U (zh) | 一种外壳组装装置 | |
CN221043228U (zh) | 麦克风功能测试辅助治具 | |
CN216583415U (zh) | 一种贴附装置 | |
CN212432330U (zh) | 一种热管异音检测装置 | |
CN221110869U (zh) | 一种飞轮壳加工用定位夹具 | |
CN213713726U (zh) | 一种靶板干燥保存装置及点样机 | |
CN219190082U (zh) | 辅助拆卸机构、芯片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21953178U (zh) | 一种气室支架加工夹具 | |
CN221210507U (zh) | 一种提高压配效率的自动压配设备 | |
CN219199772U (zh) | 干靶装置 | |
CN215565563U (zh) | 一种新型防潮内置式密闭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