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0142U - 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0142U
CN219200142U CN202320110819.8U CN202320110819U CN219200142U CN 219200142 U CN219200142 U CN 219200142U CN 202320110819 U CN202320110819 U CN 202320110819U CN 219200142 U CN219200142 U CN 219200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hot air
storage tank
grou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08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锐
刘明东
李大川
宋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Zhongwe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Zhongwe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Zhongwe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Zhongwe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08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0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0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0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储能置料机构;其中,所述储能置料机构包括储能罐;梯级调温机构;其中,所述梯级调温机构包括连接于储能罐一端中央位置的热风机、一组连接于热风机输出端的热风管和贯通一组热风管上部内的接管一;其中,一组所述热风管一端贯穿延伸至储能罐侧边内;循环利用机构;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产生的热风进行供应可调节化,解决了上述对比文件中,虽可进行储能回收再利用,但使用过程中的循环热风机作业频率规定化,产生的热风统一规律的进入壳体内部,集中进入壳体内部的热风迅速在壳体内部扩散开来,使得难以对热风进行均匀性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雾霾天气的频发迫使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此外,避峰用电可以采取将凌晨低谷电储集,在用电高峰时释放,从而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还可以降低成本。
经检索,中国授权专利号CN105509318A,授权公开了一种储能循环利用成套设备,该设备的壳体内安置有储能砖垒砌的储能墙;储能墙的通风层储能砖之间形成流道,电热层的储能砖之间形成安置电热器件的空隙;热风出口与板式换热器的气流进口连通,板式换热器的气流出口与热风循环风机的进口连通,热风循环风机的出口与循环风进口连通,构成热风循环回路;板式换热器的水流出口通过循环水泵接采暖设施的进水口,采暖设施的出水口接板式换热器的水流进口,构成热水循环回路。这样,在用电低谷时段,控制电加热器件通电加热储能墙,开启热风循环风机和循环水泵时,储能墙储存的热能可以通过板式换热器使采输送的水温升高,从而满足工业烘干、烧开水、蒸饭等各种采暖需要
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上述对比文件中,虽可进行储能回收再利用,但使用过程中的循环热风机作业频率规定化,产生的热风统一规律的进入壳体内部,集中进入壳体内部的热风迅速在壳体内部扩散开来,使得难以对热风进行均匀性的使用,造成部分热能散失。
因此,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通过对产生的热风进行供应可调节化,解决了上述对比文件中,虽可进行储能回收再利用,但使用过程中的循环热风机作业频率规定化,产生的热风统一规律的进入壳体内部,集中进入壳体内部的热风迅速在壳体内部扩散开来,使得难以对热风进行均匀性的使用,造成部分热能散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包括:
储能置料机构;
其中,所述储能置料机构包括储能罐;
梯级调温机构;
其中,所述梯级调温机构包括连接于储能罐一端中央位置的热风机、一组连接于热风机输出端的热风管和贯通一组热风管上部内的接管一;
其中,一组所述热风管一端贯穿延伸至储能罐侧边内;
循环利用机构;
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置料机构还包括一组连接于储能罐底端部的支撑架、一组贯穿延伸至储能罐前后中部内的板式换热器和一组贯穿连接于储能罐上端中部两侧的输送管;
其中,一侧所述输送管与外部供水管连接;
其中,另一侧所述输送管与外部回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罐中部为开设的中部空腔设置;
其中,所述储能罐内部两侧为开设的一组边部空腔设置;
其中,边部空腔与中部空腔互不贯通。
具体的,支撑架通过与地面的接触,可对承接的储能罐进行稳固放置,中空空腔则对通过一个输送管进行外部水的输送,以经由板式换热器在配合热风机下,对水进行换热升温,边部空腔则对热风机产生的热风进行输送,以通过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接触,对水进行换热处理,而回水管在满足升温水的外排同时,可进行水的二次回流,进行继续升温。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利用机构包括贯穿储能罐另一端中部的抽风机、一组连接于抽风机输出端的抽风管、贯通一组抽风管上部内的接管二和端部分别贯穿接管一、接管二上部内的导向管;
具体的,抽风机经由抽风管对储能罐内处于上部的热气进行快速抽取,并经由接管一、接管二在配合导向管的使用下,对处于上部的热气进行回收再利用。
进一步地,边部空腔端部有贯穿开设的螺纹孔;
其中,上述所述的热风管、抽风管均通过外表面内端的螺纹槽延伸至螺纹孔内;
具体的,螺纹孔与螺纹槽之间的螺纹连接,对热风管、抽风管与储能罐连接。
进一步地,电磁阀贯穿连接于各自一组所述的热风管、抽风管底前端;
其中,所述电磁阀通过内置无线端与外部控制端无线电性连接;
具体的,电磁阀的开闭以及内部阀体转动的角度,可对一次产生热风以及二次回收热风进行输送限流,以均匀性的向边部空腔内输送,以持续均匀性的进行换热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抽风管的底前端进行电磁阀的贯穿设置,在经由抽风机配合抽风管对储能罐内部进行热风输送时,可通过电磁阀自身阀体的角转动调节,以对热风进入储能罐内的流量进行调控,使其梯级降低式的进入储能罐内,促使板式换热器对热风进行合理性的利用,即前提较大换热快速对水温进行升高,后续小量换热,可进行换热后水温的持续保持,提升使用效果;
且,增设抽风机,可对处于储能罐内部上方未使用的热气进行快速的抽吸,以避免处于上部热气热量的损坏,节约资源,满足需求。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梯级调温机构、循环利用机构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置料机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储能置料机构;110、支撑架;120、储能罐;130、板式换热器;140、输送管;200、梯级调温机构;210、热风机;220、热风管;230、接管一;240、电磁阀;300、循环利用机构;310、抽风机;320、抽风管;330、接管二;340、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包括:
储能置料机构100;
其中,储能置料机构100包括储能罐120;
梯级调温机构200;
其中,梯级调温机构200包括连接于储能罐120一端中央位置的热风机210、一组连接于热风机210输出端的热风管220和贯通一组热风管220上部内的接管一230;
其中,一组热风管220一端贯穿延伸至储能罐120侧边内;
电磁阀240;
电磁阀240贯穿连接于各自一组的热风管220、抽风管320底前端;
其中,电磁阀240通过内置无线端与外部控制端无线电性连接;
为了解如何通过板式换热器130持续合理性的对热气进行使用,还公布以下步骤:
在经由螺纹孔、螺纹槽之间的螺纹连接后,进行热风管220与储能罐120之间的连接,热风管220的内端延伸至边部空腔内;
此时,受控的电磁阀240作业,对自身阀体进行调控,以使得阀体与热风管220呈180°、150°、120°、90°等梯级逐步递减角;
接着,受控的热风机210作业产生热风,并经由热风管220对边部空腔内进行梯级式风量的输送;
以持续合理性的与板式换热器130相接触作业即可。
还包括:
循环利用机构300;
循环利用机构300包括贯穿储能罐120另一端中部的抽风机310、一组连接于抽风机310输出端的抽风管320、贯通一组抽风管320上部内的接管二330和端部分别贯穿接管一230、接管二330上部内的导向管340;
边部空腔端部有贯穿开设的螺纹孔;
其中,上述的热风管220、抽风管320均通过外表面内端的螺纹槽延伸至螺纹孔内;
为了解如何进行节能,还公布以下步骤:
在上述对边部空腔内进行供热中;
处于边部空腔下部的热气与板式换热器130配合使用,而边部空腔内部的上方同样存有热气;
此时,在下部热气与板式换热器130进行一端时间的使用后,受控的抽风机310经由一组抽风管320对热气进行抽吸;
接着,经由接管二330配合到导向管340对接管一230内进行抽吸热气的输送,;
得以循坏对热气进行再利用,可节约资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
储能置料机构(100);
其中,所述储能置料机构(100)包括储能罐(120);
梯级调温机构(200);
其中,所述梯级调温机构(200)包括连接于储能罐(120)一端中央位置的热风机(210)、一组连接于热风机(210)输出端的热风管(220)和贯通一组热风管(220)上部内的接管一(230);
其中,一组所述热风管(220)一端贯穿延伸至储能罐(120)侧边内;
循环利用机构(300)
电磁阀(2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置料机构(100)还包括一组连接于储能罐(120)底端部的支撑架(110)、一组贯穿延伸至储能罐(120)前后中部内的板式换热器(130)和一组贯穿连接于储能罐(120)上端中部两侧的输送管(140);
其中,一侧所述输送管(140)与外部供水管连接;
其中,另一侧所述输送管(140)与外部回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罐(120)中部为开设的中部空腔设置;
其中,所述储能罐(120)内部两侧为开设的一组边部空腔设置;
其中,边部空腔与中部空腔互不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利用机构(300)包括贯穿储能罐(120)另一端中部的抽风机(310)、一组连接于抽风机(310)输出端的抽风管(320)、贯通一组抽风管(320)上部内的接管二(330)和端部分别贯穿接管一(230)、接管二(330)上部内的导向管(3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边部空腔端部有贯穿开设的螺纹孔;
其中,上述所述的热风管(220)、抽风管(320)均通过外表面内端的螺纹槽延伸至螺纹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电磁阀(240)贯穿连接于各自一组热风管(220)、抽风管(320)底前端;
其中,所述电磁阀(240)通过内置无线端与外部控制端无线电性连接。
CN202320110819.8U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 Active CN219200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0819.8U CN219200142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0819.8U CN219200142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0142U true CN219200142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4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0819.8U Active CN219200142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0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00142U (zh) 一种储能温度梯级循环利用成套设备
CN110855184A (zh) 一种电厂发电机组循环冷却水热量回收装置
CN206027671U (zh) 一种柔顺剂生产过程中的加热与保温循环装置
CN201059543Y (zh) 一种节能热泵式蒸气发生器
CN201775100U (zh) 热泵冷冻机循环再利用系统
CN210268075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循环除湿冷却装置
CN209738516U (zh) 一种便于节能减排的烘干装置
CN111442618A (zh) 一种能量生成和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CN210014561U (zh) 一种蓄热式节能加热系统及光伏组件层压设备
CN208294581U (zh) 一种用于连铸钢坯的热量回收装置
CN111715851A (zh) 一种用于消失模的节能高效烘干处理方法
CN206709513U (zh) 一种高效烘干系统
CN206944286U (zh) 热泵与电厂循环水耦合的供暖系统
CN2558939Y (zh) 热风逆循环立式漆包线机烘炉内胆
CN216749976U (zh) 一种应用于液流电池的移动式热管理系统
CN217654338U (zh) 一种多级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CN212673769U (zh) 一种高效环保节能型流水线用热风循环烘干设备
CN220471729U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供暖装置
CN220852834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肠衣的烘干装置
CN215930537U (zh) 一种铝棒加热炉
CN217979957U (zh) 一种色浆生产过程珠磨工艺废热利用回收装置
CN212620287U (zh) 一种用于糖化升温的板式换热器
CN210400114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18270053U (zh) 一种新型陶瓷链干机余热利用增效装置
CN215063824U (zh) 一种工业生产中冷凝水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