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8244U - 一种超压泄放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压泄放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8244U
CN219198244U CN202320020616.XU CN202320020616U CN219198244U CN 219198244 U CN219198244 U CN 219198244U CN 202320020616 U CN202320020616 U CN 202320020616U CN 219198244 U CN219198244 U CN 219198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seat
shell
relief valv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06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吉党
何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p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p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p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p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206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8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8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8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压泄放阀。包括壳体,壳体一端内开有内螺纹接口,壳体内的另一端与阀座进行连接,阀座一端有凸起刃口,阀座的另一端内开有外螺纹接口,阀座内开有通道,芯套的一端与阀芯固定,阀座的刃口与阀芯相接触,芯套的另一端为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芯套的内壁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泄放阀进、出口均设置标准的SAE7/16‑20UNF外螺纹和内螺纹,方便在减压阀出口或者燃料电池堆入口处安装;泄放阀泄放通径5mm,可满足更大功率燃料电池使用;关键零部件数量控制在3件,有利于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超压泄放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压泄放阀。
背景技术
氢能来源十分丰富,能量密度很高,而且在使用中绿色低碳,因此氢能目前备受全球瞩目,目前,国内已经制定了“双碳”目标,经济转型和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其中氢能发展成为热点,备受各级政府、众多企业和广大公众关注。
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设备,通过与催化剂和氧气发生反应,将氢气转化成电流和热量,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经成为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的首选技术,氢气和氧气进行非燃烧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催化剂实现电子和离子的分离,氢离子可以直接穿过质子交换膜达到阴极,而电子只能通过外电路才能到达阴极,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向阴极时就可产生直流电。
但是质子交换膜非常脆弱,当氢气压力超过其承压范围时,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从而影响质子交换膜的正常工作,所以,在燃料电池入口处需要设置超压泄放阀,在发生超压的氢气进入燃料电池之前,将压力泄放,保护质子交换膜不被破坏。随着燃料电池功率越来越大,所需要的氢气流量随之加大,目前采用的超压泄放阀,协防流量已经不能满足高功率电堆的使用,同时现有的超压泄放阀还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压泄放阀,它能够满足高功率电堆的使用,同时其关键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压泄放阀,包括壳体,壳体一端内开有内螺纹接口,壳体内的另一端与阀座进行连接,阀座一端有凸起刃口,阀座的另一端内开有外螺纹接口,阀座内开有通道,芯套的一端与阀芯固定,阀座的刃口与阀芯相接触,芯套的另一端为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芯套的内壁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端部与阀座连接处通过第一O型圈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的一端的外缘具有外凸的环状突起。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内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阀座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阀座的具有外螺纹口一端的外部套装有第二O型圈。
优选的,所述的通道与外螺纹接口相通。
优选的,所述的阀芯为与氢气一级相容的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芯套中间位置四周开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泄放阀进、出口均设置标准的SAE7/16-20UNF外螺纹和内螺纹,方便在减压阀出口或者燃料电池堆入口处安装;泄放阀泄放通径5mm,可满足更大功率燃料电池使用;关键零部件数量控制在3件,有利于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压泄放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阀芯套,3阀芯,4阀座,5弹簧,6第一O型圈,7第二O型圈,8刃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超压泄放阀,包括圆筒状的壳体1,壳体1的中间具有两个空腔,两个空腔之间通过通孔联通,壳体1的一端的外缘具有外凸的环状突起,其空腔内设置标准SAE7/16-20UNF内螺纹接口,壳体1内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阀座4进行连接,壳体1端部与阀座4连接处通过第一O型圈6进行密封,阀座4一端有凸起刃口8,阀座4的另一端内部(如图1所示的右端)为标准SAE7/16-20UNF外螺纹接口,可以方便与其他设备连接,阀座4的具有外螺纹口一端的外部套装有第二O型圈7,同时,阀座4内开有直径为5mm通道,通道与外螺纹接口相通,可满足更大功率电堆使用,芯套2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通过模压工艺将阀芯3进行固定,阀芯3为与氢气一级相容的材质,如有机硅改性三元乙丙胶等,阀座4的刃口8与阀芯3相接触,芯套2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为盲孔,盲孔内安装有弹簧5,弹簧5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与芯套2的内壁接触,弹簧5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芯套2中间位置四周开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弹簧5放置于泄放阀阀芯3一段盲孔中,并与泄放阀壳体1接触,产生弹簧力,挤压芯套2,使阀芯3与阀座4凸起刃口8形成密封,当超压气体作用在阀芯3上时,产生作用力挤压弹簧,使芯套2移动,将阀芯3与阀座4凸起刃口8形成的密封副破坏,超压气体经芯套2中部四周小孔进入泄放阀阀芯套2盲孔,进而从壳体1一端的标准SAE7/16-20UNF内螺纹接口处流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超压泄放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一端内开有内螺纹接口,壳体内的另一端与阀座进行连接,阀座一端有凸起刃口,阀座的另一端内开有外螺纹接口,阀座内开有通道,芯套的一端与阀芯固定,阀座的刃口与阀芯相接触,芯套的另一端为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芯套的内壁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压泄放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端部与阀座连接处通过第一O型圈进行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压泄放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一端的外缘具有外凸的环状突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压泄放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阀座进行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压泄放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的具有外螺纹口一端的外部套装有第二O型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压泄放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与外螺纹接口相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压泄放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为与氢气一级相容的材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压泄放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套中间位置四周开有小孔。
CN202320020616.XU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超压泄放阀 Active CN219198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0616.XU CN219198244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超压泄放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0616.XU CN219198244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超压泄放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8244U true CN219198244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6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0616.XU Active CN219198244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超压泄放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8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8864U (zh)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CN201084772Y (zh) 一种蓄电池组的连接件及包括该连接件的蓄电池组
CN100483475C (zh) 采用双can总线冗余通信的燃料电池测量控制装置
CN107949947B (zh) 双极性电池
CN215933777U (zh) 高倍率大容量极简电池密封盖及圆柱电池
CN219198244U (zh) 一种超压泄放阀
CN107845825B (zh) 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端板与端电池间的密封件及电堆
CN209357835U (zh)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
CN108963307B (zh) 具有微通道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微通道的处理方法
JP6473870B2 (ja) 蓄電デバイス
CN102110838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
CN107968218B (zh) 一种组合式盖帽一体包覆电池
KR102008250B1 (ko) 플라스틱 매니폴드를 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용 금속분리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
CN107069062B (zh) 便于燃料电池散热的一种结构
CN113793959B (zh) 燃料电池电堆
CN220984657U (zh) 用于电池的顶盖组件及电池
WO2013029514A1 (zh) 具有一体化阴阳极双极板的燃料电池
CN221034011U (zh) 一种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
US20130302717A1 (en) Solid oxide fuel cell stack
CN219350442U (zh)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电极盖板及圆柱锂离子电池
CN109244508B (zh) 可产生稳定电流的氢燃料电池
CN214336799U (zh) 电芯盖板和电芯
CN115241485B (zh) 一种带机械密封的燃料电池金属连接体
EP4184626A1 (en) Integrated electrode frame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220233245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