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4690U - 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4690U
CN219194690U CN202223548345.XU CN202223548345U CN219194690U CN 219194690 U CN219194690 U CN 219194690U CN 202223548345 U CN202223548345 U CN 202223548345U CN 219194690 U CN219194690 U CN 219194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nting
frame
floating island
landsc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83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少康
李敬民
高峰
刘荣
舒健骅
王茜
王永格
赵正楠
宋利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iji Licheng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iji Licheng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iji Licheng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iji Licheng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83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4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4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4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包括生态浮岛和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竖向设置,固定安装在生态浮岛上,顶部设有喷水口或安装有喷水嘴,喷水管上设有第一跌水盘和第二跌水盘,第一跌水盘为溢流盘,第二跌水盘设有折流槽。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采用这种净化装置的园林景观水池,可以将水泵设置在浮岛框架上或者池底。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净化效果与景观效果相结合,以相对较低的运行成本获得良好的净化/水质维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还涉及采用这种净化装置的园林景观水池。
背景技术
对于容量相对较小的景观水池,在水池注水后,水体会慢慢变得浑浊,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水体循环的方式进行净化,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方式把有机物颗粒物处理掉,或者采用生物净化的方式,利用水生植物及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生化分解或自然降解。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7148907U公开了一种公园景观水池净水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将箱体内部分为沉淀过滤区、消毒区和增氧区,所述沉淀过滤区设在隔板的一侧,所述沉淀过滤区内中部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消毒区设在两个隔板之间,所述消毒区下端中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棒,靠近增氧区一侧的所述隔板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固定设置有增氧箱,所述增氧箱下端固定设置有导流体,由此通过沉淀过滤箱、消毒箱进行多重净化,然后通过增氧机对净化后的污水进行增氧,提高水的自净能力,提高水的透明度和水质。中国专利文献CN114804359A公开了一种景观水体的水循环自净化系统,包括景观水池、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沉淀池和循环水池,景观水池内的景观水体依次经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沉淀池处理后进入循环水池内,循环水池内的水进一步循环至景观水池内,无需额外加药便可实现景观水体的净化,同时还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避免因频繁更换景观水体导致的污水排放、水资源投入大等问题及因加药剂导致的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等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15231773A公开了一种庭院景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塔、假山处理系统及水池生态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塔包括第一沉淀池、污水处理池、第二沉淀池以及出水机构;假山处理系统包括山体以及山体生态处理模块;所述山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污水处理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水池生态处理系统包括水池以及动植物;所述水池设置在所述山体的底部,且所述水池与所述山体的流水面的排水口连接。本发明将污水处理耦合庭园假山流水设计,在山体的流水面的各梯面上设有水生植物过滤装置,保持了假山、流水、生态花草等生态庭院景观,此外在山体的山脚处建设水池,从而实现村镇、小区等小规模的污水处理与庭院生态景观相结合。中国专利文献CN115385521A公开了一种EBEF生态净水系统,它包括一体化集水器、高效预处理系统、一级EBEF生态净水池、二级EBEF生态净水池、清水池和污泥池,所述的一级EBEF生态净水池 和二级EBEF生态净水池内从下向上均依次连接设有防渗膜、固定床填料和植物, 所述的一级EBEF生态净水池底部连接设有与二级EBEF生态净水池连通的出水管, 所述的清水池内连接设有第二污水提升泵、浮球液位开关, 所述的植物采用湿地及陆生植物设置,固定床填料采用生态-生物联合增强固定床填料和多种湿地及陆生植物相结合,其中生态-生物联合增强固定床填料是通过石子、沙等多种填料通过特定比例混合而形成的,该填料中有着良好的吸附作用并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能促使微生物在填料中快速生长。
这些现有技术特有特色,分别适用于不同场合或目的。然而,同样也都有其局限性,例如,依据现有污水处理方式设置专门的废水处理装置能够获得较高的净化效果,能够有效地净化处理引入的高污染浓度的污水,但处理成本高,不能很好地适应于景观水体/水池水质的持续维持需求;依靠植物的净化作用进行净化,将植物景观与水净化合为一体,运行成本低,但净化速度慢,效率低,对于规模较小的水池,难以形成有效的植物净化效果,因此这种净化方式主要适应于具有足够规模的水体;通过池底设置过滤材料进行过滤,尽管也能够获得较高的净化效果,但主要适应于对出水的净化,如果用于水体水质的维持,则需要一定规模的循环系统,特别是池底过滤材料需要及时更换,施工量很大,且破坏已经形成的生态环境,会导致高运行和维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这种净化装置能够将净化效果与景观效果相结合,以相对较低的运行成本获得良好的净化/水质维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包括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水装置(或称喷泉装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竖向设置,固定安装在生态浮岛上,顶部设有喷水口或安装有喷水嘴。
优选地,所述生态浮岛采用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中设有若干种植格(框架中隔出的区域),所述种植格中设置有种植篮,所述种植篮内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基。
优选地,所述种植篮采用由植物纤维材料制成的网兜(或者说透水袋子),网兜的顶口设有硬质的顶框,所述顶框放置在相应种植格框(生态浮岛框架中围出该种植格的部分)上,其外缘不超出相应种植格框的中线,由此,相邻种植格内的种植篮的顶框的相应边可以支承在(压在)同一个种植格框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跌水盘(或称挡水盘),所述第一跌水盘水平设置,位于生态浮岛的框架上方,通过其中央通孔套设在喷水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跌水盘的周边设有各处等高的溢流堰。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跌水盘(或称第二挡水盘),所述第二跌水盘水平设置,位于生态浮岛的框架和第一跌水盘之间,通过其中央通孔套设在喷水管上,其外形与第一跌水盘外形相似,径向尺寸(或者说面积)大于第一跌水盘。
优选地,所述第二跌水盘设有环形的折流槽,所述折流槽呈曲面状,外侧槽壁的弯曲程度小于内侧槽壁的弯曲程度,且内侧槽壁的上部对应于第一跌水盘的落水位置,由此使得第一跌水盘的落水大部分落在第二跌水盘的折流槽的内侧槽壁的上部,落入折流槽后,先沿折流槽的内侧槽壁向下流至槽底,再从槽底开始沿外侧槽壁向上流,在脱离折流槽后,依靠惯性形成斜向向外向上的水流,然后在重力作用下以曲线形式下落,直至落入生态浮岛。
优选地,所述生态浮岛的框架外形为方形或正六边形,所述第一跌水盘和第二跌水盘(如果设有的话)呈圆形或者呈与生态浮岛的框架外形相似的形状。
园林景观水池,设有水净化装置,所述水净化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所述水净化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池底架设由一个或多个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进口位于池底的上方,出口通过柔性水管连接所述喷水管的进口,所述柔性水管与相应潜水泵的出口和/或相应喷水管的进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生态浮岛,且在生态浮岛上设置从池底抽水的喷泉装置,能够将池体低含氧(溶解氧浓度低)的水以喷泉形式在空气中有效复氧,喷出的水落在生态浮岛的植物和种植基上,所含有机物颗粒被植物和种植基吸附和过滤,截留在植物表面和种植基中,补充种植基的养分,依靠植物及浮岛的微生物群吸收和生化分解,在消除污染的同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浮岛或浮岛中的种植袋依据常规方式定时更换,将沉积在种植基上未被分解的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以及植物体一同去除。这种水净化/水质维持方式的成本相对较低,且实现了净化效果与景观效果的结合,特别是对于利用自然地形形成的景观湖/水池等适应于设置生态浮岛的中小型景观水体,在不要求外部循环的情形下,能够长期维持所需的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景观水池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净化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与图2对应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这种园林景观水池10可以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筑物,也可以是利用自热地形或在地面人工开挖出的水池,亦可称为水塘或湖等,其大小应适应于生态浮岛以及喷水系统的设置。
设置于景观水池的净化装置采用生态浮岛20与喷水/跌水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具有水质保持/净化的手段,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设置生态浮岛(及喷水装置)的数量,依据水质保持/净化要求设置水净化能力。
喷水管31为竖向管,固定安装在生态浮岛上,顶部设有喷水口或安装有喷水嘴,通过设置于水下的潜水泵41或安装在生态浮岛框架上为位于水面上方的水泵提供动力,将水池下部的水送入喷水管,水从喷水管的顶口(顶部喷水口)39或喷水嘴喷出/流出后,直接落在生态浮岛上或者先经过一级跌水盘或两级跌水盘等,然后落入生态浮岛。由于水池中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关键因素是缺少溶解氧,且通常水池下部水中的氧含量(溶解氧浓度)明显低于水池上部水中的含氧量,因此在同样的喷水情形下,从水池下部抽水所实现的复氧量(从空气中溶解到水中的氧量)会明显高于从水池上部抽水,同时,从下部抽水后,水池上部含氧量相对较高的水会向下流以便补充被抽走的水,形成水循环,有利于改善水池下部的缺氧状态。
水落到生态浮岛上后,依靠生态浮岛上的种植基及植物27的吸附和过滤截留作用,水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分子/分子集团被截留在生态浮岛,由此在实现较高效率的复氧的同时,还实现了较高效率的过滤净化,而截留在种植基中和植物上的颗粒物和有机物分子/分子集团可以作为种植基的补充,其中的营养成分(例如,通常情形下的大部分有机物及部分无机物)可以被植物及生态浮岛中的微生物群吸收利用,有助于植物生长及生态浮岛中所需微生物生态的维持。
喷水管的顶口39可以呈喇叭口状,也可以安装喷水嘴(或称喷嘴)。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具有一定的喷射高度,形成喷泉效果,且能够获得更好的复氧效果。然而,实践中,基于设备配备及动力消耗等因素的考虑,对于普通的景观水池,可以不要求喷泉效果下的喷水高度,只要将水从喷水管顶口送出即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和运行费用。
可以在喷水管上固定安装一个第一跌水盘(或称挡水盘)32,所述第一跌水盘水平设置,位于生态浮岛的框架21上方,通过其中央通孔套设在喷水管上,可以采用螺丝紧固等方式并在必要时配合适当的连接件/连接结构实现跌水盘(包括第一跌水盘和第二跌水盘)在喷水管上的固定,可以在跌水盘中央设置竖向套管(能够套设在喷水管上的短管)37,以套管的管孔作为其中央通孔,紧固螺栓可以采用顶丝形式,旋接在套管侧壁的螺纹通孔上,内端顶在喷水管上,由此实现跌水盘与喷水管之间的固定。
所述第一跌水盘的面积无需过大,但通常应使从喷水管顶口冒出的水大部分或全部落入第一跌水盘上,落水在第一跌水盘上的冲击/飞溅有助于提高复氧效果,特别是能够有效地延长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由此进一步提高复氧效果。
第一跌水盘的周边可以设有各处等高的溢流堰,也就是,设置围成一圈向上延伸的侧边/侧板,落入第一跌水盘内的水依靠溢流方式从周边的溢流堰流出,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且能够有效地保证挡水效果,降低落水速度,延长与空气接触的时间。
可以进一步设置第二跌水盘33,第二跌水盘亦水平设置,通过其中央通孔套设在喷水管上,其外形宜与第一跌水盘外形相似,径向尺寸(或者说面积)大于第一跌水盘,以使从第一跌水盘落下的水大部分或全部落入第二跌水盘上。
第二跌水盘可以采用与第一跌水盘相同/相仿的构造,通过溢流方式落水。为增强景观效果和复氧效果(参见图3),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第二跌水盘设有环形的折流槽34,所述折流槽呈曲面状,外侧(远离喷水管侧)槽壁36的弯曲程度优选小于内侧(靠近喷水管侧)槽壁35的弯曲程度,且内侧槽壁的上部对应于第一跌水盘的落水位置,使得第一跌水盘的落水大部分落在第二跌水盘的折流槽的内侧槽壁的上部,水落入折流槽后,先沿折流槽的内侧槽壁向下流至槽底,再从槽底开始沿外侧槽壁向上流,在脱离折流槽/第二跌水盘外缘时,依靠惯性形成向外向上的斜向水流,然后在重力作用下以曲线形式下落,直至落入生态浮岛。
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在第二跌水盘上(特别是底部)设置加强筋38。
第一跌水盘、第二跌水盘的外形可以为圆形,使周边各部位的出水均衡,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跌水复氧效果且有助于跌水的美观,也可以采用与生态浮岛的框架(或称生态浮岛框架,或浮岛框架)形似的形状,实现上下相应各部分外形的一致性。
生态浮岛框架(框架结构)21的种植格中设置种植篮26,所述种植篮内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基,可以将植物27种植在种植基上,可以依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水生植物。生态浮岛自身依靠植物生长及所建立起的微生物生态群能够实现对水中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吸收和分解,而通过对落水中污染物的截留,进一步增强了净化效果。
种植篮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形式,例如,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采用由植物纤维材料或其他适宜的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网兜(或者说透水袋子),网兜的顶口设有硬质的顶框,所述顶框放置在相应种植格框(生态浮岛框架中围出该种植格的部分)上,其外缘不超出相应种植格框的中线,相邻种植格内的种植篮的顶框的相应边可以支承在(压在)同一个种植格框边上。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将种植篮整体从浮岛框架上取出,更换上新的种植篮,淘汰下来的种植篮(可生物降解的网兜)连同种植篮中的植物一同用于堆肥,实现相应物质的生态循环利用,不适应堆肥的顶框及种植篮其他部分(如果有的话)可以在堆肥前取出,进行重复使用或另行处理。
生态浮岛的框架外形优选为方形或正六边形,这些形状的浮岛能够相互拼接成片,可以依据实际需要灵活布置。依据实际需要,可以在框架的周边下方设置浮体22,以保证浮岛的漂浮。
可以通过绳索29进行浮岛的相对固定,绳索的上端固定在/栓在浮岛框架上,例如,框架中部上,下端固定在/拴在钎子上,钎子插入池底11固定住,或者在池底埋设固定架,将绳索的下端栓在固定架上,或者在具有足够重量的水泥块上以预埋方式设置用于栓绳索的环,将水泥块置于池底的适当位置,将绳索的下端栓在环上。通常应允许浮岛有一定的漂浮范围,可依此要求设置绳索的长度。
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喷水的水泵。例如,将水泵安装在浮岛框架上,水泵的进口连接进水管,进水管的主体部分可以采用硬质管,与浮岛框架固定连接,向下延伸至水池下部区域,可依据浮岛所处区域的水深合理设置进水管向下延伸的深度,进水管的下端口应距池底有适当的距离,避免吸入池底淤泥。
也可以在池底的适当位置设置水泵支架46,将潜水泵安装在水泵支架上,水泵支架的高度应适当,以使得潜水泵的进口位于水池下部且距池底有适当的距离。潜水泵的出口连接出水管,出水管的主体采用软管(柔性水管)42,该软管的下端通过可拆管接头连接潜水泵的出口,上端通过可拆管接头连接喷水管的下端口。在此情形下,应使出水管相对于绳索具有较多的富裕量,也就是,当因浮岛移动将绳索绷紧时,出水管依然不被绷紧。
水泵/潜水泵通常可以为电动机驱动的泵,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布设电动机的电源线。在不宜采用水面及水面邻近区域布线的情形下,可以采用池底布线,在此情形下,设置潜水泵较为适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包括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竖向设置,固定安装在生态浮岛上,顶部设有喷水口或安装有喷水嘴,所述喷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跌水盘,所述第一跌水盘水平设置,位于生态浮岛的框架上方,通过其中央通孔套设在喷水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采用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中设有若干种植格,所述种植格中设置有种植篮,所述种植篮内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篮采用由植物纤维材料制成的网兜,网兜的顶口设有硬质的顶框,所述顶框放置在相应种植格框上,其外缘不超出相应种植格框的中线。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跌水盘的周边设有各处等高的溢流堰。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跌水盘,所述第二跌水盘水平设置,位于生态浮岛的框架和第一跌水盘之间,通过其中央通孔套设在喷水管上,其外形与第一跌水盘外形相似,径向尺寸大于第一跌水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跌水盘设有环形的折流槽,所述折流槽呈曲面状,外侧槽壁的弯曲程度小于内侧槽壁的弯曲程度,且内侧槽壁的上部对应于第一跌水盘的落水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的框架外形为方形或正六边形,所述第一跌水盘和第二跌水盘呈圆形或者呈与生态浮岛的框架外形相似的形状。
8.园林景观水池,设有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净化装置采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所述水净化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园林景观水池,其特征在于池底架设由一个或多个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进口位于池底的上方,出口通过柔性水管连接所述喷水管的进口,所述柔性水管与相应潜水泵的出口和/或相应喷水管的进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连接。
CN202223548345.X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 Active CN219194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8345.XU CN21919469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8345.XU CN21919469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4690U true CN219194690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8345.XU Active CN21919469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4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8950B (zh) 漂浮式综合水处理设备、水处理方法及该设备的反洗方法
CN109329175B (zh) 一种绿色低碳高效工业化生态养殖池塘结构
CN101538106B (zh) 无耗能污水处理装置
CN108249573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净化罐
CN202046969U (zh)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与人工湿地组合污水处理系统
CN113321374A (zh) 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100519449C (zh) 速分生物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2671348U (zh) 生活、生产污水处理系统
CN211871749U (zh) 一种太阳能生态浮岛
CN109626578A (zh) 一种河道围隔截污强化处理系统
CN201424418Y (zh) 无耗能污水处理装置
CN110713310B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活化海绵铁填料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1339184U (zh) 基于钢渣陶粒填料生物滤池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9635977U (zh) 一种河道围隔截污强化处理系统
CN219194690U (zh) 一种园林景观水池净化装置
CN112520935A (zh)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与维护系统
CN101104534A (zh) 小区封闭中水景观水系生物气浮boaf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5603432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5821115U (zh) 一种喷泉式公园景观水池净水设备
RU198056U1 (ru) Биофильтр для открытых водоемов
CN210764878U (zh)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与维护系统
CN1807280A (zh) 脉冲活性生物过滤装置
CN209507886U (zh) 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7738577U (zh) 垂直流悬浮床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4752490U (zh) 污水治理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