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3197U - 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3197U
CN219193197U CN202220287318.2U CN202220287318U CN219193197U CN 219193197 U CN219193197 U CN 219193197U CN 202220287318 U CN202220287318 U CN 202220287318U CN 219193197 U CN219193197 U CN 219193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humidity
panel
storage devic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73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常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ervation Guangzho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ervation Guangzho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ervation Guangzho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servation Guangzho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873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3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3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3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eezers Or Refrigerated Show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包括框体和盖合框体的面板,框体设置有进气阀和排气阀;面板为透明材质;面板与框体围成密闭空间,框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文物的展示腔和位于展示腔靠近框体背板一侧的若干控湿腔,控湿腔内均装有用于维持湿度的控湿模块;控湿模块包括浸泡有恒湿溶液的保湿部。在进行文物展览或储存的时候,在面板和框体围成的密闭空间中注入惰性气体并通过保湿部在密闭空间中产生的恒定湿度的作用,自身就能维持恒湿无氧的环境,无需外接其他的部件,使得文物的展览、储存和运输都十分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物展览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历史文物一旦与外界接触,都会因为外界环境中的物质或者温湿度而产生变化,对历史文物造成伤害,如彩色的兵马俑或壁画在出土后会处变为无色。因此为了防止历史文物受损,历史文物除了在展览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存放在环境受到严格控制的仓库中。而在展览的时候也无法离开用于制作储存环境的复杂的展览柜。
如现有的一种文物保藏展示箱,包括有箱体和箱盖。箱体内底部设置有文物托架,所述的文物托架可以根据所放物品的大小调节高度。在文物托架的下面设置有湿度传感探头和温度传感探头,与所述的湿度传感探头和温度传感探头相配合,通过线路连接设置有湿度调节器及温度控制器,以随时对箱体内的空气湿度及温度进行调节,在箱体的正面面板上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的上方设置有转轴,转轴连接有旋钮,在转轴上设置有遮光幕布。箱体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惰性气体充入单向阀,另一侧下部设置有空气排出单向阀。
但是上述的设备依靠外接电源实现恒温恒湿密闭等功能,但是电力供应存在风险,并且在没有电力的环境中,如运输和转存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文物的保存,不能用于文物的输送。上述的文物保藏展示箱体积较大,固定在博物馆内之后,展示箱难以移动,不利于文物的移动转存,因此使文物保护和展示的局限性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文物保藏展示装置需要外接电源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无需使用外接电源即可实现装置的湿度控制和维持无氧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包括框体和盖合所述框体的面板,所述框体设置有进气阀和排气阀;所述面板为透明材质;所述面板与所述框体围成密闭空间,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文物的展示腔和位于所述展示腔靠近所述框体背板一侧的若干恒湿腔,所述恒湿腔内均装有用于维持湿度的恒湿模块;所述恒湿模块包括保湿部。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将文物放入框体的展示腔中,文物可以为扁平状的物品,如简牍或纸质、丝织品等。面板盖合框体后,通过向进气阀注入惰性气体,通过惰性气体将框体内的空气从排气阀挤出,直至框体内部注满惰性气体,令框体内部的氧气含量低于5%。保湿部为浸泡过恒湿溶液的棉或布等纺织材料,恒湿溶液是指特定盐的饱和溶液,特定盐的饱和溶液能够在一定的空间内提供恒定的相对湿度。目前根据文物品类可控制湿度范围为30-80%,在此湿度范围内,可选用氯化镁、碘化钾或碳酸钾等饱和盐溶液,根据不同文物的湿度保存条件,选用符合其湿度保存要求的饱和盐溶液。框体处于密闭的状态,内部注满了惰性气体,通过饱和盐溶液的作用令框体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湿度,实现超低甚至无氧环境使霉菌无法存活的同时将湿度控制在适宜文物存放的范围内,并阻隔霉菌中霉菌孢子萌发,令文物放置于框体内能够长期保存。面板为可滤除紫外线的透明材料,可以通过面板滤除紫外线并直接观看到框体内的文物,使得装置能够直接供展览使用且在展览过程中能够对文物进行妥善保存。框体的面积和厚度可以根据文物的面积和厚度来决定,框体的整体体积能够接近文物的体积,框体体积能够做到更加紧凑,并且无需连接外部电源,易于转存和搬运。
优选的,所述框体设置用于容纳所述面板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装有位于所述面板和所述框体之间的密封圈。密封圈位于框体的四周,为环形结构。面板和密封圈均装入密封腔内,通过密封圈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面板和框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压紧所述面板的压紧部,所述压紧部通过紧固件将所述面板固定在所述密封腔内。压紧部可以为压紧条或环形的框架。压紧部位于面板远离框体一侧的端面,通过紧固件将压紧部与框体固定,使得压紧部压紧并固定面板,实现框体的密封。具体的,压紧部、密封圈、密封腔和面板可以均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孔,紧固件依次穿过压紧部、面板和密封圈后固定在密封腔内的螺纹孔内,令面板和密封圈的位置完全固定,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框体一体成型,不留任何的间隙,框体自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框体漏气。
优选的,所述恒湿模块包括用于存放所述保湿部的隔离盒;所述隔离盒包括盒体和盖合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盒盖上设置有若干微孔。因饱和盐溶液中含有部分水分,为避免水分向外渗透损坏文物,将含有水分的保湿部放入盒体内,只通过盒盖的微孔与框体相通,微孔的设置确保框体无论以任何角度翻转时,饱和溶液中的水分都不会流出,而仅有气体可以循环。
优选的,所述恒湿腔和所述展示腔之间设置有隔离腔,所述隔离腔装有隔离部。隔离部既可以进一步隔离恒湿模块的水分,同时也可以对文物起到承托的作用。隔离部可以包括亚克力承托板、无酸棉缓冲层和无酸纸承托板,亚克力承托板提供足够的承重力,无酸纸承托板与文物接触,无酸棉缓冲层能够缓冲放入文物时的冲击力。
优选的,所述框体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框体内部湿度的传感器和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接驳端口。外部的检测仪器通过接驳端口与传感器连接,给传感器供电的同时检测内部的湿度,实现定期监控湿度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进气阀、排气阀、传感器和接驳端口均安装于所述框体的背板上,进气阀、排气阀、传感器和接驳端口嵌入背板并与背板之间密封连接,尽量减少框体的厚度,缩减框体的体积;所述进气阀和所述排气阀均为单向阀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相对的端角处,两者相距的距离处于最远的状态,惰性气体从进气阀进人框体后,在框体的内部扩散,惰性气体需要流动最长的距离才能从排气阀排出,使得惰性气体更好地填充框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框体设置悬挂部,悬挂部可以为悬挂孔或悬挂槽等结构,便于将框体挂在墙壁上进行展览。
优选的,所述框体内设置加热丝,所述框体设置有用于给所述加热丝供电的蓄电池。通过加热丝给框体内部供热的方式维持框体内部的温度,从而达到恒温的状态,通过蓄电池的作用,无需进行外接电源。传感器也可以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在获取框体内湿度的同时能够获取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文物展览或储存的时候,在面板和框体围成的密闭空间中注入惰性气体并通过保湿部在密闭空间中产生的恒定湿度的作用,自身就能维持恒湿无氧的环境,无需外接其他的部件,使得文物的展览、储存和运输都十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框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紧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为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框体1和盖合框体1的面板2,框体1设置有进气阀3和排气阀4,所述进气阀3和排气阀4均为单向阀;面板2为透明材质;面板2与框体1围成密闭空间,框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文物的展示腔101和位于展示腔101靠近框体1背板一侧的四个恒湿腔102,恒湿腔102内均装有用于维持湿度的恒湿模块5;恒湿模块5包括浸泡有恒湿溶液的保湿部501,在本实施例中,保湿部501为浸泡过恒湿溶液的棉。恒湿腔102的数量随着框体1的面积增加,恒湿腔102的数量越多,保湿部501的表面积越大,能够维持更大范围内的湿度。面板材料为可滤除紫外线的透明材质,例如可采用德国制造再经美国TRUVUE公司进行再加工镀膜的亚克力玻璃,该种玻璃具有阻挡多达99%的紫外线,同时透光率大于98%,将紫外线与文物隔离,消除紫外线对文物的损害。
具体的,框体1还设置用于容纳面板2的密封腔103,密封腔103内装有位于面板2和框体1之间的密封圈6。密封圈6位于框体1的四周,为环形结构。面板2和密封圈6均装入密封腔103内,通过密封圈6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面板2和框体1之间的密封性能。
其中,装置还包括用于压紧面板2的压紧部7,压紧部7通过紧固件将面板2固定在密封腔103内。压紧部7为环形的框架。压紧部7位于面板2远离框体1一侧的端面,通过紧固件将压紧部7与框体1固定,使得压紧部7压紧并固定面板2,实现框体1的密封。具体的,压紧部7、密封圈6、密封腔103和面板2均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孔,紧固件依次穿过压紧部7、面板2和密封圈6后固定在密封腔103内的螺纹孔内,令面板2和密封圈6的位置完全固定,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框体1一体成型,不留任何的间隙,框体1自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框体1漏气。
恒湿模块5中的恒湿溶液为饱和盐溶液,因饱和盐溶液中含有部分水分,为避免水分向外渗透损坏文物,恒湿模块5包括用于存放保湿部501的隔离盒502;隔离盒502包括盒体5021和盖合盒体5021的盒盖5022,盒盖5022上设置有若干微孔,只通过盒盖5022的微孔与框体1相通,微孔的设置确保框体1无论以任何角度翻转时,饱和溶液中的水分都不会流出,而仅有气体循环。
进一步,恒湿腔102和展示腔101之间设置有隔离腔104,隔离腔104装有隔离部8。隔离部8既可以进一步隔离恒湿模块5的水分,同时也可以对文物起到承托的作用。隔离部8包括依次堆叠的亚克力承托板、无酸棉缓冲层和无酸纸承托板,亚克力承托板提供足够的承重力,无酸纸承托板与文物接触,无酸棉缓冲层能够缓冲放入文物时的冲击力。
具体的,框体1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框体1内部湿度的传感器9和与传感器9电连接的接驳端口。外部的检测仪器通过接驳端口与传感器9连接,给传感器9供电的同时检测内部的湿度,实现定期监控湿度的目的。进气阀3、排气阀4、传感器9和接驳端口均安装于框体1的背板上并与恒湿腔102连通,进气阀3、排气阀4、传感器9和接驳端口嵌入背板并与背板之间密封连接,尽量减少框体1的厚度,缩减框体1的体积;进气阀3和排气阀4分别位于框体1相对的端角处,两者相距的距离处于最远的状态,惰性气体从进气阀3进人框体1后,在框体1的内部扩散,惰性气体需要流动最长的距离才能从排气阀4排出,使得惰性气体更好地填充框体1内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将文物放入框体1的展示腔101中,文物可以为扁平状的物品,如简牍或纸质、丝织品等。面板2盖合框体1后,通过向进气阀3注入惰性气体,通过惰性气体将框体1内的空气从排气阀4挤出,直至框体1内部注满惰性气体,令框体1内部的氧气含量低于5%。保湿部501为浸泡过恒湿溶液的棉,恒湿溶液是指特定盐的饱和溶液,特定盐的饱和溶液能够在一定的空间内提供恒定的相对湿度。目前根据文物品类可控制湿度范围为30-80%,根据不同文物的湿度保存条件,选用符合其湿度保存要求的饱和盐溶液。框体1处于密闭的状态,内部注满了惰性气体,通过饱和盐溶液的作用令框体1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湿度,实现超低甚至无氧环境使霉菌无法存活的同时将湿度控制在适宜文物存放的范围内,并阻隔霉菌中霉菌孢子萌发,令文物放置于框体1内能够长期保存。面板2为透明材料,可以通过面板2直接观看到框体1内的文物,使得本装置能够直接供展览使用且在展览过程中能够对文物进行妥善保存。框体1的面积和厚度可以根据文物的面积和厚度来决定,框体1的整体体积能够接近文物的体积,框体1体积能够做到更加紧凑,并且无需连接外部电源,易于转存和搬运。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进行文物展览或储存的时候,在面板2和框体1围成的密闭空间中注入惰性气体并通过保湿部501在密闭空间中产生的恒定湿度的作用,自身就能维持恒湿无氧的环境,无需外接其他的部件,使得文物的展览、储存和运输都十分便利。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框体1内设置加热丝,框体1设置有用于给加热丝供电的蓄电池。通过加热丝给框体1内部供热的方式维持框体1内部的温度,从而达到恒温的状态,通过蓄电池的作用,无需进行外接电源。传感器9也可以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在获取框体1内湿度信息的同时也能够获取温度信息。
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和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一致。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2的区别在于,框体1设置悬挂部105,悬挂部105为悬挂孔,便于将框体1挂在墙壁上进行展览。
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和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一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包括框体(1)和盖合所述框体(1)的面板(2),所述框体(1)设置有进气阀(3)和排气阀(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压紧所述面板(2)的压紧部(7);所述面板(2)为透明材质;所述面板(2)与所述框体(1)围成密闭空间,所述框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文物的展示腔(101)和位于所述展示腔(101)靠近所述框体(1)背板一侧的若干恒湿腔(102),所述恒湿腔(102)内均装有用于维持湿度的恒湿模块(5);所述恒湿模块(5)包括保湿部(501);所述框体(1)设置用于容纳所述面板(2)的密封腔(103),所述密封腔(103)内装有位于所述面板(2)和所述框体(1)之间的密封圈(6);所述压紧部(7)通过紧固件将所述面板(2)固定在所述密封腔(10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湿模块(5)包括用于存放所述保湿部(501)的隔离盒(502);所述隔离盒(502)包括盒体(5021)和盖合所述盒体(5021)的盒盖(5022),所述盒盖(5022)上设置有若干微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湿腔(102)和所述展示腔(101)之间设置有隔离腔(104),所述隔离腔(104)内装有隔离部(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框体(1)内部湿度的传感器(9)和与所述传感器(9)电连接的接驳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3)、排气阀(4)、传感器(9)和接驳端口均安装于所述框体(1)的背板上;所述进气阀(3)和所述排气阀(4)均为单向阀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1)相对的端角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设置悬挂部(10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内设置加热丝,所述框体(1)设置有用于给所述加热丝供电的蓄电池。
CN202220287318.2U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 Active CN219193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7318.2U CN219193197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7318.2U CN219193197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3197U true CN219193197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8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7318.2U Active CN219193197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31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00991B1 (ko) 포토마스크용 합성 석영 유리 기판 보관 케이스
KR910017217A (ko) 액정표시기, 그 장치 및 액정표시기 부가 세탁기
CN219193197U (zh) 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储存装置
AU2014255457A1 (en) Dishwasher proof weighing scale
KR102357162B1 (ko) 바이오 3차원 프린터용 챔버 환경 제어 장치
CN104665387A (zh) 防潮防霉画框
CN209917905U (zh) 可程式恒温恒湿箱
CN115973569B (zh) 一种无菌医疗器材运输箱体
WO2018102934A1 (es) Método de instalación y de operación de un sistema de control atmosférico dentro de un contenedor de transporte de carga con un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e atmósfera
CN214115548U (zh) 一种益生菌接种培育装置
CN211580904U (zh) 一种用于生物实验的动植物培养实验箱
US2871081A (en) Display panel
CN210989337U (zh) 一种智能对文物展示存储高净化四面可视柜
CN208824509U (zh) 一种便于观测剩余液位的体外诊断试剂盒
CN112027361A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配药取用盒
KR20150045354A (ko) 기판 컨테이너
CN215754000U (zh) 一种博物馆展藏一体文物储存盒
CN112639596A (zh) 用包含至少一种液晶材料的介质填充液晶盒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58921A (zh) 一种包装构件
CN212870419U (zh) 用于家电箱体内的杀菌结构、冰箱
CN218561458U (zh) 一种防加错加样套
CN211056369U (zh) 一种丝绸纺线用的储卷装置
CN218401531U (zh) 一种博物馆展藏一体文物储存盒
CN215250863U (zh) 一种生物发酵装置数字化仿真控制系统
CN215440485U (zh)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用的培养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