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3993U - 圆弧面式超声刀杆 - Google Patents

圆弧面式超声刀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3993U
CN219183993U CN202223289757.6U CN202223289757U CN219183993U CN 219183993 U CN219183993 U CN 219183993U CN 202223289757 U CN202223289757 U CN 202223289757U CN 219183993 U CN219183993 U CN 219183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face
blade bar
ultrasonic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97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宏屹
郑民华
仇明
张新岗
郭双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raws Shenz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raws Shenz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raws Shenz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raws Shenz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897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3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3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3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刀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包括输出段和传导段,传导段用于传导传导超声波能量,输出段用于输出超声波能量;输出段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作业面及对侧面,作业面用于凝闭作业,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呈对应布置,作业面与对侧面呈对应布置,作业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呈连接布置,且对侧面沿背离作业面的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由于对侧面朝外拱起弧形布置,在对侧面的作用下,降低锋利度,从而避免误伤人体组装,也避免导致患者二次受伤;同时,在同等的尺寸下,对侧面呈的面积大于多边形的面积,因此,更大的圆弧面积会使得更多的热量从刀杆上传递到人体组织上,使得凝闭血管的效果更佳且更可靠。

Description

圆弧面式超声刀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超声刀杆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圆弧面式超声刀杆。
背景技术
超声刀具主要用于生物组织的切割与血管闭合等操作;具有出血少、对周围组织伤害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其作用于人体组织起到切割与凝闭的作用,不会引起组织干燥、灼伤等副作用;超声刀具工作时,在换能器的驱动下超声波在刀杆上沿轴向方向传播,同时驱动刀杆做纵向伸缩运动。
目前,刀杆包括切割段,利用切割段起到切割与凝闭的作用;例如,公开号为CN216675846U的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手术刀杆,超声波手术刀杆包括超声波能量输出端和超声波能量传导杆,其中,超声波能量输出端设置在超声波能量传导杆上,超声波能量输出端的横截面面积由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且超声波能量输出端上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不平行,且两个相对的侧面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底部之间的距离,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是与超声波能量输出端的工作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是平面。
现有技术中,刀杆的输出端的截面为楔形,存在棱角,手术作业时,棱角较为锋利,易对人体组织造成误伤,导致患者二次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圆弧面式超声刀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棱角易对人体组织造成误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包括输出段和传导段,所述输出段和所述传导段呈连接布置,所述传导段用于传导超声波能量,所述输出段用于输出超声波能量;所述输出段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作业面以及对侧面,所述作业面用于凝闭作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呈对应布置,所述作业面与所述对侧面呈对应布置,所述作业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呈连接布置,且所述对侧面沿背离所述作业面的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的横截面形成第一侧段,所述第二侧面的横截面形成第二侧段,所述第一侧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段的长度,所述作业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段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侧段的上端部呈对接布置,所述对侧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段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侧段的下端部呈对接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的横截面形成第一侧段,所述第二侧面的横截面形成第二侧段,所述第一侧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侧段的长度呈一致布置,所述作业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段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侧段的上端部呈对接布置,所述对侧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段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侧段的下端部呈对接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作业面和所述对侧面呈一体成型布置,且所述作业面处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布置,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作业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对侧面呈围合布置,且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作业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对侧面形成的截面呈圆形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段呈纺锤状布置,且沿轴向方向,所述输出段的截面的面积呈先逐渐增大后逐渐缩小布置;所述作业面的宽度范围为1.7mm-3.7mm。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包括刀杆件,所述刀杆件包括所述输出段和所述传导段,所述刀杆件的长度为λ/4+λ/2×N2,其中,λ为所述刀杆件的固有频率的一个周期的波长,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传导段包括远端部和近端部,所述远端部和所述近端部呈对接且一体成型布置,所述近端部与所述输出段呈连接布置;所述远端部的长度为(λ/4+λ/2×N2)/2。
进一步的,沿所述远端部至所述近端部的方向,所述传导段的横截面呈阶梯状逐渐减小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远端部设有远端柱,所述远端柱沿背离所述远端部的方向呈延伸布置,所述远端柱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远端柱用于嵌设超声波器械;或者,所述远端部具有远端槽,所述远端槽朝向所述近端部的方向凹陷布置,所述远端槽的槽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远端槽用于供超声波器械嵌设。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段的外表面形成涂设层,所述输出段的外表面具有涂设面,所述涂设面的粗糙度小于或等于90目,所述涂设层涂设在所述涂设面;所述涂设层设置有防粘结涂层,且所述防粘结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手术作业时,超声波机械输出超声波能量至传导段,传导段将超声波能量传导至输出段,再通过输出段进行手术作业,在作业面的作用下,实现切割及凝血操作;由于对侧面朝外拱起弧形布置,在对侧面的作用下,降低锋利度,从而避免误伤人体组装,也避免导致患者二次受伤;同时,在同等的尺寸下,对侧面呈的面积大于多边形的面积,因此,更大的圆弧面积会使得更多的热量从刀杆上传递到人体组织上,使得凝闭血管的效果更佳且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的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的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的实施例三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的外螺纹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的内螺纹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包括输出段1和传导段2,输出段1和传导段2呈连接布置,传导段2用于传导超声波能量,输出段1用于输出超声波能量;输出段1包括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作业面14以及对侧面13,作业面14用于凝闭作业,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呈对应布置,作业面14与对侧面13呈对应布置,作业面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呈连接布置,且对侧面13沿背离作业面14的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
上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手术作业时,超声波机械输出超声波能量至传导段2,传导段2将超声波能量传导至输出段1,再通过输出段1进行手术作业,在作业面14的作用下,实现切割及凝血操作;由于对侧面13朝外拱起弧形布置,在对侧面13的作用下,降低锋利度,从而避免误伤人体组装,也避免导致患者二次受伤;同时,在同等的尺寸下,对侧面13呈的面积大于多边形的面积,因此,更大的圆弧面积会使得更多的热量从刀杆上传递到人体组织上,使得凝闭血管的效果更佳且更可靠。
所述输出段呈纺锤状;更好的切割凝血效果,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切割凝血失败的风险。
沿轴向方向,输出段的截面的面积呈先逐渐增大后逐渐缩小布置,更好的切割凝血效果。
作业面的宽度范围为1.7mm-3.7mm。
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包括刀杆件,刀杆件包括输出段1和传导段2,刀杆件的长度为λ/4+λ/2×N2,其中,λ为刀杆件的固有频率的一个周期的波长,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传导段2包括远端部和近端部,远端部和近端部呈对接且一体成型布置,近端部与输出段1呈连接布置;远端部的长度为(λ/4+λ/2×N2)/2;这样,有利于增大输出段1的尖端振幅,提高手术效率。
沿远端部至近端部的方向,传导段2的横截面呈阶梯状逐渐减小布置;这样,有利于增大输出段1的尖端振幅,提高手术效率。
远端部设有远端柱,远端柱沿背离远端部的方向呈延伸布置,远端柱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远端柱用于嵌设超声波器械;通过外螺纹连接,实现传导段2与超声波机械之间的组装。
或者,远端部具有远端槽,远端槽朝向近端部的方向凹陷布置,远端槽的槽壁设有内螺纹,远端槽用于供超声波器械嵌设;通过内螺纹连接,实现传导段2与超声波机械之间的组装。
输出段1的外表面形成涂设层,输出段的外表面具有涂设面,涂设面的粗糙度小于或等于90目,这样,增强防粘结涂层的设置稳固性,且增加了输出段1与组织接触时的抓持力。
涂设层涂设在涂设面;所述涂设层设置有防粘结涂层,涂设层设置有防粘结涂层,起到防粘结作用,可以避免在超声刀工作过程中,输出段1与软组织、血液粘结而导致组织切割和血管凝闭失败的风险。
且防粘结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3.2,可以避免组织与输出段1粘结而导致手术风险和效果。
防粘结涂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材料:有机硅材质、高性能有机硅树脂、着色无机颜料、聚硅氧烷流平剂、润湿剂、防止沉淀剂、酯类、醚类、醇类溶剂复合物、四氟乙烯TFE和六氟丙烯HFP的共聚物FEP、液态FEP、FEP/陶瓷复合物、液态FEP陶瓷环氧复合物、聚四氟乙烯PTFE和或PTFE/陶瓷复合物。
实施例一:
第一侧面11的横截面形成第一侧段,第二侧面12的横截面形成第二侧段,第一侧段的长度小于第二侧段的长度,作业面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段的端部和第二侧段的端部呈对接布置,对侧面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段的下端部和第二侧段的下端部呈对接布置。
这样,对侧面13趋向侧部布置,且朝外拱起弧形布置,降低锋利度,从而避免误伤人体组装,也避免导致患者二次受伤;同时,在同等的尺寸下,对侧面13呈的面积大于多边形的面积,因此,更大的圆弧面积会使得更多的热量从刀杆上传递到人体组织上,使得凝闭血管的效果更佳且更可靠。
实施例二:
进一步的,第一侧面11的横截面形成第一侧段,第二侧面12的横截面形成第二侧段,第一侧段的长度与第二侧段的长度呈一致布置,作业面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段的端部和第二侧段的端部呈对接布置。
这样,对侧面13朝下布置,且对侧面13朝下拱起弧形布置,操作者水平直持,在对侧面13的作用下,降低锋利度,从而避免误伤人体组装,也避免导致患者二次受伤;同时,在同等的尺寸下,对侧面13呈的面积大于多边形的面积,因此,更大的圆弧面积会使得更多的热量从刀杆上传递到人体组织上,使得凝闭血管的效果更佳且更可靠。
实施例三:
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和作业面14呈一体成型布置,且作业面14处于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之间布置,第一侧面11、作业面14和第二侧面12呈围合布置,且第一侧面11、作业面14和第二侧面12形成的截面呈圆形状布置。
这样,输出段1呈圆柱状布置,便于操作者采用作业面14进行切割及凝血操作,在对侧面13的作用下,降低锋利度,从而避免误伤人体组装,也避免导致患者二次受伤;同时,在同等的尺寸下,对侧面13呈的面积大于多边形的面积,因此,更大的圆弧面积会使得更多的热量从刀杆上传递到人体组织上,使得凝闭血管的效果更佳且更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段和传导段,所述输出段和所述传导段呈连接布置,所述传导段用于传导超声波能量,所述输出段用于输出超声波能量;所述输出段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作业面以及对侧面,所述作业面用于凝闭作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呈对应布置,所述作业面与所述对侧面呈对应布置,所述作业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呈连接布置,且所述对侧面沿背离所述作业面的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横截面形成第一侧段,所述第二侧面的横截面形成第二侧段,所述第一侧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段的长度,所述作业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段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侧段的上端部呈对接布置,所述对侧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段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侧段的下端部呈对接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横截面形成第一侧段,所述第二侧面的横截面形成第二侧段,所述第一侧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侧段的长度呈一致布置,所述作业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段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侧段的上端部呈对接布置,所述对侧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段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侧段的下端部呈对接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作业面和所述对侧面呈一体成型布置,且所述作业面处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布置,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作业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对侧面呈围合布置,且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作业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对侧面形成的截面呈圆形状布置。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段呈纺锤状布置,且沿轴向方向,所述输出段的截面的面积呈先逐渐增大后逐渐缩小布置;所述作业面的宽度范围为1.7mm-3.7mm。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包括刀杆件,所述刀杆件包括所述输出段和所述传导段,所述刀杆件的长度为λ/4+λ/2×N2,其中,λ为所述刀杆件的固有频率的一个周期的波长,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段包括远端部和近端部,所述远端部和所述近端部呈对接且一体成型布置,所述近端部与所述输出段呈连接布置;所述远端部的长度为(λ/4+λ/2×N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远端部至所述近端部的方向,所述传导段的横截面呈阶梯状逐渐减小布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部设有远端柱,所述远端柱沿背离所述远端部的方向呈延伸布置,所述远端柱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远端柱用于嵌设超声波器械;或者,所述远端部具有远端槽,所述远端槽朝向所述近端部的方向凹陷布置,所述远端槽的槽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远端槽用于供超声波器械嵌设。
10.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圆弧面式超声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段的外表面形成涂设层,所述输出段的外表面具有涂设面,所述涂设面的粗糙度小于或等于90目,所述涂设层涂设在所述涂设面;所述涂设层设置有防粘结涂层,且所述防粘结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3.2。
CN202223289757.6U 2022-12-08 2022-12-08 圆弧面式超声刀杆 Active CN219183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9757.6U CN219183993U (zh) 2022-12-08 2022-12-08 圆弧面式超声刀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9757.6U CN219183993U (zh) 2022-12-08 2022-12-08 圆弧面式超声刀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3993U true CN219183993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8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9757.6U Active CN219183993U (zh) 2022-12-08 2022-12-08 圆弧面式超声刀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3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4719B2 (en) Ultrasonic dissector and sealer
US6039735A (en) Electric field concentrated electrosurgical electrode
EP4241704A2 (en) Ultrasonic scalpel blade, scalpel handle, and ultrasonic scalpel
US9474568B2 (en) Energy bipolar treatment device
ES2398674T3 (es) Instrumentos quirúrgicos mejorados
US8348880B2 (en) Ultrasonic surgical instrument incorporating fluid management
US7645278B2 (en) Coagulating cutter
JP6885967B2 (ja) 超音波骨カッターのカッターヘッド
CN103596510A (zh) 用于切割和凝固的超声装置
ES2276358T3 (es) Electrodo electroquirurgico de campo electrico concentrado.
US20230200884A1 (en) Cutting electrode enhancement for laparoscopic electrosurgical device
US8231620B2 (en) Extension cutting blade
CN219183993U (zh) 圆弧面式超声刀杆
CN212234595U (zh) 直线形超声波手术刀杆及超声波手术器械
CN215874847U (zh) 一种超声刀手术刀杆
EP3955840A1 (en) Electrosurgical blade electrode adding precision dissection performance and tactile feedback
CN215079328U (zh) 一种超声刀剪式变幅杆
CN212816438U (zh) 超声波切割刀具及超声波手术器械
CN215778454U (zh) 超声波手术刀杆及超声波手术器械
AU2017441973B2 (en) Ultrasonic scalpel bit, ultrasonic vibration propagation assembly and ultrasonic hemostasis and cutting system
CN212261457U (zh) 超声波手术刀杆及超声波手术器械
CN216365188U (zh) 一种超声刀刀杆
CN212234596U (zh) 圆形超声波手术刀杆及超声波手术器械
CN220876825U (zh) 一种神经拉钩
CN210582577U (zh) 一种外科超声手术刀刀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