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3887U - 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3887U
CN219183887U CN202222080959.3U CN202222080959U CN219183887U CN 219183887 U CN219183887 U CN 219183887U CN 202222080959 U CN202222080959 U CN 202222080959U CN 219183887 U CN219183887 U CN 219183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ted disc
threaded rod
arc
sleeve
f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09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啊力
王曙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asecur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asecur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asecur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asecur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09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3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3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3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包括第一螺纹杆、L形滑动件,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转动配合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转动配合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装设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一套管,通过设置的第一齿盘,以使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啮合及解除啮合,设置的第三齿盘,以使通过第三螺纹杆带动第三齿盘与第四齿盘啮合及解除啮合,使得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可以对微创通道进行多角度调节进行套住加压,使得微创通道加压的过程更加的便捷,该装置解决了当前对微创通道进行多角度调节进行套住加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压器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撑开加压器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脊柱损伤和疾病方面,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脊柱外科手术,已被广泛应用进行骨骼的复位和固定。通常将椎弓根螺钉、钩等紧固件植入并与椎体固定,通过连接棒将其连接,再用紧定螺钉固定,起支撑作用。术中,在最终拧紧紧定螺钉前,一般需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撑开压缩,通常通过撑开钳或压缩钳进行操作。
现有撑开加压器的套管一般不能旋转,不能对微创通道进行多角度调节进行套住加压。该现象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包括第一螺纹杆、L形滑动件,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转动配合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转动配合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装设有第一齿盘,所述第一齿盘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一套管,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盘啮合的第二齿盘;
所述L形滑动件螺纹配合在第一螺纹杆上,所述L形滑动件的一侧转动配合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一端装设有第三齿盘,所述L形滑动件的一侧装设有与第三齿盘啮合的第四齿盘,所述第三齿盘的一侧装设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二套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螺纹配合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二螺纹杆活动配合在所述第二齿盘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一端螺纹配合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三螺纹杆活动配合在所述第四齿盘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壁开设有四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弧形板上装设有四个第一爪手,所述第一爪手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壁开设有四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装设有四个第二爪手,所述第二爪手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L形滑动件的一侧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装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配合有第三旋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1)通过设置的第一齿盘,以使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啮合及解除啮合,设置的第三齿盘,以使通过第三螺纹杆带动第三齿盘与第四齿盘啮合及解除啮合,使得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可以对微创通道进行多角度调节进行套住加压,使得微创通道加压的过程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齿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螺纹杆;101、连接柱;102、第二螺纹杆;103、第一齿盘;104、第二齿盘;105、第一弧形板;106、第一爪手;107、第一旋钮;2、L形滑动件;201、第三螺纹杆;202、第三齿盘;203、第四齿盘;204、第二弧形板;205、第二旋钮;206、第二爪手;207、固定块;208、固定杆;209、第三旋钮;3、第一套管;301、第一卡槽;4、第二套管;401、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包括第一螺纹杆1、L形滑动件2,第一螺纹杆1的一端转动配合有连接柱101,连接柱101的内部转动配合有第二螺纹杆102,第二螺纹杆102的一端装设有第一齿盘103,第一齿盘103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弧形板105,第一弧形板105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一套管3,连接柱101的一侧装设有与第一齿盘103啮合的第二齿盘104;
L形滑动件2螺纹配合在第一螺纹杆1上,L形滑动件2的一侧转动配合有第三螺纹杆201,第三螺纹杆201的一端装设有第三齿盘202,L形滑动件2的一侧装设有与第三齿盘202啮合的第四齿盘203,第三齿盘202的一侧装设有第二弧形板204,第二弧形板204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二套管4,方便了通过第二弧形板204对第二套管4进行固定(因为第 套管 4 外侧壁需要定位在第 弧形板 204 的内侧壁上);
当需要使用撑开加压器时,首先转动第一旋钮107,第一旋钮107在第二螺纹杆102上转动并向远离连接柱101的一侧移动,然后再通过第一旋钮107带动第二螺纹杆102移动,第二螺纹杆102带动第一齿盘103向远离第二齿盘104的一侧移动,并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102带动第一套管3转动至适当位置,然后再反向转动第一旋钮107,同理把第一齿盘103啮合在第二齿盘104上,方便了第二螺纹杆102带动第一齿盘103定位在第二齿盘104上,然后再转动第二旋钮205,第二旋钮205在第三螺纹杆201上转动并向远离L形滑动件2的一侧移动,然后再通过第二旋钮205带动第三螺纹杆201移动,第三螺纹杆201带动第三齿盘202向远离第四齿盘203的一侧移动,并通过转动第三螺纹杆201带动第二套管4转动至适当位置,然后再反向转动第二旋钮205,同理把第三齿盘202啮合在第四齿盘203上,进而完成撑开加压器的使用;
第二螺纹杆102的一端螺纹配合有第一旋钮107,第二螺纹杆102活动配合在第二齿盘104内,方便了第二螺纹杆102在第二齿盘104内滑动;
第三螺纹杆201的一端螺纹配合有第二旋钮205,第三螺纹杆201活动配合在第四齿盘203内,方便了第三螺纹杆201在第四齿盘203内滑动;
第一套管3的外侧壁开设有四个第一卡槽301,第一弧形板105上装设有四个第一爪手106;
第二套管4的外侧壁开设有四个第二卡槽401,第二弧形板204上装设有四个第二爪手206,第二爪手206位于第二卡槽401内;
L形滑动件2的一侧装设有固定块207,固定块207上装设有固定杆208,固定杆208上转动配合有第三旋钮209,方便了通过第三旋钮209在固定杆208上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包括第一螺纹杆(1)、L形滑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1)的一端转动配合有连接柱(101),所述连接柱(101)的内部转动配合有第二螺纹杆(102),所述第二螺纹杆(102)的一端装设有第一齿盘(103),所述第一齿盘(103)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弧形板(105),所述第一弧形板(105)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一套管(3),所述连接柱(101)的一侧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盘(103)啮合的第二齿盘(104);
所述L形滑动件(2)螺纹配合在第一螺纹杆(1)上,所述L形滑动件(2)的一侧转动配合有第三螺纹杆(201),所述第三螺纹杆(201)的一端装设有第三齿盘(202),所述L形滑动件(2)的一侧装设有与第三齿盘(202)啮合的第四齿盘(203),所述第三齿盘(202)的一侧装设有第二弧形板(204),所述第二弧形板(204)的内侧壁装设有第二套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02)的一端螺纹配合有第一旋钮(107),所述第二螺纹杆(102)活动配合在所述第二齿盘(10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纹杆(201)的一端螺纹配合有第二旋钮(205),所述第三螺纹杆(201)活动配合在所述第四齿盘(2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3)的外侧壁开设有四个第一卡槽(301),所述第一弧形板(105)上装设有四个第一爪手(106),所述第一爪手(106)位于所述第一卡槽(3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4)的外侧壁开设有四个第二卡槽(401),所述第二弧形板(204)上装设有四个第二爪手(206),所述第二爪手(206)位于所述第二卡槽(4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滑动件(2)的一侧装设有固定块(207),所述固定块(207)上装设有固定杆(208),所述固定杆(208)上转动配合有第三旋钮(209)。
CN202222080959.3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 Active CN219183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0959.3U CN219183887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0959.3U CN219183887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3887U true CN219183887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4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0959.3U Active CN219183887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3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87534A (zh) 一种穿刺与超声探头配合使用的辅助支撑装置
CN219183887U (zh) 一种脊柱微创用撑开加压器
CN111297465A (zh) 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导向装置
CN114343800A (zh) 一种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引流装置
CN213190192U (zh) 一种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的腹腔镜支撑装置
CN112773483A (zh) 克氏针外固定装置
CN208838127U (zh) 脊柱矫形装置
CN112107348A (zh) 一种小儿外科肿瘤用微创切除装置
CN111956316A (zh) 用于股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
CN217285883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组织固定装置
CN215960061U (zh) 一种脊柱手术用撑开器
CN109199567A (zh) 一种用于四肢的骨钉取出器
CN219323452U (zh) 一种骨科手术切口撑开装置
CN213190866U (zh) 一种整形外科可调式切口画线装置
CN219594805U (zh) 腹腔镜万向调节托架
CN213129679U (zh) 一种颈托式局部创面压迫器
CN219501073U (zh) 一种用于胸外科临床的胸骨撑开器
CN218889722U (zh) 一种定位装置
CN215192121U (zh) 克氏针外固定装置
CN217366369U (zh) 一种用于骨固定的植入件
CN209967175U (zh) 一种心外科护理用引流器
CN215915500U (zh) 一种眼科临床多功能手术台
CN111671511B (zh) 一种股骨远端钢板瞄准装置及其瞄准方法
CN219230030U (zh) 一种取石网篮
CN216570096U (zh) 一种可用于肱动脉压迫止血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