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2662U - 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2662U
CN219182662U CN202320215913.XU CN202320215913U CN219182662U CN 219182662 U CN219182662 U CN 219182662U CN 202320215913 U CN202320215913 U CN 202320215913U CN 219182662 U CN219182662 U CN 219182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thering
black tea
ventilation channel
fa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159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锋
任娟娟
刘丹
刘传宏
陈琦
张伟
何志纹
陈学斌
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Fuqingshan Tea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Fuqingshan Tea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Fuqingshan Tea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Fuqingshan Tea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159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2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2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2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包括萎凋槽,所述萎凋槽的顶部滑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所述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均贯穿箱体并延伸至萎凋槽内部,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在对红茶茶叶进行翻面的同时对翻转的红茶茶叶进行热气流加热,使红茶叶片两面受热均匀,使红茶茶叶的各个部位均匀萎凋,提高后期茶叶成型的效果,扇叶的转动翻转红茶茶叶,利用机械运动代替人力,节约了人力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
背景技术
红茶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传统茶类之一,我国红茶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三种,红茶在饮用前需要先对其进行加工,一般红茶加工初制工序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其中,萎凋主要是使鲜叶正常而均匀地失水,细胞液浓缩,促使内含成分变化,使鲜叶进行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从而满足下道工序的适制条件。当前萎凋技术主要有室内自然萎凋、萎凋槽萎凋、萎凋机萎凋及各种形式的加温萎凋方法,目前主要采用萎凋槽萎凋或室内自然萎凋。
现有技术中借用萎凋槽进行萎凋,主要是将茶叶平摊在萎凋槽中进行萎凋,往萎凋槽内通风,使风吹过槽内的茶叶,从而使茶叶失去水分,但是槽体较长,中间及后端送风的温度较低,会影响茶叶萎凋效率,而前端部位的茶叶萎凋效率较高,需要及时将萎凋完成的茶叶更换,以免萎凋过度影响茶叶质量,同时在萎凋的过程中工人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去翻或搅拌一次萎凋槽内茶叶,使萎凋槽内的茶叶受热均匀、茶叶的各个部分均匀萎凋,人工定时去翻或者搅拌耗时耗力,同时翻动搅拌叶存在一定的误差会造成部分茶叶翻转不均匀,影响后期茶叶成型的效果,为此,提出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萎凋的过程中工人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去翻或搅拌一次萎凋槽内茶叶,使萎凋槽内的茶叶受热均匀、茶叶的各个部分均匀萎凋,人工定时去翻或者搅拌耗时耗力,同时翻动搅拌叶存在一定的误差会造成部分茶叶翻转不均匀,影响后期茶叶成型的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包括萎凋槽,所述萎凋槽的顶部滑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所述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均贯穿箱体并延伸至萎凋槽内部,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所述萎凋槽的顶部活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外侧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螺杆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与箱体固定连接,轴承座与螺杆的相互配合,可以使箱体在萎凋槽顶部来回往复运动,转轴和扇叶的设置,配合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在对红茶茶叶进行翻面的同时,还能对翻面的红茶茶叶进行热处理,提高红茶茶叶的品质。
优选的,所述萎凋槽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活动设置在滑槽内部,连接柱在滑槽运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楔形柱,所述楔形柱的两端与萎凋槽内部贴合,楔形柱的两端均与萎凋槽内部贴合,可以将萎凋槽内部的红茶茶叶刮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道与第二通风道的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挡板设置以及通孔的开设,防止红茶茶叶进入第一通风道及第二通风道内部,引起堵塞。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道与所述第二通风道的开口处均设置在转轴两侧,可以将楔形柱刮起的红茶茶叶吹起使其落到扇叶上,以及对翻面的红茶茶叶进行热处理,并且可以使扇叶受到气流的作用力,使扇叶发生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上均固定连接有网罩,可以防止被吹起或者吹起的红茶茶叶飞溅到萎凋槽外部,使飞溅的红茶茶叶只能落在萎凋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萎凋槽的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一触头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开关与第二触头相互配合,可以定向的改变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风机转动连接,所述萎凋槽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转动连接,第二电机带动螺杆发生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转轴和扇叶,连接柱在滑槽内部滑动,因为楔形柱22的底部与萎凋槽内部贴合,所以楔形柱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将萎凋槽内部的红茶茶叶刮起,与此同时,第一通风道此时的工作状态是吸气状态,第一通风道可以将被楔形柱刮起的红茶茶叶吸起,使其落到扇叶上,因为第二通风道的工作状态是吹气状态,此工作状态可以吹动转轴另一侧的扇叶,扇叶受到风的作用力发生转动,第一通风道的吸气作用也可以对扇叶施加一个作用力,使扇叶发生转动,第一通风道吹起,第二通风道吸气,扇叶的转动方向一致,扇叶发生转动,可以将经过楔形柱刮取以及连接柱吸附的红茶茶叶通过扇叶的转动运送到楔形柱后端,在此过程中,红茶茶叶会发生翻转,第二通风道吹出的气体是热气流,可以对经过扇叶输送的红茶茶叶进行加热,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在对红茶茶叶进行翻面的同时对翻转的红茶茶叶进行热气流加热,使红茶叶片两面受热均匀,使红茶茶叶的各个部位均匀萎凋,提高后期茶叶成型的效果,扇叶的转动翻转红茶茶叶,利用机械运动代替人力,节约了人力资源;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往复丝杠,通过往复丝杆与轴承座螺纹连接,使箱体在萎凋槽顶部来回往复运动,时刻对萎凋槽内部的红茶茶叶进行翻面,不需要人工定时去翻或者搅拌,上述过程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
1、萎凋槽;11、滑槽;
2、箱体;21、连接柱;22、楔形柱;23、空腔;
3、风机;31、第一通风道;32、第二通风道;321、挡板;33、网罩;
4、第一开关;41、第二开关;
5、第一触头;51、第二触头;
6、转轴;61、扇叶;
7、第一电机;
8、第二电机;
9、螺杆;91、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包括萎凋槽1,所述萎凋槽1的顶部滑动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3,所述风机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通风道31和第二通风道32,所述第一通风道31和第二通风道32均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萎凋槽1内部,所述箱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1,所述连接柱21的一端开设有空腔23,所述空腔23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61,工作时,首先将红茶茶叶平铺倒入萎凋槽1内,所述风机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与风机3转动连接,所述萎凋槽1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与螺杆9转动连接,然后启动第二电机8,所述萎凋槽1的顶部活动设置有螺杆9,所述螺杆9外侧套设有轴承座91,所述轴承座91与螺杆9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91与箱体2固定连接,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带动螺杆9发生旋转,因为螺杆9与轴承座91螺纹连接,且轴承座91与箱体2固定连接,所以箱体2在萎凋槽1顶部滑动,所述萎凋槽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连接柱21的两端均活动设置在滑槽11内部,所述连接柱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楔形柱22,所述楔形柱22的两端与萎凋槽1内部贴合,连接柱21在滑槽11内部滑动,因为楔形柱22的底部与萎凋槽1内部贴合,所以楔形柱22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将萎凋槽1内部的红茶茶叶刮起,与此同时,启动第一电机7,加热装置对第一电机7内部进行加热,使第一电机7吹出的风是热气流,所述第一通风道31与所述第二通风道32的开口处均设置在转轴6两侧,第一通风道31此时的工作状态是吸气状态,第一通风道31可以将被楔形柱22刮起的红茶茶叶吸起,使其落到扇叶61上,因为第二通风道32的工作状态是吹气,此工作状态可以吹动转轴6另一侧的扇叶61,扇叶61受到风的作用力发生转动,第一通风道31的吸气作用也可以对扇叶61施加一个作用力,使扇叶61发生转动,第一通风道31吹起,第二通风道32吸气,扇叶61的转动方向一致,扇叶61发生转动,可以将经过楔形柱22刮取以及连接柱21吸附的红茶茶叶通过扇叶61的转动运送到楔形柱22后端,在此过程中,红茶茶叶会发生翻转,第二通风道32吹出的气体是热气流,可以对经过扇叶61输送的红茶茶叶进行加热,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在对红茶茶叶进行翻面的同时对翻转的红茶茶叶进行热气流加热,使红茶叶片所受的热气流温度一致,提高红茶茶叶的整体质量。
进一步地,风机3运动到萎凋槽1的一端时,因为螺杆9与轴承座91的配合,风机3反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一触头5与第一开关4相结合,风机3的工作方式改变,第一通风道31与第二通风道32的工作状态改变,此时楔形柱22的另一端对萎凋槽1顶部的红茶茶叶进行刮取,此时的第一通风道31是吹气状态,第二通风道32是吸气状态,所述风机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4和第二开关41,所述萎凋槽1的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头5和第二触头51,所述第一开关4与第一触头5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开关41与第二触头51相互配合,通过第一触头5与第一开关4,第二开关41与第二触头51的相互配合,时刻保持楔形柱22刮取红叶茶叶一端受到的是吸气,另一端受到的是吹气,所述第一通风道31和第二通风道32上均固定连接有网罩33,第一通风道31和第二通风道32上均设置有网罩33,可以防止被吹起的红茶茶叶飞溅到萎凋槽1外部,使飞溅的红茶茶叶只能落在萎凋槽1内部,所述第一通风道31与第二通风道32的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挡板321,所述挡板32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另外,第一通风道31和第二通风道32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挡板321,且挡板32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挡板321设置以及通孔的开设,防止红茶茶叶进入第一通风道31及第二通风道32内部,引起堵塞,螺杆9与轴承座91的相互配合可以使箱体2在萎凋槽1顶部来回往复运动,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对萎凋槽1内部的红茶茶叶进行翻面,并且可以时刻对翻面的红茶茶叶进行热处理,使红茶茶叶所受的气流温度一致,提高红茶茶叶的品质。
工作原理:工作时,首先将红茶茶叶平铺倒入萎凋槽1内,然后启动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带动螺杆9发生旋转,因为螺杆9与轴承座91螺纹连接,且轴承座91与箱体2固定连接,所以箱体2在萎凋槽1顶部滑动,连接柱21在滑槽11内部滑动,因为楔形柱22的底部与萎凋槽1内部贴合,所以楔形柱22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将萎凋槽1内部的红茶茶叶刮起,与此同时,启动第一电机7,加热装置对第一电机7内部进行加热,使第一电机7吹出的风是热气流,第一通风道31此时的工作状态是吸气状态,第一通风道31可以将被楔形柱22刮起的红茶茶叶吸起,使其落到扇叶61上,因为第二通风道32的工作状态是吹气,此工作状态可以吹动转轴6另一侧的扇叶61,扇叶61受到风的作用力发生转动,第一通风道31的吸气作用也可以对扇叶61施加一个作用力,使扇叶61发生转动,第一通风道31吹起,第二通风道32吸气,扇叶61的转动方向一致,扇叶61发生转动,可以将经过楔形柱22刮取以及连接柱21吸附的红茶茶叶通过扇叶61的转动运送到楔形柱22后端,在此过程中,红茶茶叶会发生翻转,第二通风道32吹出的气体是热气流,可以对经过扇叶61输送的红茶茶叶进行加热,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在对红茶茶叶进行翻面的同时对翻转的红茶茶叶进行热气流加热,使红茶叶片所受的热气流温度一致,提高红茶茶叶的整体质量,风机3运动到萎凋槽1的一端时,因为螺杆9与轴承座91的配合,风机3反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一触头5与第一开关4相结合,风机3的工作方式改变,第一通风道31与第二通风道32的工作状态改变,此时楔形柱22的另一端对萎凋槽1顶部的红茶茶叶进行刮取,此时的第一通风道31是吹气状态,第二通风道32是吸气状态,通过第一触头5与第一开关4,第二开关41与第二触头51的相互配合,时刻保持楔形柱22刮取红叶茶叶一端受到的是吸气,另一端受到的是吹气,第一通风道31和第二通风道32上均设置有网罩33,可以防止被吹起或者吹起的红茶茶叶飞溅到萎凋槽1外部,使飞溅的红茶茶叶只能落在萎凋槽1内部,另外,第一通风道31和第二通风道32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挡板321,且挡板32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挡板321设置以及通孔的开设,防止红茶茶叶进入第一通风道31及第二通风道32内部,引起堵塞,螺杆9与轴承座91的相互配合可以使箱体2在萎凋槽1顶部来回往复运动,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对萎凋槽1内部的红茶茶叶进行翻面,并且可以时刻对翻面的红茶茶叶进行热处理,使红茶茶叶所受的气流温度一致,提高红茶茶叶的品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包括萎凋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槽(1)的顶部滑动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3),所述风机(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通风道(31)和第二通风道(32),所述第一通风道(31)和第二通风道(32)均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萎凋槽(1)内部,所述箱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1),所述连接柱(21)的一端开设有空腔(23),所述空腔(23)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61);
所述萎凋槽(1)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往复丝杠(9),所述往复丝杠(9)外侧套设有轴承座(91),所述轴承座(91)与往复丝杠(9)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91)与箱体(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槽(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连接柱(21)的两端均活动设置在滑槽(1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楔形柱(22),所述楔形柱(22)的两端与萎凋槽(1)内部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道(31)与第二通风道(32)的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挡板(321),所述挡板(32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道(31)与所述第二通风道(32)的开口处均设置在转轴(6)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道(31)和第二通风道(32)上均固定连接有网罩(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4)和第二开关(41),所述萎凋槽(1)的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头(5)和第二触头(51),所述第一开关(4)与第一触头(5)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开关(41)与第二触头(51)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与风机(3)转动连接,所述萎凋槽(1)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与往复丝杠(9)转动连接。
CN202320215913.X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 Active CN219182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5913.XU CN219182662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5913.XU CN219182662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2662U true CN219182662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7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15913.XU Active CN219182662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2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85265U (zh) 一种农业用粮食专用搅拌烘干设备
CN206847250U (zh) 一种高效的食用菌的干燥装置
CN106035777A (zh) 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
CN205912792U (zh) 一种高效的微波茶叶杀青机
CN219182662U (zh) 一种用于红茶加工的萎凋槽
CN204132319U (zh) 魔芋干片生产线
CN207220119U (zh) 一种烘干房
CN206453223U (zh) 一种风冷式密集烤房的除湿装置
CN205682333U (zh) 一种茶叶雨水青动态快速除表面水装置
CN104839325A (zh) 鲜莲自动干燥机
CN211932398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
CN205865841U (zh) 一种智能化茶叶萎凋机
CN2864456Y (zh) 换气机的风嘴结构改良
CN211953621U (zh) 一种烘干效果好的农业烘干设备
CN210445554U (zh) 可平行移动框架的萎凋装置
CN209825185U (zh) 一种区段式节能环保一体化烤房
CN208952607U (zh) 一种中药加工用的高效烘干装置
CN209462971U (zh) 一种农业用半自动秸秆切割器
CN209251611U (zh) 一种立式旋转茶叶烘干装置
CN20357554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
CN220630983U (zh) 一种便于批量固定的香菇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05585218U (zh) 一种粮食滚筒烘干机
CN116530844B (zh) 一种余热节能自动加湿烘干线
CN209341737U (zh) 桑叶烘干机
CN211739781U (zh) 一种半干面全自动生产线的烘干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